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第五九〇章 輕型坦克計劃;檀香山平民撤離協定
所謂時勢造英雄,T-34實際上是一種仍然殘留了不少過時設計的過渡性坦克,但它不得不在危亡時刻挑起重任對抗來犯之敵,勉為其難的成就了經典坦克之名譽。
它存在諸多缺陷,譬如主動輪和履帶採用板齒嚙合這樣的落後設計、糟糕的瞄準鏡、無車長塔的雙人炮塔,以及老生常談的內部空間狹小。
歷史上俄國人曾在戰前向德國人訂購了數輛III號E型坦克,測試後發現其人機功效遠超T-34,於是立刻著手研發改進型的T-34M。
T-34M改用扭杆懸掛,替代了弊端明顯的克里斯蒂懸掛,增大內部空間;側面裝甲從傾斜改為垂直,進一步增大空間;正面大傾角裝甲增至60㎜,等效厚度非常可怕。
可是敵人才不會留出充裕的時間,所以T-34M僅制出木製原型樣品以後就淹沒在歷史長河中。
「目前,泰西各國最前沿的看法是輕型戰車已經過時,裝甲薄弱、火力不足,沒法擔大任,以後肯定集中力量發展中型、重型戰車。」
「的確如此,十幾噸的重量實在不好折騰。」
「不過他們是他們,咱們是咱們,我國朝自有國情在此。王師轉戰天南海北,有些地方根本去不了重些的戰車,就比如烏思藏那鬼地方。」
「對,還有南洋跟大洋,那些蠻荒叢林簡直要命,二十噸的玩意都動不動就陷進去。」
早晨,在軍器局大樓的議事廳中,一些官員和陸軍將領正在開會討論,議題是關於輕型坦克的發展需求。
這一次,周長風也在場。
「我的看法是應該接著搞。」他開口說道:「烏思藏比較極端,先不說它。這種輕戰車在印杜和太平洋島嶼都有價值,海運裝卸方便,機動性還強。」
適應範圍越廣自然就越方便——大多數大明商船只有15噸起重機,吊不了中坦,但可以吊輕坦。
「太對了,裝卸容易、能又快又方便的運到位才是硬道理,這也算兵貴神速嘛。」有人贊同道。
「我軍需要一種十幾噸的輕戰車,有很好的越野能力。」說著,周長風先後伸出食指、中指、無名指,「在此基礎上追求火力和防護的極致,而且不怎麼要數量,可以貴些、用上最好的工藝。」
「周僉事說的這個與鄙人構想的差不多,這種戰車不挑大樑,無需太多,可以精益求精。」一名負責坦克研發工作的文職少校高興地說。
輕型坦克歷史上在大戰之後就落寞了,許多國家都放棄了這條路線。
不過後世在已有59式中坦的情況下仍然研發了62式輕坦,專門裝備南方部隊。
因為59式的平均接地壓強約為0.8MPa左右,62式只有0.6MPa多,通過性有明顯提升。
同時哪怕到了新世紀,依然誕生了更加新銳的輕型坦克。
這足夠證明輕型坦克的必要性和存在的價值。
很快,軍器局批准了研發計劃,下發了技術指標要求。
1.戰鬥全重不超過13公噸。
2.在複雜地形亦要具備優秀通過性,公路行駛速度不低於每小時55公里。
3.車體寬度不多於2.6公尺。
4.至少可以在500公尺距離上擊穿敵方輕型戰車正面。
5.可以抵禦美制.50英寸、即12.7公厘大口徑機槍彈(正面要求零距離、側面要求相距200公尺)。
可以看出這是一型強調機動性和靈活性的輕型坦克,對火力與防護則沒有做出過多的要求。
明軍希望將之作為重型偵察車,出敵不意的打探陣地部署狀況,即使被發現了也能從容撤退。
反正也不指望這玩意真刀真槍的去和敵軍硬碰硬,那是愚昧之舉。
除非……是在必不可能遭遇敵軍反坦克炮和坦克的情況下。
反坦克炮數量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往往只會布置在「被認為有可能出現敵方坦克」的地方。
如果這時候己方能有坦克、哪怕只是孱弱的輕型坦克,依然能大殺四方——這就是飽受人們追捧的不對稱作戰思想。
迅捷公司和一機公司是大明唯二具備完整坦克設計能力的企業,兩者都很感興趣。
在看似極為有限的客觀條件下,不惜工本的創造最強戰車?
這樣具有挑戰性的任務讓工程師們倍感興奮。
當一眾設計師在津津有味、興致勃勃的商討時……
大江南北,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進展。
1月3日,皇帝終於選定了拖延多日的年號終於定下來了,她在「靖和」與「致遠寧國」之間糾結,最終選擇了前者,並立志在戰爭勝利後更改年號。
1月5日,位於葫蘆島的380米巨型船塢已經進入建造收尾階段,預計夏季投產——這是世所罕見的可建10萬噸巨艦的大型干船塢。
1月9日,廣州又有一座4000噸模鍛式水壓機順利投產,它在安騰航空器公司名下,用於對飛機結構材料進行鍛壓。
1月10日,噴氣式技術驗證機Cy-72在蘇州試飛,起先較為順利,但在進行俯衝測試時發動機熄火,試飛員沒能倖免。
1月11日,德社向大明轉交了若干情報,告知已有確鑿證據表明美國列裝了新型武器,包括戰鬥機、坦克、小型火箭筒、卡賓槍。
德社提供的情報中指出,美軍陸航已經裝備了一種採用獨特設計的戰鬥機,它可能會有超乎尋常的表現,由於設計製造該飛機的貝爾公司是一家新興的小企業,所以資料匱乏。
另外,新型的M3中型坦克已有大致參數,它十分高大,有一大一小兩門炮,疑似為75㎜和37㎜,可能有30噸重,裝甲也比前代更厚。
德軍已經在伊比利亞半島遭遇過美軍的新寶貝了,起先還被如此高大威猛的坦克給震驚到了。
這些坦克不但火力兇猛,而且防護能力似乎也挺好,Pak36對之不起作用,Pak38型50㎜反坦克炮也要在數百米內才能有效擊穿它們。
德軍自己的坦克處在青黃不接的階段,所以裝甲部隊頗為吃力,威力巨大的高射炮又難以在高低起伏的山地快速部署,所以只能依靠反坦克炮和坦克殲擊車來對付它們。
在周長風的印象中,歷史上美軍在著名的謝爾曼坦克之前短暫裝備過一種更保守落後的坦克,但是在北非戰場表現糟糕,想必就是這玩意了。
戰爭催化了科技產物的迅速疊代,接下來肯定要面對一系列新型武器了。周長風如是想到。
兵部的反應著實有些遲鈍,坐辦公室的官老爺們沒有多少緊迫感,警惕、急切的往往都是從前線返回本土述職時得知情報的將領。
因而各種報告和信函紛至沓來,希望引起周某人的注意,畢竟他更有話語權。
這些天周長風一直在上海昌揚公司觀摩噴氣式飛機的發展,得知情況之後便立即著手應對。
隨後他簽發命令,要求對現有之三七式戰防火箭筒進行改進,同時為各種身管火炮研發新型破甲彈。
作為周某人自己早期隨手而為的作品,三七式火箭筒性能一般,直射射程才五十多米、實戰破甲深度才幾十毫米。
奈何它誕生的太早了,又極輕便,所以表現亮眼,被士兵們譽為「步戰利器」。
改進工作也很簡單,發射器本身不作變動,僅限於把戰鬥部從直徑64㎜擴大到80㎜,裝藥量增多;同時改進藥型罩,為節省成本仍採用軟鐵材質,但從半球形變為圓錐形。
效果最好的其實是喇叭形,不過加工困難,因而選擇中庸的圓錐形最合適。
由此得到的新型戰鬥部達到了160㎜的靜破甲深度,實戰估計亦有100㎜左右。
至於身管火炮破甲彈,因為炮彈會高速自旋導致嚴重削弱金屬射流威力,所以難堪大用,也就幾十毫米的破甲深度。
所以周某人要求兵部專門撥款,挑選一個最合適的廠方專門研發抗自旋的尾翼穩定破甲彈。
【配圖】
至於其它的兵器暫時不著急,足以應付實戰需求。
在單兵裝備上明軍無疑是一流水平——中間威力彈自動步槍搭配附帶插板的防彈背心,往誇張點說,即使從今往後擺爛不作為,用到四十年後都還湊合,可見其領先程度之甚。
這也是周長風十分得意的地方,而今雖沒有普及開來,但也讓美軍吃了不少苦頭。
有些被俘的美軍官兵仍感困惑,他們無法理解為什麼明明被一梭子衝鋒鎗子彈打中的人卻能繼續行動。
一月中旬的時候,明美兩國針對檀香山的平民安置問題達成了共識。
美國人和平時期的生活水平太高,以至於占領下的檀香山民眾屢屢抱怨物資匱乏、一點不像人過的日子。
他們派出代表提出訴求,每人每周至少要1磅(454g)肉類和0.3磅(136g)糖類——這大約是和平時期的三分之一,自認為已經是很低的訴求了。
這直接給大明派駐檀香山的官員們整懵了。
就算是應天府和上海府的白領也不見得能這麼吃啊!
他們很惱火地答覆說:我國沒有那麼富庶,無法滿足,你們姑且先過苦日子吧!
官員們向朝廷呈遞的題本中表示,如果這兒都是本國百姓,那麼消耗的糧食和物資可以比現在少一半,為長遠考慮,應遷移一些百姓過來。
行政官員感到頭疼,明軍上下也提防著這些眼皮子底下的敵國平民。
大家都很想把他們給趕走,可惜這茫茫大洋之上想驅逐也沒地方驅逐,而且更重要的是部隊需要有人煙的繁榮城市提供更好的休整環境。
幸好,紅十字會在其中牽線搭橋,協助兩國上層就此事展開溝通。
總統很關注此事,他認為從敵占區撤離本國民眾有利于振奮軍民士氣。
作為政治家,這樣好的宣傳機會怎麼能錯過?
這件事被刻意透露給了外界,很快登上各大報紙的頭版,引發了強烈反響,許多人激動的表示不應放任同胞身處水深火熱之中。
有航運公司趁機作勢,宣稱願意派出全部可用商船去檀香山,這家公司的股價隨後連續大漲十幾個百分點。
聯邦政府當中的反對聲音很快就被壓了下去,大家都很識趣,誰也不想因此被抨擊或者吃槍子。
實際上這件事對於美國來說沒什麼難度,每星期都有船隊浩浩蕩蕩地從西海岸去往夏威夷運送軍需物資,返航時空空如也,完全可以順路到檀香山接回當地平民。
如果覺得用貨輪運人很不人道,那麼本土也有不少航運公司可以承擔任務。
大明朝廷完全贊同這一舉措,他們決心將瓦胡島打造成永不陷落的海外要地,豈能容許數十萬敵國平民滯留?
軍部存在一些質疑的聲音,大都督府擔心當地人口缺失會有不利影響,兵部則信誓旦旦的保證兩年時間遷移八到十萬百姓過去並非難事。
最後,壓力來到了戶部。
你們能湊出來數以萬計、願意背井離鄉到危險且遙遠的海外的移民嗎?
戶部官員嗤之以鼻,覺得這也太小瞧龐大人口基數的可怕之處了。
七億多人還找不出幾萬願意出海闖蕩之輩嗎?不妨看看南洋地區為什麼遍地都是華僑華裔。
兩國代表在檀香山互換了備忘錄,簽訂了一個戰時協定,規定平民撤離船隻的時間和航線,船隻應使用純白色高辨識度塗裝,懸掛紅十字旗幟表明身份。
2月1日,試行的首次撤離如期進行。
原本被選定的奧斯汀美女號客輪從西海岸啟航時運送了兩千名陸軍士兵,在夏威夷大島以東134㎞海域被明軍潛艇擊沉。
因而只能臨時改用光明聖保羅號貨輪執行撤離任務,這艘商船連夜塗刷白色油漆,在眾多明軍飛機和戰艦的虎視眈眈下接受登船檢查,確認裡邊沒有藏匿可疑之人或物。
光明聖保羅號在當天傍晚靠近瓦胡島,並停泊至檀香山碼頭。
千餘平民拖家帶口的連夜登船,似乎急於逃離敵占區。
等天明之後,這艘滿載平民的貨輪拔錨起航,朝廷派駐檀香山的官員們禁不住拍手叫好。
這些從小到大活在天堂、嬌生慣養的傢伙趕緊滾蛋!
現在一下子就少了一千多個,官員們只覺得心情尤為舒暢。
「陛下,主要是這些人確實很礙事,信不過,還得是自己人。」
「嗯,瓦胡島遠離本土,不奢求自給自足,那兒能就地解決一部分就很好了。」
周長風點點頭,對朱泠婧說道:「昇平號和朱雀號這樣的巨型郵輪一次可以運大幾千人,很快就能補充人口,瓦胡島中部地形平坦也很適合耕作,再合適不過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