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籌備工作與殺青
進入9月,《覺醒年代》劇組變得更加忙碌。
何華拿了幾件換洗的衣物就住進了劇組在北普陀影視城包的酒店。
每天一大早起來,胡吃兩口,就跟著孔升四處堪景或是督促相關場景的建造。
半個月下來,活生生把自己磨成了一個包工頭,本就不富裕的顏值越發岌岌可危。
「這裡,不要這麼平整,那會誰會給你把路壓實啊,都是人走出來的,所以要坑坑窪窪才更真實」
孔升拉著工程隊的負責人指著幾個胡同中間的土路吩咐道。
「好,我下午就叫人弄。」
「兩邊的牆壁也做的粗糙一些。」
「這好。」
何華則在一旁走走停停,不時找角度,將眼前的場景與腦海中的畫面進行對比,看哪一個更有感覺。
「老孔,你說在這個牆角弄個簡易的小棚子怎麼樣?」
「一個理髮匠在這兒一邊幫仲甫先生理著發,一邊講古。」
「這時賣報郎的叫賣聲傳來,仲甫先生高聲叫來小報童,買了一份報紙看了起來,看到精彩處還為裡面的文筆喝彩。」
「增加一個這樣的情節怎麼樣?」
孔升站到何華的位置上來回渡步,好半天才開口:「可以,到時讓道具準備點東西試試。」
何華和孔升所處的位置,是一條新街。
這條還原百年前BJ前門大柵欄景象的街道,全長313米,是劇組聯合影城專門建造的。
當然,目前還是個大工地,到處都在施工。
除了面上的這條大街,內里還有《新青年編輯》所在的箭杆胡同,李大釗避難的韓文公祠、中西旅社、長辛店工廠和棚戶區等等大大小小近百個場景。
為了還原更加真實的場景,何華和孔升還找到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得到他們的許可後。
帶著美術組、道具組、攝像組前往新青年編輯部舊址、北大紅樓、魯迅博物館、守長先生故居以及長辛店留法勤工儉學預備班舊址等一個又一個紀念館進行細緻考察。
考察完回來再進行一比一的還原。
在這個過程中,何華算是見識到了山影孔升團隊對細節的追求。
服裝、道具、布景很多何華都沒有注意到的細節,他們卻注意到了,並且還提出了解決辦法。
比如電視劇中需要用到的報刊和書籍,這些都不能用現代的報紙和紙張直接代替,必須要特殊製作。
特殊製作就意味著又要投入不小的成本。
於是就有人建議找歷史悠久的出版社和報業公司合作,找找退休的老師傅,讓他們幫忙。
就這樣,在付出了兩個特別鳴謝後,這一問題得到了解決。
人家出版社和報業公司的領導也很開心。
沒想到政績從天而降,還是明年那個關鍵的時期,出點錢是值得的。
還有就是服裝上的用心。
在劇組籌備之初,孔升就要求多招一些舞美專業的學生。
那時黃蘭還有些猶豫,覺得這些學生經驗不足,怕是派不上大用場,沒必要招那麼多。
現在看來,還是人家有先見之明。
影視劇服裝作為「角色包裝」,是角色的一部分。
服裝採用不同的造型、色彩、材質,能表達出不同的人物性格、造型、甚至是心理活動。
因此服裝在塑造人物角色上起著關鍵作用。
而《覺醒年代》作為一部群像戲,劇中的重要角色多達四五十人,這些角色的服裝都要認真考究。
而且這些人物出現在不同場景還要有不同的服裝。
比如守長先生日常穿的是長衫,到了葛樹貴家就變成了短襟。
還有不同職業也要製作不同類型的衣服,比如知識分子的服裝不同於外交人員的西裝,是以長衫為主;
工人又與他們不同,粗布上衣加麻褲,還要有補丁,這樣才能顯示出工人在社會中的處境。
再加上留給劇組的製作籌備時間非常短,所以這一塊任務是非常的艱巨。
這些新招來的學生一進組,就被老人帶著研究起了1916年-1921年期間的人們的穿衣風格。
然後所有人沒日沒夜的忙活,最終才趕在開拍前設計製作出近萬套服裝。
總之,不管是佑華的團隊還是新招來的年輕後備力量,都在這種緊張忙碌的節奏中得到了洗禮。
兩人看完場景施工後,回酒店的路上,孔升點燃一支煙,吞雲吐霧間說道:
「過幾天我去廣州、上海、嘉興那邊去看看外景。」
「這邊進度還是有些慢,勉強投入拍攝也到了明年2、3月了,反正不管怎麼樣都到了年後了。」
「年前這段時間我們先拍其他場景的戲份,儘量壓縮製作周期。」
確實,何華原本還計劃著10月份能開機,看這情況,11月能開機都是不錯的。
他點點頭:「行,那你辛苦一下,有什麼問題咱們電話溝通。」
回到酒店後,何華就趕緊洗了個澡,換了身衣服。
出門打了個車就往機場趕去。
今天是《蝸居》殺青的日子,何華要去上海參加晚上的殺青宴。
本來他是不準備去的,大老遠乘飛機過去吃一頓飯,他何華是有多閒啊!
但幾個電話打過來,何華實在沒辦法拒絕。
這裡面有何華的金主方,魔都電視台的領導,人家幾次真金白銀的掏錢買佑華娛樂的電視劇,現在還專程打電話過來邀請,伱能拒絕嗎?
還有黃蘭,跟何華是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說何華從電視劇籌備、拍攝到殺青,一面都不露,會讓身處這個劇組的公司員工心寒的。
還有給合作方的印象也不好,別人會覺得你在拿喬、托大。
沒辦法,何華只能跑一趟。
晚上的殺青宴上,何華狠狠的刷了一波存在感。
他先是感謝三個合作方能夠給予大家這個公事的機會,讓這部劇得以立項拍攝。
接著又感謝每一位演員為這部劇的付出。
最後是劇組的製作團隊。
「.我跟過很多劇組,知道身處幕後的大家有多不容易。」
「場務,每天最早到現場,最晚收工,乾的全是髒活累活。」
「製片,每時每刻不是在解決問題,就是在解決問題的路上。」
「燈光,布燈三小時,拍攝五分鐘.」
「所以,感謝的話就不說了,我和幾位老總商量了,每人一筆額外的獎金,錢不多,就是表達下我們的謝意。」
反正都是走公帳,幾位老總當然沒意見。
製作團隊立刻歡呼了起來。
造成的結果就是到了敬酒環節,所有人都圍了上來。
何華一輪都沒撐過去。
不過何華大方、重視製作團隊的人設倒是愈發穩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