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中興大周的曙光

  第42章 中興大周的曙光

  沈沅頓了頓,繼續道:

  「百姓才是國之根本,國俸兵需,皆取之於民,民富則國富;

  而兵者,更是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兵強後國強;

  唐漢正因為同時做到了這兩點,方能造就千古盛世。」

  沈沅此話,較之前又遞進了一些,同時也隱含了大周如今民貧兵弱的事實。

  當然,於元禎帝而言,這便是他的心病,各地流民逐年增多,九邊之地屢遭劫掠,朝廷對此卻束手無策,又不能不管。

  皇帝抬眸凝視眼前這個謹慎的少年,沉聲道:「你也別給朕兜圈子了,直說本朝當下存在的具體問題。」

  察覺到元禎帝似有些不耐,而沈沅仍在顧忌和猶豫,許久沒出聲的高岳眸光閃了閃,唇齒微動,插話道:「父皇氣度恢弘,胸懷聖皇之海量,定不會因言怪罪,沈兄無需擔憂。」

  他這話,一方面是說給元禎帝聽,先打個預防針,若沈沅待會真說了什麼尖銳的話,皇帝也不好再責怪。

  另一方面也是說給沈沅聽,他希望沈沅能在元禎帝面前展露才華,得到元禎帝激賞。

  沈沅聞言,微微抬眸看了眼御座上的元禎帝,能從對方的眸光中感受到一股灼熱。

  他沉吟片刻後,不再猶疑,清聲道:「當下的問題可用『虛浮』一詞以蔽之。」

  元禎帝聽了,一下來了興致,向沈沅投去詢問的目光。

  沈沅道:

  「一曰將士兵卒虛浮,訓練操演只重形式,應付督檢,再加上吃空餉的行為比比皆是,致使兵不滿額,如此方致邊患不休。

  二曰地方官吏虛浮,官員升調只關注虛名,卻不重實際政績,水利不興,民案不察,天災人禍致使流民遍野;

  三曰廟堂朝臣虛浮,只重利而不謀國,上不能分君憂,下不能恤民心,唯爭權奪勢而已,此為吏治之患。」

  與之前縱論不同,沈沅這次所言,可謂句句見血,直擊大周時局頹敗的原因,不乏抨擊之意。

  或許這才是元禎帝想聽的,此言讓其心頭劇震,面色微動,卻絲毫沒覺得被刺激到。

  由此可見,這位大周皇帝,當下確實是急切想找出病根,解決問題。

  只是這怎麼是一個少年人,能發出的見解?

  難道是從江仲年與史鼎那得到的信息?

  元禎帝收起疑惑,蒼勁的龍顏上,露出些許凝重,沉吟道:「大周黎民億兆,內外之事,千頭萬緒,你覺得,具體該從何處著手?」

  皇帝穩居龍位十數年,自是胸懷治國之策,如此發問,多有考教之意。

  沈沅沉吟了下,迎著一雙灼熱的目光,說道:「天下之勢,浩浩湯湯,然打鐵還需自身硬,關鍵還是在於大周內部。」

  「看來你已胸有詳策?」

  沈沅緩緩吐出八個字:「重文強武,興農工商。」

  元禎帝聞言,眸光微凝,開始細細咀嚼起這幾個字。

  一旁的高岳有感,說道:「大周向來重視科舉,父皇又日益注重邊軍訓練,這不正是重文強武嗎?」

  沈沅沉吟道:「重文不僅在於科舉,更需重視行政的效率,應明確富民強國的具體指標,如百姓年歲盈餘增長多少,官府稅收增加幾何,諸如此等。

  為官者當以此為目標,能之則上,庸者則下,有競爭有汰換,科舉的考取方向,也當從空大的策論,變成富民強國的具體行政方針,正所謂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高岳聽著,臉上漸露震驚之色,默默念著:「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忽覺心神顫鳴,一時難以自持,困擾在他心中的那股子疑惑,似在此刻一下子解開。

  往屆科舉,亦不乏百年策論、錦繡文章,但這些並未對國家局勢產生什么正向作用,雖不說誤國,但空談居多。

  「甚是妙哉!今日聞得沈兄這席話,勝讀百年書!」高岳豁然道:「重文不僅在於科舉,而在於以富民強國為目標,實幹興邦,沈兄此言真是一針見血。」

  高岳看向沈沅,又問道:「沈兄覺得強武,當如何?」

  沈沅道:「軍士戰力,關鍵在於戰術和士氣。

  戰術之道,非一日可得,將帥之才,也非一眼便知,但可在縣學、府學、太學逐級設軍事講武,學子不僅可以學習武技和戰術,也能從小培養尚武之風。

  而臨戰士氣,關鍵在於統軍之將,所謂將不畏死,士安能不用命?此外,也要有公平合理的撫恤制度,讓將士無後顧之憂。」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沈沅並未明言,如今大周八成的軍隊,都被武勛以及故舊把持,四王八公十二侯,歷經數代安虞,早已不復先輩的血氣,想要強軍,這些人必須得到治理。

  元禎帝聽著,心頭早已劇震,面上卻是不動聲色,沉吟道:「見解倒是不俗。」

  「伱方才所言,重文強武之後,還有興農工商,又是何意?」

  「農與工商,不僅是衣食之所在,亦是富國之根基,培養治世人才也好,強軍布武也罷,都少不了吃穿用度。要想國強,興農工商就勢在必行,至於如何方能興,我尚在思度詳策。」

  沈沅心中其實已有想法,只是其中有些敏感,現在還不便對二人言說。

  農業方面,不外乎進行土地改革,丈量田地,攤丁入畝,甚至國家可以逐漸收購土地歸國有,定期按人口分租。

  工商方面,可以在縣府太學設置工商科目,教授手工作坊和行商坐賈的基本知識,以長期培養工匠和商賈,同時鼓勵商貨交易,甚至可以效仿宋制,在全國廢除宵禁,讓商業體系十二時辰自由運轉,長遠來看,還可拓展海貿。

  這些要一步一步來,切不可操之過急。

  事有輕重緩急,當務之急還是在於邊患。

  元禎帝聞言,點了點頭,或文或武,他都有展望,卻對農工商之事未有深入想法。

  但沈沅到目前為止的言論,足以證明其有經世之才,將來入仕,或許能為大周中興帶來曙光。

  元禎帝面色也不如之前那般嚴肅,語氣柔和了許多,言道:「看來江愛卿所言非虛,今日暢談大勢,可見你確實人才難得。」

  人才難得?沈沅聽聞此語,忽覺有些熟悉之感,心中又是一陣古怪,這句話不是後世,毛祖對鄧宗的評價嗎?他沈沅何德何能,安敢受用此詞!

  元禎帝此刻面色沉靜,完全不再小覷面前的少年,正襟危坐,語氣已帶著期許之意,沉聲勉勵道:「希望你能戒驕戒躁,在接下來的武舉中摘得桂冠,將來為中興大周出力。」

  沈沅拱手應是,今天算是與這位大周天子建立了初步的信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