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局中局
陳佑民立在石階之下,先向岳凌行了一禮,「下官慚愧,僥倖評得一個上品。」
岳凌不禁挑眉望了這縣令一眼,心底止不住腹誹,「文人倒是酸腐,得了個上品還慚愧,我是不是該給你設個優品才行?」
又見這陳縣令兩鬢生華,顴骨微突,寬大的官服掩蓋了他身型的消瘦,只一雙眼睛還算明亮,顯出幾分堅韌來。
岳凌收回了心思。
這人當面給他的第一感覺,便是個兩手清風的好官,比另一些吃得臉上似要流油的人,高出了好幾層次。
「倒像是個可用之人。」
岳凌再將目光放在書寫他政績的文書上,來回翻閱了遍,微微頷首道:「南皮鎮如今能維持著全府最大的耕地,你功不可沒。你不願與朴、吉二人同流合污,被二人針對剋扣了朝廷的賑災糧,今日我也補給你一些。」
「待你出城之前,去城內大倉領三百石糧食,先維持好現狀,不得荒廢了耕田。」
原本陳佑民只是想能通過考核,再與如今的掌權人見一面,談一談他接下來的計劃,沒想到還沒開始聊就已經有了意外收穫,令他心喜不已。
按捺住心底心緒,陳佑民問道:「侯爺,果真能領三百石嗎?」
卻見岳凌是搖搖頭。
陳佑民心頭一慌,「這侯爺屬什麼的,怎麼兩句話就變卦了?」
岳凌嘆息一聲,道:「三百石怎麼夠,按照你城中的受災情況來推算,至少需要三千石,但如今府庫實在拿不出這麼多糧食。不過,你不必心急,不出一個月,定讓你能領到這些糧食。」
「三千石?一縣三千石?」陳佑民心底一驚,可見岳凌雲淡風輕的表情,全然不似是在說謊。
不管岳凌是不是在誇海口,陳佑民忙拜謝道:「侯爺言重了,能分三百石糧食已經出乎了下官的預料。下官對城中的情況也知曉一二,侯爺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籌集到這些糧食已經實屬不易了。」
「而且滄州城中的災民數倍於我南皮,若是我把這救命的糧食運走了,不知城中該如何……」
岳凌擺手道:「這我自有辦法,允給你的糧食便是少了一斤,你可再來尋我。我眼中容不得沙子,若是此時還有人敢吃拿卡要,我定絕不姑息。」
陳佑民連連頷首,對於侯爺的氣魄已經愈發欽佩了。
「你今日來,應當還想說有關南皮墾荒的事吧?」
他還未曾提及,倒是先被岳凌言中了,陳佑民忙應道:「侯爺高見。如今雖是難關,可田地荒廢,顆粒無收,來年冬日才是難捱。如今最重要的還是趕著時間,能夠多種些糧食,不然錯過了時候,什麼都來不及了。」
岳凌卻搖搖頭,道:「此事還不能急。」
「還不急?」
陳佑民險些爆出粗口來,可轉念一想,方才自己就錯怪了侯爺,恐怕是侯爺還有什麼高見。
「不知侯爺是如何打算的,還望能告知一二,不然下官心中著實難安。下官在南皮任職了七年縣令,早就將南皮當做自己的家鄉了。一但家中父老有了閃失,我於心難忍啊。」
岳凌擺了擺手,讓陳佑民靠近兩步說話。
陳佑民疑惑走近,就聽岳凌低聲道:「如今已經錯過了播種的最佳時節,便是再種糧食,等盛夏一到,曝曬之下幼苗十不存一,若是按照平常的辦法來做事,便就白費了力氣。」
「故此,我能想到的最適合的作物,便就高粱,棉花兩種。棉花需水,你選臨近河道的荒田種植,高粱耐熱耐旱,可往荒地更深處種植。不過,這兩種作物都需要深翻田地,這是極費力的一件事。」
陳佑民欲言又止,察覺出岳凌的話還沒說完,便先緘住了口。
岳凌繼續道:「此事我也有了打算,但需你全心全意配合。」
陳佑民忙點頭,「侯爺您說。」
「你從倉中取走三百石糧食,再取走三萬兩白銀,之後的計劃今日不便詳說,待你出城之前,我定差人與你送信。」
陳佑民眼睛轉了轉,再看了眼周遭有著眾多同僚也不禁暗暗點頭,「行事需謹慎,侯爺說的沒錯。」
再看向岳凌,陳佑民道:「侯爺,我只有最後一問請教。」
岳凌頷首示意。
陳佑民才繼續問道:「高粱還好,可棉花不易活,而且不能食用。這等作物一般是不敢在災年時種植的,收成不好是一回事,收成好了,還得保證能賣出去,換回銀子來再買糧食。」
「這又增加了許多未知,怕是不太能行得通。」
岳凌開解道:「若是前任御史,或者換個京城裡別的官員來,定然是不敢這樣冒險。但如今滄州是我在坐鎮,我自有我的辦法保證銷路。」
見陳佑民還是面有擔憂,岳凌略微提點道:「陛下才收服了遼東,大同又遭亂事,等到入冬能不需棉衣棉被?正是別人都不敢種,我們種了才能賣出價錢來。」「而你,只需要保證收成就好。」
「棉花需要時時看守,土地鬆軟,濕度,都能影響收成。農桑一道我並不貫通,你當尋能人來輔佐你成事。」
陳佑民如夢初醒,連連躬身,「侯爺英明,下官愚鈍了。下官歸去之後,定然不會成了侯爺的累贅,必定親身下地耕田。」
陳佑民伏低的身子,腦門似是都要磕在岳凌的桌案上。
岳凌又抬手輕拍了下陳佑民的肩頭,安撫道:「這一年滄州能否過冬,你南皮發展的好與壞便就決定了一半,我對你寄予厚望。」
陳佑民心底又是一驚,「侯爺這麼多安排,南皮竟才占半數,侯爺是還有別的後手?真是了不得,滄州真是迎來了青天大老爺。」
見陳佑民眉間帶喜,岳凌又笑著與賈芸道:「去從府里取一匹布來贈與陳縣令,好讓他回去裁一身新衣。」
兩人在台上竊竊私語,實在令下方其他各鎮的官員看得發愣。
只因陳佑民一直是各鎮中腰杆最硬的,從不摧眉折腰,迎合上官。猶記在朴、吉二人當政期間,便是在百般刁難之下,也未允滄州豪商將南皮的良田買了去。
而當下,他對岳凌畢恭畢敬的態度實在讓人感覺陌生。
「你們可知陳縣令是什麼品?」
「方才聽上面小吏的話,似是上品。」
眾人又是一片愕然。
「上品都得卑躬屈膝到這個地步,那中品,下品呢?我們怎麼辦?」
有人搖頭嘆息道:「自求多福吧。」
……
岳凌在後堂忙碌了一整日,先將八縣縣令評了個優劣,後續還要追究縣令之下官員的是非。
第一日一忙便是入夜,岳凌仍在案牘之上翻閱著文書。
他沒有足夠的時間往來八縣實地考察,只能通過文書來細細辨認各縣的情況,從而能制定更為貼切的發展計劃。
對照著一本有關鹽業的書,岳凌思緒萬千。
「若是發展鹽業,在海邊晾曬海鹽是最好的辦法。渤海灣地勢平坦,選擇灘涂來做晾曬海鹽的鹽田正是合適。而且即將臨夏,也該到了晾曬海鹽最便利的時候了。」
「如此興修潮溝、潮閘引海水入池,準備滷水才是如今的當務之急。還有開通商路的問題……」
相較於井鹽,海鹽的弊端在於口味不佳,其中雜質偏多,好處在於方便運輸,而且產量高。簡易提純的方法並不難,經常穿越都知道用草木灰來沉澱海水中的雜質,是最便宜有效的方法,而這套方法也一直未能成熟,究其根本還是比例並不好掌控。
具有現代知識背景的岳凌,很容易能尋到問題的癥結之處,將淋鹵煎鹽進化為晾曬海鹽,再到分層結晶,雜質提純,在有限的技術上,將生產效率翻倍,這才是能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
「若是鹽業能夠建立起來,該在海邊興修一座新鎮,到時候再創辦些鹽院學堂,培養專門人才,擴大生產規模,滄州府的興盛當指日可待。」
「賑災災民之後,最不缺的就是人手,只怕是沒有活做。想來從京中借來的糧食,不出個五六日,也該到滄州了。」
想起此事來岳凌也不禁搖頭笑了起來。
京中人口比整個滄州府多上數倍,而且富戶更多,消耗的糧食更是數百倍,數千倍。向來只有從周遭調糧食入京的份,哪有從京中調糧食去地方的。
便是賑災,也是周遭各省支援糧食,京城的糧食也不會輕易動。
「這些鹽商就是做夢也想不到我能借來京城的糧食,還等著我去收購他們的糧食,真是笑話。」
「罷了,等我治理好這一地,人口、稅銀都翻上幾番,也算是還上陛下的恩情了。」
適時,岳凌才放下文書,就見推門走進來一人。
林黛玉披了一身大紅色的鶴氅,內迭了件粉藍底繡五彩花的交襟長襖,下身著月白色繡梅花的百褶裙,腳踩蓮步,快步到他身前來了。
不敲門就敢闖進岳凌的班房,興許也不會有第二個人了。
林黛玉將手中提著的食盒擺在岳凌的桌案上,眉眼彎彎,笑道:「岳大哥,再忙不能望了吃食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