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遇敵

  王太的話成了壓垮銅山清軍心理防線的最後一根稻草,因為他帶來的消息令他們絕望,施琅部全軍覆沒,那整個福建沿海便全部在鄭軍水師的攻擊範圍,東山島孤懸海外,若是沒有大陸支援,根本不可能擋住海賊的攻勢。【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現在海賊又以屠城相逼,若是再打下去,那城內的家小哪裡還有活路?

  為了身家性命,為了城內家小的安危,清銅山參將周球和水師游擊周洋不得不打開了城門,迎接楚軍登陸。

  當看到隨軍的楚軍登岸後,周球和周洋更是慶幸不已,因為他們竟發現海賊的陸師居然都是穿著棉甲的蒙古兵,雖然不知道這麼多蒙古大爺是怎麼投降海賊的,但蒙古大爺都投降了,咱們還有什麼理由不投降。

  為了表示對延平王的忠心,在楊延迪踏進銅山城的那刻,周球便主動拿出了銅山藩庫的清單黃冊。

  根據黃冊記錄,銅山城內有糧食十三萬石、藥子八萬斤,銀十六萬兩,其餘火銃,軍械無算。

  「留三成的物資供咱們水師支用,其餘全部轉運廣州,供大帥北伐之用。」

  銅山既下,楊延迪索性也不再裝了,大手一揮,當場就下令左右將銅山的物資全部轉運廣州。

  「轉運廣州?你們是?」

  周球懵了,周洋和王太也傻眼了,廣州現在楚軍手裡,他們是知道的,楚軍有水師,他們也是知道的,可他們沒想到這次來犯的居然會是廣州的長毛賊寇。

  「我們是楚軍,兩位周將軍不必驚訝,我家大都督已經提兵北上三楚,你們能夠棄暗投明,本帥定當具折稟奏,為汝等請功,想來大都督定有封賞。」

  見周氏兄弟發現了端倪,楊延迪索性也不裝了,其實按楚軍水師得運載能力,一次並不能運輸這麼多物資,好在迫降了銅山守軍,繳獲了一百餘艘海船,那樣將斬獲轉運廣州還是能做到的。

  「末將等多謝楊帥,還望楊帥在大都督面前美言幾句。」

  投都投了,周氏兄弟還有王太自知事情無法改變,只得再次拜倒於地,表起了忠心。

  楊延迪說的不錯,楚軍主力此時確實抵達了肇慶門戶三水,但出乎馬仲英預料的是,駐守三水的清軍居然又不戰而走,在楚軍哨騎抵達三水城下時,就灰熘熘地往肇慶方向退去。

  「大都督,末將親眼所見,潰逃的韃子打的正是偽清成親王羅可鐸的王旗,三水城內的百姓也都能證實,此前羅可鐸確實就在三水城中,只是末將想不通他們為什麼會放棄三水防線撤退。」

  三水城外,楚軍斥候營營官張紹遷一臉狐疑地將剛剛偵查到的情報向馬仲英娓娓道來。

  「羅可鐸乃是當年攻打永曆朝廷的主帥之一,素有勇略,曾和晉王屢次大戰,互有勝負,三水城防嚴整,西江又有十餘座木城,羅可鐸一箭不發,連火炮,糧秣都沒來的及轉運,就選擇撤軍,這委實有些不妥,大帥咱們不可不防啊!」

  簡單查看了清軍三水的布防情況後,第一旅旅帥李興當即就向馬仲英表示他的疑惑。

  「羅可鐸,本帥也知道,此人素來銳意進取,今我軍甫至,他便退走肇慶,顯然是在誘敵,但三水至肇慶一帶皆是坦途,清軍並無可設伏的地點,難道岳樂想和咱們決戰?在廣州吃了這麼一場大敗,岳樂還敢出城嗎?」

  馬仲英也看出了不妥,不過他用兵水平並不算高,這一路能從雲南殺入兩廣,並連續攻取桂南和廣州,完全是依靠對歷史的熟知,現在清軍退兵,反而令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大帥,末將以為岳樂恐怕就是吃准了這一點,想讓咱們以為他們是怕了我軍,利用羅可鐸把咱們引到他預定的作戰區域,末將以為咱們可以反客為主,直接順西江西下,直擊肇慶,如此一來,岳樂主力就會被咱們牽著鼻子走。」

  馬仲英用兵水平不高,但秦懷忠和李興等人都是打了八年仗的老兵,雖然沒指揮過大兵團作戰,但因為常年跟在馬寶身邊,用兵的能力並不低,儘管他們不知道羅可鐸是真退還是假退,本著小心無大錯的原則,遂建議馬仲英沿西江一線進兵。

  「如此就依你二人所言,傳令下去,全軍繼續前進,張紹遷把你的斥候全撒出去,我大軍周圍三十里範圍內都必須派出斥候,萬不可懈怠。」

  馬仲英用兵不過中人,但卻從善如流,當場就同意了李興和秦懷忠給出的建議,任爾千般計,我只一路去,這樣行軍,楚軍主力不光可以得到水師船隊的炮火支持,還能把躲藏在暗處的清軍主力逼出。

  岳樂和羅可鐸沒有想到連戰連勝的楚軍居然沒有選擇追擊大清的親藩,而是繼續沿西江西進,但他們籌備了這麼久,自然不願意就這樣灰熘熘地退回去,在反覆考慮之後,岳樂下令全軍出動,走老河口鎮南下,至肇慶的牛頭驛一帶,主動迎戰順江而進的楚軍。

  五月二十三,孫有光所部的漢軍馬隊在牛頭驛以南的官道發現了楚軍的斥候,而楚軍斥候同樣也發現了清軍哨探。

  其實這個時候,岳樂很怕楚軍沿西江布防,可他和羅可鐸都沒有想到楚軍居然下了官道,在距離西江十里左右開闊地擺開了陣勢,拿出可一副要和清軍決戰的架勢。

  之所以選擇在這裡決戰,馬仲英是有自己的考量,因為若是距離西江太近,那岳樂因為顧慮楚軍水師,說不定就會退回肇慶,而選擇這樣的開闊地帶,急於決戰的岳樂肯定會不顧一切的撲上來,這樣楚軍便能以逸待勞,蓄養好體力迎戰清軍。

  聞得明軍下了官道,在牛頭驛東南布陣的消息後,岳樂和羅可鐸皆是撫掌大笑,因為明軍選擇的決戰地點距離西江足有七八里地,在此地決戰,那他們就失去了江上水師的火力掩護,這對於大清軍而言實在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消息。

  於是岳樂當即下令,以張氏兄弟領七千甘肅兵為中軍,肅州總兵楊朝棟和寧夏督標參將徐德領八千兵為左翼,林興珠和林日勝領所部萬餘軍馬為右翼,孫有光所部正白旗漢軍為中軍,擺出了一個凸字型軍陣,一路向楚軍結陣的方向壓了過去。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