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又開始鼓吹威脅論(四更求票!!)

  第282章 又開始鼓吹威脅論(四更求票!!)

  進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獲取能量的方式。

  奇怪的是食物只有在嘴巴里的時候,人才能感覺到進食的快感。

  才能體會到酸甜苦辣咸各種味覺感受。

  但是食物更多的時間是呆在胃部和腸道。

  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我們稱之為消化吸收。

  在這個過程中,人是沒有什麼快感的,有的人甚至會感到痛苦(胃病患者)。

  那麼問題來了,人的胃部和腸道為什麼沒有感知味覺的功能呢?那樣的話我們就能慢慢體會食物的味道了。

  有的槓精肯定會說,你咋不在大腸里也長味覺器官?

  好了,這個問題打住, 不再繼續。

  我只是想說明淮海軍這次軍事行動就像進食一般,前期軍事行動一共只花費了半個多月的時間。

  但是後期的工作卻可能要進行幾個月。

  其中有些要董書恆去處理,有些地方官員自己就能決定。

  董書恆現在已經學會了怎麼向下屬甩活了。

  就像福建那邊一樣,幾天就忙好了自己的事情,定好了目標,然後告訴底下的人, 剩下的看你們的了。

  然後他果斷地上船走人。

  到了寧波的時候南洋水師甚至碰到了美國人的艦隊。

  是的就是在日本被打殘的那支艦隊。

  現在他們受傷的船隻已經在香港修好了。

  在香港有英國人建造的造船廠。那是東亞地區數一數二的造船廠了。

  在東方的西方船舶一般化都在那裡保養維修。

  不得不說, 當初英國人將香港強占過去,地方選的非常好。

  珠江口本來就是東西方貿易的重要節點,同時也是一個起點。

  美國人現在將重心轉移到了寧波港,因為他在上海競爭不過英法,就連後來居上的普魯士都要超過美國了。

  淮海軍現在基本上只跟衛理公會的勢力開展貿易。也就是美國的南方佬。淮海軍每年都會從美國南方的種植園主那裡進口大量的糖、棉花,甚至是糧食。

  這些東西塞滿了一個個淮海軍的戰略倉庫。

  很多人都不理解董書恆為什麼有那麼強的憂患意識。

  現在淮海軍進口的機械槍枝大大減少。但是每年用於進口的錢沒少。

  董書恆堅持要把賺回來的銀子再花掉。只有黃金被禁止流出,被他放在長江銀行儲備起來。

  沒人知道具體原因,只有胡光墉隱隱猜出一點端倪。他最近在認真鑽研貨幣儲備的知識。

  那些來自美國北方的貿易商們只能夠從中國進口商品拉回美國,卻在中國拉不到什麼訂單。

  麥蓮的心中很清楚,這是淮海軍在對他進行報復。美國的貿易商也知道這點,已經有議員在著手彈劾麥蓮。

  也許用不了多久,他就要灰溜溜地滾回美國去。

  但是身為一個西方人的尊嚴又不允許他向淮海軍低頭。

  美國人的軍艦之前就經常會在寧波港停靠,他們的陸戰隊也經常會到岸上活動。

  但是淮海軍接管寧波之後,拒絕了他們登岸。

  在寧波,各國並無租界。淮海軍完全按照自己的港口來管理,這裡僅僅是一個開放的港口而已。

  當淮海句占領寧波之後,最先接管的就是港口區。那裡商鋪倉庫林立, 需要重點保護。

  在那裡,淮海軍甚至跟美國人產生了短暫的對峙。按道理美國人不能在寧波登陸,但是朝廷管理這裡的時候根本不管這些事情。

  久而久之就讓這些外國人變得肆無忌憚。

  最後美國人還是乖乖地登船走了。

  他們已經在淮海軍的手中吃過虧了,不會再那麼容易給淮海軍抓住把柄。

  但是麥蓮還是從這個事情中抓到了機會。

  他迅速到上海求見了包令與布爾布隆,向他們通報了淮海軍派兵接管浙江和福建的消息。

  對於淮海軍沒有向他們通報就接管浙江、福建。兩位公使確實有想法。

  他們現在早就已經弄清楚了,董書恆只是滿清底下的一個地方勢力。

  也知道董書恆這個勢力似乎跟他們的朝廷的關係並不和睦。

  但是介於與清廷之間並沒有一個暢通的溝通渠道,他們很重視董書恆這條線。

  而且一直以來董書恆也確實給他們帶來了很多好處。

  尤其的是在對俄問題上,淮海軍出力甚多。

  「兩位特使,你們發現沒有,我們的通商口岸馬上就要全部在淮海軍的管制之下了。」

  「而且兩位,我想提醒一下,這個淮海軍的戰鬥力很強。這一點在對俄國的戰鬥中就可以看出來。」

  聽了麥蓮這麼一說,兩位公使不禁皺起了眉頭。

  他們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了。一直以來忽視了淮海軍的實力發展的太快了。

  「兩位公使閣下,我覺得這個淮海軍想要取代他們的朝廷。」

  「我想也許很快在香港島的對面就會出現淮海軍的駐軍了。」

  麥蓮的話讓包令陷入了沉思。他不僅是駐華公使,同時還是英國派駐香港的總督。

  「麥蓮公使,淮海軍的陸軍確實是我見過的亞洲軍中最強的,但是他們沒有你說的那麼厲害。即使他們的陸軍很厲害,在大英帝國強大的海軍面前也沒有什麼意義不是嗎?」

  布爾布隆知道麥蓮又在挑撥他們與淮海軍之間的關係。雖然他的話有些道理,但是不該在這個時候提出來。

  三人當中,他跟董書恆的私人關係最好。

  布爾布隆不想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得罪淮海軍,他還想說服淮海軍繼續追加派去克里米亞的軍隊。

  俄國人在西邊聚集的兵力已經超過了五十萬,而且而俄國人有要塞據守,在地利上有優勢。

  最關鍵的是現在已經是十一月,冬天來了。

  那是上帝賜給沙俄人的季節。

  可以說克里米亞戰爭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候。

  「是的,麥蓮公使,請不要在包令公使面前賣弄你那一套淮海軍威脅論,作為一名外交官你不應該因為自己的面子而一直針對誰。」布爾布隆毫不客氣地說道。

  「兩位公使,不是我危言聳聽,淮海軍突然間占領浙江、福建,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等到哪天他們完全替代了他們的朝廷。」

  「那時我們將面對一個強盛的中國。甚至是一個排斥白種人的中國。」麥蓮為了說服包令,甚至把人種都搬出來了。

  他知道白人的心裡都存在膚色的歧視。

  「呵,麥蓮公使,不要拿人種說事,先解決自己的奴隸問題再說吧。」布爾布隆說道。

  麥蓮沒有想到布爾布隆今天會一直針對自己。

  本來這次淮海軍攻占浙江、福建,是說服包令提防淮海軍的好機會。

  「麥蓮公使,我知道你的意思了,這件事情我會找董去問詢的,我相信他不會拒絕向我們解釋的。」包令最後一錘定音道。

  這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不然能怎麼樣?

  難道用武力讓淮海軍維持住現狀嗎?

  雖然淮海軍的潛力很強,今後可能會讓中國成為一個強國。

  但是跟淮海軍的合作卻讓他們的貿易額越來越高。

  難道做生意賺錢不是一件很香的事情嗎?

  況且俄國的東邊有一個強大的勢力可以牽制俄國人,消除沙俄稱霸歐洲的大陸的野心,不是一件符合英國利益的事情嗎?

  如果是在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包令肯定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因為那個時候清廷已經把自己廢柴的一面完全暴露出來了。

  而且那個時候他們就會知道清廷不僅廢柴,還出手大方,不僅送錢還送土地,簡直就是一個東方版的奧斯曼帝國。

  麥蓮失望地離開了,但是這個事情卻是讓包令記在心中。

  回到公使館之後,包令找來自己的侍從武官伯駕。

  「伯駕,你們是否清楚,淮海軍現在有多少兵力,他們的武器裝備如何?」

  伯駕沒有想到包令會突然問他這個問題。一下子無法回答。

  「公使閣下,我們沒有專門做過這方面的調查。但是我知道他們的軍隊至少裝備了前裝的線膛槍,上次他們派到克里米亞的軍隊就使用的那種步槍。」

  「另外我還聽說他們裝備了一定數量的後裝線膛槍,因為他們之前從普魯士人那裡進口過德萊塞。」

  「我知道那種槍,似乎普魯士人自己都不大用,很容易出故障。」包令插話道。

  「是的,公使閣下,我們大英帝國也在研製這樣的步槍,但是只要是後膛裝的步槍都容易出故障。」

  「那他們的兵力呢?」包令問道。

  「從我們獲得的情報來看,他們的總兵力應該超過五萬。之前他們的遠東跟俄國人打了一仗,至少要投入兩萬兵力。說是殲滅了俄國人五萬人,但是我認為其中正規的俄國軍人頂多也就一萬人。」

  ……

  伯駕給包令的信息中夾雜了很多自己的判斷。

  這令包令很不滿意,他既然要評估淮海軍,就應該有一個準確的數字。

  「伯駕,我交給你一個任務,那就是想方設法去弄清楚淮海軍的總兵力以及他們的裝備情況。我總覺得淮海軍一直在對我們刻意的隱瞞。」包令非常嚴肅地對伯駕交代道。

  現在調查淮海軍同與淮海軍的合作並不矛盾。

  包令作為一個資深的外交官,深知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有,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在浙江逗留的董書恆並不知道麥蓮這個老陰比又在背後給自己搗鬼。

  他這跟著一群官員,在做浙江的戰後規劃。

  ps:今日四更,一萬三千字,都是現碼的,新鮮出爐的,手裡從來存不住稿。這讓我今天底氣很足,快交出手中的月票、推薦票,不然沒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