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寒窯賦

  此時還有誰再敢有疑義,如此,禮部官員拿出另一份旨意,宣讀了殿試題目。

  一篇仍為賦,根據《莊子》中「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臨大難而不懼者,為聖人之勇也」來寫。

  而後三道道經義題,考生可任選一題作答。

  賦限時一柱香,一柱香之後不管寫沒寫完直接收卷。

  經義題兩柱香時間,同樣香滅收卷,試卷直接呈給官家,當堂給出結果名次。

  想要作答的考生也是一樣的規矩,只不過他們作答完畢,是翰林院來收拾答卷。

  香被點燃,講武殿前一片寂靜。

  安德裕想著《莊子》那句話,不禁聯想起自己身世,他本該是節度使之子,不想一場兵變家破人亡,自己也成為了他人養子。

  雖然秦習對待自己猶如親生,但到底沒有血緣的牽絆,午夜夢回,他仍舊想念自己的親人,也會想著,若沒有這一場變故,他的人生會不會少一些坎坷。

  他長嘆一聲,拿了筆沾了墨開始答題。

  自從趙匡胤改革科舉,從寒門中選士之後,參加科舉的考生中,很多都是貧苦出身,對於莊子這句話感悟更深,是以不少人都有感而發,拿了筆開始答題。

  「咦,呂蒙正怎麼不寫?」

  有考生知道自己斤兩,入宮就是來旁觀的,此時看著最前面坐得筆直的呂蒙正很是奇怪,香已是燃了許久,可見他試卷也沒翻動,筆也沒拿起,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樣,呆愣愣的不知道在想什麼。

  趙德昭本就注意著呂蒙正,此時心頭也是訝異,這題目中規中矩,於他而言並不難到無法下筆,可看他神情,倒不像是被難住,反而不知神遊到了何處去?

  不止趙德昭,朝臣們也察覺到了怪異。

  安德裕埋頭奮筆疾書,眼看著時間還沒到,他的草稿已是寫完,開始謄抄在試卷上了,而呂蒙正,別說試卷上未落一字,便是草稿上都乾乾淨淨的。

  「他這是怎麼了?」

  「別是不知道寫什麼吧?」

  「嘿嘿,他的才名別都是假的,這下可要露餡了!」

  竊竊私語聲被內官瞪了一眼後重歸於寂靜。

  趙德昭自然知道呂蒙正的才學不是假的,可眼前情境卻也太反常了,太抬頭看了一眼御座,見趙匡胤閉目養神,壓根沒去管下頭的事。

  他又回頭去看薛居正,薛居正卻是一臉也不擔心的模樣,接受到趙德昭的視線,還笑著朝他點了點頭。

  老師教授了呂蒙正這麼久,最是知曉他的水平,他不急,看來對呂蒙正是有信心的。

  趙德昭重新朝香看去,還剩三分之一,此時,呂蒙正終於伸手拿了筆,繼而直接翻開了試卷落了字。

  「他竟然直接寫在試卷上?」

  要知道,科舉規矩嚴苛,裡頭要避諱的字詞很多,皇帝及其先祖、尊者、親著、賢者的名字,若有一字寫錯,便要改了才行,考生們多在草稿上寫完,檢查沒有避諱錯誤之後,才敢謄寫到試卷上。

  除此之外,還有不小心寫錯字的,若試卷上都是改過的痕跡,卷面不整潔,可是要給考官留下不好的印象,這一點,呂蒙正應當清楚。

  「或許是時間不夠了!」最後,大家也只能得出這個結論。

  京師考生心中已是開始嘆氣,覺得呂蒙正這次定然是比不過安德裕了,這麼一來,還不知道會被洛陽考生如何嘲笑呢。

  這麼一想,他們不禁又埋怨呂蒙正,明明自詡才高八斗,如此重要的場合,發什麼愣,白白浪費了這許多時間。

  這麼想著,就見安德裕已是寫完了這篇賦,示意禮部官員可以上呈給官家。

  趙匡胤聽到動靜睜開眼睛,先是瞄了一眼燃著的香,此時快要燃到香尾,頂多一刻鐘時間便會燃盡,他又看了一眼呂蒙正,見他還沒寫完,眼中露出些微驚訝,之後才接過禮部官員呈上的試卷看了起來。

  安德裕的前半生,都在這篇賦中展現了出來,趙匡胤這麼看著,也忍不住對其多了幾分惋惜之心。

  難怪洛陽考生不服,這篇賦寫得確實好,若放在前幾屆會試上,當得起一個狀元之名。

  時間還沒到,安德裕也沒法答經義,只好繼續坐著,他小心抬眸看向趙匡胤,見他臉上露出滿意欣賞之色,心中一塊大石落地。

  安德裕忍不住瞥了一眼呂蒙正,以為時間流逝之下,他會著急,可不想,呂蒙正仍舊氣定神閒,只不過手下飛快。

  離得遠,安德裕也看不清呂蒙正到底寫了什麼,卻也從整潔的卷子上看出他並未塗改任何一字。

  一氣呵成!

  香灰落下,呂蒙正寫完最後一個字停了筆,恭敬得將試卷雙手捧上,禮部官員接過,好奇心作祟下掃了一眼,只見《寒窯賦》三個字落於卷上。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馬有千里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

  禮部官員只匆匆看了個開頭,便就將試卷呈給了趙匡胤,可卻如百爪撓心般,想將整篇賦看完。

  趙匡胤拿到手之後,起初並不覺得驚艷,中間大量用典,「文章蓋世,孔子厄於陳邦;武略超群,太公釣於渭水;顏淵命短,殊非兇惡之徒;盜跖年長,豈是善良之輩。堯帝明聖,卻生不肖之兒;瞽叟愚頑,反生大孝之子......」

  趙匡胤繼續往下看,見他又寫了張良蕭何晏子孔明楚霸漢王,倒是附和題中「時運」之意。

  有人生來富貴,可結局潦倒,有人出身寒微,歷經坎坷卻封王封相,端看自己面對困境如何抉擇。

  「吾昔寓居洛陽,朝求僧餐,暮宿破窯,思衣不可遮其體,思食不可濟其飢,上人憎,下人厭,人道我賤,非我不棄...」

  呂蒙正不是洛陽呂龜圖的兒子?

  怎麼會朝僧侶要飯,夜晚住在破窯之中?也沒聽聞呂家出了什麼事啊?

  趙匡胤心中奇怪,此時卻也不問,只耐心讀下去,之後便是寫他來了京師的經歷,遇到貴人相助,在外人看來是一步登天,從此能平步青雲。

  「人道我貴,非我之能也,此乃時也、運也、命也...嗟呼!人生在世,富貴不可盡用,貧賤不可自欺,聽由天地循環,周而復始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