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四章 隱雷霆兮於九天

  從始至終,東北的形勢都按照趙興預定的計劃方針向前推進,這既是他善於從戰略高度運籌帷幄的體現,也是臥虎統帥部的集體智慧結晶。

  護國軍七大軍團(含新成立的東北軍團),外加直屬平西王的西域軍團,所有大規模的行動皆聽令於臥虎統帥部。高層將領都曾經直接受領過統帥部的調遣,也知道存在統帥部這麼一個機構,但所有人都不知道統帥部到底設在臥虎城中的什麼地方,而裡面又有哪些具體的人。

  臥虎統帥部確實存在,但因為其過於隱蔽而不被外人所知。統帥部其實就設在平西王府地下幾間寬大通風的密室之中,統帥部的負責人一直沒有變過,那就是趙興本人。

  按照趙興的要求,有一批專門配屬給他的作戰參謀分別負責情報處理、軍用文書來往、作戰計劃制定、軍事物資調配、戰場形勢推演、戰損兵力補充等具體工作。

  這些作戰參謀或許籍籍無名,但他們全部由趙興親自挑選,受過嚴格正規的訓練,經歷過各種戰場環境的歷練和考驗。這些原本出身於各軍的優秀中層指揮軍官,在進入臥虎講武堂培訓之後,便被留了下來,從此不再與外界有任何接觸。

  他們生活在臥虎城內,有著合法隱蔽的身份作為掩護,每天按時出入於平西王府,如同趙興的分腦一般高效有序地處理著各種事務。許多經典的戰例和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皆由趙興定出作戰意圖之後,由他們來具體實施。

  正因為有這麼一個隱藏在幕後的首腦機關在高效運行,趙興才能在人前表現的那麼悠閒自在。實際上,趙興從來沒有覺得指揮作戰是多麼高深莫測的一種能力,作為一名合格的統帥,他最大的價值和意義是在於對整個戰場態勢的掌控和把握,而具體到細枝末節的一些命令,完全可以交給手下專業的人才去完成。

  就像後世某個超級大國在發動戰爭的時候,他們的那些大佬們幾乎都是在忙著站在台前作秀和耍嘴皮子,而具體的作戰任務已經被分解成為許多條塊被相應的人才和機構高效完成。

  用一句時髦的話來說,趙興一手創建的這個統帥部,它的最大作用就是對各種戰爭進行解析。所謂的解析,便是解構和分析。趙興的手下或許沒有聽說過這些名詞,但他們也不需要知道。他們只需要像勤勞的工蟻一樣,按照趙興指出的方向去完成自己的那份任務即可。

  從過完新年之後,臥虎統帥部內的全體人員停止了一切休假、探親,全神貫注地投入到了奪取益州的作戰計劃制定之中。

  從暗影隊員反饋回來的情報分析,司馬懿如今已經將益州緊鄰漢中、武都的北面和西北面經營成了銅牆鐵壁。在所有通向益州腹地的關隘、要衝、水路、小徑上,司馬懿都指揮民工修築了大量堅固的防禦性工事,派出信得過的士兵進行駐守。

  如果發動正面強攻的話,根據沙盤和圖上推演的結果,攻打益州的各路聯軍至少要付出九萬人的傷亡。這是一個趙興難以接受,也不可能接受的戰損結果。

  趙興預定投入益州戰場的總兵力是十九萬人,主要包括六萬先鋒軍、四萬崑崙軍、三萬蒼狼軍、三萬熊羆軍和三萬黑山軍。這幾支部隊,除了崑崙軍成軍時間較晚,一直在西域活動之外,其餘的幾支部隊都是趙興的心頭肉,他絕對不能坐視一戰之後幾支部隊變得支離破碎,無法參加中原大戰。

  趙興定下的最大戰損比是兩成,也就是攻打益州的部隊傷亡人數不能超過四萬人這個上限。為了實現趙興的作戰決心,統帥部的高參們日以繼夜地進行分析和推演,希望如以往一樣制訂出可以讓平西王滿意的作戰方案。

  到底是趙興親自帶出來的高參,他們在規定的時間內最後拿出了三套攻打益州的方案!

  第一套方案,可以稱之為「細菌戰」,也是最輕鬆容易的辦法。司馬懿可以派人攜帶鼠疫在西涼地區傳播,早已掌握了防控各種傳染病先進手段的臥虎統帥部,一樣可以發起一場更加成功和恐怖的「瘟疫大戰」。只要趙興點個頭,一年之內,統帥部可以讓人口六百萬之巨的益州十室九空,到了最後無兵可用,無民可征。

  只是這個手段過於慘無人道,一旦走漏出去任何的風聲,都將對平西王日益高漲的威望造成致命的打擊。而且就算是無人知曉,趙興自己的良心也絕對過意不去。所以,這個方案第一時間便被趙興否定了。

  趙興也不會去責怪統帥部的參謀們為何如此冷血,因為參謀們只負責戰爭以內的研究,戰略和政治高度的問題,不是他們考慮的範疇。

  第二套方案,可以稱之為「運動戰」,比之第一套方案要複雜不少,人員的傷亡概率也直線上升。抽調六萬步兵自崑崙山口進入雪域高原,征服唐旄國之後,直撲益州大後方的永昌郡,給司馬懿的後心窩上捅一刀。在六萬步兵長途奔襲的過程中,剩餘部隊要在益州北面發動聲勢浩大的佯攻,將益州的主要兵力吸引在北線,以免遠征大軍一入益州便陷入重圍。

  據推算,這六萬遠征軍如果提前一年進行高原訓練,那麼在正式發起遠征時,損耗在路途上的兵力大概在五千人左右,而在征服唐旄發羌部落時,還會有五千人的損耗,進入益州腹地之後,五萬人最終能夠堅持到北路大軍攻破益州北面防線前來會師的人數,大概為三萬五千人。六萬人損耗了兩萬五千人,還有一萬五千人的傷亡指標自然是留給北路主力大軍。

  第三套方案,可以稱之為「消耗戰」,這套方案最為複雜繁瑣,甚至可以視為是發動中原大戰的一個副本。因為參謀們一致認為,與其硬著頭皮先打益州,還不如趁著荊州大亂時派出大軍直下襄陽,然後以襄陽為中心,集合各軍團全部的兵力,對曹操、劉備、袁術等勢力發動雷霆一擊,等到徹底解決了中原地區,然後回過頭來從三個方向慢慢收拾益州。

  還有一名思路和視野更加開闊的參謀,直接前來面見趙興,建議晉國水師和陸戰旅同時出動,從海上南下交州,奪下交趾郡(今廣西和越南交界處)和桂林郡,直接從益州的腚眼上發起致命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