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德國人的提議;怎麼是你?

  第267章 德國人的提議;怎麼是你?

  翌日,四月初一。

  仲春時節的春雨來去皆悄無聲息,當最為勤快的市民們從睡夢中甦醒時,才發現昨夜下了半宿的雨。

  空氣雖然清新,可街道卻潮濕不已,一些基建較差的地方積了一灘灘水窪,嬌嫩的筍好似一夜之間長高了半個拳頭。

  「南京時間6時整,高橋機場空域西部與南部有對流雲團緩慢北移,雲頂高4到6千米,海拔600米高度有疏雲,地面風向280,風速每秒4.3米,能見度17千米,進近航班須留意氣流波動影響,跑道較濕滑……」

  由於近兩年世界各國的民用航空發展迅速,國內、國際航班的增長勢頭十分可觀,不再向以前一樣可能一天下來只落兩架航班了。

  故而大明空軍將以往每兩個小時報告一次氣象狀況的規定間隔縮減了一半,以應對愈發繁忙的空中交通。

  乘坐著二十幾名德社使館外交人員的兩架容克Ju-52客機從雲層中現身,緩緩下降高度,對準跑道後以機頭微仰的著陸姿態落了下來。

  除了常規的使館人員更替之外,德國人還打算對貿易問題展開談判。

  稀有金屬進口量的驟減已經顯著影響到了德社的工業生產,部分工廠為了維持產量不得不申請調用戰略儲備的稀有金屬庫存。

  除去肩負重任的幾人,其餘的十四男五女都是被調派至德社駐大明公使館進行輪替的,算是平平無奇的例行公事。

  在武官隊伍中,首席武官由賈斯特斯-科勒少將擔任。斯塔西偵查總局將克莉絲-里希特的身份換作了陸軍總參謀部的一名財政專業技術少校,以此身份作為技術武官一同前來。

  當然,實際任務自然還是從事情報搜集、匯總、整理。

  即使「遠交近攻」的道理人盡皆知,不過意識形態的差異還是讓這些德國人受到了特殊待遇——飛機一落地,外緝事廠的特工們就湊了過去,不允許他們擅自走動。

  對於日耳曼語系母語者而言,幾個月的時間速成漢語幾乎是不可能的。

  望著標識牌上的碩大漢字詞彙,克莉絲的辯識模式差不多就是在腦海中努力回想每個字的含義,然後一個一個拼湊起來。

  得虧漢語的基本語法簡單直接,否則辯識起來只會更加吃力——因為如果不能熟練地按語法順序拼接字義,同樣弄不清詞彙或句子的意思。

  不知是為了省錢還是省事,德社公使館仍然沿用了德意志帝國時期公使館的建築。

  這是一幢文藝復興建築風格的院落,有兩大一小三座屋宇,主色調是灰白色的,在構型上別具對稱與幾何之美感;左上角為錘子圓規的黑紅黃三色旗在微風中飄揚著。

  「……進行交接工作,重要文件必須簽字拍照留檔,待銷毀的保密文件須由保管人帶去碎紙機。」

  望著目前堆積如山的文件和摘錄的筆記,克莉絲禁不住咋舌——這也太多了吧?

  早知道來這裡既要受約束又要案牘勞形,還不如去惠靈頓或者聖地亞哥呢。

  當時想的是能在工作之餘順帶遊玩,現在看來自己無疑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

  因為德社方面比較著急,所以禮部外務司和工部商務司很快就派來了參與會談的官員,兵部和大都督府自然也不例外。

  合理利用條款之漏洞來鑽空子,在性質上和惡意違反協定還是相去甚遠的,對於大體還算注重國家信譽的大明朝廷而言,鑽空子差不多算是可接受的上限了。

  德國人大致預估到了明人想要的玩意,此次捎帶了許多武器、技術、裝備的錄像和個別實物,光是膠捲就裝了兩大個特製保險箱。

  「首當其衝」的是國營斯圖加特第一汽車集團(戴姆勒-奔馳公司)出品的DB600型V形液冷發動機。

  左右雙排氣缸,呈V形的60°夾角布置,排氣量33.9L,重量575㎏,缸徑150mm,衝程160mm,每個氣缸皆有兩進兩排共四個氣門,包括一級一速的機械增壓器、四個化油器,最大輸出功率可達1000匹馬力。

  如果不考慮英國羅-羅公司的話,奔馳的這型液冷發動機在如今絕對稱得上是第一流的玩意。

  液冷發動機和風冷發動機各有優劣,綜合性能不存在高低之分——前者的正面面積較小,風阻更低,但維護保養難度很大;後者恰恰相反,因為是風冷,為了保證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氣缸要在正面平鋪,所以外觀是圓鈍的。

  大明空軍並不想在風冷發動機上一條路走到黑,有人未雨綢繆的提出可能還是需要擁有堪用的液冷發動機,這樣才更容易打造出性能頂尖的戰機,哪怕其可靠性和出勤率都不咋地。

  因此,空軍近來正在籌備另一條路,也就是尋求液冷發動機的技術來源。

  英國人自然是不會答應的,美國人除了萊特和普-惠的風冷發動機之外,只有艾里遜公司有液冷直列發動機,但稱不上優秀。

  既然都已經為了圖省事而選擇引進外國技術了,那肯定是儘量搞最優良的,不然還不如自行研發。

  故而空軍相中了法國人的西斯潘諾-絮扎公司的12Y-21型液冷發動機(這其實是一家西班牙的公司),都已經準備發出生產許可申請了。

  不過,這是要花錢的。

  與之相比,德國人拿出的籌碼顯然極具分量——品質不錯,而且無需耗費真金白銀。

  雙方在這一點上迅速達成了共識,過程非常之順利。

  至於其它的武器裝備,德國人也不遮掩,很大方地展示了人民軍所裝備的各式兵器,乃至連仍在試驗階段的新玩意都不避諱的拿了出來。

  新型7.92㎜重機槍、新型20㎜高射炮、新型13㎜航空機槍、新型533㎜過氧化氫魚雷、新型步兵支援坦克……

  一大票琳琅滿目的兵器,這些錄像、圖紙、縮比模型擺在大明會談人員的面前。

  然而其中大部分玩意都沒什麼可稀罕的,能夠吸引明人注意力的也只有過氧化氫魚雷而已。

  儘管沒有凡爾賽和約限制德國人研發重機槍,但通用機槍依舊誕生了。

  條約限制只是推動通用機槍研發的其中一個因素,人們對於「機槍」這一武器應用方式的探索同樣是重要因素——我就是想魚和熊掌兼得,要一種能方便輕重兩用的機槍,適合步兵戰術,要不你們試試?

  因而德國人在研發了傳統的重機槍MG28以後,基於MG31(歷史上的MG13)和MG30又還是折騰出了MG34通用機槍。

  因為德國人對MG34的保密程度較高,大明派往西班牙的軍事考察隊並未獲取過樣本,只道聽途說的搜集到了口頭描述和一些照片。

  倒是國際旅因為接收了一批德社直接援助的武器而使用過,周某人在棲霞軍事監獄撰寫的報告專門闡述了其評價,認為這是意義非凡的、開創性的兵器,但不符合本國國情。

  審閱報告的軍部人員採信了他的看法,但現在在觀看了錄像以後,在場的幾名軍部人員又有些動搖了——無它,唯犀利耳!

  每分鐘九百發的高射速,不過二十四斤的重量,兩腳架輕機槍狀態、三腳架重機槍狀態、防空高射狀態都可以迅速轉換,就使用性能而言實在優秀。

  不過在問詢了技術細節以後,他們又「回心轉意」了。

  原料利用率只有四分之一,每製造一挺就需要耗費大約一百斤的優質鋼材?

  全槍零部件總數量多達二百個,比三七式重機槍多了二成多。

  連續射擊的故障率接近1.5%,遠遠達不到兵部軍器局規定的0.2%的標準。

  德國人這究竟是在造槍還是在造工藝玩具?

  MG34沒能入的了軍部人員的法眼,但他們覺得輕重兩用機槍的設計思路存在價值。

  至於過氧化氫魚雷,中方代表明確表示了意向——海軍方面對此折騰許多年了也進展不順。

  雖然提議建立基本國防合作的提議被拒絕了,但以技術與機器換取資源的想法卻達成了共識,這雙贏的局面讓雙方的心情都甚好。

  這一天是四月初五的中午時分,會談之後,氣氛融洽的雙方便順勢進行了一場低調的午宴。

  「今天的報備被同意了,但必須有安全部門人員隨同。」

  「好,我知道了。」

  使館武官就是披著外交官身份的軍事情報人員,這是世界公認的。

  雖然表面上不限制外交官的人身自由,但朝廷顯然不能容忍外國武官在京城四處溜達,故而強制要求在外緝事廠特工的陪同下才能外出,而且出行路線必須提前報備,不能擅自更改。

  正因如此,克莉絲現在已經後悔不迭了。

  申請路線中包含了軍隊駐地,被駁回;會途經戰備倉庫,被駁回;會途經防空陣地,被駁回;有可能俯瞰到紫禁城宮城安保部署,被駁回。

  合著哪都不能去是吧?當初怎麼就沒仔細打聽呢?虧得自己還興沖沖地選擇了來中國。

  即使表示了抗議,然而禮部外務司的官吏們仍然愛搭不理的,答覆永遠是:

  還有這事?

  這不關我們的事。

  再等等,上司們還在研究。

  你的要求欠妥,不准。

  好在她昨天的申請被同意了——可以拜訪對方,但要有人陪同。

  昨天是周長風告假的最後一天,他計劃今天晚上乘坐飛機前往東京,結果卻被告知即將有不速之客到來。

  沈瑜打來了電話,「這個女的你認識?」

  周長風一聽就懵了,「啊?使館那邊的?德國人?女的?」

  一旁,夏筱詩正端著一盤子紫紅色的桑葚走來,聞聲便立刻止步了。

  「總之伱準備一下,畢竟明面上也是外務官員,還是得以禮相待的,我稍後就到。」

  「行。」

  外國情報人員指名道姓地登門拜訪本國軍官?而且還是周某人這樣一個有「前科」的傢伙。

  考慮到一般的特工可能應付不過來,故而沈瑜決定親自前來。

  「小詩你別用那種目光看我啊,我真的不知道。」

  「哼!」夏筱詩揮了揮手,一副「我就知道」的神情,「哎喲,人家都上門來了,你還說不認識?」

  「太冤枉了,我的確沒印象。」

  小半個時辰之後。

  「嗒嗒」的叩門聲響了起來,在前院徘徊了許久的周長風瞥了一眼夏筱詩,這才上前開門。

  湛藍的眸子、金色的頭髮、高挑的個子……

  剎那間,周長風的記憶被拽回了塔拉韋拉,在五〇旅的指揮部中,那位乘坐聯絡機前來傳令的那兩個上尉之一。

  「是你?」他試探著問:「在塔拉韋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