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合雍直接驚呆了。
這賞賜……不敢想像。
他在薊州那邊辛辛苦苦,帶領兄弟們殺進了朵顏的老巢,這才進了文安侯。
而寧遠呢?
在家裡,好端端的,竟是一下子成了繁昌伯,而且直接升官金吾衛都指揮僉事,堂堂三品大員吶!
宣旨過後,蕭敬離開了。
寧合雍呆呆的轉身,錯愕的看著寧遠:「吾兒,這……」
寧遠淡淡解釋道:「啊,小事一樁,霸州那邊發生了叛亂,兒子帶兵走了一趟,也才回來沒兩天。」
寧合雍愣了又愣。
跑去平叛了?
他十幾天前還寫了家書,那個時候,朝廷這邊正在跟朵顏商議呢,也沒聽說霸州出現叛賊等事啊。
「如此說來,那叛賊數量應該沒多少吧?」寧合雍問。
「還好,也才區區幾千人而已。」
「哦哦。」
寧合雍這才稍稍放心,可回頭一想,又怎麼都覺得不對味。
平叛幾千叛賊,獎賞這麼多嗎?
他索性不去想,看著寧遠那份聖旨,感慨萬千的笑了出來。
「好,好哇!一門雙爵,本朝,除了當初魏國公、定國公一門兩國公之外,咱大明,似乎沒有更多了吧。」
他欣慰的點頭,道:「老爹是萬萬沒想到,我寧家,竟還能如此光耀門楣,實乃祖宗有靈啊……」
正說著,啪嗒啪嗒,淚水流落下來。
「只可惜……寧家無後啊!」
他一陣嚎啕,一臉可憐巴巴的看著寧遠:「吾兒,諱疾忌醫,為父就算豁出這張老臉也要為你找宮廷御醫……」
「停停停!」
寧遠忙的擺手打斷:「老爹,這才多久啊,您未免太心急了吧?具體有沒有問題……時間會證明一切的,您可別這樣了。」
寧合雍老聲嘆息,癱坐在地,許久後無奈道:「罷罷罷,不管了,吾兒……努力吧!」
「嗯嗯。」
寧遠敷衍著點頭下,轉身離開後,來到內閣。
此刻,弘治皇帝與三位閣老都在。
見了寧遠,劉健主動開口道:「繁昌伯,寧家,一門雙爵,當真是可喜可賀啊。」
「幸賴聖上恩賜。」寧遠應道。
朝廷封賞爵位的名稱,本義是封地,只不過在大明,所謂封地自是有名無實,也就一個名而已。
如老爹的文安侯,文安便是一個縣。
至於他這個「繁昌」,估摸也是一個縣,都無關緊要。
只要有這麼個可世襲的爵位,以後的子孫後代就吃喝不愁了。
嗯,子-孫-後-代!
寧遠暗自呲牙花。
凡事,就怕說啊。
又是太子,又是老爹,到得現在,他雖是儘量不去想,可文安侯、繁昌伯兩個爵位擺在這裡,真要沒子孫後代可就鬧大笑話了。
這時,弘治皇帝開口道:「寧遠,你可知,朕為何叫你來啊?」
寧遠收攏心思,立刻會意過來。
弘治皇帝不會無端叫他過來,而不出意外的話,大概跟那玻璃大棚有關。
他忙垂著頭,道:「臣……不知。」
弘治皇帝沉下臉色,緩緩道:「天下雖大體承平,可這北直隸已是有許多百姓糟了災,連飯都吃不上,而你,卻大肆鋪張浪費,靡費近萬兩銀子修建什麼大棚,呵呵,你寧遠自百姓手裡壓榨來的銀子,便只是用來浪費的?」
壓榨百姓!
又是這個帽子扣了上來。
寧遠暗自無奈。
看來,只要是他一直經商,怕是短時間內無法摘掉這個帽子了!
頓了頓,他徐徐道:「回陛下,修建大棚,並非鋪張浪費,而是臣……踐行知行合一的道理啊。」
弘治皇帝側目:「怎麼說?」
寧遠道:「太子殿下那邊發現了一個新物種,臣將此物命名為土豆,可是無論是臣還是太子殿下,皆是不知那土豆的用途,是否有毒,怎麼辦呢?臣便只好修建暖棚,用行動去印證那土豆的可用性。」
弘治皇帝點了點頭。
這番話,確之鑿鑿,無可辯駁。
知行合一,這四個字,在朝堂之間看似無人認同,但卻沒人敢輕易反駁!
寧遠平叛功勞擺在哪裡,短短數日輕易平叛反賊,化腐朽為神奇,皆因知行合一,誰敢駁斥?
而眼下,寧遠建立大棚,也正是踐行知行合一的一環。
此由頭一出,再想參奏之人,就得想怎麼反駁知行合一的正確性了。
「好,朕知道了。」
弘治皇帝平靜道:「話雖如此,可在日後,你也不可這般浪費,知道嗎?」
算是不咸不淡的警告,此事,就此揭過。
「臣,謹記。」寧遠忙道。
接著,內閣之中,三位閣老似乎提前商量好似的,同時翻開有關北直隸等地賑災的摺子。
安靜片刻後,劉健笑了笑,道:「繁昌伯,你所說的知行合一,固然在某方面是對的,可老夫以為,卻也不一定對。」
寧遠也跟著笑了。
這是要與他對論知行合一的正確性。
當一種新的思想出現,自然是不被主流思想所容納的。
換句話說,這大明知天下的根本,必須是儒學,這也是百官的立身之本。
非儒家思想,是不允許存在的。
而對他寧遠來說,雖是沒王守仁那般善於辯駁,可知行合一的思想本就是超前的,吊打而今所謂的「儒學」易如反掌。
「願聞劉公高見。」寧遠道。
「好,老夫問你,你既說知行合一乃治世之道,那麼,何以解決北直隸賑災的問題呢?」
劉健道:「這知與行,如何用在賑濟災民上面呢?」
聞言,寧遠差點沒忍住笑出來。
真真是盼什麼來什麼啊?
他當然能猜到,遲早會有人跳出來指責知行合一的正確性,可卻萬萬沒想到來的這麼快,而且,這問題,恰好撞他槍口上面了。
賑濟災民。
這是朝堂永遠避不開的話題。
歸根結底,在於糧食。
糧食不夠,朝廷也只能望洋興嘆。
而在賑濟過程中,又會出現諸多問題。
比如,下面的某些官員貪墨糧食,此等事情屢見不鮮,要不然後世也不會有某些人在米糧中摻雜沙子的傳說了。
還有便是某些達官貴族為了節省糧食,命家丁小廝、甚至是本人都平白吃朝廷的糧食。
結果也就導致真正的災民,根本吃不到賑災糧。
這種種問題,對於朝廷來說自是頭疼不已,可對他來說……那就是禿子頭頂的虱子,明擺著的,動動手不就解決了?
「回陛下,劉公、李公、謝公。」
寧遠自信滿滿道:「臣這裡有一策,可輕易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