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沒有不滅的皇朝

  第553章 沒有不滅的皇朝

  革新科舉的事就像是捅了馬蜂窩,饒是皇帝躲進了龍首宮,都沒有辦法徹底擺脫群臣的圍堵。

  特別是幾位頭髮花白走路都顫巍巍的老孺,那是拼了一條命不要,都要在龍首宮大門前靜坐。

  劉弘有心想將這群人擋在宮門外,可剛起了這個心思,大夏門外就出現了一個令他頭皮發麻的情景。

  「你是不知道,這群大儒是真的什麼事都乾的出來。好說不成,我只是讓龍禁衛拿著庭杖嚇唬了一下,他們就抬著棺材堵在宮門外了。」

  太子爺真是被弄得又氣又想笑,大夏開國百年,臣子抬棺上諫的事不是沒出過。

  可那都是太上皇剛剛登基,權臣把持朝政,正義官員大儒為了對抗權臣,想讓大政回歸皇帝的正義之舉。

  沒想到在他老子這一代,國朝又出現了同樣的「盛景」。

  這一次,抬棺上諫的目標換成了當今皇帝,目的就是為了維護儒道在科舉中的主導地位。

  呃,這麼說也不對。

  這群老孺老臣子的初心沒什麼毛病,就是被人利用了。

  「學閥為了壟斷上升通道,是什麼事都乾的出來的。好在老爺子聖明,要不然真要在宮裡餓死人,那麻煩可就大了。」

  賈琮也是哭笑不得,有時候刀把子真不是萬能的,至少在這件事上,宮中是處於被動地位。

  他與劉弘站在遠處的隱蔽處,遙望龍首宮門前那一圈的老孺大臣,兩人都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應對。

  賈琮撓了撓腦瓜子,問道:「四哥,內閣有沒有勸過?」

  這話不問還好,一問劉弘就更愁了。

  他苦笑回道:「別提了,周師傅第一天就來了,可沒想到咱們的首輔大人直接被罵的掩面而去。你岳父林師傅也來過,差點就被打回去……」

  嘶!

  靜坐抗議的人群中,年紀最小的都有六十多歲,還都是盛名在外的大儒名士。

  內閣首輔?大學士?

  敢毀了聖道?我呸!

  賈琮已經能夠想像到內閣幾位大學士的無奈,估計除非是孔聖人下凡,誰來都不好使。

  「我能理解他們的焦慮,但革新科舉,為國聚材是絕對不能讓步的。若今日國朝妥協了,那下一次呢?在這件事讓妥協就會埋下一顆種子,今後但凡新政觸動了他們的利益,都來一場抬棺諫言,本宮是不是也要繼續讓步?」

  說話間,劉弘積壓了好些天的戾氣迸發出來,看向龍首宮門前的一堆人,忍不住露出了怒目與殺機。

  賈琮自然是看出來了,連忙勸道:「四哥莫要動怒,還沒到那個份上。我來想想辦法吧……」

  說實話,此時的他還沒有想到什麼好主意,但心中卻也有了些不太成熟的想法。

  嘎吱……

  龍首宮的大門打開,不過走出來的不是老孺大臣想像中的皇帝。

  內侍們抬著一桶的粥食以及各種飯菜,為首的正是一直伺候老爺子的戴權。

  賈琮隱隱能聽到大儒們對戴權不滿的抱怨,還有戴權的陪笑勸說。

  好在宮門前沒有發生什麼衝突,許是太上皇在民間的威望,或是老爺子當初對老孺大臣的優渥對待,亦或是他們本就餓得快受不住了,一個個都接過了聖人賜膳。

  劉弘與賈琮幾乎是同時長舒了一口氣,還好,不會鬧出餓死人的麻煩事。

  「你能有什麼好辦法?這事可不是胡鬧一通就能解決的,周師傅說,他們就一個訴求,吏員的招考朝廷想怎麼改就怎麼改,但科舉不同。科舉乃是掄才大典,唯有儒道經典,方可為朝廷挑出品性高潔、才華卓絕之人。」

  儒道經典對道德的要求那是真沒的說,賈琮也從不否認儒道在教人道德品性上的巨大貢獻。

  但若說教授人才能……

  「這可不行,四哥應該也看出來了,孔孟之道歷經千年,很多地方已經無法適應當下。特別是如今之世,諸國大爭……」

  「我當然清楚!」

  隨著劉弘監國的時間越來越長,對於國朝大政的了解也越來越清晰,他對於孔孟之道的尊敬沒有消失,但對於八股取士能不能為國朝招募到賢才,能招到多少賢才已經不是那麼相信了。

  國朝的對外殖民已經拉開了帷幕,總不能派一幫儒生去面對夷人的槍炮刀劍吧。

  他拉著賈琮離開了龍首宮,一邊嘆氣一邊說:「父皇說,其實他們維護儒道在科舉中的地位,還有一點就是對士人地位弱化的擔憂。」

  這一次朝廷打算將算學在科舉中的比例增加,下一次或許就會是工、商、農學等等。

  董仲舒之後,儒道成為中原王朝最重要的顯學,而如今以儒道為首的士人,還從來沒有產生過如此大的危機感。

  聽到這話,賈琮總算向劉弘第一次坦露了自己的心思。

  他突然停下了腳步,左右查看看到附近沒有他人後,賈琮才小聲對劉弘說道:「四哥,他們的擔憂便是我的打算。國朝不能只有儒道,諸子百家共放光芒,大夏才能萬世永昌!」

  西夷如何能突然從從野猴子變成強者,文藝復興帶來的思想大爆發才是根本。

  中原王朝在經歷了上千年的分分合合之後,儒道從一開始的發展助力,逐漸變成了一副枷鎖,鎖住了天朝發展的道路。

  這個時候,大夏需要一場思想的大爆發,譬如先秦時的百家爭鳴。

  「四哥應該也了解過西洋的文藝復興,夷人就是靠著這場聲勢浩大的思想大爆發,將他們的文化、科技推上了一個高潮。說句大不敬的話,西夷的那些皇帝國王,他們接受了這些思想,使得他們更具有侵略性。若咱們再繼續沉浸於過去的輝煌,秉持天朝上國的理念,總有一天,我們會遠遠落後於西夷。而落後,就要挨打!」

  天朝上國,既是榮耀也是枷鎖。

  落後就要挨打的理念,是賈琮最難以釋懷的傷痛。

  劉弘不可能理解賈琮對解放思想這件事的執念與擔憂,因為此時的天朝就算有西夷的挑戰,依舊是這個世界最強大的國家。

  用一極多強來形容最適合不過。

  但誰說多強中的某一個國度,會一直弱於天朝?

  賈琮用了這麼多的手段,才讓天朝的君臣百姓終於願意開眼看世界了,可天朝的君臣依舊一副天老大他老二的心態,對西夷極具侵略性的治國理念始終抱一種不過如此的態度。

  這一點,賈琮很擔心啊!

  「四哥啊,伱還記得當初咱們的火炮打不過夷人的紅衣大炮嗎?」

  劉弘心中一震,隨即卻是失笑道:「那都是過去了,西夷現在不也是求著來買咱們的火炮。」

  賈琮一眼就看出了劉弘的心思,苦澀的說:「工部的能力我不懷疑,但四哥有沒有想過,士農工商,工的地位之低,至今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當工匠們始終無法逾越階層的打壓,誰還會天天有心思琢磨更為先進的火器?畢竟那些東華門外唱名的進士老爺,一直拿鼻孔看他們。」

  再者,工部所造的火器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趕上並超越西洋,賈琮自己提供的圖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

  「若我不在呢?四哥覺得工部能在多長的時間內造出足以壓制西洋的火炮火槍?十年?二十年還是一百年?」

  別說一百年,就算是二十年,黃花菜都能涼透了!

  劉弘被賈琮的一通勸說諫言嚇到了。

  身為二聖共同培養的大夏儲君,他的眼界要遠遠高於他人。

  在回到東宮後,他就將工部的官吏、工匠代表詔入宮中,對工部自開國至今的發展,以及工部具體的情況進行了系統性的全面了解。

  這一問,令他徹底抑鬱了。

  「原來琮哥兒說的都是真的,西夷竟有如此大的潛力,這對國朝的威脅太大了!」

  ……

  「我便是這麼跟四哥說的,估計這會他已經明白了我的心思。」

  賈琮張嘴,黛玉將一顆剝好的葡萄塞進了他的嘴中。

  兩人討論著革新科舉以及賈琮與劉弘的討論,黛玉笑說:「你這樣嚇他,小心他想通後埋怨你。」

  賈琮毫不在意,反而聳聳肩:「沒辦法,陛下與四哥都是賢明之主,可將來呢?四哥之後,誰能保證大夏的帝王會依舊高瞻遠矚?」

  這話倒是不假,在這個一言而決可定國策的時代,賈琮可不會覺得未來的君主能有實力與威望,去打破當下儒道對國人思想的鉗制。

  前世我大清的康麻子不聰明?

  十全老人乾小四不知道西洋的情況?

  人家乾小四跟法蘭西的路易十六還是筆友呢!

  可他們依舊選擇閉關鎖國,維持儒道在科舉上的壟斷地位,還不是在擔心。

  擔心思想大解放後會威脅到「我大清」的統治,擔心會對君權產生威脅。

  「肉爛在鍋里,與被人搶了去那是兩碼事,希望四哥能有這個決心吧。」

  咚咚咚……

  正說著,敲門聲響起。

  賈琮坐起身子,紫鵑捧著一封信走了進來。

  「三爺,東宮送來了太子殿下的手書。」

  她恭敬的將信件送到了賈琮手中,拆開一看信紙上就只有一行字。

  「雖千萬人吾往矣!」

  看到紙上的這句話,賈琮與黛玉相視一笑。

  果然沒有看錯人,大夏的這位儲君,是一位有大智慧、大毅力、高瞻遠矚的天生君王!

  ……

  思想的解放,對於皇權的威脅是必然的。

  但劉弘依舊堅定的選擇了解開對思想的壓制,夜幕降臨就去了龍首宮與二聖徹夜詳談。

  二聖對於賈琮的大膽,以及劉弘的決定而震驚。

  老爺子在短暫的震驚過後卻笑說道:「乖孫能有如此膽識,敢向孔聖人亮刀子,不愧是朕教導出來的……」

  「父皇,那是我兒子……」

  「你兒子不就是我孫子?」

  二聖的態度倒是出了劉弘的預料,不過他也鬆了一口氣。

  這樣也好,皇爺爺與父皇應該不會怪罪於琮哥兒了。

  他為二聖斟茶倒水,請教道:「琮哥兒的這些話,其中有一部分應該是有誇大的。不過孫兒也想了許久,還是覺得他應該有所保留。比如有些話他就沒有明說……」

  劉弘頓了頓,試探性的說道:「皇爺爺、父皇,所謂的思想解放,怕是會對我們劉家的江山產生威脅,琮哥兒怕是沒敢說這些吧?」

  老爺子反問道:「這是肯定的,天人合一,天子代天而牧民。弘兒覺得這句話是真還是假?」

  天上有沒有神仙,劉弘是沒有見過的。

  就算有,那也無法讓打開眼界的百姓將一個昏庸無道的君王敬若神明。

  西洋人已經在鬧什麼君主立憲了,甚至要鍘了壓迫他們的國王,天朝又能一直避免這個問題?

  劉弘搖了搖頭:「孫兒不信,咱家的天下,是太祖與那些賢臣猛將一刀一劍打下來的,是太宗皇帝、皇爺爺還有父皇精心治理之下國強民富,與老天爺何干?」

  啪、啪、啪!

  老爺子欣慰的連拍了乖孫肩膀三下,大笑道:「就是這個道理,這江山社稷,靠的是人!沒有萬世一系的皇朝,今日是咱們老劉家,明日說不定就是老李家老張家坐在龍椅上了。你要做的就是讓老百姓認可你這個皇帝,而不是什麼老天爺!」

  皇帝也在一旁點頭,順帶還補充了一句:「你皇爺爺說的對,這天底下沒有不滅的王朝。立足當下,將你的抱負志向施展出來,名留青史才是最好的選擇。」

  大夏的這兩位至尊,恐怕是最看得開的帝王了。

  他們從來就沒有想過什麼萬世一系的皇朝,而是一個勁的想著在青史中留下千古一帝的賢明。

  如今又想將自己的意志灌輸給下一代的大夏皇帝,也算是老劉家的傳承,也算是他們的執念。

  劉弘點了點頭,應道:「兒子明白了,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千秋功過,任由後人評說!」

  ……

  當、當、當……

  景陽鍾一如往常的響起,宮門打開,前來參加大朝會的朝臣排成兩列依次走進了皇城。

  奉天殿依舊沒有皇帝老爺的身影,主持大朝的還是年輕的太子殿下。

  今日是中秋前的最後一次大朝,明日就可以休沐,愉快的在家過節了,大傢伙都沒有太大的心思去想朝堂的事。

  不過在夏守忠高呼有事起奏無事退朝時,賈琮卻手持玉質的芴板,走出了隊列。

  「臣有本奏!」

  哦?

  眾人驚訝看向了賈琮,卻見賈琮將一本奏摺呈上,正色道:「臣彈劾禮部郎中孟羅義、禮部員外郎李旭東、翰林院庶吉士……等四十四人,逼迫君王、對抗朝廷……賣直邀名,竟然抬著棺材板在宮門前靜坐上諫……」

  月票推薦票

  昨晚太累睡著了,先更一章,今晚繼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