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誠懇建議先燒一遍;禁軍初戰急死人
在莫爾茲比陷落以後,澳大利亞人深知凱恩斯和湯斯維爾將會成為接下來必被入侵的地方,因此竭盡全力加強了防禦力量。
截止丁字三十九分艦隊出現在凱恩斯外海的時候,昆士蘭軍區已經得到了大量部隊和物資的增援。
這些部隊包括第2步兵師、第4步兵師、第11步兵旅(團)、第12野戰炮兵團(營)、第14輕騎兵團(營)、第8獨立防空炮連、第55獨立防空探照燈連、第2獨立輕型坦克連。
但因為鐵路運力有限,以及澳軍上層認為湯斯維爾更加重要,所以大部分作戰單位都被部署在了湯斯維爾。
明軍登陸部隊實際面對的僅有第4步兵師、第8獨立防空炮連、第55獨立防空探照燈連、第121重型炮兵連,以及一些岸防單位,總兵力共一萬五千餘人。
除此之外,當地民眾亦組建了數支武裝——第11民兵營、第12民兵營、第20野戰補充營。
這些防禦力量由第4師師長愛德華-帕蒂克少將統一指揮指揮。
自從奪取莫爾茲比以後,明軍就在不間斷的對澳洲東北部進行偵察和空襲。
在半個月的時間裡,大明空軍共組織空中偵察五十餘架次、海軍亦組織二十餘架次,拍攝了大量有關澳軍岸防炮陣地、鐵路調車場、機場的一手資料。
禁衛二師師長任至泉准將擔任登陸指揮官,他將登陸時間定在1月5日,由禁衛二師打頭陣作為第一梯隊,同時配屬完整的野戰重炮一旅作為加強;十師作為預備隊在莫爾茲比待命。
通常野戰重炮旅會對半拆分配屬個兩個步兵師,像現在這樣全部集中給一個師可以說是少見的豪華待遇了。
那可是兩個重山炮營和兩個中野炮營共36門144㎜榴彈炮和36門112㎜加農炮!須知德軍步兵師獨自作戰時也不過只有12門150㎜榴彈炮。
丁字三十九分艦隊仍由劉載堯指揮,雖然在托雷斯海峽海戰中負傷,但恢復得很快,足夠勝任這一次的任務。
其實不少人都瞅著艦隊總兵官的位置,覺得劉載堯在上回海戰中賺足了戰功,這回總該趁勢負傷去休養休養吧,結果丫的這廝居然賴著不走!
丁字三十九分艦隊在上回海戰中損失不小,元封號戰沉,現在由元鼎號戰列艦作為旗艦。
整支艦隊還有一艘航空母艦天市左垣號、一艘重型巡洋艦燕山號、兩艘輕型巡洋艦、十艘驅逐艦、三艘火力支援艦、六艘登陸艦、三十一艘運兵船,還有十幾艘掃雷艦、補給艦、醫護艦、兩棲指揮艦。
從1月4日12:00開始,明軍艦隊開始對凱恩斯實施火力準備。
在之前幾天,駐紮在機場的皇家澳大利亞空軍和美國陸軍航空隊對明軍艦隊展開了四次打擊,但所有的空襲均採用中空水平轟炸。
天市左垣號的「宋」戰鬥機隊非常出色的完成了庇護艦隊的任務——在之前的一系列戰鬥中積累了豐富經驗以後,明軍飛行員已經對騷擾敵軍轟炸機信手拈來了。
前三次空襲因為糟糕的精度沒有造成什麼損失,只是一些近失彈導致部分戰艦的艦體受損。
可B-17機群實施的最後一次空襲卻意外的取得了戰果——兩艘運兵船被炸沉、二百多人傷亡、野戰重炮一旅四營的十八門加農炮隨船沉沒。
每一門三〇式112㎜中型野戰炮採購價為4.3萬圓,十八門加農炮連同搭載它們的運輸船一通沉入了深邃的珊瑚海,成百上千噸優質合金鋼和錳鋼就這樣歸於大自然。
但隨著明軍艦隊迫近,美澳聯軍的航空兵力量被迫轉場撤離。
元鼎號戰列艦和燕山號重型巡洋艦對凱恩斯機場實施了兇猛的炮擊,嚴重破壞了機場跑道、停機坪、塔台。
除此之外,湘江號和遼河號輕型巡洋艦一共向灘頭目標發射144㎜殺爆彈1432發、十艘驅逐艦亦發射128㎜殺爆彈4215發,摧毀了大部分暴露的敵軍工事。
「……有鑑於此,可對淺近縱深發射白磷縱火彈少許,以定時引信空爆為最佳,焚燒表面遮蔽偽裝物使之暴露……」
周某人特意從本土發來了電訊,提出了自己的誠摯建議。
澳大利亞人可能會很狡猾的對暗堡、炮兵陣地、掩蔽部進行偽裝,所以可以嘗試用燃燒彈進行粗略覆蓋。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燒上一遍再說!
瀏覽完畢的劉載堯禁不住「嘖嘖嘖」了幾下,一邊點頭一邊嗟嘆道:「好精明、好狠辣,有周克行這樣的人當對手,怕是睡覺都睡不安生。」
採納了周某人的建議以後,海軍參謀們臨時開會商討了一下該怎麼組織這樣的特殊火力偵察。
最後,經過幾發試射確定最佳高度的引信定時以後,三艘驅逐艦自西向東發射了47發128㎜煙幕彈(白磷)。
因為白磷不僅能夠自燃而且還會在此過程中產生大量煙霧,所以一直到後世都被廣泛使用,兼具發煙和燃燒的功能,而且比較便宜。
凌空爆炸的煙幕彈綻放出一朵灰白色的煙雲,隨後驀地向四周伸出一隻只閃耀的觸手,飄然落地。
【配圖】
那些白磷顆粒一邊燒著一邊釋放出綿密的白煙,這樣又誘燃了地面上的可燃物……
用於偽裝工事的枝葉也因此被誘燃,灘頭陣地縱深地帶燃起了席捲而過的大火。
「我滴個乖乖,漫天大火啊!」
「這燒上一遍……我都覺著把澳洲鬼子們給燒光了。」
這場大火從當天傍晚一直燒到次日早晨,滾滾烈焰映紅了半邊天,新年的年初就以這樣的方式燒得紅紅火火。
火勢衰減後,明軍艦隊果真發現了一些之前沒發現的目標暴露出來,隨即實施猛烈射擊。
十幾個暗堡均在轟擊下坍塌毀壞,一處疑似預備隊集結地的區域也被炸得坑坑窪窪。
「咚!!!」
沉悶的轟響從遠方傳來,一大團潔白的浪花從海面上湧現。
從這一天的早晨到夕陽西下之時,大明海軍第六〇特務營開始對三處預定的登陸點進行水下爆破,將那些礙事的珊瑚礁和預製混凝土障礙物統統炸毀,為陸軍的後續登陸掃清了障礙。
在陸戰一旅新增搶灘選鋒營的編制的時候,大明海軍也實驗性的成立了兩個特務營,即六〇營和六十一營。
這兩支單位和搶灘選鋒營大體相仿,只不過是直接隸屬於海軍,主要負責在登陸行動展開以前為大部隊清障,創造更好的條件。
行動展開之日被推遲了一天,在1月6日清晨,禁衛第二步兵師第四團和第五團的數千名官兵已經陸續借著繩網下到了登陸艇上。
對於從未經戰陣的他們來說,此刻的心情五味雜陳,緊張、忐忑、激動、期待……
回首往昔,似乎從未有過如此混亂的時候。
「都聽好了,到了這份上可就沒退路了,臨戰怕死的逃兵是要掉腦袋的!」
「只要不亂了陣腳就行,甭管多混亂都不能別亂跑,穩住就沒什麼可怕的!」
「看看,整個艦隊這麼多船就在咱們背後,這要是被趕下海餵魚了還有臉回家不?」
這時候,隆隆炮聲又響了起來。
艦隊所有戰艦都開始對第一和第三這兩處登陸點展開臨戰前的火力準備。
炮擊極為猛烈,放眼望去,整個灘頭上的炸點就沒停過。
閃光乍現,一團團煙塵久久沒有消散,因為每當快要消散時就有迸發出更多的煙塵。
駐紮在莫爾茲比的空軍第六輕轟炸支隊也專門過來助陣,數十架三六式輕型轟炸機從中低空飛掠凱恩斯郊區,三百多枚航彈紛紛落下,連環爆炸掀起的漫天揚塵幾乎籠罩了半個市區。
同時大明海軍還嘗試採用了一種新的海空協同戰術——規定艦炮的彈道高度不得超過四百米,飛機禁止掃射,投彈高度不得低於四百五十米,二者一起攻擊同一個目標。
1月6日8:17,首批明軍乘坐登陸艇開始突擊上陸。
禁衛四團一營在北邊的聖三一灣登陸,在上岸以後可以直接依託巴倫河為屏障;凱恩斯機場就在登陸點以南二公里的地方。
禁衛五團三營在南邊的羅靈灣登陸,這兒較為寬闊,但地形起伏不平,總的來說算是勉強能接受的登陸點。
【配圖——攻勢地圖】
北邊的登陸一開始非常順利,澳軍的抵抗烈度極低,微不足道。
南邊羅靈灣登陸點則截然相反,明軍官兵搭乘的小型登陸艇和運載坦克的大型登陸艇距離海灘還有九百多米,從岸上射來的炮彈就劈頭蓋臉的砸了過來。
「噗!咚!嘩啦——」
MkV型18磅野戰炮發射的榴彈落入海中濺起小小的水柱,但擊中登陸艇的時候卻炸出耀眼的火光,被撕碎的鋼板和木屑飛濺著掉進水裡。
六分鐘的時間裡有十幾艘大小登陸艇被擊毀,缺胳膊少腿的士兵嗆幾口水就沒了動靜,但傷處仍在涌血,迅速染紅了一片海水。
作為常年駐紮在順天府的部隊,禁衛二師的一些人甚至都不會游泳,直到臨開拔前才倉促組織了幾次泅渡強化訓練。
全副武裝的陸軍步兵乙類標準負重達四十斤,落水的很多人都慌了神,手忙腳亂,結果被沉重的武器裝備拖入水下活活溺死在大海中。
第一批安然靠岸的登陸艇一共有五艘,大約二百名官兵剛剛踏上沙灘就遭到了從多個方向射來的子彈。
「找掩體!!!」
「臥倒!」
「別傻愣著!滾到邊上的坑裡去!」
「來人啊!快來人啊!」
「過來幫忙救命!」
澳軍第4師第16旅(團)很好的利用這兒起伏不平的地形構築了大量工事,儘管大半陣地已被明軍海空火力摧毀,但殘餘部分依舊壓制住了實戰經驗匱乏的禁衛二師。
實際上由於陣地被破壞得很嚴重,澳軍的機槍火力並不連貫,重機槍陣地和炮兵陣地殘缺不全,各種火力無法形成嚴密的封鎖。
要是換作一支經驗豐富的部隊,現在就會立刻尋找敵軍陣地的薄弱處,然後組織突破分隊積極展開進攻,將敵軍陣地攪和得支離破碎。
然而即使越來越多的後續部隊登陸上岸,禁衛五團三營還是不敢主動進攻,他們選擇釋放煙幕繼續龜縮在灘頭上、躲藏在彈坑中,承受著不斷落下的各種口徑的榴彈。
要是周長風目睹這樣的情景,大概要被禁衛五團這樣的表現氣到跺腳。
一直等到坦克上岸,五團三營官兵似乎才有了主動出擊的勇氣,然而地形坎坷複雜、遍地都是大小彈坑,步坦協同推進亦十分困難。
三個多小時的激戰中,半數坦克被澳軍部署於此的QF2磅反坦克炮擊毀,又或是被地雷炸斷履帶。
只有兩輛坦克比較好的發揮了作用,二者和一百多步兵並肩奮戰,連續撕碎了當面之敵的兩道防線。
這兩輛三八式中型坦克連續擊毀了四門反坦克炮、並以火炮和機槍斃傷了數十敵兵,成功為大部隊打開了一條通路。
與之相比,北邊聖三一灣的禁衛四團一營的境況就要好一些。
澳軍抵抗輕微,數百官兵輕鬆上岸並完成了戰鬥展開。
二營和兩個排的坦克也隨後抵達,團部則緊隨其後上岸,並抓緊時間開設了前線指揮部。
等到中午時分,禁衛四團全團官兵、車輛、火炮都已經登陸,雖然時不時有炮彈落在灘頭,但這兒秩序井然——有人引導車輛通行、有人指揮物資卸貨、有人組織傷員急救……
當天下午14:45,禁衛四團開始強渡巴倫河,打算趕在天黑以前一舉攻占南岸的機場。
澳軍自然也懂得半渡而擊的道理,在此期間對渡河的明軍展開了猛烈的炮擊,並派出了好幾個連級的步兵分隊實施反擊。
敵人的突然發難讓明軍猝不及防,不得不中止強渡,已經過河的官兵都是零零散散的,六十多人分屬三個隊九個排,大部分人連對方的名字都叫不上,只能按照軍銜高低臨時分派職務。
「把機槍放那邊去,挑好位置!迫擊炮還剩幾發?」
「靠!那幫孫賊摸過來了!」
實施反擊的澳軍大膽突擊,險些把這股混亂的明軍趕回河裡游泳。
好在北岸的大部隊全力幫助,綿密的炮火支援幾乎就沒中斷過。
戰鬥從下午打到日落,澳軍在小小的陣地前遺屍數十具也沒能將這幾十人殲滅,最終被迫撤退。
今天去看了〈三大隊〉,但還是熬夜把字碼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