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宮人們發現了倒在皇子門外一灘血跡的小太監,上前一探氣息,發現竟然死硬了,頓時大呼小叫,喊來了大太監趙忠。🍓 ⋆ 🍦 🎀 𝟨𝟫𝓈𝒽𝓊𝓍.𝒸🌸𝓂 🎀 🍦 ⋆ 🍓趙忠一見死的是自己手下,趕緊推門看屋內的皇子,結果發現人去屋空,心中駭然,再到另外兩個院子裡去探查,這下趙忠想死的心都有了——三位皇子全都不見了!
這事想要掩蓋根本不可能,三個大活人在宮裡面丟了,誰信啊?趙忠趕緊跑到張讓這裡來商量如何拖延,張讓一聽也是大驚失色,急忙喊三順前來幫著穿衣,結果喊了半天不見人來。等到發現三順已經不見了之後,張讓面如死灰,已經猜出了一些端倪。
沒多久,聞訊而來的內執金吾崔毅,立即將宮裡所有人扣了起來,張讓和趙忠等人全都被關進大牢之中。
收拾了張讓和趙忠等人,崔毅又趕緊去通知把守城門的皇甫規和皇甫酈,於是長安城立即緊閉各門,禁衛們開始四處搜捕擄走幾位皇子的歹人。
只可惜,崔毅的動作還是慢了一些,在長安城門剛一打開的時候,就有幾撥人馬扮成不同的身份,向守城的士卒送上了非常豐厚的賄賂,早已經大搖大擺地出城而去,如今已經看不到人影了。
侯成自然是從北門而出,張繡是從西門而過,張翼、孟達則是從南門而走,除了朝向洛陽的東門沒有奸細經過,三方勢力各得其一,將靈帝留下的三位皇子,毫不猶豫地綁上了自己的戰車,今後還不知道會上演什麼樣的故事。
接到靈帝駕崩的消息之後,洛陽城內諸位大臣揉著乾澀的眼眶,裝模作樣地嚎了幾嗓子之後,首先討論的不是如何埋葬舊皇帝,而是輔佐新皇登基這一大事。國不可一日無君,大漢皇儲太子辨理所應當地被眾人擁戴上了皇帝的龍椅,年號定為光熹,中平九年於是又被稱為光熹元年。
高坐龍庭的小皇帝劉辨聚臣議事的第一個話題,自然是如何為先皇治喪。經過一番討論,先皇諡號為「靈帝」,這與歷史倒是相吻合。朝中大臣考慮到皇帝已經薨於西都長安,於是建議就近選擇陵寢安葬,由留守西都的太尉樊陵全權負責治喪事宜,而新皇帝因為初登大寶,為避免國體動搖,只在洛陽北宮設下祭堂,早晚遙祭先皇,以托哀思。
正在洛陽諸臣商議新皇登基之後,如何大赦天下的時候,長安又傳來急報,說三位皇子全部失蹤,如今去向不明,有重大嫌疑的十常侍等人皆被內執金吾崔毅關進天牢,等候東都發落。
朝堂之上,群臣譁然,於是眾人開始相互攻訐。有的人建議立即罷免太尉樊陵,革除內執金吾崔毅之職,追究皇甫規和皇甫酈的責任;有的人建議將十常侍開刀問斬,以謝天下;有的人建議立即派大軍前往長安震懾宵小……
吵鬧的過程,是各方爭取利益和相互妥協的過程,儘管十八歲的新皇帝劉辨經驗不夠豐富,但仍然看得出來沒有幾個人真的在為幾位皇子的失蹤而著急上火,其實,他自己何嘗又不是這樣呢?
皇甫嵩主動請辭司隸校尉和光祿勛之爵,承擔薦人不明的責任,畢竟皇甫規是自己叔叔,皇甫嵩是自己從子,這一點怎麼也繞不過去。
既然皇甫嵩主動請辭,別有用心的眾人自然表示認同。於是皇帝將樊陵、皇甫嵩、崔毅等人一起免職,僅保留爵位。一下子空缺出好幾個重要的職位,尤其是這太尉和司隸校尉的職位,絕對是讓人眼紅的不得了地職務,一個主掌兵權,一個掌控司隸地區,絕對屬於實權派。
69🅂🄷🅄🅇.🄲🄾🄼
發現面前有了大肥肉,朝中大臣自然不會客氣,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太尉一職由盧植擔任,盧植原本擔任的廷尉一職由劉備擔任,劉備繼續錄吏曹尚書事。司隸校尉一職由大將軍何進的弟弟何苗擔任。內執金吾這個和九卿相同級別的職務則由袁隗舉薦的楊彪擔任,而楊彪的女兒正是袁術的正妻。
於是,把持朝政的外戚、士人、軍方三股勢力分別瓜分了空缺出來的職位,而辭去司隸校尉一職的皇甫嵩,皇帝並沒有言明要奪走他的兵權,所以皇甫嵩憑藉光祿勛的爵位,手中握著七萬兵馬,仍然屹立不倒。
盧植從九卿之位更上一層,如今與司徒王允、司空張溫一起位列三公。他這太尉的職務,與沒有兵權在長安混日子的樊陵完全不同,盧植手下如今可是有著八萬北軍,絕對屬於大漢王朝的第一大股東,在朝堂之上,已經無人可以壓制。
太傅袁隗儘管名義上是新皇帝的老師,地位比三公還要高,可他在司隸地區沒有兵權,單打獨鬥的話,根本搞不過盧植、皇甫嵩和朱儁三人小組,如今又加上了一個劉備,更是無處下手。不過袁隗有個鐵桿的盟友,那就是一直想要將趙興扳倒的張溫,而且袁家如今有兩個子侄各掌一州,在地方上的勢力無人匹敵。
外戚出身的何進,如今將自己兄弟何苗也弄進了朝堂之中,頓時心裡踏實了不少,加上與司徒王允若即若離的關係,還有妹妹何太后的撐腰,一段時間內也算是權傾朝野,不懼別人。
太尉樊陵被擼掉了官職,西都長安負責治喪的人選就得重新定奪。幾方勢力如今都死死盯著洛陽,誰也不願意輕易離開權力中心,前往長安那個被人有意冷落的地方。
沒想到光祿勛皇甫嵩自告奮勇,主動站出來說自己願往,也算是變相的戴罪立功,不過人家說得婉轉,但意思很明白:三位皇子是在長安失蹤的,想要尋找回來,總得有人手才行。於是皇甫嵩帶著原屬自己的七萬兵馬,打著為先皇治喪、護衛長安、守衛漢家陵園、尋找失蹤太子等多重旗號,義無反顧地去了長安。
這些破事處理完畢之後,新任廷尉劉備私下裡向小皇帝提出建議:如今各州牧私下裡大肆囤積兵馬,很難辨認忠奸,不如趁先皇駕崩一事,通令各州,要求各州牧、鎮守一方的將軍本人或者其嫡長子親往長安弔唁,以示忠君。能來的自然是擁護朝廷的忠臣,推三阻四不來的人,絕對有問題。
對皇叔劉備言聽計從的劉辨,自然覺得這是個好計策,自己剛剛登基,確實需要看看天下各州是否擁戴自己,以免今後出現圖謀不軌的叛逆時,朝廷沒有準備。
第二日,朝堂之上,劉辨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立即得到新任太尉盧植和衛尉朱儁以及大將軍何進、司徒王允、司空張溫等人的大力支持,大家一致認為這是一次辨別忠奸的好機會,太傅袁隗覺得袁家心中沒鬼,也就勉強著投了贊成票。
新皇的第一道旨意,在獲得全票支持的情況下,很快發往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