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黠戛斯的親戚

  第9章 ,黠戛斯的親戚

  但張晟還真能體會,他的記憶中猛然出現了,唐兒男女老少英勇抵禦回鶻人的攻城,多少男女老少死在回鶻人箭矢之下,多少唐兒被甘州賊斬首,記憶中浮現的這些畫面,讓張晟緊握著拳頭。

  世代從事絲路貿易的曹氏,其實更想要的就是重啟絲綢之路,進而重開貿易。

  他們與敦煌各大家族聯姻,為的是在敦煌站穩腳跟,獲得地位。

  與甘州回鶻恢復和平,為的是溝通中原,讓其能在敦煌進行東西方的貿易,從而獲得更高的發展。

  曹氏取代張氏這個過程中,除了天子張承奉的死亡,幾乎可以說是一場沒有流血的政變。

  就連張晟的堂祖父張淮慶,這位天子的堂叔、張議潮的親侄子,以及張義潮的堂侄孫,都僧統張喜首,也沒被曹議金清算,都留存了下來。

  但真是如此嗎?

  不,不是的,前身死了,被曹議金的軍隊殺死了,理論上張氏的嫡系後裔已經絕嗣了,占據這具身體的是來自未來的靈魂。

  所以,站在張晟的立場上來說,身體對曹議金是刻骨銘心的仇恨,因為他的父親張承奉抑鬱而終,張家的權勢一落千丈,他自己被剝奪了一切權勢,「他」遭到了殺害。

  但站在如今的瓜州、沙州、敦煌城的百姓、豪族的角度來說,曹議金的政變對所有人都是受益的,最起碼有了和平與安定。

  曹氏成為敦煌的第一世家,曹議金成為節度使,但相應的,曹氏、曹議金本人也將承受戰敗後的歸義軍所有遇到的困難。

  曹議金上位後,改善內外環境,解決諸多困頓,做到了這一切,又有如今眾家支持,他能不志得意滿嗎?

  「我那女婿,瓜州刺史慕容歸盈,所領導的吐谷渾慕容部後人,他們擁眾數萬人有餘,占據了瓜州。

  甚至還在往沙州遷移部眾,甚至準備單獨向中原朝貢!大郎應該明白今日我漢人唐兒危險所在吧!

  河西唐兒男丁凋零,女多男少,那些多餘出來的女子,大多都被慕容家娶走了。

  同時慕容家不惜讓族中女子下嫁窮困漢家子甚至給人做小,從而嫁了大量的女子到河西唐兒中。

  慕容氏受瓜州人擁戴慕容歸盈為刺史,我也無可奈何,就是因為瓜州唐兒,已經把慕容氏當成了自己人,他們不再視慕容氏為吐谷渾人,而是把他們看成漢人了。」

  而甘州賊也虎視眈眈的看著敦煌,雖然無力吞下敦煌,但也在不斷地讓許多遊牧的回鶻人進入瓜沙二州,騷擾、襲擊敦煌人,增加敦煌的回鶻人比重,如今曹議金治下的官員中,都出現了回鶻人。

  曹議金需要與張晟解決衝突,甚至讓他加入到如今的歸義軍中,增加漢人的實力,同時成為壓制慕容歸盈的一派,才有了這次和談。

  張晟抬起頭,看著那刺眼的陽光,眼前曹議金做得很好,讓百姓獲得了安寧與和平,未來應該會過得很富裕吧。

  「你應該不用擔心,慕容家也就家主慕容歸盈功勳卓著,但他老了,慕容家沒有能人,威脅不到你的統治,遷來的吐谷渾人也是最終也是增加歸義軍的實力。」張晟平靜的說道。

  只是他記得從此之後,這片土地將被回鶻人徹底同化,曹氏的看誰強,跟誰混的事大主義,不斷認大哥從而獲得生存,這是小國、小地區的無奈。

  這片土地,未來將遭受甘州的回鶻、拓拔氏的党項羌、契丹人、蒙古人的統治同化,最後被來自大食的天方教徹底綠化,成為天方教的教民,與中原之百姓相去甚大,漢人唐兒那英勇善戰的身影,在這裡將從此消失。

  但歷史上慕容氏,並沒有成為獨立于歸義軍之外的一大分裂勢力,慕容歸盈後,慕容氏後繼無人,繼續臣服在曹議金和他的後代。

  敦煌的歸義軍時期,是一個家族與民族相互激盪的時代。

  敦煌張氏代表了兩漢以來的漢族家族傳承。

  鮮卑慕容代表了魏晉時代的雄渾胡風。

  粟特曹氏代表了隋唐之際的絲路協和,新的時代正在開始啊。

  而張晟確是變數,是上天的神明,賜予這個世界的變數,這個變數不應該在這裡產生變數,他的使命不是棲息於這裡。

  「我將離開……!金山漢人不會滅亡,上天賜予了我崇高的使命!」張晟仿佛在自言自語道。

  「大郎說甚?」曹議金看著神叨叨的張晟,疑惑地問道。

  敦煌城外的疏勒河旁,張晟看著天空中,飛鳥略過,心中已經拿定主意。

  「我說,我不會投降,百五十年來,南陽龍舌張氏為了這片土地,為了漢家子民不再為奴,為了回到大唐,率領河西唐兒浴血拼廝殺,擊敗吐蕃人收復河西地區,付出了幾代人的生命和心血。

  而唐庭對我張氏卻如同外敵和蠻夷一般,猜忌、打壓,剝削,從未有過支援和幫助,並利用小小的歸義軍這可恥的名號的節度使之位,讓我張氏、索氏、李氏血腥內鬥,如今我張氏、索氏和李氏及盡消亡殆盡。

  就算是如此,我也絕不會投降,只有戰死的張晟,沒有投降的張晟,大唐滅亡了。

  但我是鐵骨錚錚的炎黃的子孫、諸夏之後裔、是秦人、是漢人、是西漢金山國人,不僅是歸義軍人和唐人。」張晟回頭看向曹議金,向他平靜地說道。

  曹議金瞠目結舌的看著張晟,不明白他在說什麼,不回到敦煌,這小子能去哪,張家的一切都在這呢。但沒等他說話,張晟繼續說道。

  「我的曾祖父、堂曾祖父為了對大唐的忠義,死在了長安。

  我的堂祖父死在了內亂中,我的祖父病死在節度使之位上,我的父親誓死不降,死在了金山國的天子之位上,張氏數代以來從未得到安寧。

  是敦煌、是敦煌的世家大族負了我張氏,我張氏沒有辜負敦煌、沒有辜負歸義軍,是爾等不敢再戰,是爾等的怯懦。

  歸義軍,歸義?哼!!在唐廷心目中,我張氏以及河西的唐人,竟然被等同於蠻族、胡人。我張氏從此也不再需要歸義軍這甚狗屁的名號了。」

  是啊,這賜給蠻族部落的稱號,竟然授予了嚮往長安,渴望東歸大唐的唐人身上。這不是羞辱是什麼,曹議金想道。

  「哎,是啊,為了小小的歸義軍之位,我敦煌各家爭鬥多年,如今卻在胡人的鐵蹄下苟延殘喘。大郎,你欲何為?」曹議金說道。

  「我答應伱停戰,但你必須歸還我張氏的金山天子印,歸還我留在敦煌的部眾及其他們的家人。

  今日過後,某就率部離開敦煌,不再干涉你的統治,如何?」張晟果斷說道。

  曹議金震驚的看著張晟,這瓜沙二州之地,南方是崇山峻岭的祁連山,越過之後是青塘和吐蕃。

  西邊的西域雖也是大唐的故地,但如今從龜茲到北庭遍布回鶻人,好像也只有金國(于闐國)還尊崇著中原,庇佑漢人。

  但西去的道路也是被一些回鶻部族擋著的,而且數萬人的大部隊遷移,如何能通過貧瘠的絲路南道,到達于闐呢?

  而如果向東歸附中原的話,道路也是被仇敵甘州回鶻人阻擋著。

  他希望與張晟停戰,並讓其加入歸義軍,但如果張晟不加入,只要停戰,那麼也是可以的。

  他不會把歸義軍安危依靠在張晟身上,如今這小子提出離開敦煌,對自己坐穩歸義軍節度使之位,肯定是有利的。

  「大郎,伯伯同意,如今張家的莊園,依舊完好如初,奴隸、佃戶、牲畜依舊在,到目前為止某都沒有干涉。

  你的堂祖父淮慶大爺,以及都僧統喜首弟都還在,某未曾傷害他們,所以大郎,不用擔心我這個叔叔會貪墨你張家的私財。

  只是作為叔叔的我,想知道大郎要往何處去?」曹議金連忙說道,一副一切好商量的樣子。

  張晟露出的厭惡的眼神看了曹議金一眼,這傢伙嘴上剛說過坐上歸義軍之位,非他之願,如今卻聽到張晟不準備跟他血戰,要離開敦煌,一副任人差遣的樣子,實在是……。

  「敦煌啊!雖是生我養我的地方,但如今卻不是某的久居之地了,某說話算數,小小的歸義軍節度使之位某看不上,所以某絕不會影響你曹節度使的地位和統治,某麾下如今兩千鐵騎,來去如風,哪不能去?」

  (本章完)