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總監代表新傳媒集團節目組過來與凌風交流,提出的條件算是退讓了一大步。Google搜索閱讀
也就是不再苛刻地要求凌風成為他們的全職藝人。
如果凌風殺進《1995才華橫溢出新秀》總決賽的前三名,需要與新傳媒集團簽署一個為期五年的合作協議。五年期間凌風要優先參與新傳媒集團拍攝製作的影視作品,期間參演的報酬參照新傳媒旗下全職藝人標準支付。
對於這個條件,凌風與經紀人蘇雪雅請來的律師商討之後,感覺可以接受。
畢竟人家新傳媒集團給你提供了一個展示的舞台,你總得為人家付出點什麼,給與回報。
雖然獅城島國的舞台小了一點,但畢竟新傳媒在東南亞還是非常有影響力,而且中國大陸最近這幾年從新加坡進口電視劇數量也不少。
這個條款凌風感覺有點像老同學林佳桐當年來新加坡留學的SM2獎學金,她在新加坡讀完大學之後得至少留在新加坡工作六年。
與新傳媒集團節目組簽署完合作協議之後,已經是月底,1995年春節即將臨近。
去年春節凌風還在西爾電子工廠打工,忙著加班賺錢還債。
今年情況可不一樣,自己已經鹹魚翻身了,得抽空回國去看望一下這一世的父母,回家過年了。
月底,凌風花850元新幣買了一張機票,從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直飛上海虹橋國際機場。
下午,凌風搭乘東航的航班順利抵達上海虹橋機場。
走出艙門時候,凌風終於呼吸到了回到祖國後的第一口新鮮口氣。
與一年四季處於炎熱夏季的新加坡不同,當下的上海氣溫只有五度左右,寒風凜冽。
但是凌風卻感覺這裡空氣那麼的清新,祖國的一切都是那麼的親切。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回家的感覺真好!
從上海回凌風老家,有兩種交通工具可以選擇,一種是輪船,大概需要一個晚上。另外一種是火車,也需要七、八個小時。
不過,凌風也不急著先回家,打算在上海住一個晚上四處逛逛再說。
從機場出來後,凌風讓計程車司機把自己送去了位於外灘的上海和平飯店。
這家和平飯店被看作是上海老飯店的經典,特別是她的屋頂花園被海內外人士譽為是「上海最浪漫的地方」。
不過凌風最喜歡的是在酒店一樓酒吧里有個老年爵士樂隊,成立於1980年,是上海最負盛名的爵士樂隊之一,全隊由六名老樂手組成,亦是國內唯一的一支老年爵士樂隊。
入住和平飯店後,凌風迫不及待地換上毛衣和風衣,出來逛街。
看著寒風蕭瑟里馬路兩邊的梧桐樹,那滿地飄零的枯葉,凌風感覺就像回到了電影《紅玫瑰與白玫瑰》裡面的場景……
不過,三年前一位老人南巡之後,國內掀起了新一輪的經濟建設高潮,目前正處於一個開放而令人激動的年代。
當下,下海經商風起雲湧,一批批人從體制內移身商海,創業經商成為一種時髦;許多後來廣為人知的跨國公司,如摩托羅拉、寶潔等,在這一時期蜂擁進入大陸,興辦合資企業,在上海進入外資企業工作拿高工資成為一種潮流……
走在上海最熱鬧的南京路街頭,聽著商場裡播放的孫悅《祝你平安》等時下流行歌曲,凌風感覺這裡朝氣蓬勃,活力十足。
凌風在想,什麼時候自己的專輯能夠在南京路播放就好了……
在XZ路轉彎後,凌風來到了福州路。
這裡曾經是凌風前世比較喜歡來逛的街區之一。
雖然當下的上海書城還沒有建成,但是福州路已經是一條聞名遐邇的「文化街」。這裡坐落著許多知名的書店,有一些已經走過了百年。
當年,福州路及附近的棋盤街、望平街一帶,交通方便,信息靈通,房地租價適中,很適合辦文化事業。
1850年,中國第一家現代出版機構墨海書館落戶福州路南側麥家圈。當年它所創辦的《六合叢談》月刊是上海第一份綜合性中文雜誌,也是中國最早鉛印出版的雜誌之一。
民國時期,這裡集中了中國最主要的四大書局——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世界書局、大東書局。
此後的若干年裡,這裡逐漸成為知識分子雲集之地,而不斷出現的書局、報館,也成為他們共同的陣地……
1951年,新華書店華東總分店在福州路世界書局落戶。
當下黃浦區正致力於打造福州路文化街,出台《福州路文化街規劃》《福州路文化街規劃實施啟動方案》,謀劃打造申城有史以來第一家超大型的零售書店--上海書城……
在福州路的老書店凌風買了幾本自喜歡的書,有王小波的《黃金時代》、陳忠實的《白鹿原》和賈平凹的《廢都》等,還非常值得在輪船或火車上消磨時間。
買完書,從書店出來,路過邊上的音像店時候,突然凌風被裡面陳設的一張專輯給吸引住了。
這張碟片很特別,通體用暗金色的藏文裝飾設計,上面只有三個用行書寫的三個中文字:阿姐鼓。下面是英文:Sister Drum。
原來這張唱片是大名鼎鼎的朱折琴演唱的《阿姐鼓》。
當下的這張《阿姐鼓》由尚海音像公司出版發行的內地版,由尚海新音樂工作室製作,音樂總監是何迅田。
前世1995年的夏天,這張《阿姐鼓》在56個國家和地區同步發行,成為國際唱片史上第一張全球發行的中文唱片。
該專輯後來在全球獲獎無數,例如1995年美國錄音協會的「經典唱片獎」、台灣金鼎獎「最佳專輯獎」,英國IBC二十世紀傑出成就人士獎,獨立音樂大獎世界融合專輯獎,國內廣電部「雙向獎聲樂類一等獎」等等……
凌風的記憶中,前世1995年的夏天,有兩位國內女歌星的歌聲讓印象非常深刻,一位是王菲,還有就是這位朱折琴的《阿姐鼓》。
當年如果說王菲、那英等歌星的成就主要在內地以及港澳台,那麼朱者琴卻是世界性的,也是國內第一個真正走向世界的歌手。
當年甚至有人這樣評論她:「假如只有一個女歌手的話,那麼一定是朱折琴。」
看著這張專輯,凌風想起了當年《南都娛樂周刊》記者對朱折琴的一個專訪。
1993年,朱折琴與何迅田老師一起開始創作專輯《阿姐鼓》。為了創作這張專輯,兩人一起去了XZ尋找靈感。
何迅田老師在專輯出來後,認定了這張唱片一定會大火。
只是當初唱片公司並不看好這張唱片,投了一部分錢後再也不願意再投錢。
後來,朱哲琴便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積蓄投在這張唱片上,與唱片公司簽下合約買下了《阿姐鼓》的海外版權……
凌風突然冒出了一個大膽的念頭:現在才1995年1月底,不知道《阿姐鼓》的海外版權還在朱哲琴手上,自己可以去爭取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