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杜克來說,滿足普通影迷和觀眾,遠遠勝過其他,這也是他拍攝製作這部《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的最基本的準則。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遙遠的銀河系,一段關乎友誼、信念與忠誠的銀幕科幻史詩展開了它的第一篇章,37年之後,它的第七段故事即將啟航,而這面喚作「星球大戰」的旗幟亦交由伴著它的傳奇長大的新一代電影行業的工作者們齊心協力來完成。
從聖地亞哥返回洛杉磯,杜克一頭扎進了休斯飛機廠的巨大攝影棚里,開始拍攝剩餘不多的鏡頭。
「人太少了,」
站在攝影棚最裡面的高台上,杜克看著下方密密麻麻的衝鋒兵,對安娜?普林茨說道,「還有臨時演員嗎?」
這裡將要拍攝第一秩序的一位將軍發表演講的鏡頭,由漢娜?瑟琳娜設定布景的這個場景,借鑑了二戰時希特勒對納粹黨衛軍發表演講時的情形,這也是遵循星戰的一貫傳統,看過原版星戰三部曲的人不難發現,帝國軍的制服像極了納粹軍裝。
至於那位西斯大帝,怎麼看都是阿道夫?希特勒的化身。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杜克依然使用了這一隱藏的設定,而且也不會有任何顧慮,在西方世界乃至全地球上,反納粹反希特勒可以說是最最基本的政治正確和價值取向之一。
的確,這個世界上同情甚至崇拜納粹和希特勒的人不少,但這種事沒幾個人會傻到直接宣揚出來,除非他是拉斯?馮?提爾那樣的腦殘。
這位丹麥導演腦袋一向有問題,他不僅認為自己是電影業的上帝,甚至是全人類的上帝。時常拋出些驚人之語吸引眼球,以博取關注度。
比如所謂的「dogma95」宣言,不說他要求的其他導演,連他自己也從來沒有做到過。
但常走在河邊,總有濕鞋的時候,這位腦袋有問題的導演。自然也會搞砸自己的炒作。
2011年,拉斯?馮?提爾攜新片《憂鬱症》亮相第64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他的口無遮然讓全歐洲都大驚失色。
這位一向語不驚人的導演脫口而出,「一直以來,我都為自己猶太人的身份感到驕傲;然後我見到了蘇珊娜?比爾——丹麥導演,作品《更好的世界》獲得那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打那以後我就有些不高興了。再之後我發現自己實際上是名納粹信徒。我的家族來自德國,這讓我很興奮。還能說什麼呢?我很理解阿道夫?希特勒,甚至很同情他。」
這還沒完,面對滿屋子的媒體,當時拉斯?馮?提爾仍大放厥詞。「我就是個納粹。」
不說其他人,連《憂鬱症》的主演克爾斯滕?鄧斯特和夏洛特?甘斯布等都大驚失色,似乎坐在旁邊的根本就不是她們認識的影片導演。
最後的結果,拉斯?馮?提爾直接被逐出了坎城電影節和法國。
反納粹可以說是最最基本的準則。在類似電影之類的東西里,搞出同情納粹的言論。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而星球大戰,雖然從來沒有直接的表達,但明眼人都能看明白,被光明面鞭笞的反派就是納粹的宇宙版。
由於臨時演員數量不夠。杜克在高台上面轉了一圈,對身後說道,「蒂娜,讓劇組不參與拍攝的其他所有人都裝扮成暴風兵,還有來劇組探班的人……」
這種情況是常態,在需要人數眾多的場景中,劇組其他人臨時客串在好萊塢也不算奇怪,杜克拍攝《魔戒》三部曲時,就做過同樣的事情。
不直接參與拍攝工作的劇組其他人,都穿上了暴風兵的服裝,連黛西?雷德利和丹尼爾?吳也不例外,這樣總算湊夠了綠幕前的暴風兵陣營,剩餘遠景鏡頭中的暴風兵完全可以通過後期CG來添加。
相比於忙碌近一天的準備工作來說,拍攝顯得太順利了,僅僅重複三遍之後,杜克就宣布這一鏡頭通過了。
後續的拍攝中,杜克依然保持足夠的謹慎和專注,如何抓住老版星戰的精髓對於杜克來說並不是難事,真正棘手的問題在於如何開創一個擁有時代個性的嶄新篇章。
1990後和2000後出生的人已經成為了電影市場的主力軍,他們並不了解達斯?維達與盧克?天行者的糾葛往事,光劍、黑武士這些名字,甚至還有「我是你父親」的梗都已附上了更多文化符號的意義,而非單純星戰迷才會熱衷的標誌。
身兼編劇、導演和製作人,杜克必須保證,就算不是伴著星戰長大的一代人,看懂《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也不是問題。
說到底,《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的真正主角,是首次亮相好萊塢主流商業大片的兩位「菜鳥」演員——黛茜?雷德利與丹尼爾?吳。
能拿到這兩個角色,用媒體的話來說,他們絕對是幸運兒,但經歷的試鏡過程卻也是痛苦而漫長又具有欺騙性的,因為星戰的招牌太響,在試鏡的時候,杜克出於保密原因甚至專門創作了一套假劇本讓演員們試鏡。
當選主演之後,這批新人演員們的負擔絲毫沒有減輕,《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同樣要求演員們在表演時面對『真槍實彈』,兩位主角要全副武裝在沙漠裡狂奔躲避爆炸,對於整個團隊的敬業精神與特效製作,杜克從來都不會否認。
當然,杜克這個導演的工作也相當繁重。
對杜克來說,關於《星球大戰》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它絕不僅是任何一個單純的東西,事實上這也是他為什麼這麼選擇這部電影的原因。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不僅是一部史詩巨製,而且無比細膩、打動人心;它在某些方面嚴肅且一絲不苟,卻又時而引人發笑、令人捧腹;它有著沉重的黑暗要素和緊張的利害衝突,同時卻真的很有趣,很溫暖,也很浪漫。
可以說這個故事已包含了全部所有,這是一部關於友誼、關於信任、關於奉獻、關於忠誠、關於相信自己的故事,所有這些力量把我們緊緊團結在了一起。
杜克要做的是用它已有的材料和人物,去製作一個新的故事,而且不需要觀眾以前看過《星球大戰》,觀眾在電影裡會看到韓?索羅,但是看這部電影他們不需要了解以前的他。
如果影迷看過前幾部的韓?索羅,可能會以一種不同的角度來觀賞他的表演。
這部電影的其他主角都是首次亮相,觀眾可以跟隨著他們的目光,一起來看這個電影中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的主流電影市場上,有些人只是從遊戲中知道《星球大戰》的;有些人只是在動畫片裡知曉一兩個情節;有些人只是從朋友那聽說過它,自己卻也從來沒看過,但每個人都多少知道「天行者」和「光劍」,即便不是每個人都看過這個系列電影。
也有很多地方的人根本沒看過這些電影,所以杜克知道拍攝這樣一部電影,需要視覺上的震撼感,需要吸人眼球的動作情節,需要光明與黑暗相互對抗的感覺。
這些都是永恆不變的主題。
《星球大戰》本身,系列電影的第一部,在很多方面都是非常簡單直接的,有些人可能認為它的很多元素在今天已經過時了,因為它們太簡單了。
但它仍然是一個美麗的、有趣的、感人的,甜蜜的故事,它的主角是那些弱勢草根——那些不是精英,沒有權力的人,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居然有能力對抗最大的邪惡力量。
這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奧秘,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還有很多事情需要杜克帶領整個團隊去探索。,但是這些都不要緊,因為即便什麼都不需要知道,就足以被它吸引。
觀眾對於史詩電影所能想到的所有要素,它都已經具備——緊張的故事,激烈的戰鬥,戲劇的衝突,恢宏的場景,它都有。
但是對杜克來說電影成功的關鍵,是觀眾要喜歡並關心劇中的人物,這些才是電影的核心,所以一艘冰冷的宇宙飛船並不代表什麼,只有觀眾喜歡的人在那艘飛船上,它的航行才變得有意義。
杜克的目標,就是讓觀眾想看到發生在上面的故事。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需要具有史詩般的情感,同時也咬展現驚人的特效。
從正式形成一個團隊以來,杜克和他的合作者們已經完成了很多令人難以置信的出色電影。
當時間邁入七月下旬的時候,杜克順利結束了《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的所有拍攝工作,馬上轉入到了後期製作當中。
這次與過往不同,特效製作相比要少一些,為了情懷效應,杜克使用了大量的實景拍攝。
實景拍攝的鏡頭同樣出色,有很多角色和場景,看過後可能會不敢相信它們是實景拍攝的,但是它們確實是。
後期製作中,很多時候杜克用CGI是為了去掉一些東西,而不是為了加上什麼東西,比如要去掉機械操縱人員、鋼絲線、突出的控制項,或者諸如此類的其他東西。
在忙碌後期工作的時候,杜克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接待來自中國的媒體。(未 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