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雨

  第625章 雨

  上一次大雨,大大減輕了洛陽的乾旱,恢復了不少生機。😡💚 ➅➈𝕤𝕙ᵘⓍ.ℂσⓜ 🐊☜

  大量人口從關中遷徙而來,沿途皆是村落。

  百姓在官府的幫助下,竭盡全力補種菜蔬和豆菽。

  洛陽氣候比關中、河北溫潤不少,仿佛置身暖流之中。

  石虎在位時,曾徵發數十萬百姓,大力修建洛陽宮殿,宮殿雖然荒廢,略微修葺一番,都還能用。

  城池依舊維持著舊貌,規模不在鄴城之下。

  大軍進入洛陽才吃上了一頓飽飯,常煒從鄴城送來數萬隻羊,犒賞將士們。

  李躍望著香噴噴的肉湯和烤羊,竟有種恍如隔世之感。

  「今年兩淮風調雨順,依舊是豐收,青齊差了一些,只是平收,戶部核算度支,即便明年大旱,也能撐過去,不過府庫沒有任何積余。」盧青稟報導。

  李躍點點頭,這大荒的年景,只求國家安定,百姓不餓死就行了,其他的別想了。

  「這是尚書台應對災情的奏摺。」

  李躍接過,打開瀏覽。

  經歷如此嚴重的天災,梁國朝堂總結出了很多經驗。

  如設立糧草,提倡節儉,減輕徭役以鼓勵百姓蓄養家禽,修建全國性的直道和驛站,方便百姓遷徙,以及物資的轉運……

  開國之初,朝廷比較高效廉潔,雖然也有明爭暗鬥爭權奪利,但總體上還在可控範圍之內。

  無論什麼派系,都還能以社稷百姓為重。

  那些喜歡勾心鬥角的老牌士族都衣冠南渡了,梁國朝堂的總體氣氛還是積極向上的。

  當然,這其中也有鴻臚司、校事府的功勞,二者一明一暗,起到了監督的作用。

  地方任何風吹草動,都逃不過李躍的耳目。

  除了黃河下游、淮水南北,今年一個比較顯眼的地方是遼東,今年向鄴城輸送了五百萬石粟,大大緩解了中原的饑荒。

  周牽去了哪裡,哪裡就成了大梁的糧倉。

  加上這場旱災,河北遷去了不少人口,遼東呈欣欣向榮之狀,尤其是圍繞渤海,興起了一大片的新城池。

  若不是這場旱災,梁國早已進入蓬勃發展期。

  在洛陽住了十餘日,感覺還不錯,百姓對李躍這個皇帝比較親近,總有人獻糧肉錢帛等物。

  中原士族大多南下,只有一個滎陽鄭氏,河北卻有崔、盧、劉、高、申等豪族,隨著大梁的崛起,他們也越來越強盛。

  反過來,他們對梁國朝廷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而洛陽一片白紙。

  「陛下……雨,下雨了……」李躍正在審閱奏摺時,堂外一陣驚呼,連忙起身出外。

  果然,天地間正垂下一道道細線,籠罩著遠方的山川。

  雨水仿佛下進人心之中。

  雖然不大,卻是一個好兆頭。

  很快,雨點轉大,淅淅瀝瀝,下個不停。

  整個洛陽城都傳來歡呼之聲,百姓們在雨中手舞足蹈。

  這場旱災影響最大的就是他們,持續了整整一年之久,如今總算見到希望。

  「快、快馬去關中、鄴城看看!」李躍大喜過望,洛陽還真是一塊福地,上次大雨,這次自己一來,又下了一場雨。

  看來自己跟這座城池緣分不淺。

  「唯!」親衛喜滋滋的小跑去了。

  洛陽下雨,說明中原的大雨也不會太遠。

  李躍忽然想起一件事來,「今天是什麼日子?」

  有人答道:「啟稟陛下,今日立冬!」

  李躍心中一震,東方辰曾言大旱止於立冬之日,果然應驗,看來此人不簡單,至少有極高的天文造詣。

  這時代的老農能根據天象推斷何時起風,何時下雨。

  華夏古代的曆法其實就是一部天文學和耕作說明書,二十四節氣,連什麼時候播種、什麼時候天熱,什麼時候天寒都標註清楚了……

  這年頭能開宗立派之人,誰是簡單人物?

  李躍對此人興趣大增。

  其實古代的僧人、道士都是飽學之人,很多僧人不遠萬里來中土弘揚佛法,絕不僅僅只精通佛法而已。

  道人也是一樣,天文地理兵法術數,無所不通。

  東方辰既然不想造反,那麼就可以扶植起來。

  歷史上南方興起丹鼎派,北方在這個時期也興起了北天師道,都對原有的教義進行了修正,不再動不動提刀造反,遂為朝廷接納。

  幾日之後,派出去的親衛快馬回返。

  果然洛陽大雨,周圍地區也受到影響,許昌也下了大雨,鄴中地區沒有下雨,但北面的趙州下了一場暴雨。

  西面弘農下了一場小雨,關中仍處於乾旱之中。

  不過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大旱這麼長時間,短期內不可能都下雨。

  總體而言,中原旱情得到了緩解,已經非常不錯了。

  李躍率軍開始返回鄴城。

  洛陽百姓悉數出城相送,十幾個耆老杵著鳩仗獻水和土,李躍也搞不清這是什麼禮儀,只能一一接過,說了一些場面話安撫眾人,回賜以金帛,赦免洛陽一年稅賦。

  渡過黃河,就有斥候自西而來,「陛下,姚萇送來奏表。」

  李躍心中一動,這頭狐狸又在折騰什麼?

  打開一看,竟然是請求冊封,言辭極盡謙卑之能事,什麼肉麻的話都能說出口。

  按道理,李躍跟他算是老相識了,當年梁燕爭鋒,姚襄派姚萇、姚益生協助,與王猛一同抵擋慕容垂從西線攻打鄴城。

  不過姚襄是姚襄,姚萇是姚萇。

  得到隴右羌部的支持,攻下雍城,姚萇羽翼已豐,以他性格不可能真心歸降,不過是拖延時間而已。

  表面言辭卑恭,而深層次則是在隴右皆是羌人,對大梁沒什麼歸屬感,他姚襄願意為大梁鎮守隴右,撫慰羌人……

  等於要李躍承認他的割據。

  而一旦冊封,姚萇就更加名正言順的號令隴上諸胡。

  「他都冊封自己為大單于,萬年秦王了,還要朕的冊封幹什麼?」

  涼州李躍想要,河套李躍不會放過,隴右這片秦漢故地更不能放棄。

  「姚萇這是想借我大梁的名義壓制涼州、統一隴上諸部,此人心思極深!」劉應看的比李躍還深一層。

  隴上是個極大的地域概念,包括隴右、隴東和隴南,涵蓋區域極大。

  不止於是羌人,還有鮮卑、氐人、盧水胡、西域胡等部落。

  這其中有不少是心向中原王朝的。

  姚萇這是借大梁的勢,一口吃掉氐秦遺留的紅利。

  「他這是痴心妄想,回信一封,想要冊封可以,來鄴當面談。」李躍故技重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