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
為了償還自己所欠下的債務,不管是無當聖母還是石磯都被嫦娥留了下來,並且帶回了洞府。
沒有人知道那一夜到底發生了什麼,就連葉逍也只是在半夜隔著老遠隱約從嫦娥的洞府里聽到了幾聲悽慘的悲鳴。
具體情況此處略過兩萬字。
總而言之,等到了第二天,石磯倒還好,但是在無當聖母腳步虛浮、臉色蒼白的從嫦娥的洞府里走出來之後,金鰲島從此少了一個究極腹黑怪,多了一條跟龜靈聖母一樣的鹹魚。
只能說,惡人還需惡人磨。
以往無當聖母披著一張看上去純情無害的表皮,暗地裡卻不知道做了多少缺德事,整個金鰲島上除了多寶道人和金靈聖母外,其餘人無不是聞之而色變,就算是葉逍也是深受其害。
現在她終於栽在嫦娥手裡了。
別看嫦娥平常看上去也人畜無害的,但是這些上古大能出身的,又有哪一個真的是小白花?
人家只是懶得動作罷了,真想弄你那還不是分分鐘的事兒。
反正無當聖母這次算是徹底栽了。
至少以葉逍的眼光看來,自己這位師姐昨晚就算沒被嫦娥玩壞也差不了多少了。
於是,幸災樂禍之餘,葉逍也是突然有些後怕。
因為以往嫦娥在他面前一直都表現的太乖了,他還真沒看出來嫦娥居然還有這種傾向。
看來以後要稍微小心一點了。
但不管怎麼說,日子該過的還得繼續過。
接下來的日子裡,葉逍的生活依舊沒有太大的變化,每天就是調教調教楊戩,有時也順手指導指導楊嬋,無當聖母雖然變的鹹魚了起來,但是該來蹭的飯卻一頓也沒有少。
嫦娥、石磯、無當聖母、龜靈聖母、金靈聖母、以及三霄這些人,還是會湊在一起打牌,唯一的區別就是現在只要到了飯點,不管打成什麼樣子所有人都會立刻停手吃飯,絕對不會再多打一局。
畢竟,因為沒法按時吃到食物而黑化的嫦娥,沒有人會願意再見到一次了。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無當聖母也算是犧牲小我,造福大家了。
如果沒有無當聖母的前車之鑑在,指不定某天就有別人觸碰到了嫦娥的這個逆鱗。
但話又說回來,除了之前的無當聖母,其餘人貌似也沒有這麼強的勝負欲。
這樣說來,終究還是自作自受啊!
想到這裡,某人差點偷偷笑出了聲。
而就在時間一年又一年漸漸流逝的情況下,洪荒大地上,九州之地的商王朝也經歷了一代又一代的更迭,人皇之位如今已是傳到了帝乙手裡。
事實上,即使有佛教作為國教,商王朝的這數百載傳承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早年商王朝就因為繼承人的問題引發了不小的叛亂,以至於國力漸頹,直到武丁時期,商王朝才在武丁的領導下再度中興。
然而,雖然武丁中興,但是在商王朝國力衰弱的那些年,一些其他的人族部落卻是早已經悄無聲息的發展起來了,就比如西邊的周部落。
可以說,雖然武丁中興,但是商王朝卻也沒有理由無端打壓那些強大的人族部落,因此商王朝其實是陷入了和當初的夏王朝差不多的窘境的。
如果商王朝國力強大還好,一旦商王朝出現了頹勢,很有可能就會像當初的夏王朝那樣被人取而代之。
不過,雖然西方的周部落在武丁時期就已經發展的十分強大了,但是周部落的領導者卻十分的低調。
他們深知此時的商王朝還十分強大,因此周部落並沒有在這種時候產生什麼野心,甚至在文丁時期,周部落還和商王朝的皇族聯姻。
只是,在聯姻之後,周部落趁著商王朝放鬆警惕的時候,悄然吞併了周圍許多部落,其中很多都是忠於商王朝的部落。
因此,東窗事發後,周部落和商王朝的關係也因此而破裂。
當時周部落的首領季歷甚至此時的周部落還無法和強大的商王朝抗衡,因此主動求死,以平息商王朝的怒火。
就這樣,周部落再一次蟄伏了下去。
而在季歷死後,姬昌便成為了周部落新的首領。
另外一邊,商王朝的那一代人皇文丁死後,繼位的便是現在的帝乙。
然而,季歷的死雖然緩和了當時商王朝和周部落的關係,但是經歷了這件事之後,就算周部落再怎麼蟄伏、再怎麼低調,商王朝顯然都不會再無視這個潛在的敵人了。
而對於姬昌來說,殺父之仇顯然也不是那麼容易忘記了。
稍微有些遠見的人都能看出來,商王朝和周部落將來必有一戰,如今只是時機未到。
但對於更高層次的人來說,隨著帝乙和姬昌登上了人族的舞台,他們沉寂了許久的目光也是再度投向了人族。
大劫將至。
如果說,上一次的主角是商部落和夏王朝的話,那麼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一次的主角顯然就是周部落和夏王朝了。
不同的是,當初是佛門輔佐商部落滅夏,而這一次,佛教作為商王朝的國教在人族發展了這麼久,顯然已經無法和商王朝脫離了。
所以,這一次佛門只能站在商王朝這一邊,而三教,顯然會站到新興的周部落一方。
和上一次大劫相比,攻守之勢已然逆轉。
............
三十三天外。
紫霄宮。
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靜坐於高台之前,而在他們的身邊,坐著的並不是其他眾聖,而是如今的天庭之主,天帝顓頊。
而隨著三人的到齊,高台之上,鴻鈞的身影也是緩緩浮現。
事到如今,洪荒頂層的站隊已經非常清晰了。
所以,鴻鈞已經不再試圖召三清以及女媧來一同議事,因為他們已然形同陌路。
眾聖之中,只有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為了振興西方選擇站在了天道陣營。
看著台下坐著的三人,鴻鈞眼中無悲無喜,只是淡淡道:「天道有感,大劫將至,今日找你們過來,便是為了商議該如何應對這一次大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