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新朝氣象(五)

  滿意?

  劉陳氏何止是滿意,簡直是心裡要笑開花了。

  她坐在龍椅上杵了杵自己的手杖笑道:「我兒能夠說出這些,顯然你是深思熟慮了的,為娘也就不擔心了,你素來有主見,那就按你說的辦。」

  蘇謹等大臣有些皺眉,皇帝不吭不響就又定下了大御所等三個職位,這將來會發展成什麼樣子,大家都有些擔心了。

  竇玉泉立刻奏道:

  「陛下,皇室后妃全都從貴族中選取這也就算了,可是大御所等職務也從貴族妻室當中選取,難免將來會出現勛貴擅權的現象啊,還請陛下三思。」

  「這一點朕也是想過了的。」

  劉錫命一甩寬大的冕服袖袍坐正身體道:

  「如今我大漢新立也就算了,但是等到朕的繼承人登位,凡是外戚一律不得擔任正三品以上官職。此外,大御所、中御所和少御所的家人也不得擔任朝廷官職,以免徇私枉法。」

  「這些全都要寫入到法律條文中去,絕不能像以往那樣只是按照慣例來辦事。各地方道府縣鄉主官也不得在籍貫所在地任職。」

  如何平衡外戚貴族,以及地方勢力和中央的關係,這在將來將是大漢朝最關鍵的問題,劉錫命此刻將其提出來也是為了將來能夠更好的制約各方。

  蘇謹聞言上前道:

  「陛下,我大漢官職設置,以丞相、總理、參知政事、大納言和太尉為正一品,以往歷朝都將正一品空懸,只用來設置虛銜安撫功臣,還請陛下考慮。」

  「哈哈哈,這個不礙事。」

  「以往那些腐儒就喜歡搞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既然設置了正一品為何不用?」

  「我大漢官員實行任期制,每一任五年,最多連任一屆。同時對官員和社會工作人員設置退休年齡,正三品以上大員可以70歲退休,正三品以下則在60歲退休。」

  「朝廷很快就要建立養老制度,每年從官員們的薪俸中提出8%的薪俸轉入養老金,同時朝廷按照官員薪俸20%的數額進行補貼,將來官員退休之後便可以從其中領取養老金,如此一來官員們便可以安心工作。」

  養老金?

  大漢朝臣們聽見這個新東西又是面面相覷。

  這也是劉錫命在朝中為何這般強勢的原因之一,他提出來的很多東西別人都聞所未聞,那自然就只能任他來評說。

  話語權也就掌握在了他手中。

  大漢元武元年的這場登基大典上,劉錫命和一眾文武談論的很多。

  從政治軍事到經濟文化,劉錫命全數進行了變革。

  當真如他所說,大漢新朝必然要有新的氣象。

  隨著劉錫命的登基為帝,整個大漢的車輪開始加速向前方駛去。

  中原報上關於大漢王朝建立的消息一傳出,全天下的府縣都開始了熱烈的慶祝活動。

  剛剛從戰火創傷中走出來的華夏大地,終於開始萌發新的希望之苗。

  ~~~

  大漢開國的熱鬧勁一直縈繞在人們的心頭,但是這日子總還是要過的。

  十天之後。

  紫禁城大漢門外的中書省衙署當中,張三異急沖沖地走入了光祿寺的辦公小院。

  「漢侯兄,陛下要改革幣制了,你聽說了此事沒有?」

  「咦,明進兄,你竟然來的比我還早。」

  張三異推門進入熊伯龍的辦公室,卻發現譚鳳禎早已在和熊伯龍喝茶了。

  「嘖嘖,要不說光祿寺的福利最好呢,你們這茶問起來味道就不一樣。」

  張三異也不和兩位好友客氣,直接一屁股就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下來,端起一個茶杯就喝了一口。

  「哈哈哈,你啊,還是改不了這個性子,怎麼,聽說現在學部最是繁忙,你竟然還有時間到我這兒來?」

  「說真的,你們光祿寺的茶怎麼比外面要好喝多了,從哪兒弄的?」

  張三異沒有直接回熊伯龍的話,反而朝著他擠眉弄眼問道。

  熊伯龍一臉少見多怪地指了指上面,「你難道不知道我光祿寺卿是誰嗎,人家許衛許德恆可是陛下心腹大臣,最早的從龍大臣,這茶葉自然是從寺卿那裡順來的。」

  「嘖嘖,看來漢侯兄離升官不遠了,你連道部級大員的茶都能蹭到,實在是厲害。」

  張三異一臉羨慕,一旁的譚鳳禎也是不乏羨慕之色。

  「看這苗頭是有一點兒像啊,漢侯兄,你不會是真要升官了吧?」

  見熊伯龍笑而不語,譚鳳禎驚訝追問。

  熊伯龍含笑點了點頭,「不能算是升官,只能算下派。」

  「下派?」

  張三異和譚鳳禎兩人全都驚道。

  「好好的京官不做,你難道還要去做那地方官,這是什麼道理?」

  熊伯龍端起茶壺替兩人加了一遍茶,想起三人的關係,當下便提點兩人道:

  「這件事你二人知道就好了,現在許光祿正在按照陛下的要求制定官吏晉升規定,這裡面明確提到了,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你們應該明白,承蒙許光祿看得起,對我也說到了兩句。以後官吏升遷必須要有地方工作經驗,而且必須一級一級升遷,絕對不會出現以往多級連升的情況。」

  「例如我這正六品大夫,要想升為正五品的寺丞,必須先升從五品,再升正五品。正六品到從五品間隔不能少於兩年,從五品升正五品間隔不能少於一年。」

  「而且現在京官外放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樣六品主事提拔為知府了,而是必須對等調派或者是升任某某職務。」

  張三異和譚鳳禎二人聽得有些頭暈。

  熊伯龍只好再次解釋道:

  「還是拿我來舉例子,我這正六品光祿寺大夫調到地方上去要麼是從某個州府的同知做起,要麼是到某個道,比如山西道做個光祿院的副職領導。」

  劉錫命採用了三省六部制,各個省份的名稱也就被改成了四川道、山西道這樣的稱呼。

  用行省來稱呼其實是蒙古人的做法,改省為道反而是復古,因此並沒有什麼阻力。

  在劉錫命的官職設計當中,正一品就相當於後世的正國級,正二品為副國級。

  正三品相當於省部級,正四品則是副部級。

  正五品對應廳局級,正六品對應副廳局級。

  正七品和正八品當然就是縣處級和副縣處級了。

  只有九品特殊一些,正九品對應鄉科級,從九品對應副鄉科級。

  至於之間的從一品,從二品則主要是用來區分資歷、薪俸、排序等用的。

  除此之外,呂宋此前就在使用的吏員制度也被完全套了過來。

  現在吏員可以從從九位上晉升到正五位上,吏員主要是為了解決級別和待遇的問題。

  吏員轉任官員,不僅要參加考試,而且還要降等使用。

  比如正五位的吏員,轉為官員只能擔任正六品的官職。

  這也是為了避免有人利用吏員升職較快這個空子。

  熊伯龍的一通專業性解釋總算是讓張三異和譚鳳禎了解清楚了這其中的門門道道。

  張三異還是有些鬱悶道:

  「這麼一來,將來升官可真是太難了,一旦到了地方,各地自己的長官能否看得上你還得另說,真是造孽。」

  「哈哈哈,不然不然。」

  熊伯龍大笑搖頭。

  「你以為我光祿寺是做什麼的,陛下早就有話,光祿寺要從中央一直管到地方,為了避免地方失控,地方官吏的任免也必須由光祿寺來經手。」

  「當然了,除了主官之外,其他具體的提拔人選可以由當地光祿院研究之後,報各地議事會批准後再由光祿寺決定,所以啊,我等中央官員到地方去還是有些優勢的。」

  「原來是這樣」,張三異當下恍然,難怪熊伯龍看上去心情不錯。

  議事會就是劉錫命在地方上設置的內閣。

  比如每個道,同樣由總督、巡撫、中納言,同時在副總督、布政使(副巡撫)、光祿院、宣化院等重要部門中另外選取四人一起加入議事會。

  議事會的作用就相當於我兔的地方黨委常委會,所有的重大決策事項都必須由議事會商議形成文件之後決定。

  議事會是由總督領導,但是採取集中民主制議事,將來出了問題,這些記錄在案的決定都可以用來追責。

  同樣的道理,府縣鄉也都是如此。

  有後世我兔摸著大毛趟出來的經驗,劉錫命一開始就站在了巨人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