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紐帶

  第679章 紐帶

  「何處僧人如此狂妄?」李躍一聽就不靠譜。👹💗 6➈𝓼Ⓗυ𝔁.𝓒𝓸๓ 😝ൠ

  這年頭神棍和方士非常多,動不動就來忽悠皇帝,連冉閔都中招了,聽了法饒的一頓忽悠,出去跟悅綰玩命,從而導致襄國大敗,十萬精銳覆滅,冉魏從此一蹶不振……

  上一次涼州大亂,就是這些僧人在其中穿針引線,被王猛一鍋端了。

  如今他們竟然還敢找上門來?

  李躍心中一動,莫非是來行刺報仇的?

  一旁的劉應道:「西域諸國皆崇尚沙門,此人既然敢來,必有依仗,不妨見一見,若其出言無狀,再治罪不遲。」

  李躍然其言,見一見也好,明知自己對沙門大開殺戒,還敢上門,至少這人頗有膽略,遂令人召入。

  「小僧樂尊,拜見陛下。」來的是個漢僧,竹杖芒鞵,身形瘦削,臉上都是西北風吹出的皺紋,雙眼清澈,語氣溫和誠懇。

  這副扮相讓李躍心生好感。

  之前厭惡的是借佛法斂財的假僧人,而不是有德行有學識的僧人。

  「足下自稱有平定西域之策,不妨道來。」李躍不喜歡囉嗦,喜歡開門見山。

  樂尊雙手合十道:「陛下可知為何此次西域諸國皆反?」

  「為何?」李躍心中一動,興趣立即就被提了起來。

  「西域諸國皆奉行佛法,僅龜茲便有佛塔千座,陛下抑制沙門,西域僧人百姓皆懼之,被人挑撥,遂成今日之事,恕小僧直言,即便陛下能擊敗諸國聯軍,也難以平定西域。」樂尊一臉誠懇。

  能說出這番話,說明此人有些道行。

  當然,這時代不是什麼人都能信佛的,沒有點財力、學識,自己都活不下去了,拿什麼去研習佛法?

  而且他說的不無道理。

  軍事上戰勝西域諸國不難,但難在維持長期統治,以漢朝之強猶三絕三通,更不用說現在的梁國。

  對於有才能之人,李躍一向敬重,臉上的輕浮之色盡去,稱呼都變了,「大和尚所言甚是,不知可有良策?」

  「陛下可知漢明帝為何建造白馬寺?」

  沙門之所以在中原興起,是因為漢明帝遣使入天竺,引渡佛法,於洛陽建白馬寺,遂興元宵節「燃燈表佛」。

  任何事物之間都是相互關聯的,一個有作為的皇帝不會無緣無故的做這些事。

  漢明帝在位期間,發生過很多大事,派竇固出擊北匈奴,吞併西南的哀牢國,進軍西域,設立西域都護,從而將西域重新納入華夏版圖。

  引進沙門,正是為了穩定西域。

  漢明帝的功績在歷史上被低估了。

  不過漢朝的明君實在太多,大部分人的水平都比較高,所以華夏名族才會以「漢」名之。

  「大和尚慧眼如炬也!」李躍立即知道他的心思。

  「既然漢明帝能容沙門,以陛下之雄才大略,何必拒之門外?」

  聰明人之間說話,就是這麼爽快。

  李躍哈哈大笑,這個樂尊果然不簡單,將自己與漢明帝相提並論,暗地裡吹捧了一波,「大和尚高見,朕非是滅佛,而是替佛門清理門戶,今日聞君一席話,如若醍醐灌頂,心中頓明!」

  在中土要抑制沙門,但在西域則要弘揚。

  

  做任何事都要一個抓手,如今佛門已經成為中原與西域之間的一個文化紐帶。

  有了這條紐帶,就可以將西域、高原、草原,全都串聯起來。

  而歷史也是朝著這個脈絡行進的。

  華夏文明的偉大之處在於,能包容任何其他文化,佛門傳入華夏,與華夏文明結合,重新煥發生機。

  「小僧此來,實則還有一事相求。」見李躍心情甚好,樂尊趁機提要求。

  「大和尚但說無妨。」

  他冒這麼大的風險前來,肯定有自己的企圖。

  「小僧雲遊敦煌,至鳴沙山,金光萬丈,似有萬千佛祖現身,料想此地必是聖地,懇請陛下開鑿佛窟,以弘揚佛法,教化西域諸夷。」

  「莫高窟?」李躍一震。

  歷史上的莫高窟就在敦煌,而且就是這個時代建造了。

  「何?」樂尊一愣。

  「沒什麼,既然佛祖在朕西巡時顯聖鳴沙山,說明朕與佛祖有緣,朕自當略表心意,軍中有工匠,朕這就讓他們修建佛窟。」

  大丈夫能屈能伸,只要能維持西域的統治,李躍向佛祖低頭未嘗不可。

  再說佛門在涼州、西域大興,是歷史的大趨勢,應該順勢而為。

  修建佛窟,也能減輕西域諸國對大梁的敵意。

  「多謝陛下,天下亂戰七十餘載,終遇明君,華夏將興也,西域百姓並非全是野心勃勃之胡人,還望陛下網開一面,佛法之要,皆在不殺,不殺,自有神明庇護。」樂尊和尚雙手合十,宣了一聲佛號。

  李躍心中一樂,這和尚都勸到自己這兒了。

  不過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立場,他是和尚,自己是皇帝。

  西域這片土地,不殺何以止殺?不殺何以震懾野心勃勃之輩?

  為了西域的長治久安,必須舉起屠刀,然後才能大談仁義道德,沒有威殺,恩德沒有任何意義。

  「大和尚之言,朕記下了。」李躍沒有當面反駁。

  這場大戰打成什麼樣,還是要看慕容垂的。

  以他在高昌之戰中的兇殘,估計不會手下留情。

  其二,慕容垂殺戮過重,必會成為朝堂上攻訐的對象,李躍倒是能藉此事示恩於慕容垂。

  一舉三得。

  當皇帝沒有帝王心術肯定不行。

  樂尊和尚學識淵博,天文地理古今趣聞無所不知,也算是當世奇人,一番深談,賓主皆歡。

  李躍說到做到,當即下令隨軍工匠趕赴鳴沙山,修建佛窟。

  皇帝的一舉一動,永遠萬人矚目,又是禮佛這種大事,消息一傳出去,敦煌士族豪強、周圍的豪酋紛紛慷慨解囊,出錢出人,連百姓都自願前來協助。

  別人送上門來,肯定不能拒絕。

  李躍也有借修建佛窟之事展示對沙門的善意,人越多,動靜就越大,消息傳遞的越快,也就欣然接受。

  涼州、西域這些人多鑽研鑽研佛法也好,降一降火氣,免得一門心思的想著殺人放火、造反割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