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德國這破船還有三千釘

  第228章 德國這破船還有三千釘

  英法有華工,德國有學生。

  對於像李華這種遠赴德國留學的學生,程諾非常重視。

  或者說,對於一切有才學,有潛力,更重要的是有一顆愛國心的年輕學子,程諾都打心眼裡看重。

  小型音樂會出盡風頭後,程諾沒有繼續逗留,婉拒普朗克等人的好意,帶著李華快速離開會場。

  這邊李華沉浸在剛剛的活動中,有些意猶未盡:「程教授,您吹得可太棒了,把咱們中國人的精氣神都給吹出來了,您是不知道,就剛剛你吹的過程中,那些大老外啊,嘴張得跟個小瓢似的,哪見過這陣仗啊。」

  程諾拍拍學生的後背,笑道:「你這笙吹的也不錯嘛!看樣子家裡有一些傳承?」

  李華揉揉後腦勺,有些不好意思道:「哪算什麼傳承啊,就是小時候人家辦白事,我喜歡跟在屁股後面跑,來討口肉吃,後來時間長了,就慢慢懂上一些,糊弄糊弄外行罷了。」

  程諾則拿起手帕,將嗩吶反覆擦上幾遍,確保乾淨後,這才鄭重交還過去:「對付這行將就木的德意志帝國,已經是足夠了,至於那些大鼻子,都是湊個熱鬧罷了。」

  「說的也是,來德國這麼久了,我還從沒見過有人吹這個。」接過嗩吶,李華點點頭:「不過就算是聽過,他們這些人有了心理準備,那又怎樣?還不是被我們這個組合壓的死死的?」

  回頭看看那些人,程諾也情不自禁笑了:「說的也是,估計這事能讓這些人記憶深刻。」

  「不過話說回來,你來德國多久了,學的什麼學科?」把視線扭過來,程諾看著學生好奇的問道:「看伱書包上的校徽,似乎就是柏林大學的學生?」

  「程教授好眼力,我就是柏林大學的學生,不過跟您不一樣,我是自費來德國念書的。」李華把書包翻過來,指著校徽說道:「專業是汽車工程,想著學好一技之長後,能回去做一番事業。」

  「汽車工程好啊,眼下咱們國內市場可都是一片空白,未來發展前景非常廣闊。」程諾笑呵呵道:「對了,你住在哪兒?能否帶我過去參觀一下?」

  李華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吞吞吐吐道:「程……程教授,我那就是一個豬窩,客人過去了,連插腳的地方都沒有,就這麼找到您,實在是過意不去,要不等我回去收拾一下,改天我再請你過去?」

  程諾的步子停住,笑著搖搖頭:「這恐怕不行咯。」

  李華怕對方誤會,趕緊又解釋道:「不是,程教授您千萬別誤會,我真不是說瞎話,而且我那屋子實在是上不了台面,不僅僅是亂……」

  張嘴猶豫了半天,最後李華還是沒把後續原因給說出來。

  「而且就算是您去了,我也沒有啥東西能招待您的,這要是回去讓我爹知道了,非得說我不懂禮數,把腿打斷不可。」

  程諾剛才那只是順口一提,想看看留德學生真正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也不是一定非要過去參觀不可。

  但眼下對方越扯越多,語言上的窟窿也越填越大,自己都做不到自圓其說,真實原因必定不是衛生問題那麼簡單。

  於是乎,程諾的好奇心真的是被勾了出來:「莫非是衛生問題?」

  「不是。」

  「合租有室友不方便?」

  「也不是。」

  「金屋藏嬌?」

  「更不是了,程教授您這是說的哪裡話。」李華臊紅著臉,趕緊矢口否認。

  看程諾頗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架勢,李華乾脆咬咬牙,認真道:「我就跟您直說吧,宿舍里堆滿了蘿蔔,摞起來比人都要高,就算是您過去了,除了我,剩下給您打招呼的,也只有蘿蔔了。」

  果不其然,七拐八繞之下,程諾跟李華來到他的宿舍,打開房門映入眼帘的,赫然是一袋袋塞得滿滿的蘿蔔,地板上,床底下,書桌上,到處可見蘿蔔的身影。

  回頭看看李華,仿佛整個身影,長得都向蘿蔔靠攏。

  「小李,你的屋裡怎麼囤了這麼多的蘿蔔,吃的完嗎?別到時候放久了,吃到嘴裡都變味兒了。」

  李華哭喪個臉:「不是我想囤,而是我不得不囤啊,最近天天吃蘿蔔,我感覺我自己長得就像是個蘿蔔,血都成綠色兒的了。」

  程諾被逗得忍俊不禁,好奇道:「說說為啥囤這麼多,因為歐戰嗎?」

  李華咬著後槽牙,恨恨道:「可不就是這個嘛!去年冬天德國人民饑寒交迫,沒有足夠的煤供大多數人取暖,加上英國的封鎖以及莊稼欠收,致使很多人不得不靠蘿蔔來充飢。」

  拍拍地上的蘿蔔,李華補充道:「別看這東西之前不值錢,放到現在價錢要翻上幾番,就這還是政府對價格管控的結果,放到黑市上,那價格就更好了,別看屋子裡堆放的不少,實際上容易餓不說,也都有其他同學的份。」

  單純從地緣格局看,德國處在被敵對國家的包圍中,也就特別容易被封鎖。

  德國在「一戰」中遭遇了經濟困境,不僅影響到戰爭物資的直接供應,還削弱了國民士氣,成為其戰敗求和的重要推力。

  看著已經有些蔫巴的蘿蔔,程諾也不嫌棄,稍微洗洗就放嘴裡放:「德國的蘿蔔我還沒吃過,不介意我嘗嘗吧?」

  「你放心吃,只要您不嫌棄,這裡敞開了隨您吃。」李華不僅允許程諾吃,還遞上一把刀,客氣道:「這皮比較辣,削皮後就好吃多了,吃到嘴裡還有一股甜味。」

  程諾擺擺手,頗為熟練地像是剝橘子一般,把蘿蔔的外皮給剝掉:「對於我們北方農村娃兒來說,如果說白菜就是我們冬天為數不多的蔬菜,那蘿蔔就是我們的水果咯。」

  隨即,嘎嘣就是一口:「哦豁,還不錯嘛!你要不要吃一點?」

  說著話,程諾就把手中的蘿蔔掰成兩半,把其中沒咬的那一部分主動遞過去。

  不料李華連連搖頭:「別,我看著這玩意兒都想吐,要不是沒有別的吃的,我打死都不會再吃蘿蔔了。」

  程諾啞然失笑,把蘿蔔收回來,自顧自吃著:「要我說啊,德國眼下的經濟困局,從根本上說受制於其經濟體系的脆弱性,而這種脆弱性對戰爭走向產生作用,離不開英國實施的封鎖政策。」

  搬過來一個小馬扎,李華認真聽著程諾的「課」,有些恨鐵不成鋼:「還是咱們老祖宗說得對,肉食者鄙,連我都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這些人在歐戰前還在向國外出售糧食,而不是反過來為了備戰而收購和存儲糧食,太過短視。」

  事實上,也不能完全把責任都推脫在德國商人身上,糧食準備不足的問題,跟德國政府也脫不了關係。

  當時德國的經濟政策規定,出口糧食可以通過關稅差額獲得補貼,這誘導糧食生產者在收穫後迅速出口以拿到現金,而其出口對象甚至包括英國。

  哪怕德國軍方一再敦促政府取消該政策,但收效甚微。

  德國農業利益集團所長期維護的糧食出口政策,使德國無法進行糧食的戰略儲備,從而致使其只能臨時動員現存的經濟資源,未能為大量消耗資源的長期戰爭做好準備。

  到了後期,百姓吃不飽穿不暖,留學生也跟著遭殃。

  擦擦嘴邊的汁水,程諾突然問道:「在戰爭的諸多形式中,圍城戰以其阻斷資源流動的特點,本身就包含著經濟封鎖的成分,古代是圍城,你說隨著軍事技術的進步,未來我們國家想要封鎖他國,你會選擇什麼手段進行?」

  「我嗎?」李華指著自己,確定是在向他提出問題後,認真思索了了一會兒,隨即說道:「封鎖的目的在於切斷資源流向對手,故封鎖必須打擊資源流動所依託的貿易與交通,或者乾脆阻止敵國的貿易夥伴與敵國開展貿易。」

  程諾點點頭:「可這麼一來,就必須要求我們的國家既要有破壞對手交通線的軍事能力,又要有迫使中立國減少或停止與敵國貿易的政治與外交威勢,無論是哪一個,似乎都不容易啊。」

  李華臉色黯然:「仔細一琢磨,似乎咱們永遠只能做一個被封鎖者啊!哪有什麼封鎖他人的能力?即便是有國際法要求,禁止進行包含食品在內的非軍用物資的封鎖,人家也是照做不誤。」

  程諾嘆了一口氣:「眼下的英國,不就是繞過國際法,直接封鎖德國導致你們吃蘿蔔的嗎,本質上是一種典型的馬基雅維利主義價值觀。」

  馬基雅維利主義即主張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因此也是因之成為權術和謀略的代名詞。

  李華心有不甘,握緊拳頭狠狠地錘了自己的大腿一下:「難道就沒有什麼解決的辦法了嗎?」

  程諾揚揚眉:「根源上咱們雖然無法克服,但明面上咱們還是可以努力一把。」

  李華眼睛一亮,趕緊詢問道:「什麼辦法,程教授您快說。」

  兩口把剩下的蘿蔔吃完,程諾笑道:「眼下英國主要是靠海軍封鎖航路,進而控制輪船,不讓其停靠在德國。我是想說,如果咱們可以想辦法驅趕掉這些海軍呢?」

  李華遲疑道:「你是說要發展海軍嗎?」

  程諾搖搖頭:「巨型戰列艦的歷史已經慢慢過去,只憑藉艦炮的口徑,是無法決定一場海戰的勝利。」

  李華不解道:「那我們該如何去辦?」

  程諾揚揚眉:「當然是研發飛機,發展空軍咯。」

  這下輪到李華傻眼了,飛機這種東西雖然聽過,但要實際去接觸,還真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次:

  「造飛機?」

  看到已經接近目的,程諾微笑道:「對,飛機的重要性在後面的時代發展中,其重要性會越來越突出。無論是拿去搞民航,還是回頭做軍事,行業潛力都非常大,我推薦你試試這個方向。」

  李華傻眼了,趕緊解釋道:「程教授,您真不是開玩笑吧,雖然汽車的四個輪子看著比飛機的三個輪子多一個,但實際上的研發難度要剛剛反過來,何況我對飛機還一竅不通。」

  程諾笑著擺擺手:「最起碼,你是有基礎的,不像我,那才是真正的門外漢。」

  李華雖然心動,但自己的本事自己最清楚,這點經驗積累對於飛機製造來說,根本不夠看:「不行,您說的方法雖然好,但並不適合我呀,航空發動機我連拆都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程諾樂呵呵道:「那可不見得,發動機雖然不會,但可以研究點別的啊。

  比如發動機整流罩,既能減小飛機阻力,又能解決氣冷發動機的冷卻困難問題,甚至可以設計兩排或四排汽缸的發動機,為增加功率創造條件。

  又比如廢氣渦輪增壓器,能提高高空條件下的進氣壓力,改善了發動機的高空性能。

  再比如變距螺旋槳,用來增加螺旋槳的效率和發動機的輸出功率……」

  程諾每說完一個例子,李華都跟著在一旁點頭一次,給了他很大的信心。

  而程諾說的技術進展可不是他瞎編的,都是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在活塞式發動機領域出現的幾項重要的發明。

  除了程諾說的,還有冷卻排氣門、汽缸噴水和防爆燃燃料等等,這些發明為大幅度提高發動機和飛機的性能創造了條件。

  而程諾之所以想讓李華留德改專業,除了覺得李華是一名可造之才外,其實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德國在一戰後,航空產業發展迅速,比如世界上第一架投入使用的噴氣式戰鬥機——Me262戰鬥機。

  戰後美、蘇、法通過買專利,或藉助從德國取得的資料和人員,進而陸續發展了本國第一代渦輪噴氣發動機。

  與此同時,一戰後的五六年是留德史上的兩段黃金時間。

  僅1924年的柏林一地,就有中國留學生近千人。

  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有戰後《中德協定》的簽訂及中德文化交流的加強,使大批學生留德成為可能,兩國完全處於平等地位,德國政府把在華的發展重點轉向文化和經濟領域。

  留學,就是當時中德教育交流的主要形式。

  另一方面,戰後德國通貨膨脹極為嚴重,馬克大幅度貶值,持美元等硬通貨的外國人在德國生活的各種費用較戰前大為減少,這種狀況刺激了外國學生流向德國。

  當中國學生大都較窮,出於生計考慮,他們不得不隨各國物價的變動而更換留學國家。

  當時留學歐美其它國家的中國學生,許多便轉到德國留學。

  比如程諾赴歐後見到的林語堂,原本是程諾的學弟,一直在美國哈佛大學學習。

  但由於經濟原因,1920年便轉到德國萊比錫大學學習,後來獲得博士學位。

  為什麼很多前輩的留學目的地都選擇德國,其實還是經濟拮据這個現實壓力。

  換句話說,程諾除了看中德國的工業外,還想派送一些國內不錯的學生苗子,送到德國留學。

  李華,就是是程諾準備安插在德國,既學先進技術,又管理留學生的預備人選。

  「別看德國要不行了,但破船還有三千釘,裡面仍有不少好東西等著我們去發掘嘞!

  李華,我很看到你。」

  「程教授,別這樣,你這樣讓我很有壓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