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不能給我們留條活路嗎?

  第466章 不能給我們留條活路嗎?

  2018年的暑期檔對於華國觀眾來說毫無疑問是觀影盛宴,不少媒體和網民都把今年的暑期檔稱為有史以來的最強春節檔!

  這次是貨真價實的了。

  《矩陣Ⅱ》率先拉開帷幕,然後就在市場等待著來自好萊塢的漫改大片接過《矩陣Ⅱ》的接力棒的時候,國產電影《我不是藥神》橫空出世,靠著點映積累的高口碑在首映後兩三天內就占領了全國院線。

  隨後與《正聯:閃點悖論》聯手將大盤推向高潮。

  當暑期檔落幕之時,已經密鑰延期了一個月的《矩陣Ⅱ》以34.1億的票房成績劃下了句號,《我不是藥神》以31.7億拿到了暑期檔季軍,《閃點悖論》則以25.8億獲得了季軍,同時刷新了外國電影在華國的票房紀錄。

  而也正是如此紅火的影市讓華國市場在第三季度還未結束之際,全年票房就超過了500億,同比增幅達到了23%,華國電影市場達到了接近北美市場的規模竟然仍舊能夠維持高速增長,這是讓國內外很多媒體都有些吃驚的。

  按照這樣的進度,華國全年票房超過670億以上應該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這也意味著華國票房今年是有可能達到100億美元的規模的,這已經足矣跟北美市場平起平坐了,北美全年票房正常年份也就在一百億出頭。

  而在陳景行的記憶中,這種票房規模是比前世位面同期高不少的。

  去影院觀影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其實不是剛需,就算培養出了觀影習慣,也需要至少每個檔期都要有足夠分量與質量的影片才能維持觀眾的習慣。

  觀影習慣是脆弱的,容易消退的。

  爛片多在每個電影市場都是正常的,尤其是華國或好萊塢這樣每年生產幾百部電影的市場,爛片占大多數是符合數學規律的。

  而每年必須要有那麼幾部或是重量級或是口碑不錯的商業大片是最重要的。

  每個檔期也要有至少一部質量過得去的商業大片,這才能維持觀眾的觀影習慣,或者說讓觀眾把定期進電影院當成一項習以為常的規律的娛樂消費活動。

  如果長時間或者連續幾個檔期都沒有水準之上的商業大片出現,本來喜歡在電影院看電影的觀眾也會降低去影院的頻率。

  經過這幾年的市場培育,毫無疑問華國很多觀眾都養成了定期,至少是從年頭到年尾每個檔期都會進電影院的娛樂消費習慣,畢竟相比其他娛樂,電影仍舊屬於廉價娛樂這一類型。

  這被認為是華國電影市場每年高速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讓陳景行高興的是夢工廠起到的作用並沒有被忽略。

  比如《華國日報》就在國內全年票房喜破500億的時刻發了篇文章,高度讚譽夢工廠對華國電影市場蓬勃發展做出的貢獻。

  尤其是認為夢工廠從2015年開始幾乎在春節檔、五一檔、暑期檔和國慶檔每個重要檔期都安排了電影上映,而且無一例外都是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影片。

  這種安排對培養觀眾觀影習慣是有積極作用和重要影響的。

  觀眾們在每個檔期花錢進電影院都至少有一部甚至多部電影能讓他們覺得電影票錢花的值,這會形成正反饋,讓觀眾相信每個熱門檔期影院都會有值得看的電影,從而重複並固定自己的消費模式,甚至傳到到家庭和社交群體中。

  要知道就在夢工廠崛起前,國內觀眾對國產電影的吐槽甚至比國劇還厲害,快要接近國足了,一年到頭都未必能見到評分過八的國產商業電影,甚至六分七分的商業影片都能鶴立雞群,而凡是評分高一些的國產電影又大都是文藝片,讓人提不起興趣進影院。

  哪像現在,不過只過了幾年,雖然國產電影仍舊以爛片居多,但觀眾對國產商業影片的吐槽和群嘲卻少了很多,國產電影進步很大的印象幾乎形成了共識。

  因為一白遮百丑,事實上如果每年能有三四部四五部質量不錯的商業電影,那麼觀眾對這一年的電影市場的印象就會變成「今年好片還不少」,剩下的爛片除非爛的過於「出彩」,否則一般人是不太會念念不忘的。

  這種邏輯套用在電視劇上也是適合的,如果一年能有五六部口碑不錯,影響力出圈的好劇,觀眾對這一年的印象就是「今年是個電視劇大年」,剩下幾百部劇都只是陪襯罷了。

  而因為有了夢工廠,一年到頭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優質國產商業電影何止翻了一倍,一年多那麼兩三部三四部高口碑的商業電影對於老百姓對國產電影的印象提升是有巨大作用的。

  吹捧夢工廠的人和文章不少,不過陳景行還是覺得這篇文章寫的真是「深得朕心」。

  畢竟陳景行沒辦法「治不病以為功」。

  在所有人看來,夢工廠本就是華國電影產業的一部分,頂多屬於是文化產業中少有的為國爭光的企業之一。

  大多數人都不會把夢工廠排除出國產電影發展進程之外。

  所以正常人也不會去設想如果沒有夢工廠國產電影會如何如何。

  這種一定意義上的深藏功與名還是讓陳景行稍顯遺憾的。

  如今有人把夢工廠對華國影視產業發展的巨大功績進行分析和表功,這讓陳景行感嘆世界上還是有明眼人。

  只是可惜這樣能看出並理解支持夢工廠為華國電影市場發展做貢獻的明眼人並不多,尤其是在業內。

  「陳董,不能給我們留條活路嗎,《盜夢空間》不是四月才殺青的嗎?這就定檔國慶啊?連點肉都不給我們留啊?」

  京城中關村軟體園的一座乍看起來方方正正,但造型又稍顯科幻,處處充滿凌厲的幾何元素的大樓。

  在大樓中央,廣場的中心,三角形的稜柱被挖掘出來,形成了一座壯觀的庭院,將日光和自然帶入了室內。

  陳景行與夢工廠的一眾高管們,陪著華國影視行業幾位大佬逛著庭院。

  這是夢工廠建了接近三年的總部大樓。

  經過了長達半年的裝修後,夢工廠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地盤。

  這個總部大樓一共耗資24億,跟周圍的幻世網、千度、企鵝等網際網路公司在京城的總部相比,占地不算大,投資不算高,建築難度也不高,不過在影視行業中,這絕對是投資最大的總部大樓。

  事實上哪怕是江河文化、天潤影業這樣國內頂尖的影視公司他們在京城的總部大樓也不是自己建的,都是買的,甚至是租的。

  畢竟京城的地皮寸土寸金,即便是中關村軟體園這樣有空餘的地方也基本是被政府拿來拉攏網際網路或高科技企業的珍貴資源。

  而且自己建總部耗資巨大,大部分影視公司一年的營收都不到24億,事實上當初陳景行拍板這個超過20億的設計方案的時候,公司內部和外界都覺得有些激進和瘋狂。

  而且一家影視公司能需要多少員工,用得著建這種程度的大樓嗎,而且錢從哪來,彼時夢工廠甚至還背負著為了投資C站的5億國開行貸款。

  只是隨著夢工廠的發展,24億的投資已經對陳景行構不成任何壓力了,沒有任何融資和負債,項目的建設過程中也沒有出現任何的資金問題。

  而且到了目前,不說夢工廠本部的員工,光是旗下墨的員工數量就超過八百人了。

  雖然在夢工廠周圍都是網際網路大廠似乎有些不搭,不過誰讓夢工廠早在15年就被定性為高科技企業了呢?

  如果說那個時候還只是官方對夢工廠作為文化輸出排頭標兵的鼓勵和獎勵,有些名不副實的話,那麼到了現在,已經沒有任何人對夢工廠的高科技企業頭銜有任何質疑了。

  擁有亞洲最頂尖的動畫技術與亞洲超一流的特效技術的夢工廠如果不算高科技企業,那麼國內網際網路公司的一大半都得被開除出高科技企業的行列了,夢工廠真論技術實力哪怕在國內有稅收優待的所有高科技企業中都算是排名前列的了。

  而且夢工廠的品牌形象與品牌價值也讓他在一眾網際網路明星公司的鄰居中不會讓人覺得有任何格格不入的感覺。

  在最新出爐的世界品牌五百強中,夢工廠甚至排名高達294,是榜上唯一一個影視行業的企業,也是上榜的所有影視企業中唯一一家好萊塢之外的製片廠,可見夢工廠的品牌在國際上的認可度之高。

  真要論品牌的高大上的程度,國內一些網際網路知名企業也未必能比得上夢工廠。

  而今天就是夢工廠新總部大樓正式投用,不僅市府一把手親自來剪彩調研,業內的大佬們也都來參加了夢工廠的喬遷慶典。

  等大領導走後,陳景行還陪著幾位老總逛了逛總部大樓設計的最大亮點,中部庭院。

  見識了一番新奇後,幾人也聊到了目前的影視產業和市場,京影老總傅盛帶著酸意的指責陳景行「吃獨食」,「春節檔和暑期檔夢工廠都是大贏家,國慶檔該給其他公司分幾塊肉吃了」

  陳景行心裡很想用「每個檔期都安排夢工廠的電影有助於培養觀眾對國產電影的信心,培育觀影習慣,壯大電影市場」來反駁。

  可是他也知道這話說出來怕是在場眾人都會覺得他臉皮太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