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0章 晉王一家子

  出宮之後,劉晞便直接回府,不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他都需要調整一番,接下來無法再向此前那般優哉游哉了。

  沒來由的,劉晞竟然有些羨慕起齊王劉昀了,老五在回京的這段日子裡,過得可是瀟灑多了,呼朋引伴,遊戲人間,盡情享受洛陽風華,擺弄他感興趣的那些奇淫技巧,只有閒暇時分,方才關注一下《齊王西遊記》的編寫進度。而對於劉昀的「不著調」,劉皇帝也頭一次沒有斥責,聞之也只是笑了笑,任他去了。

  甚至於,劉晞覺得九弟劉曙都比他們這些人活得自在,都道老九荒唐混帳,但他活得自如,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做什麼,從不掩飾自己的欲望與想法,反而讓人不會有什麼戒心.

  晉王府坐落在洛水以南,離皇城不算遠,劉晞回府之時,日且西移,依舊釋放著熾烈的光芒,催人汗下。府內,正處在一種愉悅融洽的氛圍之中,晉王長子、臨海侯劉文海回府了。

  由於出海使國的辛苦功勞,劉文海被封為臨海侯之後,便獨立開府了,為了表示對這個孫兒的喜愛,劉皇帝還為他配置了府邸、莊園、仆侍。而劉文海在過去的半年多期間,則一直在由溫國公向訓主持的陸軍軍官學校中學習訓練。

  同武舉一樣,脫胎於早年奉宸營的大漢陸軍軍官學校,也成為了大漢將士上升進步的另外一條途徑,並且武舉要重要得多,門檻更高,限制更多,但同樣的,學員的前途也更廣闊。

  正式成立已經十多年了,楊業便是當年籌備學校的主要功勳將帥之一,而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其教學體系已經十分完善,除了傳統馬步軍大類,另有軍令、軍法、工程、後勤諸科,前不久,又新增了炮兵科。

  毫無疑問,這裡才是大漢軍隊真正的傳承之所,勛貴子弟雲集,軍中英才扎堆,學制三年,而結業的每一個軍官,放如軍中,都是百將起步,表現出色、背景可靠者,直接從營將做起的也有不少。

  到如今,軍官學校已然成為了大漢高級軍官的搖籃,沒在這裡鍍過金的人,若無特殊際遇,是很難走到高位的,最早的一批學員,已有成為一道都指揮使的了。

  劉文海到軍官學校,除了劉皇帝的安排之外,也有他自己的意願在裡邊,出使中亞,讓他飽受磨礪,也經歷了戰火,雖然一度憑藉著機敏擺脫危險,但不能僅靠天賦,想要通過在軍官學校的學習,進一步提升自己。

  當然,他更感興趣的是海軍,只不過海軍軍官學校設在東京金明池,暫時沒有西遷,高貴妃捨不得,只好暫時修習陸軍功課。

  晉王府內,見到劉晞歸來,在王妃宋氏的帶領下,一干王府婦眷及劉晞的子女們,趕忙迎了上來。目光一掃,看著自己如今這一大家子,劉晞臉上也露出了點笑容,一種溫馨的感覺在心頭滋生。

  劉晞並不是清教徒,王府女眷不少,除了王妃宋氏之外,側妃、妾室另有五人,子嗣也不少,如今已有四子二女,最大的自然是劉文海了,另有次子劉文洋、長女劉文沁、三子劉文瀾、四子劉文清、次女劉文沅。

  王府女眷雖多,但劉晞的摯愛,還是宋氏,不只是因為結髮之妻,還因為這是惠國公宋延渥與他姑母永寧長公主的女兒。

  看著笑語吟吟的妻妾子女們,劉晞從乳母懷中抱過方三歲的幼女劉文沅,逗弄一番,略帶好奇地問道:「何事讓你們如此高興?」

  王妃宋氏由於出入宮廷,見多識廣,向來舉止得體,落落大方,此時也頗有主母風範。聞問,請劉晞落座,輕柔笑道:「學校休課,大郎回來了,還帶回來了一隻鸚鵡,口吐人言,甚是可愛!」

  「哦?」劉晞來了點興趣,望向劉文海手中提著的一隻鳥籠子,裡邊關著一隻通體綠色,額帶赤羽,看起來鮮艷亮麗、玲瓏可愛的鸚鵡。

  劉文海見狀,立刻逗弄引導了一番,那鸚鵡鳥立刻歡快地發聲:「吉祥如意!吉祥如意!」

  「鸚鵡學舌啊!」劉晞笑了笑,道:「我記得《宋書》中有載,南宋元嘉年間,南洋闍婆國遣使獻貢,其中就有赤鸚鵡鳥!」

  聞言,劉文海稟道:「爹真是博聞強記,此鳥正是來自闍婆國的赤鸚鵡,乃是南洋的一個朋友差人送來,我觀此鳥甚至聰明,學人言也快,特地拿回王府,給爹娘逗樂解悶」

  聽其介紹,劉晞眉頭微蹙,問:「南洋的朋友,是誰?」

  注意到劉晞的表情,劉文海不敢隱瞞,答道:「他叫張朝光,出使回國途中,在良平島結識的!」

  「是何背景,做何營生?」劉晞緊跟著又問。

  劉文海:「是海陵侯家的子弟,如今在南洋開礦,另做些貨殖貿易,兒見他年紀輕輕,便敢闖蕩南洋,不懼危險,深入不毛,頗合意氣,因而有些來往」

  聽其解釋,劉晞這才點了點頭,不過眼神中劉露出一抹思索。回神之後,將幼女遞迴,沖王妃等人揮了揮手,示意他們退下,獨留下劉文海。

  堂間,看著自己英武挺拔的長子,劉晞心中還是油然而生一種滿足感。如今的皇孫之中,東宮二子且不論,就屬秦王長子劉文淵與自己長子劉文海最為出彩了,他們也是皇孫之中唯二有爵位的。

  劉文淵不到十歲便隨其父往鎮安東那苦寒之地,十來年下來,接受著劉煦的言傳身教,治政安民,十五歲便開始在安東駐軍中歷練。這些年安東夷亂不休,劉文淵也長期身處在治安戰一線,在對安東境內外土著蠻夷動亂之中,闖下赫赫聲名,還曾參與對北方蒙兀室韋的驅逐戰,立下不小功勞,兩年前,在劉文淵十八歲時,被劉皇帝封為海東侯。

  而自家兒子的表現也一點不差,雖然長處深宮,養於婦人之手,但高貴妃的嚴格劉晞是從小體會的,在母親的培養之下,劉文海文才武功都遠超常人,異域出使,不見絲毫畏懼,出使過程中也表現出眾,深合劉皇帝為大漢注入的開拓進取精神。劉皇帝都很滿意這個孫兒的表現,作為父親,劉晞自然與有榮焉。

  不過,該有的嚴父姿態,還是該有的,板著臉打量了劉文海許久,方才伸手示意他坐下,詢問起他在軍官學校的表現來。

  當然,劉晞實則是一直關注著的,只是有些事情,從旁人嘴中,與從劉文海自己描述,還是有所差別的,正可兩相對比。

  了解了一番學業上的事後,劉晞方做出一番嚴肅的表情,輕聲問道:「你今後,就打算從軍了?」

  感受到父親問話中的鄭重之意,劉文海沒有倉促回答,而是經過一番認真思考,方才肯定答道:「是!兒以為,大漢國內雖則承平,但小亂不已,外部則更加紛擾不休,北方有夷狄不臣,南方有蠻部作亂,安西與大食諸國仍在角力,南洋諸國雖曰臣服,但背地裡反抗之心蠢蠢欲動,將來必有用武之地!」

  見年輕的兒子侃侃而談,說起大漢的內外部環境,劉晞臉色逐漸恢復了和煦之色,沖他點點頭:「既有此見識,既有此志向,就努力堅持,不可半途而廢!」

  「是!」見獲得了父親認可,劉文海有些喜不自禁,趕忙道。

  「那隻鸚鵡,就不用留在王府了,改日獻到宮裡去,給你祖母解悶,學業之餘,也要多進宮陪陪她老人家!」劉晞又吩咐道。

  「是!兒明白!」劉文海迅速地點點頭,他基本上高貴妃帶大的,對祖母的感情自然也十分深厚。

  回府之後,劉晞忽覺心情好轉許多,那種壓抑的負重感都減輕不少,從未覺得,自己竟是如此戀家。不過,好心情並沒有持續多久,很快便收到了一則消息,那上奏立後的鄭敬如被賜死獄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