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2)

  第161章碧蹄館血戰(2)

  在二十四日時,李如松接到了查大受的戰報,上言大捷,斬獲倭人六百餘級。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李如松聞言大喜,再聽了當地朝鮮土民而言,他判斷日軍可能是要棄王京城撤退,遂欲率領本部騎兵二千餘人從開城疾馳引援。

  黃來福知道這個消息後,大吃一驚,他當然知道歷史上這個有名的碧蹄館之戰。不過碧蹄館之戰具體的情形,當時他在五寨堡的筆記本電腦中並沒有說得很清楚,只知道非常慘烈。

  此戰中,日方和李如松方,可說都沒有贏家,不過李如松以五千人大戰日軍四萬多精銳部隊,最後還大量殺傷日方,應該是算勝利了。

  不過歷史上,李如松由於損失的都是他的精銳家丁們,這對他將來擔任遼東總兵時,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這是黃來福不願意看到的。

  況且,黃來福認為,碧蹄館之戰後,第一次朝鮮之戰就基本上結束,自己以後不會再有什麼作戰的機會。自己身在朝鮮,如果不參加歷史上有名的碧蹄館之戰,真是太可惜了。而且黃來福雖然對攻城戰有點陰影,但卻從來不會怕過什麼野戰,這可是立功斬首的了機會,當下他就向李如松請求一起前往。

  李如松略一考慮,就答應了。五寨堡軍隊,早己閒了多時,聽聞出戰的消息後,人人都是大喜。特別是楊小驢,跟在黃來福身旁,只是眉歡眼笑。

  歷史上,李如松僅帶了二千人馬。現在,多了黃來福的三千人馬。而且在步戰中,論精銳度,都比李如松的家丁們強悍。想必碧蹄館之戰,更多了幾分把握,當然,這一點只有黃來福心知肚明。

  眾人快速往向王京方向前進。此行都是騎兵,黃來福領的雖都是馬上步兵,不過也都是人人騎馬,所以部隊的行進速度很快。

  很快,眾軍便到了馬山館時,李如松突然拉住了韁繩。長期的戰場經驗,讓他覺得,日軍的動向似乎不是那麼簡單,他對身旁的黃來福及楊元:「本提督領一千人先行,黃來福和楊元,你二人隨後領軍跟進。」

  黃來福大吃一驚,如果這樣,自己的盤算不都是落空了,他焦急地道:「提督大人身系眾軍安危,豈可輕身而往?讓末將隨同提督大人一同前往!」

  李如松看黃來福焦急的樣子,那種樣子,可不是裝得出來的,他暗暗感動黃來福的忠義,余將也是私下認為黃來福對李如松的關愛。李如柏、李如梅兄弟二人,也是互視一眼,暗暗點頭。

  李如松點了點頭,道:「如此,黃將軍便隨本提督一同前往!」

  黃來福高興地答應了。

  分兵後,李如松和黃來福等人繼續領軍前進,午後,經過礪石嶺時,前方離碧蹄館不遠。正在這時,探馬回報,說是前方大戰,明軍查大受部,被日軍團團圍住,戰事慘烈之極。

  眾人都是吃了一驚,黃來福的內心劇烈的跳動起來,歷史上的碧蹄館之戰,果然發生了。

  李如松細細地詢問了探馬,然後道:「我部被圍,不可不救!黃將軍,隨我一起殺敵。」

  黃來福知道歷史上碧蹄館之地是個死地,圍困的日軍達數萬人,不過他卻是毫不畏懼,大聲道:「是,提督大人!」

  兩人領軍衝進了碧蹄館之地,日軍見明軍大部前來,立時山上傳來了鳴金收兵的聲音,立時圍攻查大受部的日軍潮水般的散了開去。

  查大受等軍將見援兵前來,人人大喜,他們經過一天一夜的苦戰,雖說殺傷日軍二千多人。不過此時他部明軍僅餘不到二千人,傷亡己經過千。而且人人帶傷,如果援兵再不來,他們就要崩潰了。

  黃來福等人見戰場上血流成河,己經被寒冷的天氣凍成了冰塊,殘肢到處,到處是破損的軍旗兵器等,日軍屍體被火炮火箭燒焦的臭味不時傳來。

  眾人不由暗暗心驚:「好個殘酷的戰場!」

  查大受,祖承訓二人來到李如松面前,二人劫後餘生,都是失態,祖承訓哭道:「多謝提督大人領軍來援,末將就是粉身碎骨,也難報提督之恩!」

  這一天一夜的戰事中,祖承訓的心情又經歷了一個變化,在七月時,他入朝作戰失敗,歸國後拼命渲染日軍的可怕。在平壤之戰後,他對日軍戰力又是不屑一顧。不過這一天一夜的戰鬥中,日軍的瘋狂,有如魔鬼一般嚇人的打扮,又讓他內心中出現了陰影,援兵再不來的話,他確實是要崩潰了。

  此時死後逃生,怪不得他失態。

  看他的樣子,李如松暗暗皺眉,不過念在祖承訓確實是經歷苦戰,心情難免激動,也就不說他了。查大受和李寧二人,雖也是歡喜,但還是保持平靜。

  查大受大略向李如松稟報了此次的戰事,他還沒說完,李如松己經明白了,他揮手止住了查大受的說話,冷笑道:「看來倭人是要誘我等前來,好在此伏擊啊!」

  以他的眼光,自然一眼就可以看出,眼下這四面的環境,在兵法中就是一個死地,不過他久經戰事,最常幹的事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並不怎麼擔憂。

  果然,四面日軍己慢慢組成隊形,更有探馬回報,大部日軍己經占領了礪石嶺北邊的望客硯,堵住了明軍的退路。日軍的意圖,己是非常明顯。

  以黃來福對兵法的認識,當然是遠遠不如李如松,他看碧蹄館地形狹隘,四邊多山嶺,只要守住一些路口,就可以堵住大軍退路。碧蹄館中間的一些平曠地帶,又多泥濘之地,確實不利於明軍騎兵的行動。這點對明軍不利,對日軍卻是有利。

  黃來福心想:「這地方果然如歷史上所說是個死地!」

  他卻不慌亂,內心只是興奮,看他部下的神情,也是個個如此。

  黃來福對李如松道:「提督大人,事情如此,我軍要儘快防守!」

  查大受見李如松領軍來援,卻是連累他如此,他心下愧疚,正要說什麼,李如松一揮手:「不必多說,準備作戰!」

  李如松果然是將門世家,一眼看出,眼下的地形不利於防守,四面是敵。當下他領李如梅領軍千人,首先攻占北邊的惠陰嶺。占領此地後,先防守,再想辦法。

  因為惠陰嶺不是出口退路,所以此處日軍不多,只有幾百人,守將為立花宗茂部的部將十時連久。在李如梅領軍狂攻下,十時連久猝不及防,守衛日軍,盡數死亡。

  占領惠陰嶺後,李如松立時依惠陰嶺地勢,集合黃來福部三千人,自己的眾家丁們一千人,又補充了查大受部殘兵二千人的彈藥武器等,讓他們隨同防守。眾軍一起展開了鶴翼之陣。

  鶴翼陣相傳為諸葛亮八陣中的一陣,是萬陣之基礎,是中國長久以來作戰最常用的陣型之一,唐時傳到日本國後,為日人上杉和武田所利用。他們經過仔細的研究,不斷開發和利用,結合日本戰鬥方式,發展成為後來日本戰國到江戶時期的主要作戰陣型。

  不過在此時,不論是大明,還是日本,對於鶴翼陣,都在普遍使用。該陣主要的特點是,鶴的雙翼,展開之後十分寬闊,使敵方的受敵面擴大,造成普遍的傷害。此陣攻擊面廣,使己軍可以以多點攻擊面來攻擊敵人一個點,從而吞食敵人整個部隊。

  依李如松的布置,鶴翼陣分為幾陣。

  首先,在明軍的正前面,安排了眾多的佛郎機火炮戰車。炮手主要為查大受部的炮手,他們由於補充了李如松帶來的子銃,又可以作戰了。由於李如松前來,並沒有帶多少炮手,所以這些查大受部的炮手雖然疲勞,但身在死地,還是堅持作戰。

  戰車後,黃來福部隊一千五百人的火銃手,安排了大部在前。此外,還有黃來福部的一些弓箭手。火銃手與弓箭手在前,火銃手又更在弓箭手前。二者主要是擔任遠程攻擊對手的作用。

  並且火銃手與弓箭手左右散開交錯排列,這是為了相互掩護。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火銃手裝彈時間長,不像弓箭手那樣快,但是射程遠,攻擊力大,所以多放在前。弓箭手射速快,但是射程不遠,攻擊力不大,所以只能作掩護工作。火銃手在裝彈的時候,弓箭部隊上前攻擊。等火銃手裝彈完畢,弓箭手再撤回後方,由火銃手再度攻擊。

  這樣,形成連續的火力。

  此為鶴翼陣第一陣,在第一陣的後方,也安排有一些火銃手,作為預備使用。

  在第一陣的最後面,還有黃來福部的冷兵器刀槍手等,作為短兵部隊使用。當遠程攻擊造成殺傷效果後,就用短兵部隊出擊,同時也防備對方攻入火銃手內。

  黃來福在第一陣中指揮。

  第二陣,李如松在這裡布置了千人的騎兵部隊,作為主要的精銳突擊部隊。主要為李如松的騎兵們,還有查大受部一些還有強悍作戰能力的騎兵們,由李如柏、查大受二人帶領。他們成半圓形設置,半圓朝外,這樣不但可以隨時投入正面作戰,也可以向兩翼作戰。同時保護了第三陣和中軍。而且,如果把半圓拉成直線,將是一個更長的攻擊面,可以殲滅更多的敵人。

  在李如松的布置中,如果黃來福的第一陣殺敵成功,他第二陣的騎兵們緊接著殺出,給日軍以嚴厲的打擊。如果第一陣失敗,也可以保護後陣。

  同時在第二陣的左右,還安排一些旗手,在第一陣後高高舉起,給日軍以威懾感,也使身後的第二陣第三陣部隊保持高昂的士氣。

  第三陣,就是中軍。在這裡,是主將李如松所在地,也是將旗所在地。這裡是全軍的核心,不過由於兵力多布置到第一陣,第二陣,所以此陣左右防守較薄弱。

  為了防止日軍從側面兩翼進攻,李如松在中軍兩側靠後的地方,安排了一些遊動的部隊。同時在全陣結尾,安排了與第一陣相同的一些五寨堡火銃手等。

  ……

  在李如松布置的時候,碧蹄館上的日軍各將,也是凝神地看著明軍的動靜。

  小西行長微笑道:「看旗號,原來來援的是唐人提督李如松,還有唐人悍將黃來福!」

  在平壤之戰中,五寨堡軍隊強悍的火銃手,給小西行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從那後,小西行長便注意上了黃來福。

  小早川隆景笑道:「很好,這回可是釣到大魚了,正好將他們一網打盡!」

  雖說先前兩萬日軍攻打查大受部明軍三千人,還是久攻不下,明軍頑強的戰鬥力,也讓日軍將領無不膽寒。不過眼下第八軍團長兼王京總督宇喜多秀家己率兩萬人到來,他的信心,己是上升了起來。他們四萬人,對付明軍數千人,就算損失再大,如果能殺死李如松,那一切都是值得的。

  宇喜多秀家也是笑道:「很好,隆景君,這裡的一切,就交由閣下了!」

  雖說宇喜多秀家的官職較小早川隆景為高,不過小早川隆景在這裡指揮了一天一夜,對戰場情況比較熟,宇喜多秀家也就大方地將戰場的指揮權交給他。

  同時宇喜多秀家還對小西行長說道:「小西君,看來,你的計策成功了,如能殺死唐人提督,你功不可沒啊!」

  小西行長只是對宇喜多秀家微微一行禮,又是凝神看著那邊明軍的動向。

  在明軍忙著布置的時候,日本人也是沒閒著,很快,在日軍各領將的督促下,各路包圍的日軍列成了一個個方陣。武士隊,鐵炮輕足,長槍輕足,弓箭組足輕等,一個個密密麻麻地展開。

  話說人過一萬,無邊無沿,四萬日軍慢慢展開,旌旗如雲,慢慢向山上的明軍逼去。

  看到眼前的情形,黃來福頗有些熱血沸騰的味道,他旁邊的楊小驢也是不斷搽著手,一張臉己經漲成了興奮的鐵紅色。

  從山上看去,日軍如蟻般密密麻麻,不過卻是人人身材矮小,黃來福嘆了口氣,他以前見到蒙古人時,己經覺得他們夠矮了,沒想到日本人更矮。

  不過也不能小看他們,雖然這些日本人比蒙古人矮多了,但論起戰鬥力,卻是比他們高出數倍,自己不可輕敵!

  忽然山那邊傳來戰鼓聲,立時,山下的各日軍部隊如吃了興奮劑一般,哇哇叫著,朝山上的明軍衝來。

  碧蹄館之戰的第二波,終於又開始了。

  此戰中,雙方都投入了己方最精銳的部隊。

  在明軍的參戰部隊中:有查大受餘部二千人,黃來福部三千人,李如松部一千人,共六千人。明軍的主帥有李如松。副將有:黃來福、李如柏、李如梅、祖承訓、查大受、楊元等人。除了黃來福的三千多人為馬上步兵外,余者多為騎兵。

  日軍的參戰部隊有:日軍第三軍團一部、第四軍團一部,第六軍團全部、第九軍團大部,共計四萬餘人。日軍主帥有小西行長、黑田長政、小早川隆景、羽柴秀勝、立花宗茂等人。副將有:加藤光泰、久野重勝、小河信章、後藤基次、小野和泉、小野成幸、池邊永晟、小川成重、安東幸貞等人。

  大戰己經開始,終究會鹿死誰手?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