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軒轅進位為黃帝
軒轅的問話,頓時讓一眾大臣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軒轅的功績如此的顯著,到底什麼樣子的名號,才能配得上他呢?
現場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軒轅也是在努力的思考著,什麼樣的名號,才能更好的評價自己的功績。
這時候,史官倉頡開口了。
「軒轅,你世代居住在軒轅之丘,故此名號軒轅。」
「軒轅之丘,隸屬土德,土乃黃色,不如,我們就稱呼你為,黃帝吧!」
倉頡的話音剛落,不少大臣,紛紛稱頌了起來。
「倉頡這個主意好啊,軒轅,以後你就叫黃帝吧!」
「是啊,倉頡說的有道理,軒轅之丘,土德,黃帝,好名字!」
軒轅聽後,也是覺得倉頡這個主意不錯,一來,這個名字,能讓自己不忘故土,二來,又朗朗上口。
「來人,重賞倉頡,牲畜五頭,糧食一車。」
倉頡聞言,趕忙跪下謝恩。
「多謝黃帝賞賜。」
軒轅,或者稱黃帝,看向跪在地上的倉頡。
「倉頡,今天是個大日子,伱一定要記錄下來,讓後世記得,又這麼一天,這一天,我軒轅,進位為黃帝了。」
倉頡領命,立即從懷中,掏出了一截編織的比較粗糙的繩子來。
倉頡雙手上下翻飛,不多時,一個個繩結,就出現在了這根繩子上。
軒轅看著倉頡忙活的不亦樂乎,不由得也是來了興趣。
「倉頡,你剛才都將我說的話,記錄下來了?」
「你身為史官,要記錄的事情那麼多,僅僅在繩子上打結的話,時間長了,你能夠記清楚,不同的繩子,代表什麼含義嗎?」
黃帝一說,倉頡的臉,頓時有些微紅。
他身為史官,要記錄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通過給繩子打結的方式來記錄的話,不但工作量大,而且就像黃帝所說,時間長了的話,很多事情,確實是會變的模糊。
倉頡不得不經常去點驗自己打過的繩結,努力的回憶著每條繩結代表的內容。
即使這樣,有些繩結的內容,自己也確實是想不起來了。
「黃帝,臣該死,繩結多了,確實是有些記不清了。」
「我會認真盤點,爭取不忘記。」
黃帝露出了果然如我所料的表情,淡淡的說道:「這事情怪不得你,你身為史官,要記錄的實在太多了。」
「但是,這件事情,不能就這麼算了,通過繩結記事,實在是太麻煩了。」
「我們必須想個辦法,把事情的經過,原原本本的記錄下來,這樣後世才會知道,前人的歷史。」
說罷,黃帝也是低頭沉思了起來。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人族記事,都是通過打繩結,以及口耳相傳的模式。
這樣的傳播方式,弊端非常的明顯。
一來,不同的人,打繩結有不同的習慣,這就導致了,消息傳播的失真。
就比如倉頡打的繩結,倉頡自己可能能記得繩結所代表的含義,但是如果拿到另外一個人的面前,另外的人就不太可能理解了。
二來,就算是一個人打的繩結,也會存在因為時間流逝而忘掉的情況,倉頡就是個例子。
「倉頡,我命令你,去尋找一個,能通行於人族,並且不會導致遺忘的方式,將每天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
「沮誦,隸首,孔甲,你們三人,協助倉頡,儘快把這項工作做好。」
說罷,黃帝起身,離開了議事大廳。
接到命令的倉頡等人,也是犯了難。
繩結記事,已經通行了很多年,縱使有很多的弊端,但是要臨時改變,也確實比較難。
四人圍坐在一起,相顧無言,各自思考著,如何將黃帝的命令貫徹下去。
「倉頡,黃帝這個命令,可真是夠難的了。」
「又要將事情原本的記錄下來,又要其他人能夠理解,怎麼做比較好?」
四人之中,年紀最青的沮誦,有些沉不住氣,在軒轅走後,就開始詢問了起來。
倉頡也是有些犯難,不過倉頡很快想到了辦法。
「我們如果,將一些常見的東西,用圖畫的形式,刻在一些不容易損壞的東西上,是不是就能長久的保存了?」
聽了倉頡的話,三人頓時興奮了起來!
「倉頡,你可真是聰明啊,這個辦法真好,這樣的話,不管過了多長時間,也不會遺忘了。」
沮誦拍著手,為倉頡這個主意喝彩。
「倉頡,你這主意好是好,但是,有些難辦吧,我們平常見到的東西這麼多,難道每個東西,都設立一個符號嗎?」
「這樣的話,光記住這些符號,就很難了,又何談用這些符號,去記錄其他的東西呢?」
年紀最大的隸首,提出了自己的擔心。
隸首說的並沒有錯,雖然這個時代屬於上古時期,出現的東西並不多,但是也不少了!
如果給每個東西規定一個符號的話,那恐怕,需要的符號,要數以千計。
一個人的腦袋,能記住幾千個符號,在隸首看來,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
「那也沒辦法,繩結記事倒是簡單,但是時間長了,誰記得發生了什麼?」
「既然黃帝將此事交給我們幾個人,我們就一定要給辦好。」
孔甲有些鄙視的看了隸首一眼,這傢伙怎麼剛接到命令就開始出來阻撓?
該不會是蚩尤那邊留下的奸細吧!
隸首被孔甲的話噎的說不出話來,只能認可了倉頡幾人的說法。
「我想了一下,要提高符號的辨識度,可以通過外形來表現。」
「就比如這樣。」
倉頡蹲在地上,手指從地面上划過。
一副有些粗糙的畫,便出現在了隸首和孔甲等人的面前。
「諸位,你們看,這個符號,代表著什麼?」
倉頡指著地上自己剛剛畫出來的符號,頗有自信的問道。
隸首、孔甲三人,看著倉頡畫出來的符號,思索片刻,便是異口同聲的回答道:「黃帝!」
地上,倉頡所畫的,正是一個頭戴冠冕的人的形象。
「既然你們都能認出來,那就說明,這條路能夠行得通!」
倉頡的信心,瞬間被點燃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