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遼王殿下新發明的!

  饒是機智如朱啟,也是花費了0.03秒的時間,才想到了一個差不多的說辭。

  他沉吟了一下,說道:

  「爹,其實有件事情一直困擾孩兒。

  爹還記得孩兒前年生的那場大病嗎?」

  朱元璋哪裡能不記得呢,洪武六年的時候,朱啟生了一場大病。

  一直到到了洪武七年正月,太醫都說遼王殿下多半是要不行了。

  人非鐵石,孰能無情,更何況朱元璋這個重親情的皇帝呢。

  卻沒想到朱啟突然之間奇蹟般的好轉,人也跟開了竅一樣,跟以往大不相同。

  朱啟繼續說道:

  「就是那一次生病,孩兒整日裡都病的迷迷糊糊的,印象里孩兒似乎看了許多的書。

  不過等孩兒病好了以後,那些書卻突然都消失不見,孩兒也不清楚怎麼一回事,但確實好像學了很多的東西一樣。

  至於具體原因,孩兒也說不清楚,也不敢去多想。」

  朱啟演技不錯,說得有鼻子有眼的。

  朱元璋自然不是唯物主義者,但是對於這些神神鬼鬼的,也並不是很相信。

  只是聽到朱啟方才所說,在聯想到事後種種,確實覺得大為奇怪。

  朱啟以前確實不會畫畫,也未曾聽聞有詩才,更別說畫地圖,精數術……

  莫非,這世界上真的有神仙,這仙人摸了老三頭頂一下,給他開了竅了?

  朱元璋皺眉沉思了一番,越想越覺得有這個可能性,當然,也不排除老三本來就是天才,一場大病給激發了潛能。

  朱元璋想到此處,又看到朱啟一臉愁眉不展,苦惱不已的模樣,便說道:

  「好了,既然你也不清楚是怎麼一回事,便不要多想了。

  我這麼多年就明白了一個道理,凡事都有個頭緒,現在理不清的,將來總能理得清。

  所以遇事不要急,永遠都有出路。」

  朱元璋很快又開啟了老父親教育模式,開始對朱啟說起了自己的人生經驗。

  但聊的也不是很多,便讓朱啟留意一下,若是王傳奇回來,還有北極熊皮毛的話,多留一些。

  免得那些貴婦人們天天吵來吵去的,不得安生。

  朱啟從朱元璋這邊出來,這才大大的喘了一口氣。

  幸虧自己機智,沒有露餡,不然要是被看出什麼馬腳來,可就糟糕了。

  而現在這樣的說辭,自然算不得最優解,但自己是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兒子,也只能借著那一次大病,說的籠統一點了。

  就連皇帝也要不到北極熊皮大氅,那些貴婦人們可算是安生了點。

  至於說到底有沒有北極熊皮毛了,起碼這一次是不確定的,畢竟王傳奇已經第二次出發了,這寫信也送不到他的手裡。

  而後到了四月中下旬,朱啟也沒有忘記,讓威尼斯人馬三教導那些工匠們學習初一數學的事情。

  朱啟算著時間,一早就來到了研究中心。

  而在那邊的馬三和一眾工匠們,早就已經嚴陣以待了。

  看著馬三滿臉黑眼圈的疲憊模樣,看來這一個月過的很艱辛啊。

  不過想想也是,試想一下你的初中數學老師,每天八節課都是他上,全周無休,一直持續一個月。

  別說學生撐不住,就連老師恐怕也得崩潰了吧。

  而且這還是在不考慮學生水平的前提下。

  那些工匠們看上去也差不多,一個個的都好像有點睡眠不足的樣子。

  這當然是因為朱啟也給他們設了目標,這一個月學習下來,若是能考核通過的人,就可以進行升職加薪。

  而朱啟也趁著這個機會,給這些工匠們進行分級。

  比如剛進來的,那就是初級工匠。

  達到一定水平,通過考核的,就是中級工匠,而後是高級和特級。

  目前來說就這四種等級。

  每種等級的工匠,待遇和薪資也是不一樣的。

  如果能夠達到高級工匠以上,那每個月能拿到的錢,那絕對比一般的三品大員還要多的。

  當然了,目前來說,大家都還只是初級工匠而已。

  不過他們的技術水平已經是沒有話說了,剩下的就是通過這一次的數學測驗。

  朱啟打算以後畫的圖紙,都用阿拉伯數字和符號來標註,既方便又好認,而且也方便寫計算式。

  至於說考試卷,當然就是朱啟自己準備的,用油墨印刷機印刷出來的,看上去很漂亮。

  但和那些書生們一考試考幾天幾夜不一樣,數學這東西,那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

  所以設定時間半個時辰,寫完可以提前交卷,朱啟也會現場閱卷,決定是否合格。

  眾人都被安排到了一個專門的屋子裡,一個個的全都分隔開來坐,那邊朱啟的侍衛們就開始一個個的給這些工匠們發試卷了。

  考試的形式,自然是朱啟按照後世上學考試的經驗來的。

  工匠們坐在椅子上考試,手裡還拿著分發下來的炭筆。

  這麼長時間過去了,他們已經對炭筆的使用很熟悉了。

  畢竟一個個的以前也都是大老粗,拿毛筆的機會並不是很多,上來就直接用炭筆,還覺得非常方便呢。

  畢竟拿到手隨手就能用了啊。

  馬三站在邊上,一臉凝重的表情掃是周圍,看上去就好像班主任老師一樣,而在現場監考的遼王朱啟,可不就是學校校長一樣的身份了嗎。

  至於說作弊的問題,侍衛們都站在邊上,遼王殿下也坐在上首的位置看著呢,誰敢作弊啊!

  況且,這初一數學,雖然一開始學習的時候,非常的晦澀難懂。

  主要原因還是這阿拉伯數字和符號,對於這些工匠們來說,那壓根就是一種新的語言。

  但在熟悉了以後,也就沒那麼難了,主要講究的就是一個邏輯,數學說白了就是邏輯,數字的遊戲。

  只要弄明白了,學起來就很快了。

  初一數學,還不至於說學不會的,但凡是智商正常的人類,都能學得會。

  假如真有人學不會,那多半是不想去學而已。

  好在馬三精通漢語,不然想要教導這些工匠,還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呢。

  很快半個時辰就過去了,大部分的工匠們,都已經寫的差不多。

  但也沒有人交卷,他們現在的心情就跟高考時候沒啥兩樣,寧願坐到最後一秒,也不願意提前交卷,生怕出了什麼變故,自己沒辦法及時的改正。

  朱啟將卷子收上來以後,現場就開始批閱打分起來。

  自己出的都是基本的考題,並沒有任何的難題。

  朱啟只是希望工匠們掌握數學的方法和熟悉現代數字和符號而已,又不是讓他們專攻數學方向,沒必要出難題。

  所以改起來也是很快的,答案都是現成寫好的,一個個對著就完事了。

  理科就這點好,一個蘿蔔一個坑,正常情況下沒有第二解,當然,更高層次的理科題目那就是另說了。

  改完了以後,朱啟舒了一口氣,邊上的馬三那是屏住呼吸,等待結果,其他的工匠們也都是差不多的。

  朱啟很快將卷子放到邊上,隨後宣布道:

  「恭喜你們,全部合格了。」

  工匠們一個個的露出歡喜的表情。

  他們可是每天都有認認真真的學數學啊,畢竟這跟他們的工資直接掛鉤。

  人之所以不夠努力,那就是欲望不足。

  這些工匠們年紀都不算小,一個個的上有老下有小,他們可以算得上最有欲求的一批人。

  怎麼可能不去努力呢?

  那些不努力的工匠,也進不來朱啟的科研所啊。

  大家都能通過考核,成為中級工匠,自然是可喜可賀的事情。

  除此之外,朱啟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這些工匠們去做。

  那就是將科研所招人的消息,傳播出去。

  但這一次招人,可就沒那麼簡單了。

  除了工藝水平要過關以外,學習能力,適應能力也要強!

  那如何考核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呢?

  很簡單,除了初一數學書之外,朱啟還憑藉著記憶整合了小學六年級所有的數學生教程內容。

  再搭配上明朝時候,漢子數學的註解,可以說整的是想當的通俗易懂了。

  這些書籍朱啟都會讓這些工匠們免費送給他們認識的同行,他們的同行如果想要要,也可以免費到這邊領。

  只要能夠通過考核,工匠水平過關的,都可以來自己這邊當初級工匠。

  總之,就是要最大限度的,以這批工匠們為星火,將這本簡單現代數學,先在工匠群體裡面普及開來。

  可能有人要說了,哎呀大部分的工匠不認識字牙,怎麼辦啊?

  不認識字也沒關係,只要手藝過關,人品過關,可以直接來研究所,從認字開始學起。

  學費全免,但前提條件是要手藝和人品都過關的,德藝雙馨還是很重要的。

  因為朱啟要招的,要培養的,就是大明未來的科學家啊!

  那些文人士子能當科學家?那些詩人才子能當科學家?

  他們頂多當一當流量明星。

  但明星娛樂能興國嗎?不可能的。

  必須要科教興國!而中國科技興國也不是口號喊一喊的,很多重要部門的領頭層,那都是理科類高材生。

  科研能力做得好的人,也都有更多可以從政的機會。

  這才叫科教興國。

  至於說,為什麼不去國子監,直接科普這些數學,物理,化學之類的東西。

  主要還是因為難度太大,阻力太大。

  想想那些士人學子們,一個個寒窗苦讀了多少年,突然之間你說要學新東西,考新東西,誰願意接受呢?

  更不要說這可是動搖儒學的大變革,朱啟可沒有那個能耐,和整個儒生階層為敵。

  更何況,那些自視甚高的儒生們,也不一定樂意接受朱啟的這些新觀念。

  反倒是苦哈哈慣了的這些匠人們,在學習方面本就是一張白紙差不多。

  他們是最容易改造的一批人,而且常年的工作,也註定了他們是最容易出成果的一批人。

  看看西方歷史上,在十四到十七世紀之間的那些發明創造,和理論知識。

  大部分,可都是專注手工的工匠們發明創造的!

  再比如著名的珍妮機,就是織布工哈格里夫斯發明的。

  所以千萬不要小瞧了工匠,他們才是技術革新的第一線!

  將此事安排下去之後,朱啟就有另外一個任務,就是完成朱元璋給的任務。

  幫國子監,復興數術!

  但考慮到馬三外國人的身份,進入國子監當老師,在目前情況下是絕無可能的。

  他會四書五經嗎?他通讀聖人之書嗎?通曉聖人之理嗎?

  那是不可能的,要讓那些老學究們接受馬三,那還是趁早打消這個念頭吧。

  那群儒生們可不是一般的固執,朱啟反正是不打算和儒生囉嗦太多的。

  唐朝以前的儒生,或許還很有血性,很有科學精神觀。

  但宋朝以後,就開始拉胯,尤其是南宋覆滅,大部分有骨氣,有理想的儒生都死的七七八八了。

  如今像鄭士元,像劉伯溫這樣有理想有抱負有能耐的儒生,那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朱啟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那就是把這鄭士元給教會了,再吧自己編寫的小學六年級基礎數學,和初一進階數學的書,都交給鄭士元。

  讓他去國子監教書去,鄭士元本身就是科舉出身,又是有名望的才子儒官,他去當老師,威望方面是沒問題。

  至於說,能將那些讀書人教導到什麼程度,走到哪一步,那就隨緣看看吧。

  反正自己已經打算從工匠團體來下功夫了,儒生那邊不管也罷。

  可能有人要說了,哎呀,儒生可是掌握了國家輿論的群體啊,你不把儒生給搞定了,輿論這塊你不要了嗎?

  好傢夥,朱啟從頭到尾也沒打算去控制輿論啊。

  雖說太子朱標穩得很,但朱啟也不會主動去做這些讓人懷疑的事情啊。

  你一個皇子,拼命去跟儒生打好關係是什麼意思啊,想要掌握輿論,真以為朱元璋不懂輿論啊?

  恰好想法,宣傳戰這種東西,那都是朱元璋玩剩下來的東西。

  反正就是一句話,遠離朝堂,低調做王,這就是朱啟的宗旨。

  朱啟不想,但他卻不知道,他通數術,曉兵法,會詩文,有急智,諸多優點之下,他早已經是大明儒生們現在心目中的偶像。

  像遼王殿下如此才華橫溢的人,才是我們儒生奮鬥的目標啊。

  可以這樣說,儒生們已經對遼王殿下,有點盲目自信了。

  所以當名望很高的鄭士元,奉命帶著數學書來到了國子監,在太子朱標的允許下,開設了名為「數學」的科目的時候。

  第一天上課,那就已經坐的人滿為患。

  大家都想看看,這數學到底是個什麼科目,據說是遼王殿下無比重視的。

  鄭士元也是見過大場面的人了,看著下面黑壓壓一片的儒生們,並沒有絲毫的慌張。

  很快有人拿上來了一塊黑色的木板,高高的掛起。

  鄭士元拿起了一小節燒好的白色石膏,隨後在黑色木板上下了幾個大字:第一課,認識阿拉伯數字。

  寫完了以後,鄭士元轉過身,說道:

  「諸位,這是遼王殿下新發明的,叫做阿拉伯數字。」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望您動動小手分享到臉書Facebook,作者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