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拖後腿的官僚體系

  第577章 拖後腿的官僚體系

  東華的建設以及未來的發展主要還是大哥董書同要操心的事兒。

  太平洋太寬,東華太遠,董書恆對那裡是鞭長莫及。

  董書恆甚至都不知道現在東華已經正式建國的消息。

  但是他當初制定南美計劃的時候就已經預見到有這麼一天。或者說建立東華,本就是董書恆的計劃。這裡可是大華夏圈的東南角。

  所以針對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都做出了預案,後來這些預案陸續送到了董書同和蔡啟明等人的手中。

  復興三年(1858)二月份的時候終於有商船回來了,送回了三個月前東華的情況,那時候東華軍還在南部作戰。

  不過從戰報中, 董書恆覺得東華軍應該可以獲勝。

  歷史上,兩萬太平軍的殘兵還有華工組成的軍隊,在南美都能夠算是一支強軍。

  更何況東華軍可是繼承了復興軍的衣缽。

  那些華人民兵都是接受過復興軍的基礎訓練之後才送到南美。

  中高層的軍官更是全部出自復興軍軍校的培養。

  如果這樣還不能大敗秘魯政府軍的話,董書恆只能怪自己看走眼了。

  既然遇見到了那裡的情況,他就要做好準備。

  移民與錢是東華新立之後最需要的兩樣。

  錢的話,董書恆已經找到了買單的人。現在復興軍民間的資金非常充裕。

  這兩年大家都嘗到到了購買國債的甜頭。董書恆準備專發一筆國債然後借給東華。

  有東華的礦產作為抵押,這筆債務非常安全。當然前提是東華得堅持下去。

  移民當面, 目前復興軍正在推進河道治理工程, 要遷移大量的沿河百姓。

  還有那個水電站預留地工程, 也要遷移大量的人口。

  這些人總要有好的安置,要不然董書恆自己心裡都會覺得對不起他們。

  東華雖然遙遠,但是那裡的土地適宜耕種,環境氣候宜人,礦產資源豐富,其實是個好去處。

  光是秘魯的地界養活個幾千萬人口非常簡單。

  況且以後東華的地盤會越來越大的。

  所以那裡的移民接收容量非常大。

  只是現在復興軍移民工作,再也沒有以前那麼容易。

  社會穩定了,人心思安,海外移民越來越困難,大家都不想跑到那麼遠的地方。

  說到水電預留地遷移工程,董書恆最近沒少收到底下的報告。

  各地反映的問題都非常多。甚至有的地方鬧出了人命。

  都是祖墳的事情給鬧的。

  要做整體遷移,老百姓遷出之後能夠分到更多更好的土地,大家勉強能夠接受。

  但是大家祖墳都在當地。

  很多的地方宗族勢力還很強,有些家族世代生活在一個地方,一些家族甚至傳了上千年之久。

  這樣的家族,你去讓他們遷移, 他們那裡會願意。

  只要遷出去了, 原本的宗族體系就要受到破壞。

  董書恆也不想他們整體遷移。他本來就是要用這件事情削弱一些宗族勢力。

  家國天下, 有時候家國是一體的,共榮共損。

  但是有時候家和國又會走上矛盾對抗的道路。

  這就要看持家之人的選擇了,大部分人會將家放在國的前面。

  一旦兩者之間產生了利益上的根本衝突。家族勢力可能就是國的掘墓人。

  復興軍的水電預留地工程,空出來的地是為了未來修建水電站作為堰塞湖蓄水區。

  既然確定了以後要全面發展水電,那麼不如乘早準備。

  省的到時候,花費重金去移民安置。

  現在很多地方都被幾年前的動亂給毀壞,現在就遷移安置是最划算的時候。而且現在復興軍手中也需要大量的移民。

  畢竟有那麼多的新地盤要占領。

  誰都不想自己的祖墳被淹在水底。按照大部分人的認識,這是要影響到子孫後代的氣運的。

  這種事情,董書恆還真沒有辦法讓底下的官員用科學的辦法給老百姓們解釋。

  很多時候迷信和風俗習慣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限。

  這個問題還涉及到宗教。董書恆將宗教協會的負責人都給找來協商辦法。

  統一之後,董書恆將國內的幾個主要的宗教成立了協會,納入到復興軍的管理之中。

  商量到最後,眾人商量除了一個可笑的辦法,那就是由各個宗教派人成立遷墳小組。

  既然迷信,那就從迷信的角度去勸說他們。

  你要是信佛,我就派和尚給你解釋,幫你免費做法事。

  你若是信道,那就派道士。

  當然官府是要給那些和尚道士一些補貼的,但是肯定是比老百姓自己請要便宜多了。

  在處理這件事情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了復興軍的官僚隊伍的一些問題。

  內閣將移民動員的時間定在十月初五,到了行省下的文件截止時間就變成了九月三十,到了府里就變成了九月二十五,最後到了具體負責本地遷移工作的鄉鎮官員手中就變成了九月二十。

  為什麼要層層提前,因為官員都想要政績,都不願意因為這個事情完成的拖延影響自己今後的發展。

  復興軍多級提升的官僚體系。增加了官僚之間的競爭。

  要想提升一方面要混資歷,另一方面要靠政績。

  政績怎麼來,首先一點就是看上面交代的事情辦得怎麼樣?完成的及不及時?

  所以復興軍的官員對執行力的要求很高。

  但是復興軍擴張的太快,很多官員回爐培養的時間很短,就得趕緊走上工作崗位。官員隊伍來源還主要是那些舉人秀才、幕僚、吏員。

  這些人中確實有很多人的執行力很強。

  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都缺乏大局觀,讓他們辦事情可以,但是主政一方卻存在很大的問題。

  最主要的就是不知道變通。

  復興軍對制度的重視程度很高。官府的各項事務基本上都有細則可查,大部分官員都是照章辦事兒。

  但是很多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大部分需要官府處理的事情都由很多複雜多變的要素組成。

  比如遷墳這事情本身就很複雜,各個地方對這種事情的風俗習慣是不一樣的。

  如果是每個地方都完全按照條例來做肯定是要出問題的。

  董書恆最近就對江西贛州府的一件事情大為光火。這件事情到退後連內閣都站出來道歉。

  新官上任的副相左季高還專門去了一趟江西處理後續事宜。

  江西的水系發達,贛州更是地處贛江的源頭,境內有多條支流水系極為適合建造水電站。

  而且此地多山少地,百姓貧困,一直飽受匪患之苦。匪患總是和貧困相伴而生。而這種因為自然環境造成的貧困又是最難根除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將百姓異地安置。

  江西行省也早就準備將山中百姓遷出。因為復興軍一支重視移民工作,能夠成功說服百姓遷移也是地方官府的政績,地方官府對遷民這件事情還是非常重視的。

  上猶江位於贛州西南部,此處群山環抱,地質條件穩定,就是一處建水電的好地方。

  水利部的勘察隊已經到這裡實地勘察過,確認了建造水壩的位置。

  劃定了一個需要遷移百姓的範圍。

  蒲家村的人大都姓蒲,他們世代居住在上猶江畔,是當地的一個大族。

  這次整個蒲家村全部都要遷移出去。

  官府只是說會加倍補償他們土地。但是並不知道會遷到什麼地方去。

  因為只要參加了移民,官府會負責他們遷移期間的吃住。

  但是所有的人都要服從統一的調配。

  為了照顧那些地主,富農,原本是地主,土地較多的,遷移之後補償的土地也較多。

  無地、或者少地的百姓則會按照標準配給土地,當然這個數量也不少。

  所以移民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是絕對有利的。但是對地主就不是那麼友好了。

  因為地主雖然能夠獲得更多的土地,但是他們手下沒人了。

  他們剝削的是人,而不是土地。

  蒲氏的家主蒲鼎山是蒲家村最大的地主,在上級委派村長之前,整個蒲家村都是他說了算。

  鎮上委派了村長之後,背地裡也是他說了算。

  他自然是不想遷徙的,遷走了以後,他去使喚誰去。蒲鼎山是個有文化的地主,他知道那些遷到東北的大地主都要以及僱傭人手種地,那裡根本就沒有佃農。因為大家都有土地。

  所以他打死也不想搬走。他想發動族人來集體抵制遷移。

  不過要做到這點,他必須要有充足的理由說服族人支持他。

  於是他就抓住了祖墳這個事情不放。

  另外,這次並不是沿江的村落都要遷移。因為官府的遷移計劃是根據今後堰塞湖的範圍來確定的。

  蒲鼎山很快就發現了這一點可以利用起來,為什麼大家都是沿江而居,有的村子要遷移,有的就不要遷移?

  這些山村之間本就有矛盾,這個事情在族人中傳開之後,大家自然憤憤不平。

  蒲鼎山找到了鎮上的官員,鎮上只告訴他們這是水利勘察的人劃定的區域。

  這樣的解釋並不能讓蒲氏族人信服。

  他們又找到了縣裡,縣裡給出了今後水庫蓄水後的地圖。

  整個蒲家村都將被淹沒。

  好了,這就又勾出了一個新的問題。

  蒲鼎山終於引出了一個新的矛盾點出來——蒲氏的祖墳將被淹沒。

  正是這件事情讓蒲氏族人都團結到了蒲鼎山的身後。因為蒲鼎山告訴族人,遷移祖墳,今後蒲氏後人都會收到先祖責罰。

  所以即使官府當即表示願意對蒲氏遷墳進行補償。蒲氏族人仍然不同遷移,他們就是不給便宜祖墳。

  官府這裡也很著急,畢竟上級給的時間是一個月之內就要開始對移民進行分流。

  於是縣裡將做蒲氏工作的事情壓給了鎮上。

  鎮上的主官連蒲家村都進不了。蒲鼎山讓人守著村口,不讓任何人進,對外聲稱要保衛蒲氏祖墳,把自己裝扮成一個受害者,博取周邊百姓的同情。

  他這是看準了官府不敢將他怎麼樣?

  鎮上無奈只能啟動強制遷移的程序。

  最後終究鬧成了械鬥,村民和鎮上組織的民兵都有損傷。甚至連縣裡的守備營最後都出動了。

  這件事情往重了說可以算是一場民變。最後鬧出的動靜不小。

  要是在以往,這樣的事情不算什麼。滿清治下,各地的叛亂多如牛毛。

  但是現在已經是復興三年了,早已經是九州安定的局面。

  哪怕是一場小的民變都足以上到報紙的頭條。

  董書恆通過這件事情也意識到了地方宗族勢力的頑固。

  蒲氏完全將上面委派的村長給架空。村中的民兵也被蒲氏掌控。

  當然了,這件事情也不完全是蒲氏的問題,地方官府見到談不成就動用強制手段也不對。

  辦事的方式簡單粗暴。

  他們要是耐下心來也不是找不到突破口。

  蒲氏有幾個子弟在外地任職,這就是突破口,完全可以找這幾個人去談。

  或者先是做好分化瓦解,從那些貧窮的族人做起工作。

  村中的大多數人還是那些無地的農民。在宗族的道德綁架和對土地的渴望之間,他們是左右搖擺的。

  這個時候只要能夠做好他們的工作,揭穿蒲鼎山用來道德綁架那套說辭的真實面目,還是能夠將這些人給爭取過來的。

  沒有了普通族人的支持,蒲鼎山就失去了爪牙,成不了氣候。

  這件事情給董書恆敲響了警鐘,那就是復興軍對地方宗族的削弱並不徹底。

  現在隨著地方上的穩定,這些宗族勢力有重新崛起的勢頭。

  另外,目前復興軍建立的官僚體系以舊文人為主。

  這些人的骨子裡面還是權力本位。

  他們的認識深處還是那種代天牧民的一套。

  所以他們在工作中會對權力過於依賴,甚至是濫用權力。

  董書恆擔心,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情況會越加的嚴重。

  這樣一個思想和制度脫節的官僚體系,很可能會將他開創的大好局面給葬送掉。

  董書恆不是沒有想過在地方上推行評議會制度,用以監督地方官府,同時作為連接官府和百姓之間的橋樑。

  但是,他又擔心評議會成為地方宗族勢力間接掌控的地方官府的手段。

  現在復興軍的異地任職以及官員的垂直委任制度,能夠將地方上的事權給集中到官府的手中,以此來壓制住地方宗族勢力。

  滿清時期,地方宗族通過縣衙的胥吏掌控地方的權力,使得宗族權力達到了鼎盛時期。

  雖然是沒有漢唐時的門閥強悍,但是這些宗族勢力覆蓋面廣,幾乎控制了整個國家的基礎。

  他們最大的危害就是掌控了社會資源,造成了社會的固化,讓貧苦的農家子弟沒有了出頭之日。

  一個社會最怕的就是階層固化。這就像是一個人的血管被阻塞了一樣,如果不及時的疏通,會引發一系列的並發疾病。

  不能用地方的宗族勢力,那麼用什麼讓官府和地方建立溝通呢?

  這個問題讓董書恆很困擾。

  他帶著這個問題去問魏源。

  魏源反問道:「你光是擔心宗族勢力,只是你有沒有想過普通的百姓為什麼不直接跟官府溝通呢?」

  董書恆這才發現自己是鑽牛角尖了。

  長期以來,老百姓不願意主動跟官府打交道。

  是因為歷朝歷代,官府都是高高在上的。

  他們是皇帝派下來管理百姓的。從來有哪個官府說自己是來為百姓服務的。

  對於官府做的事情,普通百姓大都是抱著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

  除非涉及到了自己的切身利益,而且是對他們影響極大的那種,他們才會站出來。

  他們依賴地方士紳,地方士紳也一直都是以百姓的代言人自居。

  仿佛,他們所說的話就是百姓的心聲。普通百姓也習慣了這樣的狀況。因為他們都是依附於這些士紳生活。

  百姓們並不是沒有情緒,只是他們更多的時候的選擇隱忍。

  這是一群非常善於隱忍的族群。

  不過他們爆發的也非常厲害。從來沒有那個民族歷史上爆發過那麼多的農民起義。

  而且還是規模巨大的那種。

  「書恆,不要著急,等到用我們的教科書教育的這一代人起來了,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會成為普通百姓中的一員,不過他們卻不需要找別人代言,他們都知道怎麼去表達自己。那個時候也不用在擔心宗族的操控,因為大家都學會了自己思考。我們設置了那麼多的課程,不就是教會學生要學會自己思考嗎?每個人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個國家才會充滿活力。」

  果然,一直致力於發展教育的魏源,還是從教育的角度給他闡述了這個問題。

  「老師,書院的第一批畢業生都走進工作崗位了,不知道他們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變化。」董書恆說道。

  淮海書院的第一批畢業生已經進入了各行各業。

  其中有很多都是進了官府任職。

  隨著書院的學生進入官府越來越多。

  董書恆希望他們能夠為復興軍的官僚系統帶來一些改變。

  他一直在關注著這個方面,也讓專人在幫他調查。

  這些書院出來的學生並不一定比那些原本秀才舉人的能力更強。

  但是他們卻更有思想。

  他們在書院的時候接觸的東西都非常的廣泛。

  魏源本身就是學貫中外的大家。他深知學的越廣,眼界越開闊,思想也更加開放。

  這樣的人才能夠脫離狹隘,形成自己獨立自主的思想。

  PS:再次五千加的大章送上,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