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書坊鬧出來的鬥毆事件, 只稍稍細想便知是針對何人了。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林黛玉一個孤女,若不是同林澗定親了, 已算是林家的人了, 何至於被人這般設局詆毀污衊呢?
這是林家的人都是硬茬子, 短時間內, 他們想不出什麼計策來對付林家的人,林家令兩個兒媳婦又不曾有這般好利用算計的過往,於是,林黛玉就成了林家最好欺負的那一個了。
至於這個他們是誰,承聖帝心裡也很清楚,無非便是被林澗之前所行之計戳到了痛腳的人。
無論這客人是不是他們自己安排的人,這人將說壞話的人給打死了,事情已然造成轟動,該說的話遲早會傳出去, 事情遲早會鬧得滿城風雨。
到時候百姓們會怎麼說呢?
他們會說, 林家小侯爺要娶的女子竟還有這樣不堪的過往, 原來不是個冰清玉潔的女子。他們還會說,原來聖上也有看走眼的時候,什麼才情出眾的女子, 她根本就不配。
議論紛紛嘲笑諷刺,林家聲譽朝廷威望全都沒了。而最最要緊的是, 此例一開,將來朝野上下再無底線,嗣後隨意詆毀謾罵, 到處充滿了污言穢語,風氣也就日漸敗壞了。
林澗的話意味深長。承聖帝想的也十分深遠。
林澗要他來為此事做主,其實是對的。他恪守規矩沒有打擊報復,這種做法是明智的,也是正確的。
麟台集為承聖帝賜名,承聖帝想要抬舉文官,作為文官中的清流人物,又是承聖帝器重的臣子,林如海的文采是深為承聖帝所欣賞的。
林黛玉被人詆毀污衊,連帶著會連累林如海,那麼之前麟台集的問世所帶來的一切都將被毀於一旦,此番事情若坐視不理的話,那麼將來,承聖帝再想要抬舉文官就難了。就連承聖帝看重的文官及其家屬都能隨意詆毀,那麼之後,還有誰肯為朝廷盡心呢?
這豈不是讓天下士子們寒心麼?
這十年裡,太后確實是每年都會同他說起要整修五台山上諸寺佛殿的事情,承聖帝讓工部做過預算,耗費的錢財人力不計其數,若是要全部整修一遍,對於朝廷國庫來說,負擔就太重了。
早些年朝廷要負擔各地戰事,還要支應朝中和地方上的開銷,這各地收上來的賦稅都有些不夠使用,好些地方從那時候起就有虧空了,又怎能大興土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五台山修整佛寺就為了滿足太后一人之願呢?
承聖帝將事情原委同太后說清,太后倒是沒有堅持,只是每年都會提一回,承聖帝想著這是太后心心念念的事情,也不曾說過些什麼,只是仍舊用這個理由婉拒。
後來這幾年,嶺南漸漸平順,各地也都慢慢補上了虧空,朝廷漸能運轉,但要支應五台山整修佛寺的支出仍舊是有些困難的。朝中有些大臣也並不希望如此。
承聖帝自己也並不是很願意,因此還是不曾答應下來。
五台山的諸寺佛殿也不一定非要朝廷出面整修,何況,承聖帝也並不希望給人留下朝廷和他這個天子崇佛的印象。一朝太后和他的皇子都已經去五台山里侍奉佛祖十年了,這雖是還願,但也代表了皇家的意思,這在百姓中已有了極大的影響了,還要他這個天子怎樣呢?
可林澗的話,卻讓承聖帝心頭微驚。
承聖帝從未往深里去想太后的要求究竟是為了什麼。太后年年要求他年年婉拒,他從來覺得太后想要整修寺廟佛殿都是因為當年在佛前祈願使得先帝病癒的緣故,太后對佛祖有一份感激之情,是以才對佛家這般尊崇。
但如今事情經過林澗這話,卻叫承聖帝解讀出大不尋常的意思來。
如若真是有心人大肆宣揚承聖帝婉拒太后整修佛殿的這個要求,換一種方式解讀的話,完全可以變成承聖帝不孝順太后,甚至是忘本不記念當初佛祖救了先帝的局面。
天子不容人詆毀。但天子會因為不順民心而失盡民心。
太后為救先帝性命在佛前祈願,端王為救母妃性命在佛前祈願,最終如願以償並至五台山還願的事情大周人盡皆知,也正因如此,即便朝廷不支持也不反對,但民間對佛家多有篤信者。
要真是有了這樣的傳言,影響必是極壞。
當然了,天子也不是那麼容易能被人詆毀的。尤其是一個正當權的天子,便是想要詆毀,也要看看有沒有這樣的膽子。
更要看有沒有這樣的需要。
承聖帝直視著林澗的眼睛,兩個人隔了數步之遠,承聖帝卻從林澗的眼中看到了撲面而來的凜冽寒意。
林澗話中未盡之語,承聖帝都懂。
「德平,傳旨。」
德平忙躬身聽宣。
承聖帝道:「街市書坊鬥毆一事,朕已知悉。林氏孤女系文忠公遺女,自幼才情出眾,因家中變故,其父將其忍痛送至外祖家中安頓。昔榮國府乃官宦富貴人家,待林氏孤女至親不分你我,這本是親戚有朋之常情,不該取來肆意折辱林氏盛名。」
承聖帝既決心替林黛玉出頭,又將德平傳旨,乾脆在旨意中將他的意思表達的明明白白。
承聖帝說,林黛玉幼時自己不能做主,只能聽從父親的意思去往榮國府中暫住,外祖親人皆是她的長輩,一個弱女子自然是不能自己立規矩的。況親人之間,幼年兄弟姊妹之間親近些又有何妨?
承聖帝還說,世間女子要相夫教子,遵從禮法規矩本就不易,前朝待女子嚴苛,本朝好不容易寬鬆些,女子有些才情,便可隨她們吟詩作賦,賺取薄名,這都是女子應得的。近日風氣敗壞,口舌紛爭頗多,如今連女子都要放在口舌上爭論,可見都中風氣敗落至何種境界。嗣後若再聽見有人議論這種虛無縹緲搬弄是非的口舌之事,必定嚴懲不赦。
聖旨最後,承聖帝特意強調:「令五城兵馬司著刑部一起嚴查都中街巷,但凡有遊手好閒之人,一併解送鄉里好生看管。先前有搬弄是非者,也要嚴查。嗣後,再有人傳播流言造謠生事,一併治罪。風聞言事是言官之事,百姓們不許過多影射朝政之事。」
年初大皇子作亂事後,承聖帝就下過聖旨訓示民間。
如今遭逢此事,這是承聖帝在今年下的第二道聖旨訓示民間了。
承聖帝說完,德平已默記完了,待得等一會兒再去往翰林院謄寫聖旨,之後便可頒布天下了。
林黛玉聽見承聖帝不緊不慢的說著那些話,心頭熱意涌動。與林澗一起跪下謝恩時,她的聲音都有些不可抑制的顫抖。
承聖帝此聖旨一出,可以肯定都中上下將再無人敢用她的過去來論是非了。
承聖帝笑了笑,倒是沒叫起:「你二人先別忙著謝朕,朕還有一道聖旨。」
言罷,承聖帝又道,「皖南侯人品貴重,能力卓然,素得朕心,朕聞得皖南侯與林氏女已定親,想起當日文忠公曾與朕言及家事,深覺為人父母心之不易。朕即給二人賜婚,二人可將婚期提前,於近日擇吉日完婚。皖南侯乃鎮南公之子,其婚事等同皇子例,由內務府會同將軍府一併承辦。」
承聖帝聽余貴妃提過一兩句,說林澗的婚事定下來,婚期便在兩個月之後,是為林黛玉孝期滿了才行。
可如今還有兩個月的時間,誰知道他們還會整出什麼么蛾子來呢?為免夜長夢多,承聖帝乾脆下旨給二人賜婚,令二人於近日擇吉日完婚,如此一來,又聖旨賜婚,誰都不能再說什麼了。況承聖帝聖旨上提及林如海之心,又有林如海臨終前書信為證,便是孝期成婚也是無妨的。
承聖帝既打定了主意抬舉林澗,那自然要將林澗的婚事放在心上,既然一開始就袒護了,那就乾脆袒護到底。如此,有了這兩道聖旨,便無人再敢打林家的主意了。
林澗什麼都算到了,就未曾想到承聖帝會給他們賜婚,還將婚期提前了,稍稍一愣之後即大喜過望,忙又給承聖帝叩頭謝恩。
林黛玉微微垂眸,滿面含羞,也隨著林澗一同給承聖帝謝恩。
兩個人從勤政殿裡出來,正值御膳房給承聖帝送來飯食的時候,承聖帝用了膳還要再見幾個大臣,便不曾賜林澗一同用膳,林澗領著林黛玉出宮回府,德平也跟著一同出來,默記兩份聖旨要出去謄寫宣旨。
德平去翰林院值房,與林澗不同路,遂告罪先行離去了。
這邊林澗出了勤政殿,走在宮道上,林澗含笑望向跟在他身側的林黛玉,伸手輕輕/握住了她的手。
林黛玉臉上紅暈尚未褪去,右手被林澗握住,她心頭輕/顫,覺得自己的耳朵尖似乎都開始發燙了。
她聽見林澗在她耳邊低聲同她說話:「玉兒,聖上說近日便擇吉日成婚,咱們不用兩個月不能相見了。再過幾日,咱們成婚後,你便是我的妻子了。到時,咱們能日日都在一處,我真高興。」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