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著漢人再次兵發西域,烏孫國主大昆彌與手下最為核心的文武臣屬進行了一場決定烏孫命運的討論。💚💎 6➈𝐬ʰυ𝔵.cỖм ☝👤
毫無疑問的是,這個被漢人史學家形容為「民剛惡,貪狼無信,多寇盜」的域外之國,從來就沒有想過向漢人臣服。桀驁不馴的烏孫人,在被匈奴人威脅的時候沒有想過臣服、英勇蓋世的漢武帝大敗匈奴時沒有想過臣服,美麗善良的解憂公主嫁過來時沒有想過臣服。
時至今日,當平西王的十萬大軍兵發天山時,上至國主,下到青壯,他們一致選擇了用馬刀來作為回應。
兩位負責烏孫全國戰事的左右大將堅定了決戰到底的基調之後,三位分別控制著烏孫國東部、西北和西南地區的地方行政頭領,也就是翕侯,他們一致表態,將不惜一切人力和財力,支持兩位大將的用兵行動。
大昆彌於是委任左右大將各自統領四萬大軍,東路大軍從哈爾克山與薩阿爾明山之間穿過,目標為溫宿;西路大軍繞道天山余脈以西,目標為尉頭。大昆彌又委派左右兩位大監立即起程前往康居和大宛,向這兩國求援,烏孫人願意今後將全國收入的兩成拿出來送給大宛和康居,只為求得六萬援軍。
相大祿是個老謀神算的智者,他熟悉天山南北的溝溝壑壑,更知道如何發揮出烏孫騎兵神出鬼沒的機動優勢。他向大昆彌建議說:「我知道一條隱蔽的通道,是在薩阿爾明山的陰面,那裡有一條河流從山谷中向東南流淌,最後注入了焉耆國境內的秦海。如果我們能夠借來大宛和康居的援軍,則不妨讓他們替換左大將統率的四萬士兵,然後讓左大將率隊繞到薩阿爾明山的北面,順著河谷直搗焉耆國,摧毀漢軍的後勤供給老巢。」
掌管翻譯事務的烏孫譯長,在相大祿說完之後,提出了自己的疑問。他對大昆彌說:「藏在焉耆國內的龜茲奸細近日發來消息,他們發現有一支人數超過五萬的騎兵大軍,沒有隨沿蔥嶺河向西進發的漢軍同行,居然是背道而馳,向著東方而去。漢軍這次既然興師動眾而來,沒有理由放著自己的主力騎兵不用,而只是依靠數萬步兵進行戰鬥,所以這五萬騎兵的動向十分可疑!」
相大祿聽完譯長的話之後,翻出用整張羊皮繪製的西域地圖,仔細端詳了一陣之後,臉上變了顏色。他有些激動地說道:「漢軍果然狡猾,故意派出步兵前往吸引我們的注意,竟然意圖讓這五萬騎兵從前後車師國中間的交河關隘北出天上,包抄我們的後背!」
大昆彌有些吃驚地問:「如此一來,我們的兵力明顯不夠用,在康居大宛援軍尚未到達之前,該如何排兵布陣?」
相大祿凝神思索片刻之後,回答說:「我們的大後方自然是不能讓漢人進入,所以首先要集結大軍應付這五萬騎兵。我建議由左大將率領六萬騎兵立即前往伊犁河上游天山隘口設伏,無論如何不能讓這支漢軍騎兵闖進我們的後方。右大將率領兩萬騎兵外加兩萬臨時湊數的族人,堵在哈爾克山與薩阿爾明山之中,並不急於前出救援溫宿與尉頭等地,我斷定占領西進的這一路漢軍步兵,一定不會貿然翻越天山前來與我們決戰!」
右大將皺眉問相大祿說:「你怎麼就可以肯定漢軍步兵不會全力攻打薩哈爾克山與阿爾明山之間的通道?萬一這才是他們的主力,赤谷城豈不是危險了?」
「漢軍戰線拉得這麼長,不過六萬人的部隊,竟然擺出左中右三路的陣型,分明就是故意露出破綻,意圖吸引我們的主力南下出山與他們進行決戰。他們並不擅長山地進攻作戰,而是精於陣地防守,所以我敢斷定他們的主攻方向不在南邊!」相大祿解釋說道。
大昆彌支持相大祿的判斷,他問道:「我們此次不僅僅是要守住家園,而且要狠狠地反擊前來冒犯的漢軍。所以,等康居和大宛的援軍抵達之後,我們又該如何調兵遣將?」
相大祿回答說:「等到援軍抵達之後,我們將計就計,讓康居和大宛聯軍南下與漢軍步兵鏖戰,吸引住他們的注意力,然後盡出右大將麾下四萬猛士,從無名河谷之中潛行,突然出現在焉耆國境內,殺漢人一個措手不及!漢軍打仗,歷來十分重視後勤供給,前方部隊一旦聽說老巢被端,必定軍心大亂,不戰自潰。到時候右大將可以帶著部隊向東靠近交河要塞的後方,徹底斷絕了出天山以北的五萬漢軍騎兵後路!」
左右大將聽了相大祿的這番布置,紛紛點頭,一致認為可行。左大將說道:「只要我們南北夾擊,消滅了漢軍的五萬騎兵,到時候西進的漢軍步兵就如同草原上的羊羔,我們可以追著他們撕咬,直到讓他們流干身體裡面最後的一滴血!」
商議到了這裡,烏孫國內的高層頭目們就此達成了反擊漢軍的決議,於是按照大昆彌分配的任務,分頭行動起來。
光熹八年三月初,關羽坐鎮的中軍兩萬平西軍將士進入哈爾克山與薩阿爾明山之中,結果遭受山中烏孫人的激烈抵抗。雖然接戰雙方投入的兵力不過數千人,但平西軍沒有撿到什麼便宜,只得退出山麓,返回到平原上固守。
三月中旬,馬超率領的五萬漢軍騎兵出現在天山北麓,結果向前進軍不到五十里,便遭遇了同等數量的烏孫騎兵堵截,雙方在呼圖壁一帶接戰,不分勝負。馬超於是率部退守交河城內,伺機尋找戰機。
三月下旬,前往康居和大宛請求援軍的烏孫國左右大監二人不辱使命,竟然分別從康居和大宛借來了五萬和三萬援軍。
隨著八萬援軍加入戰團,原本雙方對峙的局面在四月初急轉直下,變得對關羽軍團越來越不利。
到了此時,軍中不少將領開始懷疑當初關羽定下的兩路分兵計謀以及一字長蛇陣型是否有些輕敵大意,因為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以六萬步兵撤成直線防禦烏孫人,很有可能被人突破之後分割包圍,到最後釀成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