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帝摯與帝堯

  我逍遙子沒有開掛!

  葉逍現在很想這麼說。

  但是在發生了這種事情之後,這話他說起來又不是那麼有底氣。

  可問題是他的確不知道是什麼情況啊!

  難道是他朋友在他不知道的情況下給他開的外掛?

  然而他也沒有這麼牛批的朋友啊。

  所以葉逍現在很迷茫。

  好在他比較想得開——管他是什麼情況呢,反正修為提高了總歸是好事。

  想通了這一點之後,葉逍也就不再糾結,而是開始靜心修煉起來,默默等待著眾人的甦醒。

  ............

  三清單單只是論道便耗費了三千年,而且前後講道的時間,這林林總總又是不少。

  而在這漫長的時間裡,人族的發展也是迎來了一個爆發期。

  顓頊成為了天帝,人族掌控了天庭。

  雖然由於建木被伐,導致了大地上的人族並不能很方便的和天庭進行交流,但是這對於人族來說影響卻也不是很大。

  顓頊之後,嚳繼承了人皇之位。

  失去了桎梏的人族在帝嚳的帶領下,發展可謂十分神速,人族的領地也在不斷擴張,甚至因此和洪荒南部本身存在的一些種族產生了不少衝突。

  不過,由於如今人族的強勢,那些種族在不涉及到根本利益的情況下,大都選擇了退讓,然後遷往更南邊的地方,避開了人族的鋒芒。

  很快,整個洪荒南部,除了極南之地不死火山周圍的無盡山脈,其餘地方幾乎都落入了人族的掌控之中。

  在這之後,人族也是達到了一個鼎盛時期。

  只是,在徹底將整個洪荒南部納入掌控之中以後,人族也是暫時失去了進取的方向。

  放眼洪荒,東方多有各種仙神大能居住,人族現在雖然稍有些膨脹,但還不至於膨脹到這種地步,而西方向來都是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的自留地,而且西方又十分貧瘠,人族也沒有往西方擴張的興趣。

  至於北方,雖然因為女媧的緣故已經逐漸開始恢復了生機,而且沒有被什麼大勢力占據,按理來說應該是一個擴張的好選擇,但是因為不周山廢墟的存在,隔在了整個洪荒的最中心,普通人族很難穿越這種險地,因此人族暫時也無法向北方擴張。

  在這種情況下,人族也只能先把目光放在了自己的發展上。

  按理來說,人族已經徹底掌控了洪荒南部,就連天庭也落入了人族的掌控之中,在這種情況下,人族已經沒有了來自外部的壓力,本應該更好的發展。

  可凡事都有利有弊。

  曾經的人族上下團結一心,斗天斗地,只為度過各種困難。

  現在,來自外部的壓力消失了,人族內鬥的天性也是逐漸開始出現萌芽。

  人族在伐天成功之後,顓頊也是成為了天帝。

  人族修為達到一定程度的修士也都是上天為仙。

  在這種情況下,顓頊也就不適合再繼續擔任人皇的位子了。

  他將人皇之位傳給了帝嚳。

  在顓頊的想法中,在天上他為天帝統領眾仙,在大地上自有人皇同於普通的人族,這樣,普通的人族和修行有成的人族各司其職,並且可以互相照應,人族也能更好的發展。

  也正是因為出於這種考慮,帝嚳和以往的歷任人皇都不一樣,他只是一個普通人。

  不過,雖然只是一個普通人,但是身為被顓頊選中的人,帝嚳的才能卻並不普通,也正是在他的率領之下,人族才飛速的發展了起來。

  但既然帝嚳只是一個普通人,自然就會有生老病死。

  雖然這個時期的人族壽命還沒有那麼短,不至於僅僅只有數十年,但卻也比不上那些長生的種族,一般來說,普通的人族很難活過千年。

  像彭祖那種能活八百年的,已經算是人族當中十分長壽的了。

  在這種情況下,帝嚳雖然貴為人皇,但也只活了幾百年就死去了。

  帝嚳有五個兒子,分別是長子摯、次子棄、三子契、四子堯,五子台璽。

  在這四個兒子當中,次子棄、三子契和五子台璽雖然都才能平平,但是長子摯和四子堯卻都表現出了不凡的才能。

  帝嚳的長子摯身為長子,一直都很有長兄風範,素有仁德之名,並且平易近人,毫無人皇之子的架子。

  而帝嚳的四子堯自幼聰慧,長大後更是展露出了過人的才能,在人族當中聲望頗高。

  這讓帝嚳在老年的時候還是比較放心的。

  在他看來,如今的人族已經過了向外擴張的時候,像摯這種性子平和,品德賢淑的人正好可以帶領人族慢慢發展。

  而堯作為摯的弟弟,才能出眾,正好可以輔佐摯。

  因此,在帝嚳死後,他把人皇之位傳給了長子摯,是為帝摯。

  然而,在摯繼承了人皇之位後,堯卻並沒有如帝嚳所想的那般好好輔佐帝摯。

  堯拒絕了帝摯冊封的一切官職,跑去了唐地隱居。

  本來這也沒什麼,隱居就隱居唄,人族沒了一個堯,照樣可以轉。

  可堯在人族的聲望很高。

  在堯跑去唐地隱居後不久,人族當中就出現了一種傳言。

  傳言說,帝嚳本來是想把人皇之位傳給堯的,但是因為帝摯是長子,所以才把人皇之位傳給了摯,不過帝嚳同時也覺得虧欠堯,所以讓堯輔佐帝摯。

  可惜帝摯嫉賢妒能,容不下堯,所以堯才被迫跑去唐地隱居。

  傳言在人族當中甚囂塵上,可帝摯卻沒有讓人鎮壓,甚至當麾下的官員來請示要去消除這種流言的時候都被他否決了。

  他本來就是那種性情平和的人,從來沒想過去爭什麼。

  帝嚳把人皇之位傳給他,他就接受了。

  而且,帝嚳也確實讓堯來輔佐他,只是堯並不願意罷了。

  因此,對於這些傳言,帝摯並不是很在乎。

  然而,帝摯不在乎這些流言,卻不代表別人就不在乎。

  在帝摯沒有選擇去消除這些流言的情況下,很快,人族當中又出現了一種呼聲,

  他們覺得帝摯無才無德,不能帶領人族走向強盛,不配成為人皇,而堯才能出眾,這才是最合適的人皇之選。

  而這個流言一出現,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

  如果說,之前的流言只是在損害帝摯的名聲,而現在的流言則是已經開始威脅帝摯的人皇之位了。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帝摯沒有做什麼,但是他麾下擁護他的那些人卻忍不住了。

  畢竟,素有仁德之名的帝摯,在人族當中本來就素有聲望,而他又是名正言順的人皇繼承者,現任的人皇,因此忠於他的臣屬同樣是不少的。

  就這樣,人族的內部開始出現各種暗潮,明里暗裡的衝突不斷出現。

  在這個過程中,堯依舊在唐地隱居,仿佛什麼都不知道一般。

  可帝摯卻坐不住了。

  之前的流言損害他的名聲,他可以視而不見,但是現在的情況如果持續下去,損害的卻是人族的力量,他無法忽視。

  於是,帝摯去了唐地。

  他問堯,想不想要當這個人皇。

  消息傳開,人族當中頓時掀起了軒然大波。

  無數帝摯的支持者出聲反對,他們認為帝摯是帝嚳的長子,也是帝嚳選定的繼承者,所以帝摯就是最合適的人皇。

  在這種情況下,堯拒絕了帝摯禪位的邀請。

  帝摯回去了。

  然而人族內部的衝突卻並沒有如他所願的消弭。

  雖然堯拒絕了帝摯,但是卻又有新的傳言說,是帝摯暗中威脅了堯。

  而且,如果帝摯真的有誠意,堯這麼有才能的人又怎麼會隱居在唐地,而不是為人族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肯定是因為帝摯忌憚堯,所以不敢用堯。

  理所當然的,人族內部的衝突不僅沒有平息,反倒是更加激烈了。

  在這種情況下,帝摯在一段時間後,又第二次去了唐地。

  他想請堯這個弟弟來輔佐他。

  但是堯這一次依舊拒絕了帝摯的請求。

  這一次被堯拒絕之後,帝摯很是疲憊。

  他性子平和,仁德之名遠播,但是這卻並不代表他就不夠聰慧。

  事實上,所有事情他都看的很清楚。

  他知道這一切的源頭是什麼。

  所以他對堯說,等他回去處理完各種事情之後,他還會來一次。

  等到了那個時候,他希望堯不要再一次拒絕他。

  就這樣,帝摯又回去了。

  這一次回去之後,溫和的帝摯卻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雷霆手段。

  他鎮壓了一切反對的意見,遣散了所有直言相諫的臣屬,然後來到了唐地,再一次提出禪位給堯。

  這一次,堯答應了。

  君子可欺之以方。

  帝摯是因為帝嚳把人皇之位傳給了他,所以他才當了這個人皇。

  堯是因為帝嚳沒有把人皇之位傳給他,所以他才去唐地隱居。

  因為他想當這個人皇。

  所以人族當中才會有各種流言、各種衝突。

  其實,在這場兄弟之爭中,帝摯是占據著絕對的優勢的。

  但是他從來都沒想過要爭。

  該是誰的,就是誰的,他不明白為什麼要爭。

  可堯卻一直在逼著他來爭。

  帝摯可以容忍別的,可他身為人皇的責任卻讓他無法容忍人族陷入內耗當中。

  因此,他只有兩個選擇。

  要麼除掉堯,要麼把堯想要的東西給他。

  帝摯是君子,而堯不是。

  所以他輸了。

  他沒法對自己的親弟弟下手,所以就只能讓步。

  就這樣,堯利帝摯性格的弱點,成功的登上了人皇之位,是為帝堯,因為他之前隱居在唐地,所以又被成為唐堯。

  這是人族內部第一次的勾心鬥角,最後由於帝摯的仁德而消弭。

  然而,堯雖然登上了人皇之位,卻並不代表各方人族就都信服他。

  帝摯雖然在禪位給堯之前遣散了自己麾下的臣屬,但是他連堯的那些臣屬都不忍動手,就更別說對自己的臣屬下手了。

  因此,這些人也只是被他遣散了而已。

  在帝堯登基之後,這些人也就成了反對帝堯的主力。

  帝摯不想爭,但是他們這些做臣子的卻看不下去。

  在他們眼中,帝摯才是人皇之位名正言順的繼承人,帝堯只是一個卑鄙無恥的竊取人皇之位的小人。

  這一次,帝摯已經沒法阻止這些昔日的臣屬了。

  因為他已經不是人皇了。

  於是,人族,再一次發生了內亂。

  又或者說,是繼軒轅與蚩尤之後,人族的第一次內戰。

  帝摯昔日的那些臣子,率領著自己的部落紛紛向帝堯宣戰,想要把帝堯趕下人皇之位。

  可帝堯畢竟是帝堯。

  他的才能不下於帝摯,手下同樣有一大批支持者。

  而反對他的那些人,卻沒有一個能夠站出來的統領。

  所以,儘管過程有些波折,但是堯最終還是鎮壓了所有叛亂,統一了人族。

  這樣一來,他也算是徹底坐穩了人皇之位,就算是帝摯,也無法再威脅到他了。

  不過,在人族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之後,帝摯卻是鬱鬱寡歡,因為他覺得人族之所以發生了這麼一場內戰,蒙受了這麼大的損失,都是因為他。

  如果沒有他,帝嚳就可以直接把人皇之位傳給堯,這樣人族就不會有這一場內戰,也不會蒙受如此慘重的死傷了。

  懷著這種念頭,帝摯鬱鬱而終。

  雖然堯沒有殺他,但是由於內心的自責,這樣一個品德、性情均無可挑剔的君子最後還是沒有能夠善終。

  然而,堯雖然如願成為了人皇,並且憑藉著自己卓越的才能讓剛剛經歷了一場內戰的人族逐漸恢復了元氣,可大概是報應吧,在堯晚年的時候,他卻是各種不如意。

  他的長子監明早夭,次子丹朱不成器,難堪大任,除此之外,他就只有兩個女兒——娥皇女英。

  如此一來,堯就陷入了沒有繼承人可選的窘境。

  畢竟,丹朱的才能屬實一般,如果把人皇之位傳給丹朱,恐怕無法讓人族上下心服,而且丹朱也難以帶領人族走下去。

  可如果不把人皇之位傳給丹朱,堯又心有不甘。

  而就在堯因為繼承人的事情而焦頭爛額的時候,人族的很多地方又出現了發大水的情況。

  報應,仿佛一下子就全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