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趙大海麾下的精銳悉數落網,警方雷厲風行的通緝行動如同一張無形的網,迅速覆蓋了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車站、碼頭、機場乃至每一條街道,都布下了嚴密的防線。空氣中瀰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緊張與不安,而趙大海本人,則如驚弓之鳥,四處逃竄,惶惶不可終日。
在這動盪不安的背景下,婁坤一行人卻意外地迎來了片刻的寧靜與平和。晨光初破,天邊泛起溫柔的藍紫色,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灑在古老的黑木崖上,為這座小城披上了一層金色的薄紗。婁坤心中湧起一股久違的寧靜,他終於得以暫時放下連日來的緊繃與疲憊,決定帶著陳陽、張偉和林蔣瓊,一同前往那承載著無數回憶的一橋頭,去品嘗那令人魂牽夢繞的張記牛肉麵。
這次終於有時間了,約上陳陽,張偉和林蔣瓊一大早就直奔這個有著四十年歷史的麵館而去,還在首都的時候就聽說中央台拍過一個紀錄片叫舌尖上的中國,當時這個麵條一直沒有上榜,婁坤也是唏噓不已,這麼好吃的東西怎麼就沒有發掘呢?直到他快回東江創業的時候才聽說舌尖上的中國拍了第三部,老家的牛肉麵終於上榜了!
黑木崖牛肉麵獨具特色,和北方的手擀麵不一樣的是,黑木崖牛肉麵用的是鹼水面,當地的面因為光照不足的原因不夠勁道,為了增加勁道的口感特意加了鹼水,所以麵條泛黃,按官方的說法追溯黑木崖牛肉麵,其歷史源遠流長,飽含中華飲食文化精粹。老黑木崖牛肉麵早傳於清朝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歷代黑木崖人都繼承和發展了祖先的技藝,使得老黑木崖牛肉麵一直保持著它的獨特風味。但其實根據婁坤父親婁躍進的說法七十年代才有了這些牛肉麵,黑木崖地處我國中心,因為七省通衢的緣故,外地人也不少,但最初也就是一些清真寺的回民用他們特色熬製的牛肉澆在手擀麵上,後來又來了一些川蜀地區的小商販進行了改良,帶著他們特色的擔擔麵,再後來大家發現麵條煮熟太浪費時間,索性再次改良成了現在的鹼面,本來就是熟的,放在開水裡燙幾次,加入熬製好的牛油就可以吃了,最初也不叫牛肉麵,只是叫窩子面,因為撈麵的容器有個窩。開始人民生活條件並不高,普通百姓也就是加入牛油、豆腐、海帶。等八十年代才慢慢加入牛雜、牛肉,據說當時才1毛2分一碗。
黑木崖特色牛肉麵,牛雜麵,炸醬麵是黑木崖人最喜歡的早餐,它特點是這一辣二麻三鮮,味道可口,回味悠長,久食不厭。很多黑木崖人如果三兩天不吃牛肉麵,感覺口中無味,食慾大減。牛肉麵做法簡單:水開後將面下入鍋內,煮開後撈起,加香油涼拌。吃時,撮一把放入搭勺,伸進沸水中冒熱,然後加上熬好的牛肉、牛雜,辣子及其它佐料即可。吃牛肉麵時,再喝一碗黑木崖黃酒,愜意極了。
婁坤外出打工這些年,每年過年回來一次,都要第一時間到橋頭吃一碗張記牛肉麵,然後回家以後每天早上都要早起去家對面吃一碗方記炸醬麵,炸醬麵的味道其實是婁坤最喜歡的,坊間流傳:黑木崖一碗炸醬麵,給個皇帝都不換。不過因為口味特別麻,一般外地人受不了,所以並不出名。可惜後來方記拆遷了,就很難找到口味合適的炸醬麵了, 這次約朋友們一起吃張記牛肉麵一個是緩解一下思念中的味道,也是帶大家舒緩一下情緒,畢竟短期內就算高管們知道他們的存在,也不會自我暴露。
四人踏著輕快的步伐,迎著微涼的晨風,穿梭在熟悉而又略顯陌生的小巷中。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即將煮沸的麵湯香與撲面而來的江風,交織成一種難以抗拒的誘惑。張記牛肉麵,這家擁有四十年歷史的老店,不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心靈的一片避風港。
走進店內,古樸的裝飾與熱氣騰騰的蒸汽交織成一幅溫馨的畫面。婁坤輕車熟路地點了幾碗招牌牛肉麵,以及幾壺黑木崖特有的黃酒,那熟悉的味道瞬間喚醒了沉睡的記憶。麵條泛黃而勁道,牛肉醇厚而不膩,辣子與麻油的香氣交織在一起,刺激著味蕾的每一個細胞,讓人回味無窮。
幾杯酒下肚,陳陽笑道:「真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了,你對這味道還是如此情有獨鍾。」婁坤輕笑,眼中閃過一絲感慨:「是啊,多少次在異鄉的夜晚,我都夢想著能立刻飛回來,只為這一口熟悉的味道。可惜那時候條件有限,機票成了奢侈。」林蔣瓊聞言,溫柔地接過話茬:「現在好了,交通便利,想什麼時候回來就什麼時候回來。而且,我聽說省城也有幾家不錯的麵館,雖然味道可能略有不同,但也能解解饞。」婁坤搖了搖頭,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那終究不是家的味道,出了這片土地,很多東西就變了味。」
話題不經意間轉到了王大鵬身上,陳陽敏銳地捕捉到了婁坤眼神中的憂慮:「你是不是又在擔心大鵬了?」婁坤輕輕嘆了口氣,將杯中的黃酒一飲而盡:「是啊,他此刻正躺在病床上,受著病痛的折磨。不過,我相信正義終將到來,趙大海落網後,我們一定能找到救治他的方法。」林蔣瓊見狀,連忙寬慰道:「別擔心,吉人自有天相。我們會一直陪在你身邊,直到一切都好起來。」張偉咂了一口黃酒,若有所思。
窗外,陽光已漸漸明媚起來,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店內,四人圍坐一桌,享受著這份難得的寧靜與溫馨。在這片刻的寧靜中,他們仿佛暫時忘卻了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