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機甲打怪獸

  第449章 機甲打怪獸

  「老徐,我明白你的意思,《天鷹戰士》在你心中是科幻神作,其中蘊含的哲學思想確實是這部動畫作品的靈魂,但是我們現在討論的不是動畫,而是電影。

  而且還是耗資巨億的電影,我要的是科幻大片,不是科幻神片,我要的是哪怕沒有看過《天鷹戰士》動畫的人也能被電影所震撼,也能被電影所娛樂。」

  陳景行努力說服著墨的總經理徐盛,從而給《天鷹戰士》的真人電影項目開綠燈。

  這次立項及內容審查會議的第一項內容就是對去年夢工廠推出的動畫神作《天鷹戰士》進行電影化。

  《天鷹戰士》是墨的電腦動畫部門製作的,或許是出於擴大墨在母公司的話語權,又或許是對這部作品太過珍愛,徐盛要求《天鷹戰士》的真人電影改編項目墨要派人進入製作組,對電影項目進行把關。

  徐盛認為《天鷹戰士》的電影版要儘可能還原動畫版的精髓,畢竟這將是夢工廠第一次對自家動畫項目進行真人影視化。

  徐盛將《天鷹戰士》視為墨的珍寶,甚至是某種程度的代表性作品,至今豆瓣9.6的分數仍舊是夢工廠所有作品的第一名,《特別機動隊》比《天鷹戰士》還低0.1分。

  儘管遠遠比不上《大聖歸來》和《功夫熊貓》帶來的收益,但徐盛身上確實有一些理想主義者的信念,而且這幾年陳景行也一直慣著墨的這些兩耳不沾銅臭味的人才,所以《天鷹》和《機動隊》這兩部最有深度和內涵的動畫作品反而是墨從上到下最看重的財富。

  陳景行能理解徐盛的護犢子心態,就像是頭號粉絲或者親生父母對自家孩子一定是呵護備至,不能容許有任何「玷污」一樣。

  可陳景行要的不是簡單的《天鷹戰士》的真人電影版,他要的是《天鷹戰士》背景的《環太平洋》!

  所以他當然不能同意按照徐盛和墨的那群動畫師的意思去改編,或許按照他們的想法改編出的電影會很有原作動畫的味道,但這不是陳景行想要的。

  陳景行的想法從未改變,嚴肅的、沉重的、深入的、內涵的東西在動畫中展現就好,電影版他要的就是機甲!機甲!機甲!

  要的是複雜的結構發出「奇奇咔咔」的巨響,是幾十米高的龐然大物從天而降轟鳴著落入水中,每一次對打拳拳到肉毫不含糊,吼出必殺技直接戳爆G點。

  他要的就只是單純的機甲打怪獸。

  就是單純的腎上腺素。

  而《天鷹戰士》的背景和設定會讓這種激發腎上腺素的電影變得更美味而已。

  陳景行覺得機甲打怪獸絕對比怪獸打怪獸更有商業前景。

  怪獸片中觀眾其實就是衝著怪獸來的,不想看人,但你又必須要有人類的角色和戲份,所以最終被吐槽的總是人。

  而機甲的優勢在於機甲本身就是人操控的,所以人打怪獸就等於機甲打怪獸,人和機甲的戲份更容易達到平衡。

  《天鷹戰士》這麼好的機甲打怪獸的世界觀不用實在暴殄天物。

  但電影絕不能淪落為粉絲電影,這是陳景行的底線,很多日本動漫的電影就是粉絲電影,就是收割動漫迷的作品,沒有看過漫畫的觀眾就基本不會走進電影院。

  這樣的電影商業價值的天花板是很低的,投資數億的電影,除非是好萊塢超英宇宙,否則只要淪為粉絲電影就很難收回成本。

  因此《天鷹戰士》的電影版必須要做到沒看過動畫的觀眾也能沒有任何障礙的看進去,而且電影面向的受眾也會和動畫番劇的觀眾完全不同。

  總之一句話就是電影版可以反哺動畫,讓更多的看過電影的觀眾有興趣看動畫,但絕不能讓動畫粉絲支撐電影的票房。

  到底陳景行在公司還是有絕對的權威的,尤其是當他說出《天鷹戰士》電影版投資至少在5億以上的時候,徐盛也只能乖乖閉嘴。

  這麼高的投資絕對不可能是為了給伱拍一部動畫劇場版的。

  事實上陳景行這還是往保守里說的,《天鷹戰士》的電影版製作成本肯定比5億要高。

  因為將會涉及到大量的CGI,無論從難度還是數量都將超過前世位面的《環太平洋》。

  《環太平洋》從頭到尾都是夜戰,如果背景設在白天,CG製作難度會高很多,因為陽光會讓很多細節暴露,極容易穿幫,後期處理難度就非常高了。

  因此大多科幻或怪獸動作電影都會有所刻意地將大動作場面設置在黑夜。

  但《天鷹戰士》的打鬥將主要設定在白天,當然可以搭配陰雨天,雨滴能更添動作的華麗感。

  cgi就是燒錢,《地心引力》就是因為大量的cgi所以才會達到8億的製作成本。

  《天鷹戰士》的電影版項目最終交給了田鑫業,畢竟郭凡正在拍《流浪地球》,就算《流浪地球》拍完,後面還有續集、前傳一大堆計劃呢。

  未來可預見的十年裡,郭凡怕是都要被綁到這個項目中。

  田鑫業這幾年經過了《海市蜃樓》、《行屍走肉》的歷練,《海市蜃樓》是小成本,《行屍走肉》卻是真正的工業項目,《第九區》更是有大量機甲戰鬥戲份,有機甲進入城市攻打總部大樓,還有機甲在第九區對抗人類的武裝部隊。

  只不過《第九區》的機甲遠遠不及《天鷹戰士》中高達近百米的巨無霸。

  不過相比原版,夢工廠這一版《第九區》中十米高的機甲也算是有了巨大升級。

  經過了兩部工業化影視劇,田鑫業負責《天鷹戰士》的電影般項目也倒沒有太大問題。

  畢竟夢工廠實質上已經建立起來了一套成熟的工業化體系,雖然沒有好萊塢那麼大的規模,但工業就是工業。

  電影工業的優勢就在於此,比如李安這樣的毫無工業特效片經驗的導演突然被製片廠委任拍《無敵浩克》這樣的工業特效電影,最終也不影響電影的特效質量,這就是背靠工業體系的好處。

  如果沒有電影工業支撐,一個導演哪怕是一個國家最頂尖的導演想要拍特效大片,也必須事事插手,行行把關,還要擁有最強的統籌能力,要成為全才,稍一不慎就會讓不合格的特效和設計矇混過關,花了老鼻子錢最終呈現出五毛特效。

  即便在現在的華國電影產業,片方糊弄特效公司,特效公司糊弄片方,雙方互相糊弄的情況也是常態。

  夢工廠的優勢其實就是內部建立起了一套小而精的工業體系,有一些覆蓋不到的也可以通過環球或網飛對接好萊塢的專業工作室。

  回到《天鷹戰士》上,論cgi和工業設計能力,墨都是亞洲最頂尖的水準。

  而且《天鷹戰士》項目也將與網飛和環球合作,拉他們入場,畢竟他要掙得是全世界的錢。

  除了零一二三四個AOC戰士外,電影中還可以引入歐美的AOC機甲,打醬油也行,而且電影中也會涉及到其他國家軍隊。

  只是選角有些令人頭疼。

  動畫中的主角們是少男少女,但電影版需要適當提升年齡。

  當然還是為了票房,動畫片才會把男女主設定成十三四歲的少年,真人電影的男女主至少也得是高中生或者大學生才合適。

  再一個這是系列電影,青少年成長的速度是相當快的,還沒拍一兩部電影,主角們就長大成人了,形象大變,這就有些尷尬,萬一還有人長殘就更尷尬了。

  還有一個,這麼年輕的演員演技很難保證,雖說這種機甲電影也不需要多高的演技,但到底是《天鷹戰士》的背景,主角們的表演難度並不低,那種機器人型又呆又木的或者五官亂飛都不行。

  所幸娛樂圈裡年輕演員不少,以夢工廠和《天鷹戰士》電影版的號召力,還是能組織起「海選」的。

  比如郭凡也推薦了一個人選,就是正在拍攝《流浪地球》的趙槿麥,這小姑娘從被選為《行屍走肉》女主角又到《流浪地球》女主角,倒確實算是夢工廠系的演員。

  唯一可慮的就是趙槿麥年齡有點過於年輕,才16歲,其次是《行屍走肉》的後續幾季她肯定也要繼續參與拍攝,檔期會不會有衝突。

  陳景行自己也有一個男主角的人選,胡先旭。

  這也是童星出身的演員,今年正好18歲,顏值雖說不算出眾,但演技確實不錯,起碼在同齡人中絕對是拔尖的。

  《天鷹戰士》的男主性格內向,缺乏安全感,但內心其實相當複雜,確實需要一個演技不錯的演員來扮演,否則就會變成面癱。

  不過最終的選角肯定是需要試鏡才能定下的,夢工廠只要把邀約發出去,正常情況下一般不會有演員會拒絕。

  這次立項及內容審查會議除了定下了《天鷹戰士》的製作標準外,還同時立項了電視劇《地球往事》,以及討論了《特別機動隊》的電影化。

  只是夢工廠雖然不差錢,但專業的人才是有限的,正在拍的《流浪地球》,馬上要拍的《矩陣Ⅲ》和已經立項的《天鷹戰士》和《地球往事》,對於夢工廠來說很難抽出專業人才進行另一部重工業電影的籌備。

  所以只是將《特別機動隊》的電影化列入了計劃中。

  而可以視為《三體》+《球狀閃電》合二為一的《地球往事》第一階段的電視劇在會後也得以正式起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