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好萊塢發展的機會

  將近6000萬的收益,不得不說,比國內上映的大部分電影都要高。

  難怪那麼多第五代導演,就喜歡拍了電影來歐洲賣版權,實在是賺錢啊!

  真以為電影票房不行,他們的日子就過不下去?格局小了!

  別的不說,就算坎城電影節最成功的華夏電影《霸王別姬》,全球票房3000萬米金。

  要知道,這可是十年前。

  而在兩年後,賈科長的《三峽好人》拿到了威尼斯金獅,海外版權不完全統計便收穫四千多萬。

  而《海邊的琴島》已經受到歐洲觀眾的追捧,甚至好萊塢也決定翻拍。

  在這樣的情況下,賣出更多的版權,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

  這六千萬中,林荀大概能分到2000萬,華影25%的投資,能有1500萬。

  同樣是投資100萬,為什麼林荀分的更多?

  這就要說到兩位煤老闆的問題,二人把投資交給林荀,林荀就有了處置的權利。

  林荀先從這200萬中借出來一部分,然後投入到電影拍攝之中。

  等到拍攝結束,再把這筆錢還回來,這不是一點問題沒有?

  也就是林荀沒有徹底豁出去,要不然的話,他至少能占一半投資。

  不得不說,兩位煤老闆才是最賺的那個。

  什麼事不用做,扔出來200萬,現在獲得了超過10倍的收益。

  張志華不是沒有暗示林荀,完全沒必要這麼講究,影視圈裡的手段多的是。

  按照他的說法,拿出500萬來就足夠了,反正等到電影上映,還有他們一部分票房分成。

  林荀想了想,最終還是拒絕了這個提議,和外人合作,不就意味著把柄交到了外人手上?

  如果他只想安心當個導演,那也沒問題,影視圈裡這種事並不少見。

  可以這麼做,但是沒必要!

  更何況,人家煤老闆雖然是為了捧小蜜,卻也是真金白銀拿出錢來。

  再說了,當初他到處找投資,要不是兩位煤老闆,他也拍不了電影。

  當然,至於說後續電影上映,票房分成的問題,林荀承諾不會插手,不能把人得罪太狠。

  反正我的那份不能少,至於說其他人,那他也無能為力。

  「史蒂夫,對於前往好萊塢,說實話,這個提議我非常感興趣,只不過,我還有一點小小的要求。」

  史蒂夫無所謂的說道:「林,很高興聽到你的決定,說說看,我儘可能幫忙。」

  「我需要一部電影,投資不需要太高,不過呢,我需要全部的主導權,包括最終剪輯權。」

  聽到這樣的話,史蒂夫笑了笑,卻沒有急於開口,甚至一副很淡然的樣子。

  「不可能,一點都不可能。」

  史蒂夫見到過太多導演,那種自視甚高,想要憑藉才華在好萊塢大展身手。

  這些人的結果如何?

  不過是淪為各大資本的拍片工具,更有甚者,徹底泯然眾人。

  「陳,你不太了解好萊塢,我可以理解,不過,你的要求顯然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金棕櫚得主,也不可能有這樣的權利,更何況,你也不是。」

  史蒂夫繼續說道:「林,必須要更多耐心,只有足夠多的耐心,才有可能獲得投資。」

  「投資?我完全可以自己投資!」

  聽到這樣的話,史蒂夫頓時一愣,想要拍一部電影,投資可一點不少。

  可是一想到,林荀剛剛出售了《海邊的琴島》的改編權和版權,似乎也有點錢。

  忽然想到眼前坐著的這位,竟然是一位百萬富翁,史蒂夫不禁有點酸了。

  「林,好萊塢不缺投資,或許你不知道,就算是華爾街,也在揮舞著鈔票希望加入好萊塢,你覺得你能比得上華爾街大鱷?」

  林荀有些失望:「既然如此,那麼我去好萊塢又能幹什麼?干看著?」

  「林,別這麼激動,你還年輕,你有的是機會,其實我這裡就有一個機會。

  你也知道,我拿到了《海邊的琴島》的版權,接下來我會積極運作。

  只要得到了公司的認可,拿到了投資,你完全可以成為《海邊的琴島》的導演。」

  ……

  得,說到這裡,林荀總算明白,史蒂夫這個老米,怎麼會如此好心?

  說白了,這傢伙就是覺得林荀拍的《海邊的琴島》不錯,想讓他再來一遍。

  而且,林荀只是導演,只是一個拍攝鏡頭的工具,壓根沒有最終剪輯權。

  林荀搖搖頭,說道:「史蒂夫,我不是真的對好萊塢一無所知。

  就算你打算翻牌《海邊的琴島》,時機顯然不合適,至少得幾年以後。

  更何況,按照好萊塢的風格,一部電影的籌備,不可能少於三年時間,而我等不了這麼久。」

  說來說去,史蒂夫沒法給林荀任何承諾,說白了,他也不是什麼大人物。

  如果,他真的是好萊塢最頂尖的製片人,手指縫裡漏一點投資,就足夠林荀用的。

  最終,史蒂夫也只是答應,可以幫林荀遞交劇本,如果他能寫出更好的劇本。

  對於這個結果,林荀當然很失望,不過沒辦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

  「林荀拒絕在國內上映《海邊的琴島》!」

  「華國影迷不配看《海邊的琴島》。」

  「都說我走後門,都說我破壞公平,都說我是廢物,那行,我的電影不在國內上映!」

  ……

  僅僅是第二天,相關的消息瞬間遍布四方,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網絡論壇上。

  消息很多,可總的就是一條,林荀不想讓《海邊的琴島》在國內上映,就是為了報復國內觀眾。

  曾經的我你愛搭不理,現在的我你高攀不起。

  不對,你們曾經不只是對我愛搭不理,而且是狂噴亂懟。

  「不上映就不上映,有什麼了不起的?就算上映我也不看!」

  這是當眾發酸的,這樣的人最多,畢竟這可是揚威坎城的電影啊,怎麼可能說不看就不看?

  「看看,臉被打腫了吧?我早就說了林荀是天才,你們就是不信!」

  你這臉皮比較厚的,那堪比城牆的臉皮,根本不是你想打腫就能打腫的。

  還有極少一部分比較理智的,甚至公開向林荀發表了道歉。

  「沒什麼好說的,錯怪了林荀,對不起,以後再也不人云亦云!」

  ……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望您動動小手分享到臉書Facebook,作者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