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5章 會獵

  第1225章 會獵

  「爹!」劉昉踏足御營的時候,劉皇帝還在用食。

  綠色食品,營養配餐,重在養生。見到劉昉,劉皇帝吞下手中的一小塊鴨蛋,喝了口羹,問:「有沒吃呢,要不要來點?」

  「我用過了!」劉昉應道。

  目光在劉昉身上打量了幾圈,一身鮮亮的盔甲,腰間別著戰刀,精神振奮,一臉的英氣。見狀的,劉皇帝不由笑了:「打扮得這麼漂亮做甚?」

  劉昉也笑應道:「您今日不是要同遼主會獵嗎?我是您的兒子,總不能墮了威風!」

  「威風可不是靠一身亮麗的裝扮就能養成的!」劉皇帝以一種勸告的語氣說道。

  劉昉不是沒有毛病,比如不時表現出的招搖性格與行為。而聞言,劉昉則道:「我明白!只是,領軍作戰,要令行禁止,則需旗甲鮮明,戰陣之上,兒這身甲冑,便可做全軍最鮮明的大纛.」

  「確實夠鮮明了,卻也容易成為敵人的靶子!」劉皇帝嚴肅了,幾乎帶著點訓斥的語氣:「主帥若有失,危及的可就是全軍了!」

  能夠從劉皇帝的話里感受到一種關懷,劉昉想了想,拱手道:「那我去把甲冑換了!」

  「不用了!」劉皇帝又恢復了溫和,滿意地在他身上轉悠了幾圈:「這身裝扮也確實精神!」

  劉皇帝這也算推己及人的,他也就是在一些重要的正式場合,才會穿一身萬眾矚目、吸人眼球的服甲,平日裡,則更趨於尋常。尤其在領軍作戰的過程中,哪怕常處眾軍護衛,也絕不會讓自己太過顯眼.

  將軍難免陣上亡,劉皇帝呢,既冀望把劉昉培養成一個能夠馳騁疆場的將帥,但作為父親,也是少不了對其安危的擔憂。在這種能夠減少風險的事情上,也就難免警告一番。

  「會獵的事情,處置得如何了?」揭過此事,擦了擦嘴,劉皇帝問。

  「遼主那邊,已然遣人來商討狩獵事宜,羅都部署已然奉詔接觸安排,遣人共圍場地。參與射獵的將士,也已挑選完畢,共五百騎,都是騎射俱佳的軍中銳士,已然集合起來了!」提及此,劉昉便顯得有些興奮,面上也浮現出踴躍之色。

  「哦!走,去看看!」劉皇帝起身,指示道。劉昉則趕忙引路,並親自替皇父挽帳。

  御營中,五百精選的騎士已然整裝齊備,屹立馬上,挺胸直腰,以最精神的面貌,等待著劉皇帝的檢閱。

  當劉皇帝策馬而來時,一齊朝劉皇帝行注目禮,在將官們的率領下,更爆發出一陣的熱烈的「萬歲」呼聲。

  誇張得形容,五百人喊出了五千人的聲浪,氣勢十足。對於這種場面上的事情,劉皇帝並不排斥,安然地檢閱著這支即將「出征」的隊伍。這麼多年了,劉皇帝在軍中的威望是如何凝聚提升的?毫無疑問,這種檢閱工作,在其中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劉皇帝的激勵,簡單而粗暴,直接下詔,在會獵中表現突出的人,皆有重賞。當然,如何評判,如何賞賜,解釋權是在劉皇帝這裡。

  「陛下!」羅彥瓌策馬前來稟報:「根據約定,我們與遼軍各率五千騎前往西山圍場,臣已然安排完畢,護衛事宜,已然準備妥當的,遼軍那邊並無異動,可以起駕了!」

  「那就出發吧!」聞言,劉皇帝也直接吩咐下去,對羅彥瓌辦事的能力,他向來是信任。

  於是,鐵騎出營向西,劉皇帝親自帶著人,往設好的圍場奔去。及至圍場,耶律璟這個打獵狂人,早按捺不住,率先抵達了。

  在兩國皇帝二度會見的同時,羅彥瓌則把負責圍場護衛的將領叫來,嚴厲地訓告,務必保持高度警備,嚴密地盯著契丹人的動向。

  對於羅彥瓌而言,兩國皇帝會獵,他不管什麼場面、過程、結果,只關注劉皇帝的安危,至於其他,完全不在乎。

  同樣,御營那邊,在劉廷翰的率領下,也是兵不解甲,刀不離身,嚴肅以待,隨時準備出擊,以備不測之變。

  因此,相較於昨日的故角崢嶸,爭鋒相對,今日會獵的氣氛雖然緩和不少,但「友好」交流的背後,閃爍的是幾乎不加掩飾的刀光劍影。

  這樣的背景下,也沒有人能對此次「皇帝的會見」抱有過多和平友好的期待

  雙方約千人的隊伍,在方圓三十里的草場之內,縱橫追逐,比拼射獵。耶律璟也把他親軍中最精悍的勇士帶來了,論馬上的各項技術,胡人有其先天的優勢,畢竟是馬背上的民族,拼硬勢力,哪怕不妄自菲薄,也不得不承認,在這一點上大漢的騎士們並不能壓過。

  當年北伐之時,在幽州的幾次正面騎兵會戰對決中,漢軍的傷亡明顯大過遼軍。想要僅靠騎兵勝過遼軍,那時候的漢軍是不如的,最終能夠在對遼戰爭上取得勝利,還是靠著籌謀得當,也及整體上的優勢,沒有讓遼軍騎兵的優勢徹底發揮出來。

  當然,如今十年過去了,大漢騎兵在各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如果要拼馬上作戰,搏命拼殺,那考量的東西可就多了,漢騎裝備上的優勢也是明顯的。如要論勝負,還得真正打過才知道。

  與耶律璟興沖沖的,無所顧忌地帶著契丹騎是馳騁逐獵,劉皇帝自家人知自家事,表現得很佛系,為免丟臉,也並不逞強,只是騎著馬在圍場中溜達,閒適而自在。

  「趙卿,方才看到了吧,馬上功夫,不如人家的地方,還得承認,虛心學習!」劉皇帝與趙匡胤談著話,聊的東西還是避不開兩國軍事。

  「陛下說得是!軍械再犀利,也需要將士的武勇去發揮,對騎兵的訓練,還當繼續強化!」趙匡胤當然是順著劉皇帝的話說:「且臣觀遼國甲械之精,並不如想像中那般粗糙!」

  「趙卿或許不知,這些年,遼國國內在冶煉、鍛造上也是有技藝的,軍備打造,他們可從來沒有的懈怠過!」劉皇帝語氣幽幽,說出一些秘聞:「過去的幾十年,契丹收攏的漢人工匠、各項技藝,對其軍備國力的提升,是顯而易見的!」

  漢軍對遼軍,在軍備上的優勢是存在的,但要說有壓倒性的優勢,那就是吹牛了。大漢更大的優勢,質量上有所體現,但更多的還是體現在規模上。

  「聽聞遼國又重新武裝起了一隻重甲鐵鷂子軍,堪稱遼軍戰力之巔,可惜此番並未隨遼主前來,不得一窺其貌!」趙匡胤說道:「異日交戰,不得不防啊!」

  「根據遼國內部的密探,那支新鐵鷂子軍,足有五千人!」劉皇帝表情嚴肅了些,說道:「他要是帶來了,那朕就不得不多添幾分小心,懷疑其用心了!」

  或許重騎有其缺陷與弱點,但這並不掩飾其強悍的攻擊能力,正面對決,就是大殺器。因此,漢遼雙方,在重騎的培養上,都投入了巨大的財力。

  而大漢這邊,在感受過當年那支遼軍的那支鐵鷂子的威力後,也大了在這上面的建設,不過還是困於戰馬,到如今,也只有七千騎。

  「我們的重騎,仍需加強了,至少要一萬人!」劉皇帝這麼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