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章 南京面聖

  崇禎十七年,時值 七月中旬,陽光熾熱如炎,仿佛要將大地烤焦一般。而此時此刻,縣令薛克俊卻心急如焚地踏上了前往南京之路。

  一路奔波勞頓,但一想到即將與戶部的黎秋水商討聯姻大事,縣令薛克俊心中便湧起一股期待之情。然而,命運總是喜歡捉弄人,當他踏入黎秋水家中那間雅致的書房時,才驚覺自己落入了一個精心編織的陷阱之中——原來,這一切都是新皇朱由崧設下的騙局!

  眼前站著的朱由崧,面帶狡黠笑容,讓薛克俊不禁心生警惕。他暗自思忖:難道這次聯姻背後隱藏著什麼陰謀?一時間,整個書房氣氛緊張到了極點,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就此展開……

  新皇朱由崧端坐在龍椅之上,渾身散發著一種威嚴的氣息,他用一種居高臨下的口吻說道:「新安縣令薛克俊啊,你這等人才,留在小小的新安縣實在是大材小用了。本王的姑姑朱長粉常常對本王提起你的光輝事跡呢!聽聞正是你獨具匠心地發明了養殖珍珠之法和財福蚝油,此乃不世之功啊!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你毫不保留地將這些寶貴的技術傳授給眾人,一同養殖致富。正因如此,我那聰慧過人的姑姑才能順利籌得巨額資金。可以說,本王能夠登上這至高無上的帝王寶座,其中少不了你的一份功勞啊!」

  縣令薛克俊嘴角輕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語氣從容地說道:「皇上,這些瑣事實在不足掛齒。微臣斗膽猜測,皇上此番安排臣到此地,並非意在談論微臣過往之事,而是希望微臣能就當前棘手的兵源問題提出可行之策吧?」他的目光堅定而睿智,似乎早已洞悉皇帝心中所思。

  新皇朱由崧滿臉驚愕,他瞪大了眼睛,緊盯著眼前的大臣們,聲音顫抖地說道:「諸位愛卿!當今之勢,社稷危如累卵,朕心甚憂啊!你們可有良策能穩固我大明江山?快些道來!」他那焦慮而威嚴的目光掃過每一個人的臉龐,仿佛要從他們的眼神中找到一絲希望和信心。朝堂之上一片死寂,眾臣皆低頭不語,心中暗自思忖著應對之法。

  縣令薛克俊嘴角微揚,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緩緩說道:「此等小事,豈有難度?遙想當年,宋朝之時,朝廷可是有著大智慧,成功招安了水泊梁山的一眾好漢。而今,我們所要做之事亦如此,便是要令張獻忠心悅誠服地歸順朝廷!首先,當務之急乃是降下一道聖旨,責令各地封疆大吏於其封地之內廣納兵員、招募壯士。同時,需得命令各位王爺將麾下兵力的百分之二十調遣至南京皇城近郊。不僅如此,還須將這些士兵悉數打散,而後由朝廷精心遴選出精銳之士,並委以重任,任命一位智勇雙全的將領為兵馬元帥,對這些將士進行統一操練和調教,以求打造一支軍紀嚴明、戰無不勝的雄師勁旅。」

  皇帝朱由崧的嘴角微微上揚,流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喜悅神色,仿佛久旱逢甘霖般暢快淋漓。然而就在此時此刻,那些原本低著頭默不作聲的大臣們卻像是突然間找到了攻擊目標一般,紛紛抬起頭來,目光銳利地盯著薛克俊。

  其中一名臣子更是毫不客氣地大聲說道:「陛下,請恕我直言!薛克俊這種想法實在是大錯特錯啊!若是任由各封地王爺自由招募兵馬,那豈不是給了他們造反的機會?先皇在世時曾經明令禁止王爺私自招兵買馬,只允許他們留守在自己的封地上。想當年,朱聿鍵就是因為想要入京勤王才遭此牢獄之災。如今竟然要違背先皇遺旨,讓王爺們勤王,這難道不是對先皇不敬嗎?此事斷斷不可行啊!絕對萬萬不可!」

  他的聲音鏗鏘有力,帶著一絲義憤填膺的情緒,似乎完全忘記了眼前這位皇帝正是先帝朱由檢的堂弟。其他大臣也隨聲附和,表示贊同這一觀點。一時間朝堂之上議論紛紛,氣氛變得異常緊張起來。

  新皇朱由崧面帶微笑,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狡黠,他輕聲細語地對薛克俊說:「薛愛卿啊,如今眾臣如此激烈地反對此事,不知你對此有何高明之見呢?」他的聲音仿佛春風拂面般柔和,但其中卻蘊含著一種讓人無法抗拒的威嚴。

  朱由崧微微眯起眼睛,觀察著薛克俊的反應。只見薛克俊低頭沉思片刻後,緩緩抬起頭來,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拱手施禮道:「陛下,微臣認為,大臣們之所以反對,想必是出於對國家利益的擔憂。然而,有些事情若不冒險嘗試,又怎能知道其結果如何呢?」

  朱由崧點了點頭,表示贊同薛克俊的觀點。他繼續說道:「愛卿所言甚是,只是這件事關係重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軒然大波。所以,我們必須謹慎行事,確保萬無一失。」說完,他看向遠方,似乎在思考著什麼重要的問題。

  此時的朝堂之上鴉雀無聲,落針可聞,眾人皆屏氣斂息,目光緊盯著朱由崧,靜靜等待著他的決斷。而薛克俊則默默地立於一側,腦海中飛速思索著下一步該怎樣去應對眼前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波。

  「這朱由崧也忒優柔寡斷、毫無主見了些!怎得被那幫臣子如此一鬧騰,便將這般絕妙的提議生生按壓下去了呢!」薛克俊心下暗想道,「不成啊!若任由情勢這般發展下去,後果恐不堪設想……」

  思及此處,薛克俊趕忙跨步出列,高聲奏道:「啟稟陛下,微臣實難理解,莫非先帝就永遠不會犯錯不成?正因為先帝一味地墨守陳規,不知變通地死守那些所謂的規矩,以致白白錯失良機,不僅未能對有功之臣唐王朱聿鍵予以嘉賞,反倒將其無辜投入大獄之中!值此國難當頭之際,理應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同仇敵愾,共御外敵。唯有將封地王爺們手中的兵馬逐步收歸己用,化為己有,方為上上之策啊!」

  此時此刻,朝堂之上的眾位大臣聽聞薛克俊所言,猶如在熊熊燃燒的油桶之中投入了一粒火星,瞬間引發了燎原之勢,眾人怒火中燒,怒不可遏地說道:「你這分明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竟然膽敢教唆王爺們招兵買馬,此乃養虎為患之道啊!莫非你是受某位皇爺指使而來?若非如此,怎會提出這般大逆不道、忤逆犯上的計策!」他們的聲音震耳欲聾,充滿了憤怒與斥責,仿佛要將薛克俊生吞活剝一般。整個朝堂氣氛緊張到了極點,一場激烈的爭論眼看就要爆發。

  縣令薛克俊臉色陰沉地哼了一聲,語氣嚴厲地說道:「如今局勢如此艱難困苦、危機四伏之際,竟然還有人拘泥於這些刻板教條去辦事!難道你們真覺得我們的敵人只是那一群烏合之眾般的李自成匪軍不成?事實上,真正可怕的敵手乃是來自關外如狼似虎、精銳善戰的滿清鐵騎啊!你們天真地認為有著山海關作為天險阻隔,滿清便不足以構成威脅,但可曾想過萬一吳三桂心懷不軌又該如何應對呢?到那時,當李自成軍隊一敗塗地之時,就憑我們現有的兵力能否抵擋住滿清那幫兇悍無比的騎兵呢?」他的話語如同重錘一般敲打著在場眾人的心頭,讓他們不禁陷入沉思之中。

  正當諸位大臣陷入沉思之際,一陣急促而響亮的聲音從殿外傳了進來:"報!前方戰線急傳戰報!"

  眾人聞聲望去,只見一名傳信兵風馳電掣般地衝進了金鑾殿。他腳步踉蹌,但眼神堅定,手中緊緊握著一份捲起的戰報。

  傳信兵來到弘光皇帝面前,雙膝跪地,雙手高高舉起戰報,聲音顫抖地說道:"啟稟陛下!皇上啊,前方來戰報稱,山海關的吳三桂與李自成激戰正酣之時,突如其來地有五萬滿清鐵騎殺入戰場!這股強大的力量猶如猛虎下山一般勢不可擋,使得李自成的軍隊瞬間土崩瓦解,毫無還手之力。李自成見大勢已去,只得狼狽敗退,徑直撤出了京城。然而,他們並未能逃脫厄運,一路遭到滿清鐵騎的窮追猛打!"

  皇帝朱由崧瞪大了眼睛,滿臉不可置信地望著薛克俊,嘴巴微張著卻發不出聲音。而周圍的大臣們也都驚得目瞪口呆,他們面面相覷,眼神中充滿了疑惑和震驚。這個薛克俊究竟是何方神聖?他剛剛說出口的事情竟然這麼快就得到了證實!

  就在眾人還沉浸在驚愕之中時,皇帝朱由崧的心中卻湧起了一股異樣的情緒。他暗自思忖道:"難道此人便是傳說中的鳳雛龐統不成?傳聞龐統有通天徹地之能,能掐會算,甚至可以預知未來!若真是如此,那朕可算是撿到寶了啊!"

  想到這裡,朱由崧的眼中閃過一絲興奮之色。他緊緊盯著薛克俊,仿佛想要從他身上看出些端倪來。然而,面對皇帝熾熱的目光,薛克俊依舊錶現得十分淡定,似乎對自己剛才所說的話並沒有太多在意。

  此時此刻,整個朝堂之上一片死寂,只有那名前來傳訊的士兵打破了沉默。他高聲稟報著前方戰報,與薛克俊之前所言毫無二致。這讓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禁為之譁然,對薛克俊越發佩服起來。

  皇帝朱由崧滿臉驚愕,聲音顫抖地說道:「眾愛卿,這可如何是好!竟被薛愛卿不幸言中了!」朝堂之上頓時陷入一片嘈雜,眾大臣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片刻之後,終於有位臣子站出來提議道:「陛下,依微臣所見,確如薛愛卿所言!咱們當前最大的敵手乃是滿清那幫虎狼之師啊!想那闖王李自成,擁兵自重,人數更是遠超敵軍,到頭來卻是這般不堪一擊,一敗塗地!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如今局勢緊迫,我等必須儘早做打算才是!只是眼下朝廷初立,根基未穩,若此時大肆徵兵,恐怕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啊!」

  這時,另一名臣子站出來,向弘光皇帝朱由崧進言:「陛下啊!您不必過於憂心忡忡。那滿清鐵騎距離咱們尚有一段距離呢!且他們入關之後,忙於穩固已占領之地,一時半會兒恐怕也無暇顧及其他。所以眼下這局勢,並沒有想像中的那般嚴峻嘛!」這位臣子語氣輕鬆,似乎對當前形勢充滿信心。然而,他是否真的了解敵人的實力和意圖呢?亦或是只是想安慰一下焦慮不安的皇帝呢?無人知曉答案……

  弘光皇帝朱由崧看著朝堂下眾大臣們七嘴八舌地爭論著,但始終拿不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來解決當前面臨的困境,心中不禁有些煩悶。他微微皺起眉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滿和無奈。

  這時,朱由崧注意到身旁的一名太監正悄悄注視著自己,似乎在等待什麼指示。於是,他向那名太監使了個眼色,表示讓其出面平息這場混亂局面。

  這名太監立刻心領神會,快步走上前來,高聲說道:「諸位愛卿,若有要事,請速速啟奏;若無要事,便可退朝歇息!」然而,面對太監的話語,朝堂上的眾大臣一時間竟然全都沉默不語,無人回應。

  見狀,太監便提高嗓音繼續宣讀道:「新安縣令薛克俊大人,請暫且留下,陛下有要事欲與您商議!其餘諸卿皆可先行退朝!」

  隨著太監話音落下,眾大臣面面相覷,雖然心中各有想法,但也只能遵照旨意陸續退出朝堂。而那位被點名留下的新安縣令薛克俊,則顯得有些緊張和疑惑,不知道皇帝究竟找自己何事。整個朝堂之上,氣氛頓時變得凝重起來。

  弘光皇帝朱由崧很嚴肅地問:「薛愛卿,你老實告訴我,你到底是不是鳳雛龐統!真得有掐指一算的本事!」

  縣令薛克俊聽後,臉上露出一絲驚訝之色,但很快便恢復了平靜,他緩緩說道:「皇上說笑了,臣不過是一介小小的縣令,怎敢與鳳雛龐統相提並論。至於掐指一算便知後事的本事,更是無稽之談。臣只是儘自己所能,做好分內之事罷了。」

  弘光皇帝朱由崧皺起眉頭,似乎對薛克俊的回答並不滿意。他繼續追問:「可是朕聽聞你在治理縣城時,政績顯著,百姓們都對你讚不絕口。而且每次遇到難題,你總能迅速找到解決辦法,這難道不是因為你有特殊的才能嗎?」

  薛克俊連忙跪地叩拜,惶恐地說:「皇上過獎了!臣之所以能夠取得一些成績,全賴陛下的英明領導和百姓們的支持。再說,治理一方水土本就是臣子的職責所在,臣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情而已。若說有什麼特別之處,或許只是臣比較勤奮努力,善於觀察和思考罷了。」

  朱由崧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意。他扶起薛克俊,語重心長地說:「薛愛卿,你不必過于謙虛。朕知道你是個有能力的人,但也要記住,切莫驕傲自滿。如今國家正值多事之秋,需要像你這樣的忠臣良將來輔佐朕共度難關。希望你今後能繼續保持本心,為朝廷效力,為百姓謀福祉。」

  縣令薛克俊嘴角微揚,露出一抹苦澀的笑容,輕聲說道:「皇上聖明,下官實有難言之事啊!」他的聲音低沉,似乎蘊含著無盡的委屈和無奈。

  弘光皇帝朱由崧聞言,不禁瞪大了眼睛,滿臉詫異之色地盯著薛克俊,疑惑地問道:「薛愛卿竟有難言之隱?以愛卿如今之年齡,莫非身患隱疾不成?這倒也算常見之事,許多人皆會遭遇此等困擾啊!」

  縣令薛克俊再次微微一笑,打開自己的手掌心的黑點給弘光皇帝朱由崧看,但這次的笑容顯得有些尷尬,他連忙解釋道:「皇上,您誤會了。下官的難言之隱並非如陛下所想那般。實則是下官遭奸人陷害,被逼吞下了一種受他人操控的奇毒之藥。若無法按時返回廣州府城服用特製的解藥來抑制毒性發作,恐怕下官必將承受腸穿肚爛、痛苦難當而亡的悲慘命運。」說到最後,他的語氣越發沉重,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悲慘的結局。

  弘光皇帝朱由崧滿臉怒容,雙眼圓睜,憤怒地質問道:「誰?究竟是哪個膽大妄為之人,竟敢使用藥物來操控你?」他的聲音充滿了威嚴和怒氣,讓整個房間都瀰漫著緊張的氣氛。

  縣令薛克俊嘴角微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輕聲說道:「皇上,您覺得會是王爺朱聿鐭有可能嗎?」他的語氣平靜而從容,但眼神中卻閃爍著一絲狡黠與深意。

  弘光皇帝朱由崧滿臉驚愕地說道:「薛愛卿,想當年,先皇在世時,朱聿鐭便多次懇請先皇賜予他唐王之位,但先皇卻始終未曾應允。原因無他,只因那真正的唐王朱聿饃至今杳無音訊、下落不明啊!如今本朝初立,這朱聿鐭更是頻頻催促,非要將那個『代』字從他頭上抹去,好名正言順地當上唐王。只是朕萬萬沒有料到,他竟敢使出這般陰險手段來操控官員!好,朕這就下旨給他,命令他給你解藥解除你身上的毒!」

  薛克俊嘴角微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輕聲說道:「承蒙皇上龍恩浩蕩,但此事斷斷不可行。您如此行事,無異於逼迫王爺朱聿鐭提前起兵謀反啊!微臣雖死猶不足惜,然而若因微臣之故引發內戰,致使國家陷入動盪混亂之中,那麼微臣豈不成了千古罪人?微臣一心只想輔佐新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恰巧此時逢國難之際,我那孫兒降生人世,故而取名仲匡,便是期望他日後成長起來,亦能夠肩負起匡正新朝之重任。皇上,即便微臣身不由己,受藥力控制必須返回新安縣,可微臣對皇上忠心耿耿,此心天地可鑑。若皇上信不過微臣,大可派遣一名心腹與微臣一同前往,全程監視微臣是否會做出有負於新朝之事!」

  弘光皇帝朱由崧聽了薛克俊的這番話,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感動之情。他深深地注視著眼前這位忠誠不二的臣子,感慨萬千地說道:「薛愛卿啊,你的一片赤膽忠心,朕一直都看在眼裡。如今你身不由己,必須返回新安縣,朕也不願多加阻攔。只是此去路途遙遠,途中恐生變故,所以朕決定派遣內衛葉檢陪同你一同前行。他將作為我們之間的聯絡人,及時向朕匯報情況。同時,朕會賜予他一枚欽差大臣的令牌,以便他在必要時能夠代表朕處理事務。不知這樣安排,薛愛卿可還滿意?」

  薛克俊感激涕零,連忙跪地叩謝道:「陛下聖明!如此安排實在是周到至極,臣感激不盡!有葉檢大人相伴,臣定當全力以赴,不負陛下所託!」說罷,他又抬起頭來,眼中滿含深意地望著朱由崧,繼續說道:「陛下,臣此次離去,心中仍有一事放心不下。那便是朝廷中的奸佞小人,他們時常蠱惑聖上,擾亂朝綱,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懇請陛下務必小心防範,莫讓奸臣有機可乘!此外,民生疾苦亦不容忽視,陛下應多關注百姓生活,減輕賦稅徭役,方能使天下萬民歸心,國家長治久安吶!」

  朱由崧微微頷首,表示明白薛克俊的擔憂。他緊握著薛克俊的手,鄭重地說道:「愛卿所言極是!朕定當銘記於心,不會辜負愛卿的期望。待到愛卿歸來之時,朕希望看到一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的大明江山!」說完,他親自扶起薛克俊,並賜予了豐厚的賞賜,以表彰他的忠肝義膽。

  在離開南京之前,薛克俊決定與戶部的黎秋水再次會面。這一次會晤對於他們兩人來說都至關重要,因為它涉及到兩個家族未來的命運。

  當薛克俊踏入黎府大門時,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感慨之情。他深知這次見面意義非凡,不僅關乎著自己兒子良孟的婚姻大事,更影響著兩家之間長期以來建立起的聯盟關係是否能夠得到進一步鞏固。

  見到黎秋水後,黎秋水表示了歉意,兩人相視一笑便開始商討聯姻之事細節問題。他們仔細斟酌每一個環節確保萬無一失並就婚禮日期、嫁妝等事項達成共識使得整個計劃變得越發完美無缺。

  隨著話題深入討論氣氛也愈發融洽起來仿佛忘卻外界一切紛擾沉浸其中只專注於眼前要事而這正是成功所需具備素質:專注、執著與智慧三者缺一不可!

  經過一番深入交流之後終於敲定所有細節並且對未來充滿信心相信通過此次聯姻必將讓彼此勢力更加強大實現雙贏局面!最後薛克俊向黎秋水道別轉身離去背影堅定且自信似乎已經看到美好明天正等待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