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旻年方而立,作為一個統帥而言,年紀並不算大,但行軍作戰的經驗,卻是豐富無比,畢竟出道的第一戰便是參與到開寶北伐,親身經歷艱苦卓絕而又盪氣迴腸的漠北遠征。
十五年的軍旅生涯,早就練就了冷靜的頭腦與堅定的意志,面對困境,始終保持著鎮定,如一座山嶽,巋然不動,率領漢軍積極應付黑汗人。
即便最危急的時刻,眉頭都沒有褶一下,遠征漢軍的士氣雖有所滑落,但統帥的表現都看在眼裡,也都追隨著劉旻堅持著。當然,底層的士卒是盲目從眾,也不得不相信魏王能帶領他們闖過困境,但高層的將校們,卻清楚劉旻堅持的底氣所在。
戰前,劉旻與楊延昭等將帥已經做了充足準備,考慮到天山難越,道路複雜,自南而北進攻,困難太大,即便能一路打到黑汗國都,損失也是難以預料的。
因此劉旻做了兩手打算,他這一路主力,聲勢浩大,一路上打得也轟轟烈烈,但卻是吸引黑汗人注意力,雖是主攻,卻也承擔著佯動的作用。
而除了劉旻這一路軍隊,另有一支精騎秘密行動,選擇走北路,繞過天山主脈阻隔,通過輪台、張堡,突襲黑汗國。
在安西以北,是大片的荒原沙漠,雖然同樣有天山之阻,但比起南麓,卻又要通暢得多。此前未選擇此路,一是不熟悉,二則是沒有啟動滅國計劃,三則是這種基本只能用一次的計策需求一擊致命。
這是一個比較大膽的戰略,迂迴繞襲的戰法並不少見,但像這樣繞行近兩千里,深入敵境,就是純粹的軍事冒險了。
而劉旻敢想,也敢做,甚至一度打算親自帶領偏師走北路。不過,被楊延昭、康保裔等將帥勸阻了,用楊延昭的話說,他是大軍統帥,不能棄大軍而走,何況,正面進攻,跋山涉水、破關拔寨,同樣危險,甚至面臨更大的艱難,需要劉旻統率以安軍心。
當然,事實上就是不願意劉旻過於冒險,當年老四、老六這兩兄弟失陷漠北之時,造成的影響,作為親身經歷者,楊延昭可是清楚得很。
至於北路偏師,自然由楊延昭這個副帥統領,在繞後奔襲這件事上,楊延昭還是很有天分的,也很有經驗。
最終,楊延昭自安西軍中,挑選了六千精騎,約定好時間,稍晚由高昌城出,經輪台轉向,一路向西。沿著漫無邊際的大漠,順著天山北緣,奔襲上千里,長驅直入而向黑汗東部邊關阿力麻里。
阿力麻里位於伊麗河下游,在河谷西北部,屬於咽喉要道,也是北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鎮。或許是過去大漢從未表露過對此地的野心,也沒有任何北上的意向,因此,對於楊延昭軍的到來,守軍毫無戒備。
即便是經過長途行軍的疲憊之師,不加休整,只一個衝鋒,便闖關成功,輕鬆地拿下阿力麻里這個黑汗國東門鎖鑰。
其後,經過短暫的休整,恢復精力體力,補充飲水,搜羅糧草,楊延昭又迅速提兵西進,目標直指黑汗東部大邑乙寄烏骨,同樣沒有多少懸念,乙寄烏骨守軍雖然不乏頑強抵抗者,但迫於兵力不足,且在漢軍兵臨城下後城內發生了一起內亂,不到半月即宣告城破。
黑汗國內的主要精力放在南邊的漢軍主力上,最精銳的軍力也是如此,在東北部地區的實力自然孱弱,楊延昭軍人數依舊不多,但都是漢軍精銳,戰力不俗,也不是當地的黑汗守軍所能抵擋的。
與南面劉旻大軍一路啃硬骨頭,直面黑汗主力不同,楊延昭這一路軍,雖然千里迢迢,行路辛苦,也遭遇過一些意外與風險,但總體而言,還是十分順利的。
畢竟,面臨的對手不同。但是,遠涉大漠,深入敵境,本身就意味著死亡與危險,需要莫大的勇氣與決心。
同時,在北路,楊延昭也做到了以戰養戰的目標,與想像中的沙磧荒漠,不毛之地不同,沿途有不少城鎮牧場,雖比不得大漢的富饒,但物產是不缺的。
而生存在黑汗東北部的,大多是一些臣服的突騎施遊牧部落,他們接受黑汗的統治,納貢從征。早年之時,隨著黑汗國的擴張,也是獲得了不少好處,打仗總有繳獲。
但是,在東進的過程中,黑汗的中央朝廷固然損失慘重,更為慘澹的則是這些北方的部族。族人不停地被徵召,填補東征需要,消耗在與契丹、大漢的戰爭中,別說賞賜了,能完整地回來都是奢望。
越到後期,情況就越嚴重,事實上,在最近幾年,黑汗對於這些仆屬部族,已經是壓榨性暴力統治,諸部早有不滿,甚至發生過幾次叛亂,只是因為實力不足,被鎮壓下去了。
但黑汗對東北部地區的統治,早已是搖搖欲墜,那些被黑汗殘酷統治的部族心中早已充斥著怒火,漢軍的到來,則將之徹底釋放出來了。乙寄烏骨城的失陷,就是有這麼一批人,積極反正,殺人奪城,然後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北路軍進展的順利,完全出乎了楊延昭的預料,不過,他自然是樂得如此。戰情如火,為了策應劉旻大軍,也為了分擔其壓力,在乙寄烏骨城略作停留,便帶領新徵召的幾千突騎施部卒,馬不停蹄地繼續向西南進發。
事實上,乙寄烏骨城陷落後,黑汗國都八刺殺袞便已經暴露在漢軍的兵鋒之下了,兩地只相隔四百餘里,中間只隔著一道伊麗河可為屏障,堪稱一馬平川。
而無數戰例證明,要想守住河防,需要有充足的準備與足夠的實力,而這兩樣,都不是時下的黑汗國具備的。
因此,漫長的伊麗河,也沒能擋住北路軍,為其輕鬆突破,兵鋒直抵碎葉河畔的八刺殺袞。一路上的招降納叛,兵叩敵都之時,楊延昭軍人數不減反增,已達一萬三千餘人,因精銳齊出,南下禦敵,八刺殺袞的守軍,只有不到兩千。
依靠著山河形勝,八刺殺袞還是給漢軍進攻造成了一些麻煩,但空虛的敵都,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抵抗都是無力的,最終也沒能逃過陷落的結局。
由於消息的滯後,在南線,黑汗主力正與劉旻大軍纏鬥。當得知北路也有漢軍,並且在向八刺殺袞挺進之時,黑汗大汗阿里木薩整個人都懵了,不得不從殲滅漢軍的美夢中醒來。
迫於後方緊迫的形勢,不得不放棄戰果,匆匆西撤。黑汗人的反應,自然引起了漢軍的注意,為免中了敵人的詭計,劉旻初時也沒有急於追擊,但是,經過幾次試探性的追擊戰,最終斷定情況。
有了判斷之後,劉旻就不客氣,開始發力,全力追擊,兩方之間,攻守再度異勢。只是這一回,黑汗人要更加狼狽,結果也更加慘澹。
在漢軍的糾纏下,黑汗大軍堅持了半個多月,待撤至距離八刺殺袞百里的集勒小城之時,國都失陷的消息終於傳來了,黑汗人終於支撐不住了,陷入崩潰。
一場摧枯拉朽的戰鬥後,黑汗主力大部被殲,大汗阿里木薩也亡於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