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元春事定

  皇城,壽安殿。【Google搜索】

  殿中溫暖如春,香氣撲鼻。下方廊柱幃幔之畔,嬤嬤、宮女垂手侍立。

  賈蘊一席甲裝,在女官的引領下,昂然進入殿中,快行幾步,近得前來。

  「臣,賈蘊,參見太妃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賈蘊行禮參見。

  過完元宵之後,傷好後的賈蘊如往常一般來往於京營與國公府,不曾想來人稟老太妃召見,故而賈蘊行色匆匆地來到壽安殿中。

  高台上年邁的老太妃打量了一番身形挺拔的賈蘊,輕聲道:「倒是有幾分寧國公的風采,來人啊,搬個繡墩來,讓諍臣近前坐。」

  諍臣是崇明帝賜給賈蘊的表字,只是這個表字甚少有人提起,在國公府,一般就是蘊哥兒、爺、老爺,府外便是伯爺、節度使,便是崇明帝這個親自起名的人也不喊,只是小子混帳之類的稱呼,賈蘊表示無奈。

  賈蘊聞言拱手道:「謝太妃娘娘恩典。」

  轉眼之間,就有女官帶著繡墩,領著賈蘊在一旁落座。

  賈蘊剛一落座,高台上的老太妃慈祥道:「哀家與你賈家倒是淵源頗深,在哀家面前,你也不需拘著。」

  聽見老太妃首先言明與賈家的關係,賈蘊不由地心頭一緊,從老太妃召見,賈蘊就知道事情不簡單,如今老太妃又和顏悅色的,總讓賈蘊心裡滲得慌,畢竟賈蘊可不認為自個是人見人愛的主

  賈蘊恭敬道:「君臣之禮不可廢。」

  不論如何,賈蘊拿君臣之禮說事,總歸出不得錯,這個時代,君臣之禮可比所謂的世交更為隆重,從某一種程度上,賈蘊是否定了太妃所謂的「淵源」。

  老太妃聞言倒也沒有不悅之色,反而讚賞道:「怪道陛下給你起表字為諍臣,你倒是敢直言直語。」

  賈蘊聞言正色道:「太妃娘娘謬讚了。」

  老太妃見賈蘊一本正經地,蹙了蹙眉,旋即對一旁侍立的宮人招呼道:「元春,來見見你這位侄子吧!!」

  聽見老太妃的話,賈蘊知道先前進殿時那個眼眸稍顯激動的宮人是何人了,正是賈蘊的大姑姑賈元春。

  元春聽見老太妃的吩咐,移步近前招呼道:「蘊哥兒。」

  聽著如娟娟泉水般沁人心扉的聲音,賈蘊抬眼瞧了瞧眼前的宮人,只見眼前的宮人一席絹紗金絲繡花宮裙,秀雅絕俗,自有一股輕靈之氣,肌膚嬌嫩、神態悠閒、美目流盼、桃腮帶笑、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說不盡的溫柔可人,此刻許是與「家人」相逢,帶著幾分驚喜之色。

  賈蘊起身回道:「侄兒賈蘊見過大姑姑。」

  既然對方喊她蘊哥兒,賈蘊自然也就順勢喊大姑姑。

  元春聽著賈蘊略顯疏離的語氣,心下頓時一怔

  賈蘊見狀並未多言,誠然元春麗色明艷,溫婉可人,可這與賈蘊卻毫無關聯,而且此情此景,賈蘊內心是警惕著的,故而對於這個「素未蒙面」的大姑姑並未露出親近之意。

  老太妃見狀開口道:「你們這對姑侄倒是生分起來,也難怪,讓你們分離數年,這都是哀家的過錯。」

  聽見老太妃「自責」的話,賈蘊與元春面色皆是一驚。

  +賈蘊忙恭聲道:「太妃娘娘言重了,能服侍太妃娘娘,這是賈家的榮幸。」

  這話賈蘊說的也不錯,畢竟這個時代家族裡有人在皇家服侍,這的確算是榮幸,更何況,就算你心裡不願意,那也不能說出來不是

  聽著賈蘊的話,老太妃沉聲道:「既如此,為何你三番兩次的與陛下提出讓元春出宮一事。」

  賈蘊聞言頓時明了,他就說太妃娘娘怎會這麼好心,原來召他來是來質問他的,看來崇明帝與老太妃提過此事了。

  面對老太妃的質問,賈蘊恭聲道:「稟太妃娘娘,臣想著大姑姑年紀大了,家裡的老太太又掛念的很,故而想著請陛下與太妃娘娘開恩,允大姑姑出宮侍奉老太太,並無無禮之舉。」

  這套說辭,不論老太妃信不信,反正就是賈蘊的一片孝悌之情。

  老太妃眼神沉了下來,直言道:「如今殿裡也沒外人,你也不用拿話誆哀家,老實說了吧,當年是你賈家求到哀家面前來的,現今又自作主張,眼裡可有哀家。」

  元春見老太妃隱有怒氣,忙跪在地上告罪道:「太妃娘娘,蘊哥兒並無此意,還請太妃娘娘明鑑。」

  見元春跪下告罪,賈蘊自然也不會幹杵著,一併跪下請罪道:「臣並無此意,還望太妃娘娘明鑑。」

  在皇權面前講風骨,很抱歉,賈蘊做不到啊!!!!!!

  面對賈家兩小輩的請罪,老太妃無奈地說道:「賈蘊,哀家問你,你可知你大姑姑入宮所謂何事?」

  賈蘊聞言回道:「自然是侍奉天潢貴胄,這是賈家的榮幸。」

  一併跪著的元春心中有些好笑,對於她入宮的目的,她不信作為賈家的族長會不曉得其中內情,她入宮是侍奉君王,以保賈家權勢不衰,哪裡像賈蘊說的這麼大氣凌然

  高台上的老太妃亦是頭疼的很,她都將甄家與賈家的關係點了出來,賈蘊仍舊是謹言慎行,難道還要她直言相問才行?

  沉吟一聲,老太妃說道:「按理來說,甄家與賈家乃是世交,哀家視你為自家人,有些事就不需藏著掖著,哀家不怕說實話,你大姑姑進宮是想著走哀家的路,而你卻三番兩次地向陛下進言,到底是何居心。」

  賈蘊是賈家族長,見賈蘊謹言慎行,故而老太妃直言相告。

  元春偏頭看著賈蘊,心情忐忑,先前崇明帝言明此事,老太妃都顧左而言他,並未給出明確的決定,而賈蘊的回答恐怕就是老太妃下決定的依據了。

  沉吟一聲,賈蘊回道:「大姑姑入宮數年都沒個准信,陛下心中並無此意,在待下去也是苦熬罷了,無甚大用,既如此,何不如讓大姑姑出宮侍奉雙親,以全孝道。」

  頓了頓,賈蘊補充道:「若是僅靠一家女兒便能以保富貴權勢,這等富貴權勢亦不牢固,況且似太妃娘娘這般際遇者能有幾何?恐怕大多皆是孤老一生吧!!!!!」

  聽著賈蘊混帳的話,老太妃老眼陰沉,顯然賈蘊直白的話戳中了老太妃的痛腳。

  朝中大臣送來宮中固寵的女兒老太妃見了不少,大多都是得意一時,更多的是生活悽慘,元春想走老太妃這條路難上加難,早先老太妃身後並無強勢的背景,能冠絕後宮大抵都是福運,對於其中艱難,老太妃感觸比旁人更深。

  元春恭敬地跪在地上,也不敢瞧老太妃的神情,心中也詫異賈蘊如此敢言,不過這話卻說到了元春的心裡,宮裡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元春如履薄冰

  沉吟片刻,老太妃沉聲道:「倒不辱你的表字。」

  賈蘊聞言正色道:「臣只是說實話,心中並無不敬。」

  此言將老太妃也囊括了進去,賈蘊自然先表明立場,至於他為何會這般大膽,無外乎曉得老太妃不會重懲賈蘊,畢竟天子諍臣,怎麼著也得給幾分情面,最多也就是吃些皮肉之苦

  「哼」,老太妃冷哼一聲,旋即開口道:「你賈家藏著什麼心思哀家知道,哀家就問你一句,日後江南那幾家是否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怪道老太妃怎麼一見面便質問賈蘊,原來心裡是打著惠及甄家等幾家主意,要的就是賈蘊的一個承諾,日後該出手時便要出手幫襯一二。

  老太妃說的賈家心思無非就是賈蘊已經位高權重,不宜與宮中牽扯太多,想著日後明哲保身,可此事對於賈家有利,對於江南那幾家卻並無益處,畢竟元春進宮,幾家也都出了力,尤其是老太妃,為元春提供了諸多便利,如今好處沒得到,賈家輕飄飄的一句話就給抹了,這事換誰頭上心裡都不得勁。

  沉吟片刻,賈蘊應聲道:「若是忠心為國,自然就是「一家人」,可若是貪贓枉法,自有朝廷法度在。」

  結黨同盟,這是在朝堂立足的資本,從古至今皆然有之,畢竟身處朝堂,若無盟友,寸步難行,就比如賈蘊如今在京營當差,若不是恪守著武勛一脈同氣連枝的準則,賈蘊以弱冠不到的年齡根本就別想著坐穩京營節度使。

  當然,賈蘊施行的是結黨同盟,可不是結黨營私,這一點賈蘊分的仔細,若都是豬隊友,那結個屁黨,怕是要一起端上飯桌上去供人果腹

  賈蘊說的老太妃懂,可這「一家人」是有前提的,關鍵在於不能貪贓枉法。

  沉吟一聲,老太妃說道:「倒是個諍臣,罷了,兒孫自有兒孫福,若是自作孽,只有上天來收,陛下提議讓元春領曦兒公主府女官一事,哀家允了。」

  元春聞言心中竊喜,能離開皇宮,這是她日思夜想的事。

  而賈蘊亦是心中一松,若元春出宮,賈蘊就能少一隱患,對於應承老太妃的事情,賈蘊曉得甄家是自作孽的那種,早晚會被治罪,面對老太妃,賈蘊只好先拿話敷衍,如此一來,等甄家真的出事的時候,賈蘊也能有個說頭,便是坐視不理,旁人也說不出話頭來,而且據賈蘊所知,甄家出事之時,老太妃已經薨了。

  所以賈蘊在加一個前提的情況下應承了老太妃也無妨,礙不著賈蘊的事。

  老太妃見元春神色愉快起來,倒也沒說什麼,畢竟她也曉得元春的心思,當年的她何嘗不想離宮,只是沒有這般有出息的大侄子罷了,而且她也看出來了,崇明帝心中並無納元春為妃的意思,若是不然,也不會三番兩次提及此事,既如此,乾脆就做個好人,同時也能得到賈蘊一個承諾,何樂而不為呢?

  「好了,你們姑侄下去敘敘話吧,哀家乏了。」老太妃擺了擺手打發道。

  賈蘊恭敬地行了一禮,而元春則是深深一拜,叩首道謝…………

  ()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