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人性的探討
「確實是好片子,聽說首映禮現場有人高呼喪屍片再也不是西方的專利,我覺得這話沒錯。《台北行》一出,喪屍片確實不再是西方的專利!」
「不得不承認王導是真的厲害,《台北行》並沒有落入西方喪屍片的俗套,而是另闢蹊徑,呈現了直擊人心的一部喪屍電影。」
「個人覺得,王導能夠做到這一點,主要是因為他是藝術片導演出身,與歐美的商業片導演具有很大的不同。」
「歐美的那些商業片導演,所拍的電影無不是追求爆米花式的節奏與爽感。」
「而王導,因由是藝術片導演,他在拍商業片的同時往往會向裡面添加一些深層次的東西。」
「比如《台北行》中,對人性的探討。」
「換做其他藝術片導演拍商業片添加私貨,十之八九會拍砸。」
「王導不一樣,一次次證明,他是能將商業片與藝術性結合的。」
「比如這部《台北行》,再次證明事實就是如此。」
「還有,與其說《台北行》是一部喪屍片,不如說《台北行》是一部災難片。」
「不過,喪屍片本來就是災難片的一種。」
「所以,我個人覺得,將《台北行》稱之為喪屍災難片更為貼切。」
在這名影評人的博文下面,有著許多回復,大多都是在表達看完《台北行》後的看法。
「在《台北行》籌拍之時,很多人都在唱衰,說什麼咱們國內不可能有導演能夠將喪屍片拍好,就算拍出來也是不倫不類。」
「簡而言之,其意就是喪屍片乃是西方的專利,只有西方導演才有能力將這種類型的電影拍好。」
「說實話,當時我也這麼覺得。」
「喪屍片,咱們國內沒拍過,沒有相應的土壤。」
「咱們內地,似張一謀、馮小鋼、陳愷歌、姜聞、顧長偉等諸多知名導演從未說過要涉足這個類型的電影。」
「這些都說明,喪屍片在咱們國內沒有土壤。」
「不僅沒人敢拍,同樣也是沒人能夠拍出來。」
「在這種情況下,我也就不覺得王樹真能將喪屍片拍好。」
「早已做好就算是大爛片也給予王樹鼓勵的準備。」
「畢竟,相對於其他導演,王樹敢於冒著聲譽毀於一旦的後果毅然開創咱們內地電影的先河。」
「僅是這份敢於人先開拓賽道的精神,都值得受到稱讚。」
「誰知,喪屍片王樹不僅拍了,還拍的如此之優秀!」
「整部電影.並沒有陷入西方喪屍片的俗套,另闢蹊徑之下讓所有人眼前一亮。」
「沒看過喪屍片的觀眾或許不覺得什麼,但我想說的是看過喪屍片的觀眾絕對眼前一亮。」
「只能說,王導終究是王導。」
「國內的那些知名大導演在資歷方面確實比他高,但在才華方面,也就港島的周星星能夠與之相提並論。」
「遙記當年,王導剛嶄露頭角時,全網笑稱18歲年輕導演,無不是透露著貶低與不屑。」
「如今四年過去,曾經被笑稱18歲年輕導演的王導,已然拿過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以及去到好萊塢拍出了全球5億美元的電影。」
「全球5億美元啊,放眼全國,除了王樹之外,國內沒有一名導演做到。」
「哪怕是寶島的李桉,也不曾做到。」
除了這名知名影評人之外,還有其他知名影評人也紛紛發表博文。
周黎名發表看完《台北行》後的博文:「看完《台北行》,不得不說這是一部佳作。」
「而這部電影能堪為一部佳作真正的成因,不是他山之石的借鑑,而在於電影自身對人性洞悉的內核。」
「《台北行》里源於人性的可怕,遠比喪屍帶來的驚悚更為恐怖,極為出色的角色塑造,使電影固然在人物上有著主次之分,但卻可謂是一場真正的群戲,無論是自私的高層,還是鏡頭為數不多的老阿姨,每一個形象都被得以細緻入微的精雕細琢,於此善與惡形成的反差,方才使電影之惡能令人咬牙切齒,善亦能璀璨奪目,而隨著電影結局處男主的逝去,電影的意義也以遠超過似曾相似的好萊塢美式英雄範疇。」
「從情感上來說,《台北行》是極為充沛的,它不僅有著以父女親情所構築的主線脈絡,還有著青澀的學生之戀,成年夫妻的美好之愛,姐妹間的難捨深情,甚至連電影的「壞人」,那個極度自私的高層,在最終也為他安排了一條渴望歸家能見到母親的情感線索,正是這些恰到好處的煽情,形成了電影雖並沒有其它喪屍片的篇幅,卻有以與其可以並肩的人性思索。」
「雖沒有高昂的製作經費,卻做到了就個人來看沒有任何一部相同題材能做到的感人至深,個人之見這足以掩蓋電影很多邏輯上的微瑕,畢竟相較於縝密的構思,其已用貫穿始終的情感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台北行》對外宣稱投資3億,其實據我所知投資成本只有2億,而2億的投資成本對比歐美喪屍片,當真是廉價之作,因此對比來看,《台北行》的製作成本並不高昂。)」
「《台北行》就仿若一碗茶,喪屍題材猶如碗中的茶葉。」
「細品之下,那醇厚悠長的濃情,確給人了以對中國電影又一次全新的認知。」
「現場有人高呼喪屍電影再也不是西方的專利,這話並不是沒有根據。」
在這篇博文後面,同樣有不少回復。
「同看了《台北行》,王導的這部片真的是商業良心,從很多個角度揭示了人性。」
「雖然是部喪屍片,但講出了『比喪屍更可怕的是人性,比人性更可怕的是人心』。
「確實,在世界末日的時候,我們都會自私。但是,我相信,自私是因為有東西要守護。」
「躲得過三節車廂的喪屍,打不開一節車廂的人心。我們保持善良,是因為仍相信美好。」
「王導年紀輕輕就能拿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以及初到好萊塢就拍出5億美元電影,與兩部電影紛紛提名金球獎。」
「這些都證明,王導是真有本事,並不是吹幾把。」
「說實話,《調音師》我看過,並不期待。」
「我現在唯一期待的是《華爾街之狼》這部電影,很想一觀真面目。」
「奈何,這部片子並沒有引進國內,甚是遺憾。」
《華爾街之狼》內地必然不會引進,因為這部片子披露了金融行業的黑暗。
而在內地,大A的莊家是天家。
大A只不過是上面圈錢的一種方式,並不是普通人跟著賺錢的地方。
在這裡,普通人可以通過金融手段往裡面虧錢,不能通過金融手段賺錢。
不然,就得被查。
《華爾街之狼》的性質,有極大的概率影響到普通人往裡面送錢的衝勁,影響圈錢。
因此,《華爾街之狼》斷然不會被引進。
可以說,如果不是此刻正值金融危機,王樹壓根就不會碰大A。
大A與美股不同。
正常情況下,大筆資金送入大A,大A會使用自由市場不可能出現的龍之奧義,使得大筆資金留下,唯有斷尾才能跑掉。
美股相對而言屬於自由市場,不會出現這種奧義之術,盈虧與否靠的是個人本事。
首映前往影廳與觀眾見面的活動順利結束,由於時間已經很晚,王樹等人各回各家。
這會兒,舒倡與劉藝菲通過手機在聊著天。
「茜茜,王導的《台北行》很好看,現場甚至有人看完後高呼喪屍片再也不是西方的專利!」舒倡高聲道。
「喪屍片再也不是西方的專利?」劉藝菲錯愕,她長居美國,心知歐美的喪屍文化。
如今,不過是《台北行》上映,就一口喪屍片再也不是西方的專利,是不是吹的太過了?
她第一反應,這句話是吹噓炒作的話術,並沒有真實性。
畢竟喪屍文化在歐美早已有了體系,如今國內只是王樹拍了一部《台北行》,就被吹成喪屍片再也不是西方的專利
過於扯淡。
「沒錯,現場最開始有一人這般驚呼,而後很多人都這麼說。」舒倡應聲。
「你呢?也這麼認為嗎?」劉藝菲想到王樹在好萊塢拍出了全球5億美元電影,以及兩部電影雙雙提名金球獎,隨即問。
「當然。」舒倡不置可否的回答,「《台北行》的質量真的很高,雖然我沒有看過多少歐美的喪屍電影,但是我覺得那句話沒錯。」
「有了王導的《台北行》,喪屍片應該真就不是西方的專利。」
聽到舒倡如此篤定的語氣,劉藝菲的腦殼有些迷糊了。
她長居美國,看過一些歐美的喪屍片,腦海里對喪屍片有著一定的認知。
因此,她想不明白,有著歐美喪屍片的珠玉在前,王樹該是將《台北行》拍成何等驚艷,才能當得起這句話?
或者說,只是因為國內沒有喪屍片,很多人是第一次看到喪屍電影,無論優秀與否都這般吹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