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田徑心頭狂顫。

  太師目光閃爍。

  兩人頓時明白,趙宣是要對劉思虎動手了。

  「謝陛下隆恩。」田徑急忙下跪謝恩。

  趙宣大手一擺,「朕就是提前告訴你一聲,免得你沒心理準備。距離你上任還有段時間,等五國議和的事情結束,也就差不多了。」

  聞言,田徑、太師,兩人心中瞭然。

  議和過後,就是趙宣對劉思虎動手的時候。

  趙宣繼續道:「朕命你為戶部尚書,這段空窗期也不是讓你玩的,有重要的事情交代給你。」

  田徑彎腰拱手,「刀山火海,在所不辭。」

  「這段期間,你擬定一份工部尚書的人選,慢慢考核,在擬定人選考核期間,你繼續擔任工部尚書,對了,別扯西門海,他有更重要的事情。

  行了,這就是找你們二位要說的事,可還有其他疑問?如果沒有,就下去吧。」

  太師猶豫片刻,最後還是開口,「陛下,老臣有話講,賦稅減免兩層的公告,已由各州府傳達落實,臣有擔憂,國庫空虛。

  而且,此次與陳國等國大戰,雖然空前大捷,但耗費的錢糧也是入不敷出,這時賦稅減免兩成,百姓是高興了,但國庫就窮的叮噹響了。

  陛下要不要提高別的稅收,找些彌補。」

  趙宣神色淡然,他知道太師會提出疑問,但他有自己的計劃。

  事關大嚴未來發展,或許現在該簡單和太師田徑說一說,好讓他們做好心理準備。

  念頭一起,趙宣開口。

  「放心,國庫不會入不敷出,更不會空虛,反而將越來越充實。

  不說別的,就說朕從各國收繳的兵器、戰備,就足以讓國庫充盈。」

  太師聽到這話,都懵逼了。

  戰備?兵器?開什麼玩笑?

  這的確是收穫,但這些東西是用來行軍打仗,裝備軍隊的,鐵疙瘩又當不了錢用,當不了飯吃。

  趙宣看出他的不解,抽出隨身大嚴刀,遞了過去,「看看吧。」

  太師接過,看了半天,也沒看出個所以然。反倒是田徑,驚愕連連。

  「此刀鍛造手法,好像和普通大刀不一樣。」

  趙宣欣賞的瞥了他一眼。

  「簡單來說,如今大嚴掌握了超尖端打造兵器的辦法,世界獨一無二!

  強大到大嚴打造出的殘次品,諸多國家也會爭搶著要。

  掌握此等差距,那收刮來的兵器可比錢更值錢,比糧食更重要。」

  趙宣這一說,太師大致明白他究竟要幹嘛。

  用技術套別國的糧、錢,充盈大嚴國庫。

  一旦步入正軌,那大嚴的國力將蒸蒸日上。

  劉思虎說對了,陛下果然計劃好了一切,是老朽迂腐了。

  太師想到關鍵點,越想越激動。

  田徑滿臉震撼,他並不懷疑趙宣的話,前幾個月西門海就說在秘密做東西,看來做的就是這。

  當然,他最震驚的當屬兵器鍛造工藝,真的超過諸國了?

  趙宣繼續道,「這就是來錢的法子之一,日後還要商通天下,開啟國際貿易。

  只有掌握最先進的技術,國家才會越來越有錢。

  最後便是人口,以大嚴的廣袤,人口太少,這和大嚴這些年兵荒馬亂有極大關係,但同時也和苛捐雜稅密不可分。

  苛捐雜碎導致百姓日子過不好,飯吃不飽,生下的孩子存活率連一半都不到。

  以前國情如此,沒辦法。但現在不同了,朕有了技術,大嚴的財富會越來越多。

  到時候,多出來的錢,朕會投入農業發展,生產出比當前產量高數十倍的糧食。」

  趙宣一點一點,慢慢道來。

  內亂已平,也該搞發展了,得給他的心腹臣子灌輸先進思維。

  「兩位,還記不記得朕曾經說過,剝削百姓乃末流治國手段。

  想強國,必須要捏有先進技術,方能帶動各大生產。」

  說科學,太師和田徑聽不懂,所以他就用技術來講。

  即便如此,兩人也覺得大腦嗡嗡作響,受到了極大衝擊,一時間沒辦法反應,好像懂了趙宣的話,又好像沒懂。

  看他兩個面面相覷、若有所思的樣子,趙宣知道,不能再多說了,再說他們就要暈了。

  「行了,就說到這。想不通、想不懂,就別想。一步一步來,先把朕交代過的事做好。」

  「是,陛下睿智,臣等謹遵陛下教誨。」兩人異口同聲。

  出宮大道上。

  太師和田徑緩緩而行。

  「陛下果然真龍天子,神人也。所思所想,非我等凡夫俗子能夠揣摩。」太師感慨連連。

  田徑笑了,「咱也無需妄自菲薄,陛下確實是神人,但我等凡夫俗子何須與他比較?」

  「不錯,正因如此,大嚴才有此大捷!」

  ……

  御書房內,趙宣單手托腮,望著窗外,目光深沉。

  五國議和,是絕好的薅羊毛時機,同時也意味著薅羊毛時代拉開序幕。

  想著想著,趙宣豪氣叢生,收回心思,批閱奏摺!

  三個月的御駕親征,積攢了不少懸而未決的事情,他要儘快批閱才行。

  兩天後,太師和田徑呈來奏摺,趙宣翻開一看。

  太師匯報的是五國議和之事進展,對於進度,趙宣相當滿意。

  至于田徑的,是關於工部尚書的人選,趙宣沒一個看上的,不是沒能力就是沒實力,再不然身份背景不對頭。

  趙宣想著,或許該快點舉辦科舉。

  五國議和後,在討論吧。

  當然,他知道,推行科舉一定會遭到朝中權貴抵制,但憑現在的他,權貴抵制也有辦法搞定,科舉勢在必行。

  第二天是慶功宴。

  趙宣剛回來的時候就提出縮減開支的主張,所以慶功顯得非常簡陋。

  簡陋是簡陋,卻讓三軍將士無比開懷,不為別的,只因趙宣把節儉下來的開支,用來撫恤犧牲士兵家屬,以及獎賞出徵士兵。

  禮節流程並不繁瑣,反而到手的錢多了,士兵們怎麼會不高興?

  而讓他們從來沒體驗過的,除了多給錢外,還有百姓的熱情。

  三軍舉辦慶功宴時,百姓自發為士兵歌功頌德,這讓士兵滿臉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