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應對之策

  定計由彰泰攻廣西後,岳樂即飛書潮州簡親王,著其立即轉入反攻,直擊廣州,他親自則領兵四萬進擊肇慶,務必要使尚之信首尾不能相顧。【,無錯章節閱讀】

  彰泰奉命出征後,即令扎薩克圖、克陵、蘇日納二人各領本部蒙古八旗,攜帶民夫三萬以右江鎮綠營為嚮導打起他的大旗進擊梧北的藤縣和懷集兩縣,務必將賊寇守軍吸引在兩地,又令張勇領延綏鎮總兵許占魁、陝安鎮總兵高孟生以及漢中鎮總兵費雅達為全軍前鋒,彰泰自己則親領本部正藍旗馬甲為後隊轉道潯州。

  許占魁是陝西蒲城人,早年流落遼東,順治初隨多鐸取江南,授陝西陽平關參將。康熙年間擢延綏總兵。三藩反覆後,守榆林,御王輔臣、朱龍有功,進左都督。

  高孟生本是甘肅張掖人,素有勇名,因平定王輔臣有功,升陝安總兵。

  和高孟生、許占魁相比,費雅達並不是漢人,而是旗人,隸漢軍正白旗人,因功累遷潼關副將,王輔臣反亂以後,廷議設漢中總兵討賊,以授費雅達,署都督僉事。進取漢中,破賊彝門鎮,抵秦嶺,拔北木城,與王進寶會師奪武關。敘功,加都督同知。

  此三人都是久經沙場,能征慣戰之人,麾下綠營也頗為精銳,不亞於寧夏綠營,南下以來也連續擊敗吳周軍,並一路從貴州殺入雲南境內,為清廷平定吳周立下了赫赫戰功。

  彰泰的計劃不可謂不周密,也不可謂不完美,而且他還充分考慮了蒙古兵不善於攻堅的弱點,將他們調往梧北虛張聲勢,而將精銳的陝西綠營利用內線優勢,轉移到梧州西面的潯州,趁瓊州軍注意力在梧北時,給瓊州軍一個突然襲擊。

  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他精心策劃的作戰計劃僅僅十日之後就被總兵大人的心腹陳二狗送到了馬仲英的桉頭。

  「呵呵都說聲東擊西,咱們的定遠平寇大將軍,卻給本帥來了個聲北擊西,你們議一議,這一仗該怎麼打。」

  馬仲英是真的沒想到彰泰竟然如此頭鐵,居然無視蔡毓榮和平度二人戰敗於南寧的故事,非要來打瓊州軍。

  「清狗有六萬人,根據情報現實,北線彰泰一共部署了兩萬蒙古八旗和三萬民夫,蒙古兵不善於打山地戰,末將以為可將第一旅調至梧州,這樣一來,我梧州守軍就有一萬五千人,再有城防之利,清軍轉道潯州,補給線拉長,只要我軍堅守兩三個月,待彼軍糧盡,清狗自退也。」

  從南寧趕到梧州聽令的巴思克率先進言,陝西綠營也是他的老對手了,戰鬥力不亞於甘肅綠營,再加上人多勢眾,他還是建議堅守城池,立足於防守。

  「巴將軍說的是,我軍坐擁梧州堅城,三江口棱堡主體也已經修的七七八八了,更兼有水師控扼西江,清軍雖眾,又有何懼?」

  第三旅旅帥李興也支持巴思克的建議,在他看來,這一仗只不過是南寧之戰的翻版,只要瓊州軍守住城池,時間拖的越長,對繞道而行的清軍就越不利。

  第一旅震虜營營官秦懷忠卻持反對意見,他道:「巴將軍,咱們若任憑彰泰長驅直入的話,倘若他採取圍而不打的策略,分兵藤縣和懷集,那我北線守軍豈不危矣?末將以為,咱們當在梧西獅臥山布置防線,擋住彰泰大軍。」

  「獅臥山不過一座孤峰,我軍就是在山上布置防線,清狗也能繼續分兵看住我獅臥山守軍,然後直驅梧州城下,你們可別忘了清軍足足有六萬人馬,這還不算隨軍的民夫。」

  第四旅旅帥沒好氣地看了秦懷忠和李興一眼,他當年未反叛清廷時,就做到了貴陽總兵,投奔吳三桂後,更是做到了一省提督,論戰略眼光,可不是巴思克這樣的親兵統領和總旗出身的李興能比的。

  馬仲英心中一動,抬眼看向王永清,開口問話道:「那王將軍的意思是?」

  「大帥,剛才巴將軍也說了清軍補給線延長,從潯州到梧州有三百餘里,清軍雖眾,又豈能處處皆防?末將以為可放彰泰部入境,再尋機殲滅,末將聞大帥遣陳布隆將軍於南寧這次招募土人,意欲訓練一支廣西狼兵,其實狼兵,並不是說這支軍隊有多兇悍,而是說狼兵善於山地作戰,當年倭寇亂我浙江和福建兩省,這兩地山多林密,是以嘉靖朝六省總督張經的狼兵屢屢獲勝,咱們完全可以利用這支土人沿途襲擊清軍,不求擊敗清軍,卻能使清軍疲於奔命,而我軍則利用彰泰大軍進入梧州境內的機會,調南寧守軍偷襲潯州,這樣一來彰泰這四萬大軍豈不是落入咱們的羅網中。」

  王永清侃侃而談,他是看到了清軍戰線拉長的客觀因素,想著來一次瓮中捉鱉,全殲彰泰。

  「王將軍此計和本帥不謀而合,如今清軍勢大,兵力是我瓊州軍和尚之信的兩倍還多,不吃掉他們一股,不打個大勝仗,本帥只怕尚之信那個狗東西嚇破了膽,既然彰泰輕兵而來,咱們又掌握了其進兵路線,正所謂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咱們若不藉機殲之,豈不是錯失良機?」

  馬仲英打的也是這個主意,潯州和南寧相距四百餘里,路程雖然是比潯州到梧州多了一百餘里,但清軍人多,又攜帶大量的火炮和物資,肯定跑不過輕裝上陣的瓊州軍第二旅,只要搶在清軍抵達梧州之前破了潯州,彰泰為了穩固後路肯定會選擇回師,事急則亂,瓊州軍就可以利用這個機會,選擇可以設伏的地點,打彰泰一個措手不及。

  「大帥,彰泰久經戰陣,潯州是他的糧草轉運基地,他怎麼可能不留兵駐守,我第二旅和駐守欽州的第五旅一個營,總兵力不過七千多人,如何能打下潯州府城?」

  李興和巴思克仍有疑惑,你都說了要輕裝上陣,那肯定不能攜帶重武器,至於地道爆破,潯州因緊臨潯陽江,周圍有護城河,這藥子也沒可能填到城牆下,失去了爆破攻城的法寶,他們真不知道如何在短時間內破開潯州城。

  馬仲英笑道:「本帥在肇慶不是收編了一支六百人左右的滿洲馬甲嗎?他們連辮子都沒割,都是地地道道的滿洲兵,有他們替你們詐城,何愁拿不下潯州。」

  定計由彰泰攻廣西後,岳樂即飛書潮州簡親王,著其立即轉入反攻,直擊廣州,他親自則領兵四萬進擊肇慶,務必要使尚之信首尾不能相顧。

  彰泰奉命出征後,即令扎薩克圖、克陵、蘇日納二人各領本部蒙古八旗,攜帶民夫三萬以右江鎮綠營為嚮導打起他的大旗進擊梧北的藤縣和懷集兩縣,務必將賊寇守軍吸引在兩地,又令張勇領延綏鎮總兵許占魁、陝安鎮總兵高孟生以及漢中鎮總兵費雅達為全軍前鋒,彰泰自己則親領本部正藍旗馬甲為後隊轉道潯州。

  許占魁是陝西蒲城人,早年流落遼東,順治初隨多鐸取江南,授陝西陽平關參將。康熙年間擢延綏總兵。三藩反覆後,守榆林,御王輔臣、朱龍有功,進左都督。

  高孟生本是甘肅張掖人,素有勇名,因平定王輔臣有功,升陝安總兵。

  和高孟生、許占魁相比,費雅達並不是漢人,而是旗人,隸漢軍正白旗人,因功累遷潼關副將,王輔臣反亂以後,廷議設漢中總兵討賊,以授費雅達,署都督僉事。進取漢中,破賊彝門鎮,抵秦嶺,拔北木城,與王進寶會師奪武關。敘功,加都督同知。

  此三人都是久經沙場,能征慣戰之人,麾下綠營也頗為精銳,不亞於寧夏綠營,南下以來也連續擊敗吳周軍,並一路從貴州殺入雲南境內,為清廷平定吳周立下了赫赫戰功。

  彰泰的計劃不可謂不周密,也不可謂不完美,而且他還充分考慮了蒙古兵不善於攻堅的弱點,將他們調往梧北虛張聲勢,而將精銳的陝西綠營利用內線優勢,轉移到梧州西面的潯州,趁瓊州軍注意力在梧北時,給瓊州軍一個突然襲擊。

  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他精心策劃的作戰計劃僅僅十日之後就被總兵大人的心腹陳二狗送到了馬仲英的桉頭。

  「呵呵都說聲東擊西,咱們的定遠平寇大將軍,卻給本帥來了個聲北擊西,你們議一議,這一仗該怎麼打。」

  馬仲英是真的沒想到彰泰竟然如此頭鐵,居然無視蔡毓榮和平度二人戰敗於南寧的故事,非要來打瓊州軍。

  「清狗有六萬人,根據情報現實,北線彰泰一共部署了兩萬蒙古八旗和三萬民夫,蒙古兵不善於打山地戰,末將以為可將第一旅調至梧州,這樣一來,我梧州守軍就有一萬五千人,再有城防之利,清軍轉道潯州,補給線拉長,只要我軍堅守兩三個月,待彼軍糧盡,清狗自退也。」

  從南寧趕到梧州聽令的巴思克率先進言,陝西綠營也是他的老對手了,戰鬥力不亞於甘肅綠營,再加上人多勢眾,他還是建議堅守城池,立足於防守。

  「巴將軍說的是,我軍坐擁梧州堅城,三江口棱堡主體也已經修的七七八八了,更兼有水師控扼西江,清軍雖眾,又有何懼?」

  第三旅旅帥李興也支持巴思克的建議,在他看來,這一仗只不過是南寧之戰的翻版,只要瓊州軍守住城池,時間拖的越長,對繞道而行的清軍就越不利。

  第一旅震虜營營官秦懷忠卻持反對意見,他道:「巴將軍,咱們若任憑彰泰長驅直入的話,倘若他採取圍而不打的策略,分兵藤縣和懷集,那我北線守軍豈不危矣?末將以為,咱們當在梧西獅臥山布置防線,擋住彰泰大軍。」

  「獅臥山不過一座孤峰,我軍就是在山上布置防線,清狗也能繼續分兵看住我獅臥山守軍,然後直驅梧州城下,你們可別忘了清軍足足有六萬人馬,這還不算隨軍的民夫。」

  第四旅旅帥沒好氣地看了秦懷忠和李興一眼,他當年未反叛清廷時,就做到了貴陽總兵,投奔吳三桂後,更是做到了一省提督,論戰略眼光,可不是巴思克這樣的親兵統領和總旗出身的李興能比的。

  馬仲英心中一動,抬眼看向王永清,開口問話道:「那王將軍的意思是?」

  「大帥,剛才巴將軍也說了清軍補給線延長,從潯州到梧州有三百餘里,清軍雖眾,又豈能處處皆防?末將以為可放彰泰部入境,再尋機殲滅,末將聞大帥遣陳布隆將軍於南寧這次招募土人,意欲訓練一支廣西狼兵,其實狼兵,並不是說這支軍隊有多兇悍,而是說狼兵善於山地作戰,當年倭寇亂我浙江和福建兩省,這兩地山多林密,是以嘉靖朝六省總督張經的狼兵屢屢獲勝,咱們完全可以利用這支土人沿途襲擊清軍,不求擊敗清軍,卻能使清軍疲於奔命,而我軍則利用彰泰大軍進入梧州境內的機會,調南寧守軍偷襲潯州,這樣一來彰泰這四萬大軍豈不是落入咱們的羅網中。」

  王永清侃侃而談,他是看到了清軍戰線拉長的客觀因素,想著來一次瓮中捉鱉,全殲彰泰。

  「王將軍此計和本帥不謀而合,如今清軍勢大,兵力是我瓊州軍和尚之信的兩倍還多,不吃掉他們一股,不打個大勝仗,本帥只怕尚之信那個狗東西嚇破了膽,既然彰泰輕兵而來,咱們又掌握了其進兵路線,正所謂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咱們若不藉機殲之,豈不是錯失良機?」

  馬仲英打的也是這個主意,潯州和南寧相距四百餘里,路程雖然是比潯州到梧州多了一百餘里,但清軍人多,又攜帶大量的火炮和物資,肯定跑不過輕裝上陣的瓊州軍第二旅,只要搶在清軍抵達梧州之前破了潯州,彰泰為了穩固後路肯定會選擇回師,事急則亂,瓊州軍就可以利用這個機會,選擇可以設伏的地點,打彰泰一個措手不及。

  「大帥,彰泰久經戰陣,潯州是他的糧草轉運基地,他怎麼可能不留兵駐守,我第二旅和駐守欽州的第五旅一個營,總兵力不過七千多人,如何能打下潯州府城?」

  李興和巴思克仍有疑惑,你都說了要輕裝上陣,那肯定不能攜帶重武器,至於地道爆破,潯州因緊臨潯陽江,周圍有護城河,這藥子也沒可能填到城牆下,失去了爆破攻城的法寶,他們真不知道如何在短時間內破開潯州城。

  馬仲英笑道:「本帥在肇慶不是收編了一支六百人左右的滿洲馬甲嗎?他們連辮子都沒割,都是地地道道的滿洲兵,有他們替你們詐城,何愁拿不下潯州。」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