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0】框框架架

  「要做嗎?」手術間裡的護士問起醫生們。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如果能做,可以準備動脈瘤栓塞的工具了。

  介入手術處理動脈瘤用旳是栓塞術。

  由於介入手術是在血管內操作,不可能像開顱手術那樣從血管外夾閉血管給動脈瘤斷流,所以醫生們想了另一個方法來消滅動脈瘤:在動脈瘤腔中放入微導管,像填水坑一樣將瘤體填充密實。如此一來,血流不再能進入水坑(瘤體)增大蓄水池(瘤體),瘤體自然而然不會決堤(爆了)。

  這種方法可以說和開顱手術的夾閉血管斷掉動脈瘤供血的方式有著同工異曲之妙,也可以想見醫學上處理疾病的思維邏輯好比工程學,屬於妥妥的工科作業。

  對於護士的詢問以及心內科那幫人的懷疑,神經外科醫生們沒有急於給答案。

  介入栓塞術能不能做,肯定不是簡簡單單取決於動脈瘤的數量。

  開顱手術的優勢是只要醫生能找到瘤,醫生的手夠靈活,很小的動脈瘤或許都可以幫你做掉。

  栓塞術的話,之前講過的,你工具進都進不去血管直徑,是絕對做不了任何事的。這是介入手術的局限性了,一直沒變過。

  最該死的是什麼,是動脈瘤的特點是小體積的動脈瘤出血的機會還比較大。

  瘤體直徑小於0.5為小動脈瘤,大於0.6的為普通型,大於2.5的為巨大瘤。巨大瘤不用說也是很容易爆的血管,如果做介入栓塞同樣是風險性很高。

  除了瘤體的直徑大小限制栓塞術,瘤頸的直徑一樣是能不能做栓塞術的另一個重要條件。這要說到手術醫生用來填塞瘤腔的是一種叫做彈簧圈的工具,聽名字都知道這個東西像彈簧一樣柔軟的能伸能縮。這樣的東西放入瘤腔,如果瘤頸太大,它在裡頭被血流一衝,很容易在裡頭伸伸縮縮間啪一下滑落出來,導致手術失敗。

  這是為什麼臨床上大多數MIA會選擇顯微外科手術而不是介入手術的原因了。神經介入手術框框架架的條件限制太多。像方澤,做神經介入手術同樣不少是給神經顯微外科手術探路。即在術前做介入檢查,查明患者血管情況,查明各個瘤體位置和情況,可以為開顱手術設定最佳手術入路路徑提供方便。

  考慮到此,呂副主任一開始和翟運升強調的,國協一樣能做介入手術檢查,期間發現有問題能即刻把患者轉傳統手術室開刀沒問題,也算是說的在理了。

  呂副主任手裡的電話打通了,走到門口外嘀嘀咕咕。儼然是想著,不能做就不能做,不行拉三樓手術室,年輕醫生們拖拖延延只是白耗時間。

  謝婉瑩站在一玻璃之隔,可以想見手術間裡宋醫生十分矛盾和糾結的心情。

  病人是宋醫生母校北都的老師,宋醫生肯定想以最小的傷害幫老師把疾病給解決了。做個開顱和只做個介入,論對患者的副作用和傷害性差遠了。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