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一年,一月初。記住本站域名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天地一片蒼茫。
而在這片白裝素裹之間,一個穿著蟒袍的年輕男人,正帶著一個晃晃悠悠的小身影,站在雪地里, 看著面前的小雪人。
「小朱鼻屎啊,爸爸堆的雪人好不好看啊?」
朱啟看著面前晃晃悠悠的兒子朱濟熺,如此問道。
小朱濟熺自然不懂雪人好看不好看這種問題啊,畢竟他才只有快十一個月大而已。
這才剛剛學會站立,朱啟便帶著他出來散步來了。
當然了,朱啟也不會像網絡上的那些狼爸一樣,不給自己的兒子穿衣服,自己的兒子可是穿的相當暖和呢。
而朱啟從兩廣回到了應天府之後, 勉強趕上參加了大朝會,而後就在皇宮裡帶著老婆孩子熱炕頭,天天玩的不亦樂乎。
人說三個女人一台戲,朱啟自從帶了白唐玉兒和藍仙兒兩人回來之後。
她們兩人和徐妙雲,這三個女人還真的就組成了一台戲了。
不過這台戲可不是什麼宮斗戲,而是姐妹情深的戲碼。
朱啟本來就弄了許多好玩的東西,像是什么小說,漫畫,桌遊之類的東西。
而女人天生就對這些東西很感興趣,尤其是桌遊。
對於三個女生來說,吸引力都是相當大的。
這三個女人每日每夜的就天天在一起玩桌遊,吃喝玩樂,到處遊玩,反倒是把朱啟這個大男人給晾在一邊了,每日裡還在帶著娃呢。
這不今天就是帶著小朱濟熺出來溜達的日子了。
我說你們能不能沒事玩玩我啊?
至於說小豬鼻屎這個外號,自然是朱啟剛剛幫他取的。
生孩子如果不是為了玩的話,那還有什麼意思呢?
不過玩了一陣堆雪人之後,小朱濟熺又啊啊啊的要抱抱了。
他對於朱啟這個很長時間沒見過面的父親, 顯然還是很有親切感的。
雖然一開始有點陌生, 但相處了一兩天下來之後,已經可以把他抱在懷裡蹭蹭臉什麼的都不會拒絕。
或許這就是血緣關係吧!
朱啟對於自己的兒子自然是非常喜歡的,前輩子女朋友都沒談過,這輩子直接就娶老婆,還一起娶三個。
孩子都已經11個月大了,再過個一兩年打醬油都可以了。
這人生啊,果然是不能比的。
不過,朱啟雖然很想過清閒的日子,但那些官員們顯然不想讓他清閒下來,首先就是關稅的審核和計算。
這事情是自己負責的,也不能直接當甩手掌柜,每天去官署衙門辦理一下也是必須的。
除此之外,就是研究院那邊也需要各種各樣的材料。
就像先前說的那樣,朱啟在幹的事情,朱元璋其實都是知道的。
而研究院這邊,朱啟早就已經把研究成果,共享給朱元璋和太子朱標了。
畢竟也沒什麼好隱瞞的,隱瞞這些幹什麼呢?難道自己要造反不成啊?
而對於朱啟搞得這些發明創造, 已經引起了朱元璋的足夠重視。
先不說抗生素和水泥的重要性, 就是研究院裡面, 在進行的火藥火器的研究,也已經是足夠讓人引起重視了。
就比如說地雷這種東西,其實原理非常的簡單,但能夠想到的人卻不是很多,而朱啟就是將這個原理告訴了那些工匠,然後讓工匠們將地雷實現。
朱啟在外面到處奔波的時候,這些工匠們已經進行了多次實驗,而這些實驗的成果,朱元璋自然也都是知道的,地雷的可怕之處,不用多說。
提前埋伏之後,只要能夠把敵人引入圈套之中,甚至不需要出兵圍攻,光是使用地雷,都足夠將敵人給炸崩潰了。
殺傷力是一方面,而炸藥造成的傷害場面可是非常血腥暴力的。
這些血腥暴力的場面,能夠在瞬間擊潰敵人的戰鬥意志。
而在戰爭之中,這種意志崩塌,可是會引起連鎖反應的。
要不然怎麼說在古代打仗打的就是士氣呢?
而除了地雷之外,連發火銃也是朱元璋最看重的實驗成果。
如果這連發火銃能夠實驗成功的話,那對於軍力的提升可不用多說了。
現在的火銃是打一發子彈就要進行填充,而且還都是用各種各樣的工具,非常的麻煩,還要擔心下雨之後火藥受潮無法發射。
而朱啟的連發火銃則是沒有這些大部分的煩惱。
而且在威力上也不是一般的火銃能夠相提並論的。
除此之外,膛線火炮也是攻城的大殺器。
當然,這種火炮對於工藝材料是非常講究的,現在的流水線出產的劣質金屬,肯定沒有辦法滿足,必須要人工捶打的百鍊鋼材,可以承受得住火藥的威力。
這種火炮不僅威力巨大,而且射程比現有火炮直接提升了一倍還多。
這是什麼概念啊?
如果軍隊中帶了十門這樣的火炮,敵人還沒看到你的時候,就直接轟轟轟的一輪齊射,直接把敵人都給炸蒙了。
士兵或許並不怕死亡,但害怕的就是這種不明不白的死亡啊。
連敵人都沒有看到,就突然死去,誰願意打這樣的仗呢?
不過這些東西,那些工匠們也都是一知半解的,拿的都是遼王朱啟給的圖紙。
朱元璋對於這些東西非常的感興趣,想要他們儘快列裝到部隊裡面,也就只能催促著朱啟去幹活了。
但朱啟懂個屁啊?
他也就根據自己電腦裡面的圖紙,直接給工匠們罷了、
他對這些東西可是一竅不通啊,但這些事情跟朱元璋說也說不通的,只能硬著頭皮每天去一次工匠那邊發發呆,看看工匠們幹活。
至於朱元璋那邊,當然是用研究需要時間,沒有辦法,請不要催促之類的話來搪塞一下吧。
我哪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把這些東西研究出來呀。
朱啟就這樣,每天摸魚,這看著那些工匠們在那邊乒桌球乓敲敲打打的。
谷齟
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看著他們的原因,很快還真的就出了成果。
就是膛線大炮。
先前就說了這玩意兒,如果真的能造出來的話,射程是非常恐怖的,而那些工匠歷時大半個月的時間。
可算是用自己手裡面的錘頭一錘捶的,給它造了出來。
這其中的艱辛自然是不用多對外說了,想要掌握這種百鍊鋼的火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他們也是在嘗試了無數次的失敗之後,才終於搞出了這一門膛線大炮。
既然武器弄出來了,那自然是要先實驗的,很快,這門大炮就被拖到了應天府外面的山坡上面進行實驗了。
事實證明,擁有了膛線的火炮,果然威力不同,凡響射程也是理論上射程差不多。
看到這火炮的射程和威力之後,不僅朱元璋,整個人都目瞪口呆。
那些隨行的文臣武將們也是一臉懵逼的表情,何曾見到如此恐怖的火炮?
如果說之前明軍能有這樣的火炮,打天下恐怕只會更快吧?
更別提攻城戰了,直接把這火炮一拉,多拉幾門,對著城牆一頓突突。
那甭管你是什麼名將在這守城都得遭殃。
朱元璋那是龍顏大悅啊,不僅賞賜了朱啟大量的金銀珠寶。
而且連帶著手下的工匠們也都有賞賜,除此之外還親自給這門火炮命名——明尊跑!
這名字屬實威武霸氣了,而朱啟對於這門火炮也是很喜歡和欣慰的。
唯一的問題就是沒有辦法進行量產。
即便有朱啟的土法煉鋼的方法,土法煉出來的鋼鐵也沒有辦法承受這種威力的火炮。
不過,那些土法煉出來的鋼鐵造火銃倒是綽綽有餘了。
像朱啟手上的那種小手槍一樣的火銃,現在都可以進行小規模的量產。
倒也不是不想大規模的量產,主要是因為土法煉鋼產出的鋼鐵也實在是有限,煤炭的產出太低也是一方面,而礦物的原材料雜質過多,也是另外一方面。
現在篩礦也都是人工手動的,很多時候都是看篩礦人的眼光如何?
更不要提煉鋼的時候,也沒有專業的機器來控制溫度,全都是靠煉鋼師傅的感覺,還有經驗來判斷,這樣出產的鋼鐵質量自然不可能保證,每一爐子都是一樣的。
其中產生的浪費和廢鋼率自然要高上許多。
不過,即便如此,產生的鋼鐵也比以前的產量要高上許多了。
對於朱元璋來說是再好不過的消息,朱啟雖然看到有些許的瑕疵,但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現在大明的科技樹已經點的遠遠超過了周圍的那些國家們。
而想要更進一步的話,就不是光靠著工匠們能夠進行的事情了,必須要科學系統的進行教學和教育的改革。
國子監雖然走出了第一步,但想要一下子改變國子監對於四書五經的崇拜和不可動搖的地位,也是不太現實的事情。
即便有朱啟的心學和數學在國子監中風靡。
但是也依然沒有脫離出儒子們接觸的範疇。
而朱啟想要的改革,可不是僅僅到此為止的。
而是從頭到尾的自然科學的改革,甚至比西方的那些大學們還要系統和科學的。
比如從小學開始就接受自然科學的教育。
但這種事情想要在應天府實行,是絕對沒有可能的。
一個封建王朝的根基就是這些讀書人,如果你現在告訴這些讀書人,你們以前讀的四書五經,現在都不管用了,要學習新的東西,那絕對會天下大亂的。
所以想要實現這樣的事情,也只能等自己回到了遼東之後才能夠著手進行了。
正因如此,朱旭也沒有將這些事情跟朱元璋說過,就算說了也沒什麼用,可能還會被批評一頓。
別看朱元璋雖然殺那些貪官污吏們一點也不心慈手軟,但朱元璋本事上還是一個封建帝王。
身為封建帝王,自然需要維護自己王朝的統治,而維護統治,就需要儒學的幫助。
還有什麼能夠比儒學更能夠維穩的呢?
現在的朱啟也算是認命了,也沒有了以前那種不想去遼東的想法了。
他已經看透了自己這一身上都是功勞,要是自己不去遼東,恐怕也沒人去了,朱元璋絕對不會讓自己在應天府當一個逍遙王爺的。
既然躲是躲不過了,那就老老實實的面對吧,朱啟甚至都已經開始規劃到了遼東之後,該如何建設自己的王府了。
至於說駐地,那肯定是遼陽啊。
整個遼東半島也就遼陽市最符合朱啟心目中的駐地了,畢竟遼陽的規模最大,而且位置也是極好的,前後都有城池護衛,旁邊就是出海口,可以說非常適合發展的一個地方了。
唯一的問題就是那邊太冷了。
而想要徹底解決寒冷的問題,光是靠現在的禦寒物,恐怕還不太夠,朱啟十分想念自己的棉花被子了。
而棉花這種東西是在明朝中後期才大面積開始種植的。
不過現在已經有棉花,並且在明朝內部開始種植,只是還沒有被大規模推廣罷了。
朱啟自然不建議拿這些棉花在自己的遼東進行推廣種植的,而且遼東的土地其實是非常適合種植棉花的,你拿那些小稻小麥什麼的,反而不一定容易成活。
但遼東還有一些作物是非常合適的,首先就是土豆和玉米,這兩個真的是萬金油。
幾乎只要是能夠種東西的地方,土豆和玉米都能長得出來,而且還能提供豐厚的營養和飽腹感。
可以說是養育大量人口的必備神器了,可惜這東西還在美洲呢。
雖然已經讓王傳奇帶領船隊去美洲探險了,但王傳奇的第三次探險還沒有傳來任何的消息。
也不知道他有沒有抵達,不過都已經摸到北極圈的海峽了,相信去美洲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就算是等到冬天,嚴寒的天氣從並蓋上面走過去,應該也能到了吧?
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希望他們能夠一路平安順風,然後將自己所需要的那些種子和情報都帶回來吧,朱啟心裏面這樣想著。
至於說什麼時候去遼東,那就得看時間上朱元璋是怎麼安排的了?
但從現在來看的話,去遼東的日子顯然並不算是很著急,對於朱啟來說,眼下就是享受生活的時候了。
看著面前還在搖搖晃晃,學著走路的兒子。
朱啟心裏面一暖,這才是生活啊。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