第146章 會見太后

  趙國王宮趙括來過很多次,但後殿還是第一次來。

  偌大的後殿之中十二根巨大的樑柱環繞,每一根樑柱上都放置著兩盞高低不同的青銅宮燈,上面的油燈是朱雀騰飛,下面的則是白虎嗷嘯,不過由於是白天這些宮燈並未點燃。

  在大殿的正中央擺放著一個銅製的薰香爐,絲絲裊裊的薰香從裡面冒出來,讓整座大殿的空氣之中帶著淡淡的香味。

  年輕的趙國太后韓姬就坐在上首主位,靜靜的看著趙括。

  趙括不敢怠慢,俯身行禮:「臣趙括見過太后。」

  趙括並沒有發現趙國新王趙偃,想想也是,一個五歲多的小孩子能在這樣的場合起什麼作用?

  韓姬輕柔的聲音響起:「大司馬不必多禮,坐吧。」

  趙括規規矩矩的在一旁的客位上坐下,目光沒有和韓姬有任何接觸。

  貴族女子由於不用進行任何體力工作,這讓她們的皮膚必然白皙;她們從小錦衣玉食,這讓她們的營養必然充足,身段自然高挑;貴族們都喜歡娶美女,一代代的基因改善下來讓貴族的後代們無一例外都是男俊女俏;貴族們還十分注重禮儀和教育,這讓後代無論男女都是知書達理極有涵養之人。

  作為韓國公主的韓姬就是這麼一個容顏俏麗、皮膚白皙、身材高挑、並且極為端莊知禮的女子。

  但正因為如此,趙括才要越發的小心避嫌,他可不想因為這麼一個女人而搞出什麼桃色新聞,成為政敵們攻訐自己的藉口。

  說起來趙括的正妻田婉也是公主還來自比韓國更加強大的齊國,各方面都比韓姬要強,趙括自然對韓姬也就不可能有什麼非分之想。

  另外一方面來說,這位韓姬太后在史書上根本就沒有留下隻言片語,平時也是位居深宮不可能和趙括有什麼接觸,這讓趙括對韓姬的性格完全無從揣測,自然也是要小心應付。

  趙括決定直入主題:「不知太后召臣,究竟有何吩咐?」

  趙括能夠感覺到韓姬的目光在自己身上遊動,但越是如此,趙括越是不敢抬頭和韓姬對視。

  平原君和藺相如都是老頭子,趙括可是和韓姬年齡相仿的同齡人,這瓜田李下的,麻煩。

  所以趙括也沒有發現,韓姬注視著自己的目光正漸漸變得柔軟。

  當一個女人看向男人的目光變得柔軟的時候,這並不代表著女人已經喜歡上這個男人,但一定代表著這個女人有求於面前的男人。

  韓姬語氣輕柔的開口說道:「大司馬,如今先王崩殂,大王年幼,老婦又是區區一弱女子,實在不知如何是好,還請大司馬教我。」

  「老婦」這個詞語在戰國時代是三十歲之後的女子就可以使用的自稱,韓姬並沒有到三十歲,但由於已經是太后,所以使用這個自稱也是可以的。

  趙括心中微微一跳,知道這是面前這名太后在測試自己,忙應聲道:「回太后,趙括只不過乃是一名武將,只知上陣打仗,對治國哪裡有什麼能說的?再說了,治國之事理當由太后和大王為止,趙括只需要俯首聽命即可,又哪裡來的膽子能教太后呢?」

  趙括懂治國嗎?當然懂。兩千年的歷史知識加上兩世為人的見識,說趙括不懂治國那是開國際玩笑。

  但懂歸懂,趙括這個時候當然不可能對太后指手畫腳,不然的話豈不是讓太后覺得趙括干涉國事搶奪權力之心昭然若揭?那樣的話趙括就真的是自找禍事了。

  做人要低調啊。

  趙括這番回答顯然是很得韓姬滿意的,這從韓姬明顯變得輕鬆了一些的語氣就能夠聽得出來:「大司馬何必自謙?老婦縱觀朝中諸臣,也只有大司馬能算是對大趙王族忠心耿耿,矢志不移了。只可惜先王被奸人所誤,一再讓大司馬受冤,這並非老婦和大王本意啊。」

  趙括又不是傻子,哪裡聽不出來太后的話語之中的拉攏之意?當即站了起來,沉聲正色道:「請太后放心,臣雖不才,亦願支持太后和大王,為趙國萬千子民而戰!」

  在先王崩殂之後,這對孤兒寡母才是趙國真正意義上的最高統治者,沒有任何一個趙國臣子會希望成為這對母子的仇敵,趙括當然也不例外。

  趙括的效忠顯然讓韓姬很高興,語氣越發的輕鬆了:「大司馬的忠心老婦和大王自然是知曉的,所以老婦也有一件事情想要詢問大司馬。」

  趙括道:「太后請說。」

  韓姬停了好幾秒,然後說道:「大司馬應該知道韓徐為此人吧?」

  趙括聞言一怔,過了好幾秒鐘才道:「臣確實知曉。」

  韓徐為是趙惠文王前期的大臣,和平原君、藺相如以及趙括父親馬服君趙奢長時間同朝為官,一度官至司寇地位僅在相邦之下,是趙國重臣。

  等等,韓徐為是韓氏,這說明他出自韓國王族,而面前這位太后也是韓國公主,難道說……

  果然,下一刻韓姬便道:「韓徐為是老婦族人,又曾經在趙國之中為官多年,老婦打算將他從韓國召回來重新在大趙之中出仕,不知大司馬覺得如何?」

  直到這個時候,趙括才終於明白為什麼之前平原君和藺相如在和太后的見面結束之後臉色會如此鄭重了。

  韓徐為此人,當年就是被平原君和藺相如為了政治利益而聯手起來趕出趙國的!

  趙括陷入沉吟,太后倒也沒有催促,而是靜靜等待。

  不得不說,趙國太后的這個提議確實是出乎了趙括的意料之外。

  在趙括的設想之中,趙國未來的政壇勢力應該是自己,平原君和藺相如三方,但如果依照太后這個意思,那就變成了四方勢力博弈。

  這樣一來,趙國的水就越發的深,越發的混亂了。

  究竟要不要同意?

  趙括知道自己不能猶豫太久,否則的話就會引起面前這位太后的不滿。

  於是,趙括長出一口氣,抬起頭來,十分堅定的說道:「太后的意見,臣自然是要同意的!」

  這一刻,趙括和太后的目光第一次發生了交匯。

  讓趙括有些心驚的是,這位年輕太后的目光,為何感覺如此的……柔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