鈍性分離的時候,術者做了一個手勢。記住本站域名
這個手勢剛剛看見他做過一次,那次手勢後麻醉醫生轉單肺通氣為雙肺通氣。
這次呢?
手術不是要結束了麼……不對,還有!
很快,術者手裡的器械順著劍突下5cm的小切口鈍性分離進入右側胸腔。
呈現在與會專家眼前的是左側單肺通氣,右肺已經漸漸的「癟」下去,暴露出術野。
各種國罵出現。
他們不是在罵人,而是極度驚訝。
這種時刻,只有最為粗鄙的罵聲才能表達出來看到這一幕的心情。
要結束的手術其實還只是一個開始,小切口一站式冠脈搭橋手術不是噱頭,術者真的要在游離左側內乳動脈後再游離右側內乳動脈。。
他是來真的!
與會專家們有些茫然失措。
因為他們懂,明白操作的難度,所以更加迷茫。
手術難度一路飆升,術中到處都是亮點,乃至於是顛覆性的。
但術者似乎並不滿意,他對手術的要求極為嚴苛,說好了小切口就是小切口,一路將小切口進行到底。
5cm,劍突下的切口,看著是那麼的突兀。
在這裡術者的「小心思」與會專家都清楚——這是術後留置心包引流的口子,但術中「借用」,用來游離、切除右側內乳動脈。
能不留更多的創傷就不留,哪怕手術難度為此飆升。
其實在手術界對這種做法褒貶不一。
因為看上去是小切口,沒有增加過多的創傷,但術者的能力有限,反而造成手術困難、延長手術時間、最後導致患者承受更大的打擊。
但眼前錄像里的術者很明顯並沒有這種困擾。
他的技術水平幾乎是無限高,5cm的小切口下游離右側內乳動脈依舊純熟無比。
30焦耳能量的電燒在順暢遊離,右側乳內動脈血管被完整的取下來。
隨後又是三定點連續縫合,右側內乳動脈-迴旋支完美的被吻合起來。
眾人看的麻木,手術精彩絕倫,可有一個問題解釋不了——術者是如何做到的!
與會的專家都是個中強者,但他們清楚,要是換自己上去,至少要幾百台手術的磨合才能達到術者手術完成度的70%左右。
70%,
這,
已經是極限,
人類的極限!
術者完成右側內乳動脈-迴旋支的吻合後,游離的大隱靜脈第一時間被遞上來。
配合默契,可看過術者操作的評審專家們似乎都沒注意到這一點。
在術者的技術面前,這種程度的默契完全可以被忽略。
大隱靜脈-右冠動脈吻合不間斷的進行。
會議室里安安靜靜,與會專家的心像是小船一樣起伏不定。
起,是因為手術做的太漂亮,完美的像是藝術品。
伏,是因為所有人的心裏面都有一絲尷尬——自己是評審專家,是這個星球上心臟外科手術做的最好的那一批人。
可捫心自問,要是換自己去做類似的手術的話,最多只能做到70%的完成度。
怎麼有臉坐在會議室里進行評審?!
術者表現出來的能力讓所有人嘆為觀止。
尤其是周從文身邊的柳無言和對向遠處的申天賜更是如此。
只是讓他們感慨、驚訝的並不是周從文,而是那位身在遠方的老者。
老闆牛逼啊,竟然在耄耋之年又收了這麼一位天才的關門弟子。
看樣子周從文應該是老闆最後一個學生了,再想找到堪比周從文的人,難比登天。
但右冠動脈與大隱靜脈的吻合併不快,術者似乎在等什麼。
小切口一站式冠脈搭橋手術,術者在等什麼還不清楚麼?
他在等循環介入組置管!
和術者的水平相比,循環介入組的手術……從雲巔之城跌落凡間。
手術錄像中的畫面又增加了一副,是介入的畫面。
介入手術的術者連續超選三次才完成右冠超選,隨後微導絲送到位置,支架順了進去。
按照一般水準講,介入手術的術者水平中規中矩。
雖然在座的都是心外科的人,可介入手術他們都見過。
隨著技術的大爆炸,心外科難以避免的要了解一些循環介入、PCI手術的做法以及併發症。
與會專家都是聰明絕頂的人,雖然做pci手術的水平參差,一言難盡,但眼力卻是有的。
剛看了神祗一般的手術,回頭看見介入手術的「笨拙」,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
原來這台手術也不是那麼的完美。
雖然介入手術看著讓畫風為之一變,但憑空多了幾分煙火氣。
這才是人類應該完成的手術,難道不是麼?
支架先送到吻合口的位置,直視下進入還沒完成吻合的血管里,清晰異常。
右冠動脈-大隱靜脈吻合完畢,術者用手探進去,按在吻合口上。
隨著自膨式支架打開,在某一個點上停止膨脹。
這一步需要術者橫跨心外、介入兩個學科,在這兩個學科里,需要他都具備巔峰級別的認知與操作才能做到。
剛完成吻合的血管有多「脆」可想而知,有可能球囊多按一下,自膨式支架就會把剛剛吻合完畢的血管「撐」破。
即便是不撐破,壓力太大,術後也很難癒合,造成嚴重的後遺症,甚至會在某一天因為血管破裂忽然死亡。
這手術做的……
真是一言難盡。
看著術者完成手術,
看著心臟造影,三支病變完美被治癒,
看著溫鹽水沖洗胸腔,
看著5cm的劍突下切口留置心包引流,
看著6cm的手術切口縫合被縫合,
與會專家們仿佛做了一場夢。
大夢一場。
手術堪稱夢幻。
在此之前,哪怕看見黃老選送的手術術式名稱,也沒人想到這台手術竟然可以這麼做。
劈胸骨、血肉橫飛、一步出現問題就是一胸腔的鮮血,這些問題似乎對術者來講根本不存在。
他做的手術很簡單,很乾淨,出血量在100ml、甚至50ml以下。
所有人都能猜到患者術後的情況。
術中,術者小心翼翼的保護著患者的心肺功能,術後甚至可以不用呼吸機輔助呼吸,第二天患者就能從該死的重症監護室轉回普通病房。
手術,結束。
而對手術的議論才剛剛開始。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