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劉表問計劉玄德
「子龍?」
劉備露出疑惑的臉,他本打算讓陳到同行,沒想到劉表居然親自點將。
「哈哈。」
劉表捋須笑道:「聽說上次江夏平叛,子龍將軍勇猛無雙,玄德有如此虎將,還怕子揚有危險麼?」
「那好吧。」
劉備衝著劉曄微微點頭。
劉曄見事情定下,連忙拱手給劉表打預防針:「多謝府君信任,但我只會雕蟲小技,對水戰更是一竅不通.」
劉表聽懂了劉曄的意思,於是打斷解釋道:「子揚不必擔心,元陽乃我荊州水軍大將,水戰他知道如何部署,關鍵是深入豫章作戰,那邊有孫賁的守軍,也會有孫權的援軍,如何應對各種突然事件,就需要仰仗先生奇謀。」
「那便好」
劉曄微微頷首,追問道:「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黃太守有掌握守軍情況否?如果準備不充分陷入苦戰,造成戰局被動就麻煩了,最好能趕在援軍之前拿下豫章,這樣還能依靠城池打援。」
劉表正色說道:「這兩年元陽一直在募兵,我也給他補充了不少,現在江夏兵力約近三萬,出兩萬精兵沒有問題,聽說孫賁守軍只有萬餘,咱們的優勢很大。」
劉曄一聽好傢夥,你管這叫優勢大?
孫賁就算據城堅守,一萬人擋下三四萬都行,更何況孫權還有援軍。
荊州精兵能有多精?心說劉表不是攻城略地,感覺像鬧著玩一樣。
劉曄可不想打必敗之仗,於是急忙提醒:「府君,多一萬兵力雖是優勢,別忘了孫賁有地利之便,而且孫權必發援軍」
「荊州雖然帶甲十萬,卻散落在各郡各縣,不可能全調至江夏。」劉表皺眉微微搖頭,緊跟著補充說道:「子揚分析雖然全面,但實際情況卻沒那麼糟糕,根據元陽送來的情報,我們至少有先天三大優勢。」
「嗯?」
劉備、劉曄面面相覷。
劉表捋須解釋:「一是孫權上半年敗給曹操,現有兵力較以往有大幅減少,即便抽兵來援也不會太多,必須要留兵守廣陵、淮南;二是孫賁在豫章經略時間短,麾下士兵有不少都是江夏降軍,戰鬥中倒戈的機會很大;三是海昏守將太史慈被調走,豫章北部的防守空缺沒及時填上,只要你們行動迅速些,孫賁想守都會顧此失彼。」
「如此說來.」劉曄一怔,喃喃說道:「黃太守準備很充分.」
劉表微微頷首:「元陽和孫氏有血仇,必然會戰至不死不休,除了江夏出兵兩萬之外,我也給劉磐下了命令,他會從長沙陸路進豫章,水陸並進必獲大勝。」
「好,我都覺得贏面很大。」劉曄點頭附和。
面對曹操用計當口,劉表堅持對豫章用兵,就是因為贏面很大,在利益面前值得冒險。
見劉曄給出肯定意見,劉表捋須笑曰:「子揚有信心,我亦有信心,襄陽的戰船已備好,你速與子龍將軍去找德珪,完成交接明日就可以啟程,正所謂兵貴神速,就不與你們餞行了,勝利之後再一起歡宴。」
「好。」
劉曄拱手朝劉表一拜,迎面看到劉備肯定的眼神,便轉身出殿去尋趙雲。
見劉曄走出大殿,劉表下階走到劉備身邊坐下,蹙眉說道:「玄德年長一些,兄有些事想問問你的意見。」
「兄長請講。」
劉備覺得很好奇,心說究竟什麼事,還需把劉曄支開。
劉表揮手遣走殿內侍從,待到只剩兩個人的時候,他才對劉備吐露心跡:「孩子們越來越大,我也越來越老了,琦兒若非玄德舉薦,他現在估計還一事無成,你認為這孩子怎樣?」
「額」劉備聽的一愣,不知道劉表想說什麼,但自己夸應該沒錯,於是回答道:「大公子生性善良,對兄長又如此孝順,將來必是人中龍鳳也。」
劉表輕輕搖頭:「人中龍鳳不見得,但秉性倒是不錯又像我,只不過這些年過得安逸,磨滅了應有的鬥志,實在是缺乏歷練」
「既如此」劉備皺眉追問:「攻打豫章這麼好的機會,兄長為何不讓大公子隨行?戰爭最能磨鍊一個人的意志。」
「哈哈.」劉表苦澀一笑:「琦兒本不擅統兵,我怕派他到軍中歷練,會讓黃元陽畏首畏尾,想想還是算了.最關鍵是.」
劉備沒有接話繼續等候,劉表頓了頓又補充曰:「玄德應該已經知曉,最近朝廷封琦兒為漢中太守,顯然是曹操讓我與張魯交兵,打算漁翁得利來圖荊州的詭計,可荊州卻有人支持這場戰爭.」
「雖然他們沒領悟兄長用意,但是大公子得到擁護支持,也是應該值得慶賀」
劉備說話的時候見劉表臉色不對,所以話到末尾就戛然而止。
「值得慶賀?」
劉表冷冷說道:「德珪難道看不出這是曹操之計?可這些人偏偏就是他的人」
劉備突然覺得頭大,一時沒聽懂劉表的意圖,於是不痛不癢地回道:
「德珪是大公子之舅,或許是愛甥心切?」
劉表嘆息:「德珪的妹妹是我的繼室,但夫人似乎更喜歡琮兒,德珪極力促使琦兒出任漢中太守,用意其實已經很明顯,為兄今年已是花甲之齡,又有多少日子可以活呢.」
「兄長不必長吁短處,我看你身體康泰,六十正是做大事之時,想那姜子牙八十才出山」
劉備安慰的話沒說完,便被劉表伸手打斷:「我的身體自己最清楚,世間哪有那麼多姜子牙?明知是曹操之計,卻又有適當理由,偏偏還有人支持,玄德認為此事當如何?」
「這兄長的家事.備豈能多言」劉備一臉的為難。
劉表正色說道:「荊州文武都有自己立場,行事說話難免有所偏頗,我當玄德是兄弟,很想聽聽你的意見。」
「既然兄長如此信任,那備就談談自己的淺見,大公子壯年本該建功立業,可眼下曹賊大軍已回許都,隨時都有可能南下荊州,至少此時去討漢中不合適,那邊山險路遠情報缺失,一旦出兵前途未卜,我認為還是審慎些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