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土豆番薯和玉米

  遼王殿下雖然離開了亦乃集,但明朝的軍隊卻並沒有完全離開亦乃集,為了防止北元那邊反撲過來,亦乃集這邊的阿札失里沒辦法第一時間防守。Google搜索

  朱啟還是讓馬雲,帶著一萬人留在了亦乃集,幫助城防。

  而調過來的張玉,則是重新回到遼陽, 掌控全局,為遼王殿下出謀劃策。

  對這樣的安排,阿札失里自然是不敢有任何的異議。

  阿札失里不僅沒有對遼王殿下的安排,有任何不開心的想法。

  甚至還是感恩戴德,他本來以為自己只需要對付納哈出就可以了。

  卻沒有想到王保保竟然對亦乃集如此勢在必得,北元全國之力,聚集了十萬之眾, 也要拿下亦乃集。

  如果不是遼王殿下反應速度, 很快第一時間過來支援的話,沒準現在已經被王保保抓住,身首異處戰死沙場了,也說不定啊。

  而明軍這邊,留下來幫著一起防守亦乃集,阿札失里自然是非常歡迎的,他也知道如果自己不是遼王殿下的岳父的話,沒準沒有這樣的待遇。

  至於那些跟隨著阿札失里的部落們,在見識到的遼王殿下的厲害之後。

  也是死心塌地了,開玩笑,誰敢造反呀?

  遼王殿下連王保保都打敗了,而且僅僅只帶了五萬人,就對抗北元的十萬人。

  這樣厲害的將軍,那真的是戰神再世。

  而他還是阿札失里的女婿呢,如果反叛了,遼王殿下怕不是把他們骨灰都揚了?

  可以這樣說, 遼王憑藉著一己之力,完全穩固了阿札失里在塞外大漠的地位, 還有亦乃集掌控的局勢。

  後續只需要繼續支持朵顏三衛去侵吞納哈出的地盤, 幫助阿札失里站穩腳步。

  那對於明朝來說就是戰無不勝的境地了,只要北元不把阿札失里給滅掉,那麼以後遼地十之八九都是大明的。

  不過,遼地的戰事,自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往後數年,恐怕都得在這裡進行博弈,這也是阿札失里未來需要專注的事業了。

  朱啟還是如同往常一樣,對於戰爭這種事情並不是很熱衷。

  畢竟在洪武初年,有那麼多的名將都在支撐著場面,也不需要他這個半吊子去對不熟悉的事情過多關心。

  更需要他做的事情是去種田發展。

  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糧食的問題了。

  朱啟所在的遼東地區,周圍的土地還是非常適合開墾種地的,雖然遼東氣候嚴寒,但是王傳奇從美洲帶回來的文明三寶,土豆,玉米和番薯。

  這三種東西對於氣候的適應都是非常強大的,在遼東這塊地方上尤其適合種植玉米。

  而對於土豆,玉米和番薯這三種作物。

  還需要培養種子選優選量,這種事情, 朱啟也是知道的。

  但具體如何做, 他卻不是很清楚了,也只能把拿到手的種子讓農民們先種起來。

  然後根據經驗再來挑選合適的做物,留下種子繼續種植了。

  從去年拿到種子,到現在已經經過一年的時間,在遼陽可是歸了一大片的土地,讓那些選中的農民過來種植三寶的。

  畢竟這是以後解決吃飯問題的神器,朱啟自然是非常的重視,至於種子的數量問題,倒不是很在意了。

  因為王傳奇第五次航海估計很快就要回來了。

  而這一次,王傳奇回來,除了帶回吉祥三寶的種子之外,還有辣椒,西紅柿的種子。

  朱啟也讓他去外面搜集,更主要的是能夠帶回一些來自美洲土著部落那邊的人。

  到明朝這邊,讓大家開開眼界倒是其次,主要是和他們搭上邊,如果可以的話,可以進行一些原著教育等等。

  這對於明朝來說可是至關重要的事情,因為想要拓展海外領地的話,教育一定是先行的。

  只有在文化和語言的領域進行同化之後,才可以進行更好的管理。

  而那些土著酋長們,肯定沒有什麼大局觀,想要在那邊建立起國家,統合部落,還是非常簡單的。

  至於後續如果發生了衝突的話,也不必大明自己親自動手,做這些髒活累活。

  當地接受大明教育和統治的部落,都可以幫忙了,而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事情。

  對於美洲的改造,也是漫長的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時間,這當然都是子孫後代們需要堅持的了。

  不過,朱啟身為先驅者,還是希望能夠幫助大明,做好這個好的開局。

  以免到後面,西方發起大航海時代的時候,率先占領美洲這塊風水寶地,那對於明朝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而距離西方大航海時代的開啟,還有將近大半個世紀呢。

  時間上倒是完全來得及了,不過,當主啟回到了遼陽之後,首先要做的事情倒不是去關心農業發展,而是去看看海州的礦產如何能否適合開採。

  他很快就乘著馬車趕到了海州,距離遼海也並不是很遠,而在海州那邊,已經有不少當地的礦工聚集在那裡了。

  這一片煤炭就是他們發現的,這些礦工以前都是從來沒有開採過煤炭。

  不過也開採過鐵礦,銅礦之類的礦物,而關於煤炭的特徵,遼王殿下給他們詳細說過之後,他們就一直在這一片附近尋找,這叫做煤炭的東西。

  煤炭這種東西,他們當然不知道是幹什麼用的,之前也從來都沒有燒過,畢竟老百姓們取暖用的東西,一直都是用的木炭。

  不過聽遼王殿下那個意思,這煤炭還是非常重要的東西,他們自然不敢怠慢。

  領到任務之後,這幾日來沒日沒夜的,都在海州附近搜索所謂的煤炭。

  海州雖然不大,但想要找到礦場的具體位置,卻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畢竟讓普通的老百姓去找,難免會有出錯,而讓這些熟悉挖礦流程的礦工們,根據特徵去尋找煤炭才是最佳的選擇。

  在找了兩三個月之後,還真的給他們找到了煤炭。

  不過倒也沒人覺得自己有多厲害,反倒是覺得遼王殿下真是太厲害了,居然未卜先知大家都沒有見過的東西。

  遼王殿下卻知道還能夠指出具體的位置來,這不就是神仙嗎?

  所以當朱啟出現在海州視察煤礦的時候,那些探查礦產的工人們看著遼王殿下,眼神裡面充滿了崇拜,就如同看到神仙來了一樣。

  朱啟也是頗為奇怪,雖然其他的百姓們總是用敬仰的神情看著自己,這些礦工們看著自己的神情,那可絕對不是尊敬,而是狂熱了。

  果然就有一個百姓率先帶頭跪了下來,其他的百姓們也是立馬就跪了下來。

  要知道朱啟現在還不是皇帝呢,並沒有百姓見到王爺一定要下跪的規矩,這些百姓們給朱啟下跪,那真的就是從心裏面覺得遼王殿下真的了不起。

  朱啟趕忙讓眾人站起身來,而其中一個百姓激動萬分的說道:

  「殿下真乃神人也,居然知道這裡有礦產,不過遼王殿下這所謂煤礦到底是作何而用啊?」

  之前沒想到這些工人們還挺有探求精神的,便笑著說道:

  「煉鋼。」

  這煤礦當然是拿來煉鋼用的。

  不過現在明朝所謂的鋼,和朱啟所說的,是絕對不一樣的。

  朱啟所說的鋼,是近現代的鋼鐵那個材質,硬度絕對不是明朝所能比的。

  不過要練出這樣的鋼材來,除了煉製過程非常複雜之外,最重要的技術難點就是溫度了。

  溫度要控制在合適的範圍之內,而現代明朝的燃燒原料,根本就沒有辦法提升到淬鍊鋼才所需要的溫度。

  而想要提升溫度所必需的,就是燃料的燃燒效率,必須要高,而煤炭則是眼下能想到的,燃燒效率最高的材料了。

  也是煉鋼必備的東西,近現代的化學工業的血液,可不就是煤炭嗎?

  而有了煤炭之後,甚至可以去嘗試開發真正的炸藥。

  不過那玩意兒就太複雜了點,而且很危險,不過如果真的能做出來的話,絕對是非常厲害的。

  那些工匠們自然不知道如何煉鋼,而朱啟這邊早就有一整套完善的煉鋼方式了。

  就連土灶的煉鋼爐,都已經研製出來,唯一缺少的就是這煤炭了。

  而那些工匠們,在海州已經開始建造新式的煉鋼爐了。

  這煉鋼爐其實並不是很複雜,像是現代的平層工廠,最有特色的則是一個大煙囪,巨大的煙囪足有10來米高。

  而這煙囪也是提高溫度的一個重要因素。

  不少當地的老百姓看到這古怪的建築也是非常稀奇,不知道這建築是幹什麼用的。

  而現在煤炭既然已經勘探到了,剩下的就是開採煤炭,然後往這個煉鋼爐裡面送。

  至於說練出來的鋼材,能有多麼的堅固,質量如何,就只能夠看工匠們的手藝了。

  而朱啟能做的,也全都已經做完了,視察完了海州的情況之後,朱啟回到了遼陽,便直接去了遼陽後面的大片農田。

  這些都是遼王殿下設置的實驗田。

  所種植的,當然就是玉米土豆和番薯了。

  而這三樣東西,原本以為還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提純改良,才能夠像現代一樣,不過朱啟也不知道是不是穿越者的福利。

  只是結出了一波種子之後,就已經相當不錯了。

  不僅僅是口感還有產量,都並不比朱啟所知道的那些玉米土豆番薯要差多少。

  當然了,想完全像現在那樣的高產也是不現實的事情,至於說抗倒伏抗蟲害之類的,那就不是很清楚了。

  但起碼比現在這些作物的產量都要高很多。

  對於土地也並沒有太高的要求,本身也非常的好養活,產量高,易生產,老百姓可不就是需要這樣的食物嘛。

  如果再加上抗病蟲害抗倒伏的話,那可直接就可以進入人口大爆炸時期了。

  不過到目前為止都是朱啟自己一個人在那邊實驗。

  還並沒有將此事匯報給朱元璋兒。

  看到玉米,土豆紅薯產量和種植已經頗有成果之後,朱啟自然不敢自己藏著掖著,趕緊就寫了一篇摺子往上送去。

  而送到應天府,估計也就兩三天的時間,將這大好的消息告訴朱元璋。

  然後在全國進行推廣,改善老百姓們的生活。

  也算是自己的這個創業者,為大明做的為數不多的一些好事了。

  朱啟心裏面是這樣想著的,而他寫的摺子也很快就往應天府送去,此時的朝中還在討論著遼王殿下功勳卓著,但給的賞賜實在是太多了。

  尤其是擴張他的親衛數量,這無論如何也不能開這個頭啊不少的臣子們還在勸說朱元璋要收回陳命什麼的。

  而這個時候又聽到遼王殿下寫了一篇摺子上來了,那些之前勸說朱元璋的大臣們,心裏面這下子都有點緊張了。

  該不會是遼王殿下聽到了風聲,然後寫摺子過來誣告他們的吧。

  可惡,一定是錦衣衛啊!

  所以說,這些人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

  朱啟可從來都沒有想要管那些彈劾自己的大臣,對於朱啟來說,他們幹啥和自己都沒太大關係。

  況且自己一個賽王和這些大神們都沒什麼接觸的,自然也不會多在意他們。

  朱啟寫上來的摺子,當然是和玉米土豆番薯有關的,而跟著摺子上來的,還有已經種出來的玉米土豆番薯的樣本。

  這些東西自然是非常好吃的,而朱元璋收到了朱啟的信件之後,看完了全篇的內容,尤其是關於玉米土豆番薯的產量,朱元璋也是頗為震驚。

  他也是農民出身,對於種田也是很有經驗的。

  自然知道現在的那些食物產量完全比不上文明三寶,更別提對於土地的要求。

  那可是一個比一個高的,老百姓分到肥碩的土地那還好說。

  但如果分到貧瘠的土地可真要鬧饑荒的,而玉米土豆紅薯就算是貧瘠的土地也能有很大的產量。

  不僅如此,種植這三樣東西還非常有利于田地的肥力養成等等。

  而朱元璋,自然也是第一時間知曉了這三種作物的用處之大了。

  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可不就是農業產量嗎。

  只有人口上去了,糧食跟上了,國家才能夠穩固。

  朱元璋自然知道糧食的重要性,歷朝歷代,重農抑商,都是因為擔心會糧食產量上不去,鬧成饑荒,受苦的自然也是老百姓。

  而作為統治者的皇帝也會被人說是殘虐,殘暴導致上天降下怒火等等。

  那些大臣們還在朝堂上議論著遼王殿下的過錯呢,而朱元璋將這摺子直接扔了出來。

  那些大臣們首先看到那產量就一個個懵逼了,這難道是真的嗎?

  如果真的,這又是一件天大的功勞。

  不,這可是要載入史冊啊!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