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遺憾的事

  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迪洛克教授百思不得其解,好奇得就像是被貓爪子在撓一樣,讓人心痒痒。

  然後是材料的穩定性,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它所展現出來的耐腐蝕性和機械強度,都非常不錯,最起碼不會因為高溫高壓的侵蝕而造成壽命變短。

  只不過不知道在宇宙射線的照射下,它的穩定性如何,不過這不是問題,這東西又不會裸露在外面,肯定是要有屏蔽層的。

  毫無疑問,如果沒有造假的話,這些成果絕對是突破性的。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一項技術沒有誕生在麻省理工,沒有誕生在矽谷。

  食指在桌子上輕輕敲打著,迪洛克教授思忖了很久。

  論文是篇好文章,裡面列出的數據和圖片證據也挑不出毛病,但因為這項突破實在是太過重大,以至於他現在和《自然》的編輯一樣,拿不定主意。

  就這樣思考了很久,忽然迪洛克教授心中微微一動,回頭喊了聲。

  「拉菲特,一會兒我會發一份實驗報告到你郵箱,你讓艾爾特照著那份實驗報告去做一遍。記得告訴他,這是他這個星期的實驗任務。」

  「好的教授。」女助理款款而去,絲毫不在意今天已經是周五了:又不是她加班,如果她要加班的話,老闆估計受不了。

  搞定。

  迪洛克教授的嘴角勾起一絲笑意,有事兒弟子服其勞,他們吃自己的喝自己的,還要用自己的,干點兒活不是應該的嗎?

  艾爾特是他帶的碩士生,研究的正好是熱電材料方向。

  實驗本身不是什麼太難的東西,三天之內就能檢驗出來,要是連這個水準都沒有,他憑什麼在這種大佬手底下幹活兒?

  要知道麻省理工的導師的研究生名額,那可是非常稀缺的資源,一個導師一輩子能帶幾個研究生呢?這些人不僅僅是來他這裡上個學而已,更是他以後的本錢,在學術界,這種傳承的關係非常重要!

  別看現在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和學術界脫不開關係,甚至整個社會的進步就是建立在學術界的進步之上的,但是學術界依然是非常保守甚至有些陳腐的,當然這裡指的是態度而非是生活觀念。

  雖然一般審稿人是不負責重複實驗的,但為了滿足他本人的好奇心,他決定找幾個碩士生做一下:別問,問就是有錢任性,他大概還不知道有不少得到消息的大佬已經開始自費給他做重複試驗了。

  當然,就算是知道了他大概也不會在意:看不起誰呢,好像老子沒有錢一樣!

  反正設備他都有,那點材料也花不了幾個錢。

  要是真將常規環境下熱電材料的轉化率提高到了20%以上,那他也算是見證歷史了,以後說不得這個年輕人將會是麻省理工在東方的重要助力。

  不過這都是以後的事情了,眼下還是這個事情比較吸引他的關注,畢竟他這個年紀該玩的都已經玩過了,自然也就沒有太多年輕人的煩惱了。

  還真別說,自從某些方面的需求少了很多之後,他覺得自己的專注程度和科研能力強了不少,這估計就是傳說中的斬斷是非根吧,貌似某些華裔留學生裡面確實有這個說法。

  畫面拉回到《自然化學》編輯部,兩位技術編輯正在處理新收到的稿件。

  畢竟是兩大世界頂級學術期刊之一,這裡每天收到的稿件,都能用成千上萬這個詞來形容。畢竟現在各國的發展和競爭與科技的聯繫越來越緊密了,如果沒有這樣足夠的科研能力,那麼久絕對不可能成為強國。

  而科研能力的評估,一定程度上離不開這些權威期刊,這算是某種情況的一個縮影吧,畢竟他們將學術中心從歐洲弄到美洲來,確實是花費了不小的代價和耐心,他們也確實應該有這個收穫。

  所以,雖然敢往他們這裡投稿的都是對自己極有自信的那種,但是其中一大半的歸宿都將會是回收站,只有一些素質突出的論文才有可能突出重圍。當然有時候他們這些編輯也不完全是完全獨立自主的,也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不過大多數時候都是還算公平(要臉)。

  就在這時,正在檢查稿件的摩特沒有忍住,或者說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忽然發出一道小聲的驚呼。

  「不可思議……竟然有人聲稱將熱電材料的轉化率提高到了20以上?!」

  摩特的聲音,立刻吸引了旁邊同事的注意:「又不是沒見過這樣的狂徒,你或許需要一杯咖啡」

  「前一段時間有人宣稱自己的熱電材料轉化率達到了18%,結果你告訴我需要35t的磁場才能達到這個效果…簡直是fuck!」

  只見坐在隔壁桌的霍爾特端著咖啡站起身來,他是這一個組的負責人,他湊到了這個編輯的電腦旁邊,看著屏幕中的論文推了推眼鏡,饒有興趣道:「確實不可思議……如果這是真的,能源行業將掀起新一輪的技術革命。」

  「還有航天,甚至是軍事等等…」旁邊的人補充道。

  這種說法毫不誇張。目前制約能源問題的技術瓶頸,就在轉化率,也就是燒開水的問題上。雖然人們想方設法來提高燒開水的效率,但是目前似乎達到了一個瓶頸,哪怕是研究了這麼多年的超超臨界發電機組,也不過是把熱效率提高了一個個位數而已,還是百分之的。

  想到這兒,自然有人想要另闢蹊徑,熱電材料就是其中之一,雖然很難,但它的應用實在是太廣泛了,不僅僅是用在能源領域,而且其他領域也很重要。

  當然,一切的前提是,它是真的。

  幾個編輯盯著這篇論文看了很久,誰也拿不定主意。

  論文的格式沒有任何問題,行文中也沒有明顯的漏洞,研究成果的轟動性也絕對配的上《自然》。但問題就在於,這技術未免也太「黑科技」了點。大家都在研究如何把它提高到10%,你竟然把這個比例給直接給提到了20%?

  因此,兩位編輯猶豫了。站在摩特後面的霍爾特,思索了片刻之後,問道:「這篇文章你怎麼看?」

  摩特皺眉道:「我不知道,論文本身沒什麼問題,在新能源領域絕對稱得上是突破性的研究進展,但是……對於論文本身的正確性我不敢保證。」

  霍爾特提醒道:「投稿人可是那一位大名鼎鼎的電化學領域的大佬。」

  摩特問道:「那你的意見是?」

  「我的意見是,既然論文本身沒有問題,也符合我們期刊的要求,那就把這個問題扔給審稿人去煩惱吧,如果專家們覺得沒問題,我覺得也OK。」霍爾特說道。

  反正,期刊是不背鍋的。

  「那你覺得誰比較合適?」摩特問道。

  在這個時候,麻省理工的那一位人傻錢多的大佬就出現在了大家的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