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合成,承載黃土高原的小說
「陳老師!」
路遙喊了一聲,和陳忠實打了招呼。
外界常有陝西文學的「三駕馬車」之說,說的就是路遙、陳忠實、賈平凹。
這三人不僅是陝西作家群的主將,私底下的關係也非常地好。
路遙是非常尊敬陳忠實的。
陳忠實年紀稍微大一點,今年差不多四十,和路遙之間亦友亦師。
「忠實同志。」江弦也笑著喊了一聲。
江弦和陳忠實之前就見過面,兩個人都認識對方。
那是第二屆的全國優秀小說評選,陳忠實的短篇小說《信任》獲獎。
就在人民的大禮堂,在路遙的介紹下,江弦和他互相道賀握手,算是匆匆一面。
陳忠實輕笑道:「我說是誰呢,讓路遙同志這樣平時沉默寡言的人,今天說的話這麼多。」
路遙這個人性格內向,心氣很重,平時話也不多,有一點不順的事心裡總憋著。
江弦和陳忠實熱情的握手。
江弦手上繭子就不少了,卻能感覺到陳忠實手上繭子更多。
「《紅高粱》我也讀過了,瑰麗而奇幻。」
陳忠實直言閱讀《紅高粱》的感受。
當著路遙的面,他一臉真摯的評價說:
「如果把《紅高粱》比作一幅意蘊深厚的油畫,我截止到目前的所有作品,頂多只算是不大高明的連環畫。」
「您過獎了。」江弦不大好意思的自謙一句。
雖然陳忠實那本為他「墊棺作枕」的《白鹿原》還未問世,但他已取得的文學成就絕對不算低。
「抽菸、抽菸。」
路遙從兜里抽出一包「恭賀新禧」,這煙可不便宜,一包8塊,檔次非常的高。
「今天可沾江弦同志的福了。」陳忠實笑著說,「路遙同志抽的煙可都是好煙,他這一天三包昂貴的香菸,6年我估計能抽掉三五套房子。」
「抽吧抽吧。」路遙一臉的無所謂。
江弦知道他是在裝逼,在打腫臉充胖子。
這會的菸民中總是有一種隱性的競爭氛圍,路遙就是競爭者之一。
別人抽金絲猴的時候,路遙抽黃果樹。
別人抽黃果樹了,他改抽中華。
總之就總是要比別人高出一個檔次。
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
「出身於我這樣背景的人,最大的挑戰在於自卑感,所以需要更加突出地展現自己來抵消內心的不安。」
路遙身上有兩樣東西時刻必備,一個就是價格昂貴的香菸,另一個是咖啡。
沒錯,咖啡。
路遙在80年代初期就開始喝咖啡了,喝的是剛進入中國的「三合一」袋裝的麥斯威爾咖啡。
這個時候,咖啡店很少,而且價格價格昂貴,定位是高消費人群,沒有多少人喝得起。
但路遙經常喝。
像這會已經進入中國的雀巢咖啡,這稱得上是最稀罕最昂貴也最時髦的飲料。
路遙一買就是好幾罐。
此外,路遙參加會議等從來不吃組織方安排的伙食,都是去咖啡店吃西式早餐,一頓飯的花費要抵得上一般人好幾天的花銷。
三人說著話,進到《延河》編輯王觀勝宿辦合一的屋子。
王觀勝對江弦的到來感到一陣驚喜。
「我才看的報紙,恭喜江弦同志你獲得金雞獎。」
「喲,謝謝、謝謝。」
「很喜歡你那篇《高山下的花環》!軍人群像寫的真好!」
王觀勝以前當過兵,對《花環》這本軍旅文學作品有著別樣的情感。
這會兒每人手上都夾著煙,路遙便又掏出一支煙遞給王觀勝。
「抽菸。」
「你怎麼總抽這麼好的煙?」
王觀勝從他手裡接過香菸,看了一眼牌子,「路遙同志,把煙的檔次往下降降,稿子都是你辛辛苦苦寫出來的,別把稿費全給這麼糟蹋了。」
他勸解也是好心,哪料到路遙不光不聽,還振振有詞:
「我抽這種煙不是生理上的需要,而是心理上的需要。」
「怎麼說?」
「你們不明白,我這不是打腫臉充胖子,而是為營造一種相對莊嚴的心情,保持莊嚴的心情,為的是進行莊嚴的工作。」
「而且觀勝同志,我舉一個例子。
我抽的煙五塊錢一包,你抽的煙六毛錢一包,我敬你的煙,你抽著舒服,你遞給我的煙,我純粹就不接。
在這種情況下,你的自卑和我的自信哪一種是可以避免的呢?
不論你此時的心情是慚愧也好,無奈也好,不平也好,甚至眼紅也好,但在總體上,你已經被這件『煙事』給壓住了,已經沒有觀察我們交談的興趣了,更談不上評判。
而我卻不一樣。
我會有滋有味地邊抽菸邊看你的表情,揣摩你的心情。」
王觀勝無奈的看向江弦和陳忠實,倒也不覺得生氣,他們之間相當熟絡,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路遙這樣的說辭。
江弦笑笑沒說話。
每個作家性格都是很怪異的,路遙這樣的個性,即便是他,也沒辦法輕易改變。
「聊聊《紅高粱》吧。」陳忠實挑起個話頭,「這篇小說現在這麼火,好不容易逮到你這個作者,一定得好好的和你聊聊。」
「是啊。」
王觀勝激動的看向江弦,「我第一次看完這篇小說的時候,真是被震撼到了,原來小說還可以這樣子寫,老實講,看完以後我還有點不甘心。」
「怎麼個不甘心?」江弦問。
王觀勝輕笑一聲,「你這篇小說,寫的是膠東地區的抗戰故事,我當時看完就想,如今已經有小說寫出膠東平原上的傳奇和史詩了。
可我們陝西這片土地,我們這麼厚重的黃土高原,有多麼深層次的文化,有多麼挖掘不盡的故事,怎麼還從來沒有人去寫過。」
聽了王觀勝的話,幾人都陷入沉思。
陳忠實想了想,「我看《人生》應該算得上是一部。」
路遙擺了擺手,又散了幾根煙出去,「如果要說厚重,我覺得《人生》是不夠的,高加林跌宕起伏的命運只局限在某個時期,沒有《紅高粱》當中濃烈的歷史氛圍。」
「要選的話,柳青的《創業史》應該能算的上。」江弦開口道。
對他的話,三個人都沒有反對,只是都覺得還是不夠完全。
陝西這片土地太厚重了,底蘊太深,所以不論說《人生》還是《創業史》,來寫這篇土地都不夠完全,遠遠沒有《紅高粱》之於膠東平原那樣有代表性、那樣濃烈。
「我覺得路遙同志將來是有希望再創造出這樣一篇作品的。」陳忠實說。
「路遙是從一個自然環境最惡劣也最貧窮的縣的山村走出來的,他熟悉這片土地,熟悉每一個破舊的窯洞。」
路遙抽著煙,沒有說話,心中明顯有什麼構想。
江弦插話道:「忠實同志,不要總說路遙,我倒是覺得,你也不缺乏這樣的能力。」
「我畢竟年紀大了,寫作也到了一個瓶頸.」陳忠實客氣的說著,眼底卻藏著精芒。
這也是個有心氣的作家,沒心氣也寫不了《白鹿原》。
說起陳忠實,還記得一特有意思的事兒
——陳忠實給《故事會》遞過稿子你敢信?
大概90年代初,《故事會》搞了個名人欄目,向席慕蓉、馮驥才、蘇童、莫言、陳忠實、陸文夫這些個文學名家約稿。
不過也不是光看作者不挑稿子。
人家《故事會》寧缺毋濫,退了很多不適合的稿子。
陳忠實的稿子退沒退已經不知道了。
但是馮驥才的稿子全都過了,這貨算是《故事會》的過稿王者。
「先不說《紅高粱》這小說,你這個『尋根』的口號是振聾發聵。」陳忠實說,「我讀了你的那篇理論文章,回嚼了很久,對於一些地方沒有想通,又怕誤入誤區,我記得你在其中說了一部小說叫《百年孤獨》,說這篇小說是拉美文化的『尋根』,可惜我外語不行,不然一定要讀讀。」
「我這『尋根』的口號,確切的說,的確是受到了這部《百年孤獨》的啟發。
國內對於國外的文化發展了解比較遲鈍,據我所知,拉丁美洲很多和我們同處於第三世界的國家,已經在世界文學的舞台上引發了一場文學爆炸,湧現出了一大批高質量的拉丁美洲小說,其中就包括我說的這部《百年孤獨》。」
三人都沒出過國,更不了解國外的事情。
陝西的作家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都是從農村走出來的。
不論是路遙還是陳忠實,都是長期生活在陝西的農村,見到的聽到的都有局限,所以寫作只好是自己最熟悉的農村。
賈平凹寫《廢都》雖然說的是城市,但實際上還是說人離開了農村以後,精神會多麼多麼頹廢,所以還是在說農村。
這會聽江弦講國外的事情,感到非常的新鮮,都是一陣心馳神往。
「這部小說寫的很好?」
「在我看來是完全能拿諾貝爾獎的作品。」江弦說。
不論怎麼講,不管怎麼樣貶低,瑞典人頒發的諾貝爾文學獎,依然是全世界範圍內最頂尖的文學獎項,這是一個事實,沒必要為此爭得面紅耳熱掄胳膊。
並且也要有一個觀念,諾貝爾獎不是奧林匹克比賽,不是誰得了,就是世界最好的作家。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只能說,這是文學界最重要的獎,最好的作家一定值得被頒發這個獎項。
陳忠實問:「這是什麼時候發表的小說,現在能讀的到麼?」
「大概是60年代發表的,國內還沒有翻譯的版本,我是在外籍上閱讀的,《百年孤獨》這個名字,也是我擅自所作的翻譯。」江弦說。
「你翻譯的很好,雖然我沒看過這篇小說,但我覺得這個小說名相當的震撼,相當的有氣勢。」王觀勝說。
又在屋裡聊了一會兒,江弦被帶著去和《延河》的編輯們打招呼。
又有很多陝西作協和文聯的同志聞訊過來見他,不少人都希望要他的簽名,江弦也不吝嗇,一一給他們簽過。
「你著急回京城去嗎?」路遙開口問他。
「既然來了陝西,不如再多住一段時間,我帶你四處逛一逛,看一看。」
「是啊。」
陳忠實說,「就當多采採風,這對你以後的創作也有好處,你現在剛完成了一部《紅高粱》的創作,對下一部小說應該還沒有什麼想法,或許會在陝西受到什麼啟發。」
「啟發.」陳忠實這麼一說,江弦不由得心中一動。
之前他專注於《紅高粱》的創作,加上沒有確切的合成方向,目前還有4個月的自主合成機會他還沒有用掉,也就是4次嘗試合成的機會。
如果試著合成一部陝西的作品呢?
陝西這邊的好作品很多。
在90年代初期,爆發過浩浩蕩蕩的「陝軍東征」這一文學現象。
1992年,陝西文壇「損兵折將」,路遙等文壇巨匠相繼離世,陝西作協滿眼都是白花,充耳都是哀樂,被低沉、陰鬱的氛圍所籠罩。
雖然置身於這樣一種環境氛圍,但陝西的作家並沒有停止思考和探索。
也就是在這一年,陳忠實完成了《白鹿原》,賈平凹創作了《廢都》.
大量的陝西長篇小說竟然都在這一年完成,並發行出版。
有人戲稱,「你們陝西人要來個揮馬東征啊。」
一個省在不長的時間裡,竟然如此集中地推出了一批水平如此整齊的優秀藝術品。
「陝軍」一下子打響了文壇,也帶來了長篇小說閱讀熱潮。
「合成哪篇呢?」
江弦心中一下子浮現出很多篇的小說。
要說經典,最經典莫過於《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
不過這都是江弦不忍心去寫的小說。
不過拋開這兩部經典,留給他考慮的選擇仍舊非常的多。
但要江弦一下子想出一個,他還真是不太能想出來。
除了路遙、陳忠實,印象最深的就是賈平凹?
賈平凹實力肯定是有的,不過江弦也不想把他列在考慮對象之中。
理由很簡單,怕被封。
他又想到王觀勝今天說的那一番話。
有沒有哪部小說能像《紅高粱》一樣,寫一段承載著陝西厚重歷史的史詩。
寫歷史、民國、寫抗日、寫知青、寫陝北的變遷.
好像還真有。
在江弦的記憶里,是有那麼一部的,而且要說史詩,也絕對是一部壯麗的史詩。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將其順利合成。
一共四次自主合成機會,江弦不知道能否順利將其搞出來。
他直接開始嘗試。
第一次,「黃土高原」+「家族」。
失敗。
第二次,「西北民族」+「時間的足跡」。
失敗。
第三次,「風流罪人」+「陝北」。
成功。
(還挺巧的,這幾天寫金雞百花,恰好碰上廈門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