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心裡開始盤算著要怎麼去練習託夢了。
他海口都已經誇了下來。到時候要是皇帝不聽他的,那他的臉豈不是要丟到先帝那裡去?
這是萬萬不能的。
最主要的是,他也覺得阿閱說的沒錯。
陸昭菱確實做了很多實事,她這麼大的功勞,還要被那些不知所謂的人欺負,是他們皇室對不住她。
何況,陸昭菱也是他的「救魂恩人」,要是沒有陸昭菱,他哪裡還能夠繼續留在阿閱身邊?再替大周江山這麼操心著?
單是這麼一個恩,都夠他豁出去報答了。
而且,阿閱的命也還要靠她搭救呢。
大周江山,可能也還要她力挽狂瀾。
安定江山,可不就也等於救了滿朝文武,還有他們的家人?所以陸昭菱對他們所有人都有恩。
她拿尚方寶劍有什麼不對?
實在是最合適不過了。
太上皇越想越覺得,尚方寶劍就該給陸昭菱。他甚至都有些懊惱,為什麼在離京之前他沒有想到這一點,早就該讓皇帝把尚方寶劍給她,這一次帶出來,她要是有想劈的官也可以直接劈了。
失策。
他們等了一會兒,青林把一個中年男人帶來了。
「小姐,這位是石管事。」
石管事,也是在孫彥衍給的名單上的。
孫公子是個很周全的人,他的名單不只是有名字,還用最簡單的幾個字概括了一下這個人的長相特徵和性格特徵。
比如說這位石管事。
名字後面就標註了:右眼下一黑痣,細心,略嘮叨,宜直入正題。
陸昭菱在馬車上無事時,仔細看過那名單,也都記住了。
現在一看到這個石管事,她就先看了一眼右眼下的那顆黑痣,果然有。
看來孫公子是到處行走巡查過,或者是讓各地管事們都聚在一起見過面。
「小人見過陸小姐。」
石管事先對陸昭菱行了禮,然後又對殷雲庭和周時閱行了禮。只是行禮,但是沒有喊他們。
「見信物者,只知道是陸小姐,這二位公子,我們主家不曾提過,實在是不好意思......」
果然,石管事是有點兒嘮叨。
陸昭菱直接就打斷了他。
「石管事不必多禮,我請你過來是想打聽一下,這城是可是出了什麼事?為什麼街上如此冷清,大家也這麼提防警惕的樣子?」
聽到陸昭菱這麼問,石管事神情也有些凝重。
「陸小姐,你們是準備在城裡久住嗎?小人建議,你們還是早點離開吧,這城裡最近不怎麼太平,而且,周邊城池的人估計也都聽到了風聲,所以附近過往的人也少了,有些人是路過了也不入城的......」
「你且說說是出了什麼事。」
陸昭菱又不由得打斷了他。
「是,是。」石管事知道了自己的毛病,趕緊說,「就是這城裡一到天色陰沉或是入夜的時候,就會起霧,霧氣還有些灰黑,看著很古怪。要是有人在霧裡停留久了,第二天就不見蹤影。」
「霧?」
青林愣了一下,「是在霧裡失蹤了?」
「說不準。但是,一般這種時候,周圍有人會聽到馬車急急駛過的聲音。所以大家都在猜測,人會不會是被外地來的人駕著馬車給擄走了。」
石管事嘆了口氣,又繼續說,「因為每不見一個人,都會有人聽到馬車聲,第二天又找不到對得上的馬車,所以找不到證據。」
陸昭菱皺了皺眉。
「那怎麼知道人失蹤了?或是在哪個地方失蹤的?」
「這事更古怪了,在人失蹤的地方,總會留著那人身上的一件東西。最開始失蹤的是一個打更人,當時更鼓和更棰就掉落在街上。周圍有個酒館,那裡喝酒的人聽到了疾疾馬車聲。」
「第二次失蹤的就是一個喝酒晚歸的公子,在原地是碎了一地的酒瓶,他的朋友作證的,那天晚上他就是拎著那么半瓶酒走的。」
石管事說到這裡,自己神情也有些害怕。
「第三回,是個家裡有病人發病,要去請大夫的年輕人,他家裡人說他出門的時候提了個燈籠,那燈籠就是掉落在街上,燒了一半,第二天有人看到了。真是可憐啊,因為他沒能請回大夫,他爹那天晚上也沒撐過去。」
這一下子,兒子失蹤了,生死不明,父親病死了。
這樣的事情一連出了三樁,大家可不就都很害怕了?
「這麼說,一共失蹤了三個人?」
「對,」石管事點了點頭,「到現在為止已經失蹤三個人了。所以大家都害怕了,雖然是半夜發生的事,但誰也不知道白天會不會出現,所以都很害怕。對於外來的有馬車的人更害怕。」
「大家都防著外地來的馬車,所以白天就是你們來了,估計也沒有客棧和飯館會主動招攬生意吧?」
石管事問了一句,然後又說,「就是這家客棧讓你們住了下來,也馬上報官去了,等會兒就會有衙門的官差來這裡盯著你們的。」
聽到這裡,陸昭菱和周時閱他們的心情反而緩了一下。
這說明官府還是負責的,不會放任不管。
只要這裡的官府是好的,那很多事情處理起來就方便得多。
「你既然知道我們是孫公子的朋友,能不能幫我們跟官府的人說說?」陸昭菱問。
周時閱現在不能暴露身份,要是用她和孫彥衍的朋友關係,有這裡孫家商行的人作保,會方便許多。
石管事坦白說,「按理來說,小人也不認識各位,不能就這樣作保,但小姐你有我們少東家的信物,自是可信的。」
他剛應下來,青鋒就來說,「樓下有官差來了。」
青鋒沒聽到石管事的話,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他們就在樓下坐著喝茶,但是剛才看到我們的時候目光有些奇怪。」
「我們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陸昭菱站了起來,「我們下去見見那些官差吧。」
說不定還要他們協助。
他們跟著石管事下了樓。
來的官差還不少,竟然來了六個人。
看來是知道他們這次人數也不少,生怕應付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