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線一帶的戰爭自東向西,漠南八百里幾乎打成了一鍋粥。Google搜索
但凡是有能夠支撐的地方,北元的軍隊,都對著長城一線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不過他們也並非是攻城,而是大批量的騎兵,在長城外圍快速移動,一旦找到防衛空虛的地方,便會猛烈進攻一番。
等到別的明軍感到之前,又會如同潮水一般的退去,雙方留下滿地的屍體。
而依託著長城進行防禦的明軍,損失自然要更小一點。
這樣的進攻不,僅讓北元拿不到任何的好處,一座城池占不下來。
物資和俘虜的百姓,也是一個都沒有的,只是單純的浪費北元士兵的性命。
但在戰爭年代,最不值錢的,或許就是這些普通士兵的性命了吧。
而北元之所以這麼做,用意也是非常的明顯,那就是為高麗那邊拖延時間。
李成桂雖然已經把控了高麗的政權,但在高麗的國內,畢竟還有大批的保王黨。
還有各種各樣收到勤王命令的王公貴族,這些王公貴族們,又豈會甘心聽命於一個外來李成貴呢?
李成桂雖然手上有八萬精兵,但那些王公貴族們湊到一起,軍力也未必就比李成桂的要差。
最主要的是,他們認為,高麗的百姓民心是向著他們的。
但實際上,民心這種東西,向來都是誰給飯吃就支持誰。
就如同那些普通的士兵們,為什麼將軍一旦有了兵權,就能夠掌控士兵進行造反呢?
難道是那些士兵不知道造反要誅九族嗎?
自然不是的,而是因為將軍是直接給他們飯吃的人,正所謂官不如管,就是這個道理了。
而李成桂也知道自己的政權,並非是萬無一失的。
雖然手裡裹挾了高麗國王,也可以通過王的名義來下達各種各樣的命令,就如同三國時期的曹操一般,攜天子以令諸侯。
但高麗版的劉備和孫權,可是都不會少的。
再加上有明軍駐紮在鐵嶺城,而李成桂居然放任鐵嶺城被明軍占領。
他的威信在高麗國內,自然也不會像先前那樣的高高在上了。
這高麗國內已經亂成了一鍋粥,亂世已經到達。
而憑藉著元朝和明朝爭霸,喘息了近半個世紀的高麗,也終於結束了他的紅利期。
朱啟自然是希望高麗國內能夠越爛越好,他可從來沒有指望過高麗的軍隊能夠幫助明朝軍隊。
只要高麗國內亂成一鍋粥,那麼就不用擔心背刺自己了。
而自己也能夠放心,慢慢蠶食鐵嶺的領土,恢復鐵嶺的領土也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不過,在此之前,還要專心致志的面對遼河那邊的防禦壓力,畢竟北元最主要的進攻方向就是遼東遼河了。
納哈出顯然也是收到了王保保的死命令,不要命一樣瘋狂的進攻著遼河沿線的防禦。
甚至不惜跨河攻擊,不過,在張玉,藍玉以及馬雲等一眾將領,前後幾次的鞏固防線線之後。
這遼河的防線已經是固若金湯,可不是那麼容易就能突破的。
納哈出的每一次進攻都在遼河防線的下面留下大批量的屍體。
在遼河那邊也是萬萬不能鬆懈的,朱啟現在也沒功夫摸魚了。
每天就是看著個靚的戰報,然後聽取下方副將們的意見,做出裁斷。
你還別說,古人所說的熟能生巧,還真有那麼一點道理。
朱啟現在看到那些戰報之後,在自己的心裏面,也大概都能夠有一個概況,和自己的主意了。
雖然這些主意有的是餿主意,有的是好主意。
但朱啟唯一的優點,就是善於聽取下面人的意見。
他把自己的想法憋在心裡,然後聽取各方意見之後,最後拿出決定這個時候。
雖然沒有各種各樣的名將來指導自己,不過,在遼河防線的基礎上,自己做的這些決定,倒也大多是正確的決定了。
於是朱啟就在遼東,和納哈出進行了一番撕扯和掙扎,戰況可以說是非常的焦灼,遼東絞肉機,也不過如此。
而朱啟覺得自己能做到這種程度已經非常的不容易了,但在其他的將領和應天府的那些大臣們眼中,卻感覺有些奇怪。
要知道咱們遼王殿下的名聲,那可是天下有名的年輕名將啊。
這納哈出以前也是遼王殿下的手下敗將,怎麼現在跟納哈出還打了一個五五開的呢?
要知道,在北線那邊,李文忠都已經突破長城,直接去漠南搜索北元軍隊的主力部隊了。
雖然說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收穫,但這氣勢已經打出來了。
而傅友德和徐達那邊就更不用說了,同樣都已經可以做到主動出擊,並沒有哪個將領是歸宿在防線上防禦的。
應天府的那些文官們,雖然看不懂這些東西,但是多少聽那些武將們的解釋,也能夠明白一些了。
有些文官就懷疑,這遼王殿下麼不是浪得虛名,怎麼會如此不堪一擊,和納哈出這等人五五開呢。
一時之間,竟然就有一種聲音出現,那就是遼王殿下之前打仗,全都是靠著別的將領。
自己其實並沒有什麼主意,也不像大家所傳言的那樣,真的是文曲星下凡,無所不能。
這樣的聲音雖然是少數,但在文成之中還是占據了一定的份量。
不過,這些雜七雜八的聲音,很快就在一次朝會上全部都消失了。
這次朝會上說的也不是別的事情,就是朱元璋,將各地送來的軍情報告,全都在朝會上拿出來和大家討論了一下。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統計各方的損失等等這些東西。
結果這些報告一張貼出來之後,那些人全都傻眼了。
原因不是其他的,就是因為看上去好像打得最糟糕的遼王殿下獲得的戰果,竟然是最高的!
這無論是北線還是西線也好,雖然明軍的將領都獲得了主動權,紛紛主動出擊,尋找元軍的主力進行決戰。
但元軍早就已經不是當年費拉不堪的元軍了。
他們現在已經多少恢復了,以前行動如風的騎兵的傳統。
想要找到他們決戰,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而如果深入大漠去找他們的王婷,又容易中埋伏,畢竟王保保還活著。
明軍的將領們若不是萬不得已,還是不願意深入大漠的。
而造成的結果就是,明軍的斬首數量,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
他們只是在大漠或者高原上面四處閒逛,驅趕著元軍,僅此而已。
而相比較之下,一直在遼河進行防守的遼王朱啟獲得的戰果,卻是空前的碩果。
僅僅開戰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遼王初起的遼河防線,雖然沒有一個明軍踏出過防線。
但在防禦的過程中已經斬首了近一萬人,俘虜了數千人之多。
要知道,這北元職業軍人總共才有多少啊?
這才兩個月的時間,就斬首一萬人俘虜數千人,前前後後加起來,有兩萬的有生力量都折損在了遼河的防線上。
也足以見到這北元對於遼河防線是如何瘋狂。
遼河防線上的明軍也不是少數,有十萬人之多,而正是有這麼多人數的保證,才能夠讓朱啟穩住防線的。
而朱啟覺得自己和納哈出打的是五五開,那些猜測的官員們也是這樣想的,這當然是實際的情況。
但巧合的是,就是這樣打的五五開的情況下,明軍損失最少的人數,卻能夠斬首最多的敵人。
換句簡單的話來說,這元朝的軍隊又是跨河攻擊,又是主動攻擊堡壘,這戰損可不是一般的大,但你不打又沒辦法。
你如果不主動進攻的話,高麗那邊可就真的成了李成桂的天下了,正是因為元朝不斷的進攻,消息傳到高麗那邊,高麗的王侯貴族們才能夠紛紛舉兵反抗李成桂。
而北元那邊抱著的念頭,也就是等著高麗緩過勁來,反過頭來幫助北元了。
不過這個計謀現在看上去,還沒有等到高麗緩過勁來,北元的軍隊倒是要撞得頭破血流了。
於是乎,就出現了眼下的情況,什麼都沒幹,只是專心防守的遼王殿下,卻打出了最大的戰果。
而那些主動進攻的將軍們卻一無所獲,不過他們在戰略上獲得了主動權。
不過現在也不是明朝主動進攻的時候,主動權到也無所謂,只要能守住防線,讓高麗越爛越好,這就是明朝的目的。
很顯然,遼王殿下的戰略方針已經達成了這樣的目的了。
那些文臣武將們一分析,也都紛紛驚了起來。
原本以為遼王殿下是能力不足,卻沒想到遼王殿下是早已經深思熟慮,竟然早早想到了這一層。
所以才固守防線,讓北元以為打不過自己,然後派遣大兵過來攻擊防線,這就好像,包圍一座城池的時候只圍三面,不圍四面一樣的道理啊,
而朱元璋也是一句話都沒說,光是公布了這些數據,就已經讓那些文臣們羞愧的抬不起頭。
那些武將們恍然大悟,紛紛感慨遼王殿下用兵如神。
朱元璋臉上的笑容也是越來越明顯了起來,不用說的,在朝堂之上,也是將那些天天想著找遼王殿下麻煩的文臣們一頓痛批,隨後就誇讚自己這個老三真是天生的神將。
不說了,肯定要重重有賞的。
而遼王朱啟這邊則是一臉懵逼的表情,當他拿到朱元璋的賞賜的聖旨的時候,已經是兩個月之後的事情了。
而這個時候,北元已經撞得頭破血流,進攻的幅度也都小了很多。
說實話,朱啟萬萬沒想到,自己打得如此吃力,竟然還能夠獲得朱元璋的賞賜。
還誇讚自己用兵如神什麼的,朱啟人都傻了,我啥也沒幹啊,就在這邊差點沒給納哈出突破防線呢。
不過這一次也看出來了,馬雲的能力畢竟還是有限、
雖然是防守大師能夠守得固若金湯,但是如果讓馬雲出戰的話,就稍微差那麼點意思了。
看來要主動出擊,還是得看張玉的呀,可惜沒有遇到另外一個神將朱能。
如果朱能能夠找到拿到自己麾下的話,那麼主動出去的底氣,可就是相當的充足了。
而真是想什麼來什麼,朱啟這邊正想著朱能的事情呢。
隨著一封信件送了過來,信件是朱棣寫的,內容也沒有其他的,就說在自己燕王府的親衛軍中,找到了一個叫朱能的人。
生辰,籍貫都和朱啟,先前讓朱棣找的差不多。
這朱能在歷史上就是起身於平民百姓,從一開始就是在燕王府中做下人,開始慢慢做起來的,果然,就和歷史上的一樣,朱能這個名將就在燕王府裡面。
這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了,張玉才剛剛投奔自己沒有多久,這又找到了朱能那種心情,就不用多提了,朱啟就好像抽卡一下子抽到了兩張ssr的金卡一樣。
而朱棣也沒有忘記三哥的叮囑,找到朱能之後,立馬就安排人將朱能,送去三哥那邊了。
可憐的朱能啥都不知道,就被朱棣直接往遼東這邊送過來。
而朱能這傢伙並不像張玉那樣有謀略,朱能主要的功能就是勇悍無匹。
如果形容的話,就如同三國演義裡面的張飛一樣。
在歷史上的靖難之役之中,朱能就是多次依靠個人的武勇衝鋒陷陣,以少打多打出了一個個的傳奇戰績。
自己的軍中已經有張玉這樣的智將,現在缺的正是一個能夠衝鋒陷陣的猛將。
徐增壽雖然也很能打,但和猛將比起來還是有點差距的。
更何況,徐增壽是自己的老哥們,是徐達的兒子,朱啟也不可能輕易的讓他去當先鋒大將,衝鋒陷陣的。
李琪更不用說了,而李景隆的話,朱啟那是根本不敢讓他上戰場呀。
讓他在後面分析一下數據,帶帶兵就已經是極限了。
這下子有了朱能的加入,朱啟可就放心多了,等到高麗那邊局勢穩定下來之後,把張玉也調回來,把馬雲送去鐵嶺城那邊防守。
這樣原先投靠在朱棣麾下的張玉,朱能都在自己的麾下了。
這兩個人湊在一起,戰場上真的如同一個徐達一般的強悍了。
不說了,到時候自己也能夠像傅友德,徐達那些名將一樣,帶領明軍主動出擊。
而不像現在龜縮在遼河防禦被動挨打,真是想想就感覺到臉紅羞愧呀,希望應天府那邊不要把自己噴得太厲害才好!
已經被天下人幻想成為神將的朱啟,如此想到。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